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宁波等垃圾分类先行5大省市,附刘建国评垃圾分类
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了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关键词。 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中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今年,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被写入新一年政府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国固废网特别梳理近年来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工作较为突出的几大城市,仅供参考。文后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专业点评。
来源:中国固废网
资料来源:中国建设报、人民网、浙江日报、两网融合协作体等
今年,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被写入新一年政府工作部署,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点击链接可查看政策原文)。“垃圾分类”成为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关键词,中国固废网特别梳理近年来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工作较为突出的几大城市,包括宁波、苏州等省市,仅供参考。文后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专业点评。
浙江省
作为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垃圾分类”一词出现在浙江2015年十方面民生实事中,目标是“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目前,浙江是全国唯一在农村展开垃圾分类的省份,4500个村庄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与三化处理工作。
在杭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市,生活垃圾分类被纳入各部门、各城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做到垃圾分类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各类文明创建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在金华,建立市对县季查,县对乡、乡对村月查的分级督查考评制度,与年度考核和奖金挂钩。
此外,浙江农村完善源头追溯制度,对每个垃圾袋进行三级编码,一级代码为垃圾分类号,二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区号,三级代码表示户主代号,实现垃圾“见袋知主”,便于监督考核;一些地方建立计分奖惩和责任包干制度,村卫生保洁员每日对村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检查;一些地方开展村对农户垃圾分类评优,建立“笑脸墙”“红黄榜”公布结果。浙江的经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将垃圾分类与减量处理等经费纳入预算管理,2015年的资金达44.13亿元。
其中,宁波市便是浙江省垃圾分类工作的典型代表。截止2016年底,宁波中心城区31个街道584个小区共31.81万户居民家庭参与了垃圾分类,城区垃圾分类覆盖面达75%,提前完成浙江省政府年度目标;累计收运处置厨余垃圾4.3万吨,较2015年增长近3.2倍,回收旧衣物570余吨、大件垃圾9300余吨、有害垃圾30余吨。2017年,宁波将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和“高校+”校园垃圾分类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发挥社会和校园的力量,有效提升小区垃圾分类的实效。对于2017年垃圾分类工作,宁波提出,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要达到80%,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要达到70%,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也将达到90%。
图片来源: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宁波项目考察时摄
北京市
今年2月,北京召开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会,今年北京垃圾管理、市容环境、供热、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指标和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其中,北京市将逐步推广垃圾分类“大小桶”模式实行干湿分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9.85%。
今年,北京全市将在部分小区推广一大一小两个垃圾桶模式,提倡居民采用“干湿分离”的方式进行分类,并加快垃圾分类及再生资源的“两网”融合,设置“回收小屋”整合垃圾分类桶站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功能。他透露,到今年底,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实行垃圾分类,而每个街道都至少有一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过去是按小区推广分类,都是一个个的点,现在不光是小区,商场、机关等都要实行垃圾分类,把点变成线,线又连成片。”目前,西城已拿出推广方案,计划3年时间全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将创新推广“智慧分类”模式,一是完善积分奖励政策,为居民建立积分奖励账户;二是建立大件物品、废旧衣物预约回收机制;三是规范技术标准,建立源头排放登记制度;四是持续开展垃圾产生量调查,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上海市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2017年起全面实行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实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原则,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有效,依据区内收费减免政策,可减免部分垃圾处理费。对拒不执行单位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的,将移交城管执法部门予以行政执法处罚。
实施范围包括:1、公共机构。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各类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各社会团体组织;车站、机场、公共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各公共场所管理单位。2、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用写字楼管理企业以及快递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各单位在每年第一月内(新开业单位应当在开业后七日内)进行生活垃圾处置申报,按实申报单位生活垃圾(包括干垃圾、湿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产生情况。单位所在区绿化和市容管理机构(部门)将依据单位性质,审核该单位申报的各类生活垃圾产生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提供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服务。
广州市
3月13日、14日分别引发《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广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2017年,广州将选取试点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2017年9月1日起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区域或单位每月不少于2次进行执法检查,对违反《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要求给予处罚。
除选取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是今年的“重头戏”。广州将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7个区,各分别选取不少于2个行政村开展工作试点,逐步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苏州市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近年来,苏州市不断从创新制度建设、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宣传号召等方面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的“苏州经验”。
2016年,苏州市在2015年原有38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基础上,拓展了57个试点小区,其中有3个试点小区还探索对厨余垃圾分类进行就地处置,厨余垃圾减量率达到了23.4%。同时,拓展了有害垃圾的收集和处置范围,开创了居民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的先河,全年共收集废灯管16.6万根、废电池3.18吨,收集并无害化处理过期药品1.3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的两网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再生资源体系日均收集可回收物2100吨,再生资源回收率达27.6%。市区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运行稳定,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置试点已初具规模。
2017年,市区将再增6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同时各区至少在所辖区的5个农贸市场开展有机垃圾分类和就地处理试点工作,为下一步禁止有机垃圾再转运处置奠定基础。
附文一:
刘建国:垃圾分类短板是全民参与
来源:中国建设报
垃圾分类成效与进度问题,可以借用管理学上“木桶效应”理论,做一些简要分析。
去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指出要“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以法治为基础,说明法治就是垃圾分类这个木桶的桶底。目前我们的桶底还不够牢靠,还有或大或小的一些漏洞。
事实上,垃圾分类是一项典型的社会治理工作。木桶的长板是政府主导、资金保障、顶层设计、基层创新,最短的短板毫无疑问是全民参与。
另外各板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还有不少裂缝。这样的木桶显然盛不了太多水,也就是说我们垃圾分类的整体成效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很高,成效提高的进度不可能太快,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主要取决于我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全民参与的普遍程度。
附文二:
刘建国:推动两网融合,实际上要承认废品回收就是垃圾分类,也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来源:两网融合协作体
去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指示,发出了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总动员令;昨天国办正式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我认真学习了一下,认为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既不畏难保守,又不急功冒进,是一个符合国情、求真务实的方案。结合自己的研究与思考,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是垃圾分类成效与进度问题。借用管理学上“木桶效应”理论,做一些简要分析。习总书记讲话中指出要“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以法治为基础,说明法治就是垃圾分类这个木桶的桶底。目前我们的桶底还不够牢靠,还有在或大或小的一些漏洞。不是说我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说我们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还不高。事实上,垃圾分类是一项典型的社会治理工作。木桶的长板是政府主导、资金保障、顶层设计、基层创新,最短的短板毫无疑问是全民参与。另外各板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还有不少裂缝。这样的木桶显然盛不了太多水,也就是说我们垃圾分类的整体成效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很高,成效提高的进度不可能太快,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主要取决于我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和全民参与的普遍程度。所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的也是”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不是“提高”,更不是“全覆盖”,用词颇有深意。
第二是垃圾减量问题。分类与减量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分类不等于减量,但有助于减量。分类可以倒逼前端立法、执法、制度、规范的逐步完善,比如生活垃圾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包装废物管理条例的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行,快递行业、餐饮行业作业规范的制定等。分类可以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埋下环境保护的种子。分类还可以带动后端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与污染减排。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分类本身并不能消灭垃圾,只有分出的东西得到妥善利用才能算是减量。什么叫妥善利用?总结起来就是十二个字:质量合格,环保达标,成本可控。质量合格,不能生产残次伪劣产品;环保达标,就是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攫取利润;成本可控,就是不能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促使低端产业转型升级。这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际上设置了更高的准入门槛,加大了垃圾中分出的再生资源利用的难度。发达国家通过向中国出口废物成功地解决了他们分类后得到的可回收物的出路问题,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是坚持属地管理,或者区域统筹、全国统筹,还是也要谋求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必须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否则又会陷入被动,出现反复和折腾的问题。
第三是两网融合问题。再生资源回收或俗称的废品回收与垃圾处理两网并行不悖,到两网衔接、两网协同,再到两网融合是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和结果。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两网,发达国家只有一网,但在初期也是两网并行,说明两网必然要走向融合,只是快或慢、迟或早的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具备了两网融的条件,方案将两网融合作为推动垃圾分类的重要举措,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主动作为之举。此前废品回收是市场主导,垃圾处理是政府主导,推动两网融合,实际上要承认废品回收就是垃圾分类,废物利用就是垃圾资源化,废品回收跟垃圾处理一样,也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样废品回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争取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第四是系统配套问题。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说的就是分类处理系统各个环节必须要配套衔接,形成高效顺畅的系统。“四分系统”关键在一头一尾,即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正如前面所说,全民参与是我国垃圾分类明显短板,前端分投放准确率较低,制约了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控制效果;反过来,后端处理设施不到位和低效率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居民应当认识到,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没有理由推脱,我们分类是为自己,不是为政府。政府应当根据“四分系统”要求,适度超前做好分类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没有理由拖延,建好“四分系统”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环境。系统配套不能从天而降,是一个相互磨合、动态改进的过程。磨合期内,可以通过二次集中机械分类,满足后端分类处理设施对废物品质的较高要求,保障分类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大家各负其责,坚持不懈,保持定力,排除干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良性循环系统一定会早日建成。
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专家,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专家,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住建部市容环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理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顾问。担任第11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ICWMT11”共同主席,第6届“生物质与废物能源化国际会议Venice2016”(意大利Venice)共同主席。
相关热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