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计划约投668亿治水 今年虎门镇投25.8亿进行水环境治理
听涛第三期《市值曾冲到800亿 碧水源走对了哪几步?(下)》片花
正片已上线,点击上图二维码可限时免费观看
今年东莞市虎门镇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治堤、活源、生态修复多管齐下,投入25.81亿,全力以赴推进该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虎门的水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了解,东莞市虎门全镇共有主要河涌24条,长度88公里,大部分河涌互为相连,水系复杂。由于原有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之河涌受到污染,为此,虎门不断加大内河涌环境整治的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各主要水系的水环境现状。
今年以来,虎门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014人次,检查企业338家次,清理“散乱污”企业112家,立案处理24宗,查封经营场所13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宗,处理环境信访案件262宗。
进度与效果是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虎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从截污管网建设、排污口整治及推动雨污分流、河涌整治三大方面进行治理。
其中,虎门全镇已累计建成截污管网257公里(主干管网33公里,次支管网224公里),已通水约169公里,通水率约65.8% 。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处理能力每天21万吨。另经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核定,虎门镇共有入河排污口1040个,目前已完成444个,完成率42.7%。2019年起,虎门镇陆续启动新湾、则徐、金洲等13个社区雨污分流改造,累计完成26家,正动工72家。
在河涌整治方面,虎门镇先后开展了官涌、龙眼新涌、大沙河上游段、广济涌、德隆围涌、蚝坦涌、江门涌、牛压涌、鲫鱼岗泄洪渠、上围涌、下围涌、蛇头湾涌等一批河涌的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起,虎门要投资25.81亿元,对三大片区开展水环境治理,主要包括:磨碟河流域片区、东江下游片区、白沙片区。具体如下:
其一,启动虎门全镇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建设。全面开展虎门镇市政雨污管网改造项目,争取5月动工,2020年底前完成。另外,将全力配合磨碟河、东江下游指挥部推进片区综合整治项目。
其二,铺开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及接驳工作。分批开展虎门全镇范围内工厂、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及接驳工作,全面实现晴天污水不直排入河涌。
其三,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加快虎门北栅、大宁两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使用。另外,进一步论证太平立交、赤岗、白沙等分散式处理站的建设可行性,着手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其四,控制污染面源,监管涉水企业。在虎门全镇范围内开展环境整顿大行动,运用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模式,持续严打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同时,做好涉水企业的巡查、引导、监管工作,杜绝非法排放违法行为,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
其五,全面完成市下达的河涌整治任务。虎门计划开展河道治理41条(段),清理淤积26.85公里,土方13.11万立方米,清理垃圾面积约4.13万平方米,河道清表49.19公里,面积约20.9万平方米,清理河道两岸6米范围“四乱”长度约36.57公里。
原标题:今年东莞虎门将投入25.81亿元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
来源: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刚刚出版的《环境》杂志刊发了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蒋亚军的署名文章《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全面介绍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东莞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具有“东山、西水、南海、北江”的独特自然景观,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把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摆在突出位置,结合特殊的产业结构、城市架构和人口结构,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科学系统精准推进治水工作,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水污染治理之路。近年来全市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总体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今年1—3月基本实现全面达标,其中3个省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4个国考断面中,泗盛断面水质为Ⅱ类,共和村、旗岭断面水质为Ⅳ类,樟村断面水质为Ⅴ类。东莞麻涌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的治水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正面典型案例。
东莞东江段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迅速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制造业名城,然而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聚,给东莞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东莞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始终坚持高位统筹引领,成立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市水污染治理总指挥部及现场指挥部,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副市长牵头挂帅,出台水污染治理“1+N”政策体系,由市与镇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定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并建立市领导包镇督导和市主要领导约谈制度,压实各级各部门治污责任。近三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20多次召开全市治水工作会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深化治水工作,实现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由打响到打好、由单点突破到科学系统精准治理,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大投入”,开展治污攻坚。打响治水攻坚战以来,东莞积极加大治污工程投融资力度,计划投入约668亿元实施治水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投入的8倍,目前完成投资约512亿元,全面保障各项治污举措顺利推进。
二是“大规模”,完善治污工程。本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东莞创新采取PPP、EPC等模式,优化治污工程审批流程,在全市范围内着力补齐治水基础设施短板。2016年以来新建截污次支管网4244公里,占全市累计建成管网总数73.2%,超额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处理能力89万吨/日),全市总处理能力达347.5万吨/日。新建41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约2.9万吨/日)。完成35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同时,全覆盖摸排全市地下雨、污两套管网现状,启动错漏混接问题管网整改和雨污分流改造,推进“最后一米”管网接驳工作。
三是“大兵团”,实施综合整治。东莞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东江下游片区4大重点流域基本涵盖全市所有镇街,2018年以来,东莞按照“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的原则,打破碎片化治理格局,分别成立现场指挥部,引进有实力的大型集团公司,以大兵团作战模式,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同向发力,加快各流域综合整治,推动全市治水工作形成良好攻坚态势。
四是“大力度”,管控企业污染。坚持工程与管控“双管齐下”,在不断完备治污设施同时,大力度加强对企业排污监管,出台全面加强企业环境监管40项改革任务。通过采取“5+2”“白+黑”、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东莞环境执法强度全省最高。积极推进“人防+技防”创新监管手段,试点对388家重点涉水排污企业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创新出台有奖举报新政,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五是“大范围”,引导社会参与。通过“一台一报一网一号”,设立专报专栏,广泛开展治污舆论宣传,近三年来共计在各级媒体刊发治水动态4000多篇次。每年举办环境文化节,每月举办“河湖保洁日”活动,有效形成全民共责、共治、共享的治污工作氛围。
东莞管网建设现场
尽管东莞治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过去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欠账太多,目前治水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存在断面水质改善成效不稳固、已建设施治污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初雨污染影响较大等问题,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东莞各镇街地下雨污管网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导致排水系统十分混乱,没有形成清晰独立的雨、污两套地下排水系统。根据摸排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地下管网为合流制,雨天污水溢流问题十分严重,加上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滞后、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较严重、历史已建主干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污水不能顺畅流入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大量外水(地下水、河涌水、雨水)倒灌管网,直接影响截污治水效果。
按照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应该是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独立,雨水系统收集雨水就近排进河涌等自然水体,污水系统收集污水经过截污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建立独立清晰、健康运行的雨污两套排水管网系统,不仅是从源头上解决东莞水污染“顽疾”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东莞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2020年是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之年,接下来,东莞将在健全完善源头管控、监管执法、责任落实等体制机制,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从两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快推动水环境治理“拐点”出现,坚决打赢碧水攻坚战,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一方面,推进排水管网全网络贯通。目前,东莞截污管网脉络已基本搭建完成,下来要在捋清全市地下雨、污两套管网系统现状基础上,全面查漏补缺,精准补齐截污短板,加快完成主干管网检测修复和雨污管网错漏接整改,在年底前建成市政干道下雨污两套独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统,实现有排水户的区域管网全覆盖,同步推进排水户的污水接驳入管,加强排水许可管理,规范污水排放行为,形成污水收集处理闭环。同时,建立完善治水设施运维长效机制,确保治污设施高效发挥治污效能。
另一方面,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有条件的排水户优先实行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对暂不具备条件的排水户短期内允许合流制排放并逐步完善雨污分流工作,推动实现“雨水入河、污水入厂”,切实减少雨天污水溢流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东莞虎英公园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776856470。
编辑 |郭香莲、李丹
统筹 | 谷林
2020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系列报告,近日推出:《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20版)》。全文共计11章,24万余字,数百张图表,由E20研究院固废研究中心倾情推出。报告从政策背景、行业现状、市场空间、技术路线以及竞争格局等角度细数固废领域的各细分领域概况,并对2019年行业四大热点话题进行独家解读。本报告旨在盘点2019年我国固废产业的发展态势,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