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世锦:中速增长平台背景下的绿色发展

2018-04-02 李艳茹 E20水网固废网

在2018(第十六届)水业战略论坛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向与会人员系统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李艳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620p7pid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水务领域多年的改革过程,正是典型的中国改革历史的缩影。同理,水务行业的经济发展周期,也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分不开。在2018(第十六届)水业战略论坛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向与会人员系统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

经济形势

刘世锦介绍,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下行。至今已有8年,其中大部分时间经济是下行的,由10%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这是增长阶段的规律。最近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与中速增长的内涵是一致的。

在过去七八年的时间里头,尽管经济有起伏,但总体良好。从2016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触底,进入中速增长的平台。为什么作出这个判断?刘世锦解释,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过去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主要靠高投资拉动,而高投资的主要来源有三:第一是出口,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第三房地产投资。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出口这一项从以往20-30%的速度降为负增长,去年恢复了正增长,未来的出口增长数据会保持在5-6%左右,成为常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水务投资,近几年增长速度较高,但也已过峰值;房地产行业的历史需求峰值,也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几十年上百年进程中,需求量最大或者增长速度最高的那个点,在2013年已经出现了,此后房地产投资总体是一个下行的态势。综上来看,三个靴子已经落地了。

供给侧方面,我国这几年进行了供给侧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去产能。虽然是政府在推动,但更重要的还是市场因素。该项工作在过去两三年时间还是取得很大的进展,一项明显的数据就是,工业品出口价格PPI经历了54个月的负增长以后,2016年下半年恢复了正增长。工业企业盈利状况经历了一年多的负增长,在2016年下半年恢复正增长,去年工业企业大概有20%以上利润的增长率。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应该说经济开始触底了。但是触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2016年下半年是第一次触底,2017年触底使得‘进入中速增长平台’这样一个判断得到初步证实。”触底会不会反弹?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经济又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展望,有人说中国经济将会U型或V型翻转,有人说中国经济会出现新的增长周期,出现7%、8%的增长。但刘世锦认为,从研究的角度来讲,不可能出现太大的反弹。“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期待重回高速增长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些东亚经济体经历了挤压式增长后,都出现了从高度转向中速的过程。”

刘世锦认为,进入中速阶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房地产行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像煤炭、钢铁等终端需求,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出现以后,就会往下走;第二,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从2012年开始,中国15到59岁的人口每年减少200万人;第三,资源环境约束边界临近,已经创造了一个底线,最典型的就是雾霾。“经济发展起来了,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但到了周末却因为雾霾无法出门散步,那搞经济建设到底为了什么?因此,这一类增长的产能还得往下减。”

2016年下半年,经济出现了一个反弹。刘世锦分析,这主要是由加存货和出口回升引起的,终端需求和总需求仍在下行。下图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一个宏观和产业实时在线预测分析的工具,用以预测半年以后的变化。图中有几个关键数据的走向:浅色绿线代表总需求,总需求一直是在下降;深色绿线代表存货量,在2016年下半年的反弹中,总需求仍还在下降,只有存货在上升,带动了条紫色线的上升,也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提升。紫色线的最高点在2017年一季度已经出现了。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下图中蓝色线代表工业增加值,略有回升;黑色的线是生产性投资,继续下行,并未回升。“为什么产出会增加呢?大家注意最上面那条紫红色线,代表产能利用率。简单地说,终端需求并没有回升,只是存货在回升,产生了一些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产能利用率提升了,带动了这两个增长。这几个特征就注定这一轮回升的时间不会太长。”刘世锦总结。

刘世锦判断,2018年上半年总需求将出现季节性回升,但仍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地方债。根据刘世锦的研究,和相同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建投资比重过高。过高的增速与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投资钱从哪来?主要是地方债。地方公开的债务是17万亿左右,但隐性债务还有很多,包括地方专项基金、产业投资基金、PPP等。相当一部分,需要地方政府来承担最终的偿还责任。这就相当于地方的债务有些是过高了。”据悉,中央现在提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首要便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首推地方债务,地方债务里面又首推地方的隐性债务。因此,刘世锦认为:“力度加大以后,对基建投资会有一定影响。今年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如果回落一点的话,那是很正常的。”

刘世锦分析,总的来讲,中国经济逐步进入终端需求趋稳,存货、生产性投资等成为波动主因,即大L型下边加小W型波动的状态,进而转入一个动能转换、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强的增长阶段。从中长期看,终端需求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中国经济目前不可能再追求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高增长,首要任务是做实做优,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我们需要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风险就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包括部分企业过高的杠杆率;挤泡沫就是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增动能就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动能,稳效益,是保证企业能有比较均衡、持续的盈利。”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GDP增长约6.5%。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我们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每年经济增长6.3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增长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风险出现,企业能盈利,环境比较好,争取天蓝地绿水清,具有可持续性。2020年以后,中速增长平台的速度还会略有下降,保持在6%左右。“根据我们的研究,中速增长的平台应该能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抓紧这十年时间,中国能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同时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

绿色转型

传统的工业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刘世锦认为,现有发展理论、模式、体制和政策体系,很多都是在传统工业时代建立并为其服务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同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冲突。要解决此类冲突,传统工业化模式,必须服从生态文明的逻辑,并在生态文明基础上进行系统转型。

传统的工业文明为什么不可持续?刘世锦解释:“实际上传统的工业文明很昂贵,成本高,只不过这些成本多以隐形成本、外部成本、长期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形式被人忽略了。绿色转型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才是真正成本更低、更高效,且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型经济,尽管这一转型过程将十分艰巨。”

当前,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提倡基于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快绿色转型,要求通过发展理念、内容、模式、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全面转型,加快建立经济、环境、文化、社会和政治等五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新发展范式。对此,刘世锦判断,中国绿色转型需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二是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用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把中间环节解决好。

绿色转型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系统性转型,刘世锦分析,需要从六大支柱方面取得突破,每个支柱又包括若干细化政策:一是在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上取得突破;二是在重点环境问题上取得突破,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三是在绿色发展机制上取得突破,并在一些地区进行全面试点;四是在“新绿色促进计划”上取得突破;五是在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和更有韧性的经济上取得突破;六是在推动建立绿色转型的全球治理机制上取得突破。“中国绿色转型不只是惠及自身,也惠及全球。如果中国能够探索一条数字时代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贡献,对欠发达国家蛙跳式地通过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现代化,从而避免走上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老路有重大借鉴。”

近期热文链接


动真格!北京市追责生态环境损害问题,98人被问责

3月水务市场:29个项目涉及金额逾230亿 DBO模式受关注

3月固废市场:105个项目落定,环卫保洁成主角


编辑 | 洪翩翩、张伟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