查看原文
其他

大爱无疆!向这群海宁人致敬!谢谢你们!

大潮网 2022-09-16


一袭白衣,个称呼
代表的是责任和对生命的敬畏

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在医师节来临之际大潮君采访了4位优秀医务工作者代表一起来倾听他们在不同岗位的从医初心故事


01刘 磊


外科医生不只是个“开刀匠”

●人物名片:刘磊  第六届“潮乡好医生”

海宁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现任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治委员会委员、嘉兴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嘉兴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今年是他从事临床工作的第20个年头。



个人事迹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台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刘磊全程站立,凝息屏气,用双手演绎挽救生命的奇迹……


提起刘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雷厉风行、注重效率、专业能力过硬的医生。他见证了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从独立之初,一个上午只有8个病人,到如今年手术量300多台的发展历程。在胸外科,很多关乎患者生死的抉择都需要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做出,这就要求科室医生比其他职业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外科医生不只是个‘开刀匠’,更要结合患者本身病情,拟定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刘磊这样说道。

如今,他的日常只能用忙碌来形容,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有时一天要做三四台手术,一个人就基本完成了整个科室的年手术量而刘磊的妻子也同是医务人员,因为工作的原因,夫妻俩常常疏忽了家人。“如果要让我为我‘父亲’和‘儿子’的身份打分,最多只能勉强及格。”坚守在岗位上20年的刘磊,谈到自己马上初三的儿子时,语气中满含着歉疚,这些年刘磊能陪伴儿子去一次短途旅行的次数,一个手都可以数过来

“我从没觉得自己伟大,比我能力更强的人比我的工作更忙。”20年前选择外科的刘磊,今天还坚守在岗位上,他没有忘记救死扶伤的初心,更希望所有的医务人员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


02王 菲


援沪23天,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物名片:王菲  第六届“潮乡好护士”

中共党员,2016年1月至今,一直在海宁市中心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先后在ICU、消化内科、泌尿外科、手外科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个人事迹不知不觉,王菲已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8年。“护理工作平凡而又繁琐,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王菲这样告诉大潮君。
2022年春,上海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在海宁组建援沪采样队时,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王菲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援沪医疗队。 4月23日,作为海宁援沪医疗队队长,王菲带领4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核酸采样工作。市卫健局党委决定成立中共海宁市援沪医疗队临时支部委员会,王菲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将“党员”两字写在防护服上,时刻牢记党员身份

“援沪那段时间,作为领队我每天第一个下车,和当地工作人员沟通工作细节,工作结束后监督队员们规范脱下防护服,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后最后脱下防护服上车。”援沪23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来回300公里 ,10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深入各个高风险区域,与病毒擦身而过这场援沪的征程,比预计的艰辛。但王菲和队员们凭着专业、敬业的表现,多次受到当地百姓的点赞表扬,圆满完成核酸采样任务40名队员零感染,全部平安回家。“一切都是值得的。”王菲说。



8年来,在护理岗位上王菲一直兢兢业业,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作为护士,王菲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03丁雪萍


“领雁”学科

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

●人物名片:丁雪萍  海宁市235医学领军人才

浙江大学神经病学硕士,主任医师,海宁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个人事迹神经内科手术也堪称为“在刀尖上跳舞”。作为海宁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医生,丁雪萍时刻紧绷着心中那根快速精准救人的弦,因为她知道,如果延误时间,很可能导致病人永久性偏瘫、失语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丁雪萍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在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尤其对脑血管病及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她率先在海宁开展超早期静脉溶栓技术,获得海宁市医学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近5年来,丁雪萍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9项,论文发表10余篇,其中SCI5篇,主持相关继续医学项目3项。她带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成为“领雁”全市相关医疗学科的团队,享誉海宁内外。

“对于医生来说,患者不是唯一的。而对于患者而言,他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这个职业要求我们医对于每一个病人都要竭尽全力。”丁雪萍说道。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重,不分时间地点,所以无论白天黑夜,一旦接到通知,她就必须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只为抢救患者生命这些年,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丁雪萍入选嘉兴市第二批杰出人才、嘉兴市351后备学科带头人2015年带领科室还被中国卒中学会授牌为“卒中中心”,于2017和2018年先后2次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数据管理卒中中心”


04蒋逸群


每天和病毒近距离接触

●人物名片:蒋逸群  2022年度“抗疫先锋”先进个人

42岁,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在疾控中心工作了17年。



个人事迹夜已深,海宁疾控中心PCR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穿过实验室长长的走廊,在密闭生物实验室,几名“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正在忙碌着。
蒋逸群便是其中一个。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作为海宁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确诊实验室负责人,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科,本就是疫情防控的“尖兵”力量,主要负责对各种高风险样本进行检测。“确保任何时候一有样本过来,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第一时间反馈,以便现场及时进行疫情处置。只有人等样本,不能样本等人”这是蒋逸群对自己和科室成员的要求。

自今年海宁“4·2”疫情发生后,最多时,实验室一天的核酸检测检出量曾高达2000多管。最忙的时候,他和同事们连续工作7个通宵,实在是累了,才在桌上靠一会儿,确保随叫随到。“我们必须24小时都在岗位上,每天都会有生物样本送过来,必须要尽快检测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实,这也是他这三年来的工作常态,即便是在家休息的日子,也必须保持手机畅通。晚上11、12点接到采样检测任务,凌晨3、4点走出实验室成了常态。蒋逸群说,于他而言,实验室医生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兴趣所在正是他和同事们这份勤勤恳恳、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海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准确方向。


向以上的健康守护者致敬

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感谢他们的默默奉献 护佑市民健康


记者:贺洁靓  实习生:钟瑶 姚璟编辑:蔡金霖大潮推荐:





58名!海宁这些公办幼儿园招人啦!招聘条件→

惊险!海宁一老人家中发生火灾竟浑然不知,直到…


藏不住了!海宁这些宝藏店铺你去过吗?大潮免费请你吃→


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