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涛:寻找产业变革和发展方向 用高质量定义环境产业

赵利伟整理 E20水网固废网 2023-03-16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在看”

在“2022(第二十届)水业战略论坛”上,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以“重新定义中国水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高质量发展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水务行业乃至整个环境产业如何解决战略性迷茫的思考,探讨和回答了高质量发展时代环境产业的变革和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赵利伟



---------相关阅读---------
●  E20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傅涛:高质量背景下的双百跨越●  傅涛: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要遵循新的价值规律
  傅涛:技术不固化成产品,就没有产业未来


“22年来,E20环境平台一直是中国水务改革以及环境产业改革的见证者,这22年,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的成长,也看到了很多企业的困难,但对于产业,我们一直满怀信心。


在“2022(第二十届)水业战略论坛”上,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以“重新定义中国水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高质量发展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水务行业乃至整个环境产业如何解决战略性迷茫的思考,探讨和回答了高质量发展时代环境产业的变革和发展方向。

傅涛

回看来路,产业缘起于无害化和规模化


环境产业从无到有二十年,从2002年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2004年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直接拉开了水务行业改革的序幕,之后中国水业一路披荆斩棘,不断释放空间、释放需求。快速发展、规模化是当时的行业主调,当规模化有空间的时候产业是满目皆春,欣欣向荣,一直到2017年之前,行业估值远远高于平均估值,环境产业在一个又一个的风口下不断向前。

直到现在,虽然环境需求仍在释放,但规模化简单扩张接近尽头,业界企业感受到一种苍茫:好像都是路,又好像没有路。

苍茫的背后是产业的无奈,环保行业是扭曲的行业,市场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产业化水平严重低下,即使大企业也是众多小项目的简单资产叠加和风险叠加,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门槛,行业对资本的依赖,又让很多外部企业实现“跨界打劫”。

环境产业就像政府公共责任的“包工头”和“小时工”,大大小小的企业长期迷失在工程化、劳务化和项目化的忙碌中。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产业逻辑?傅涛认为,行业的原料是波动的,而出料却有着强制性标准,超出强制性国标的高标准服务没有用户付费,行业在无害化道路上变成了围绕业主的定制化,造成加工过程的非标化、定制化、现场化,由此也成就了强大的设计院和解决方案中心。

如何理解环境产业的高质量?


首先要明确几个误区,高质量不是强制性环境标准的提高,也不仅是越来越好的性价比,更不是越来越大的资产规模。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衣食住行所代表的是小康,全面小康之后是全面现代化,现代化是对美好的感知,而美好对应的供给就是高质量。对不同产业而言高质量的逻辑不同,就环境产业而言,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就是产业化,产业化是环境产业高质量的必由之路,但对于ABCD四个方阵:投资运营商、属地性公司、技术公司、设备公司来说,不同方阵的企业有不同的产业化路径,产业化道路上共同路标是产品化,产品化是价值交换的载体,也是价值实现的路径。


不同业务形态有不同的产品,AB方阵要做的是服务产品化,类似于酒店服务、餐饮服务、娱乐业服务的产品化,要在用户购买之前,就已经将服务承诺形成标准、形成品牌;C方阵要做的是技术产品化,要把环保领域特有的专业技术内涵的系统性前置固化,而不是现场加工;D方阵要实现设备产品化,以往环保行业的装备更多地用内在性能来定义产品,而产品化思维就是要用外延价值定义内在性能。(以上三个不同的产品化路径,可关注后期发布的友谊夜话具体讨论的文章)


经过多年发展,环境产业的规模化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思考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就是产业化,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就是做产品,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产品形式,无论是服务公司,还是技术公司,还是设备公司都需要做出产品,用产品去发现价值、定义价值、实现价值,这便是重新定义高质量的核心内容。

‍混改要取得最终的成功需要双方协同合作


衣食无忧的温饱,是美好的基础,环境保护相当于社会的衣食住行,达标不是美好,只是代表温饱。中国从全面小康进入到全面现代化,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定义每个产业的美好是什么,而环境产业定义高质量价值的着力点在无害化之后。

1. 首先是用场景定义产品

无论是服务产品、技术产品还是装备产品,高质量产品要用特定用户的特定场景来定义,按照甲方发布的标书来定义的场景那是劳务市场,不是高质量产品的市场;按照强制性国标来定义的通用场景适合于大宗商品,那是工业经济的低价竞争。

如何让场景与产品相结合呢?定义场景需要有5个要素:有主体、有时间、有地点、还要有感知有带入,并且场景要经常出现,能引起客户群的共鸣。场景的定义构成了对场景价值的发掘,在场景中定义客户价值,谁定义场景,谁就是产品经理;谁定义场景,谁就是产品发明者。技术会服从于场景的逻辑,场景是客户导向的,技术是供给导向的,比如智能手机定义的首先是特定场景,其次才是技术。


未来的产品是具有两山属性的,两山产品一头是无害化,一头是价值化,是一个阴阳互补的共体,具有双向场景、双向价值,具体的阐述在《两山经济》这本书中有更为详尽的解读和剖析。

一千个场景,就有一千个产品品类,就会有一千个单项冠军,定义场景的数目决定了产品的品类。举个例子,一个做膜的企业,会说“我是做膜的,我的膜有很多用途,可以用于深度处理”,这是从供给角度的功能性定义;反过来,如果他这样介绍“我是给大型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做深度处理的,特点是快、稳定等等,手段是膜”,这就是场景性定义,角度不一样对产品的定义就不一样。

E20环境平台最近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成立了“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想要用“领跑者”标准定义产业价值,领跑者标准是“十九大”以后八部委为了落实总书记“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的指示而成立的一个面向世界的、面向一带一路的,引领未来市场的标准体系,叫做“企业标准领跑者计划”。环境产业走向高质量,也需要国家认可的标准体系来衡量行业的价值呈现。

用领跑者标准来定义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用户价值,比如节能、省人、维护简单、占地小、工期短、年限长、低碳、拆装方便等等,这都是价值定义法,跟技术有关,但都不是按照技术定义的,产品把这些因素写进标准就称为“领跑者标准”,并把这些标准固化下来进行排名。E20环境平台争取在明年、后年的评选中,按照领跑者标准对技术公司、技术产品进行排行,这也是与国家推广的引领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接轨。

高标准引领高质量,高标准也能定义高价值,用高标准来定义高价值,才能让用户为高标准和高价值买单。当前社会的大部分消费标准都是欧美定义的,比如国际水协,这个机构实际上是英国民间的一个机构,但它却在引领世界的标准体系。而领跑者标准,就是要用中国的价值观定义场景和产品价值,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

2. 其次用软件定义硬件

环境产业之内存在很多矛盾,其中一个就是环境需求的多样性与生产的批量化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用软件定义硬件,让硬件相对标准化,软件提供柔性接口。没有软件的硬件实际就是设备,手机装上Android或者鸿蒙才成为产品,一个手机装上不同软件,可以定义成相机、录音机、游戏机、遥控器等等。

环境产业很多工艺技术是有定向核心价值的,软件可以将其固化到一个系统中间去,产品就是由工艺技术、设备、软件三方面组成,如果忽略软件,工艺技术就变得一捅即破,软件还能记录硬件基于场景的价值关系,就像用社会关系定义个人、用商业关系定义企业一样,软件可以让设备变得有社会关系,让设备“活”起来。所以,用软件定义硬件才能变成产品,硬件本身也要尽可能的智能化、软件化、SaaS化。

将核心技术逻辑与经验固化到软件之中适合于工程技术的产品化,此类例子有:中斯水灵的垂直流迷宫、德华的工程湿地、三峰马丁的垃圾焚烧炉、达格的供水直接过滤、DHV的颗粒污泥等等。软件可以将核心逻辑、核心经验固化到黑箱中间,形成产品,而不仅仅是装备和工艺技术本身。

用软件还可以激活时间函数。怎么把时间价值固化到产品价值中去?干笨活土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会形成不可替代的累加优势,但是这种积累需要有形载体、有量化呈现,所有的经验、数据固化到一种有形载体上进行量化呈现,就会成为价值,我们称之为“时间函数”,时间函数能形成正向价值。E20最近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一个两山智联控制器,就是用设备和技术记录积累的经验,形成价值。

3. 再有就是用局部定义整体

稀缺时代的关键是供给能力,供给进阶后的核心是功能的更好、更快、更强,进入效果时代讲究均好性、系统性,要完整而系统地呈现功能,当良好的基本功能成为标配,就催生了高质量时代的到来。高质量的核心是构架美好,美好来自于感知,感知的标识来自差异化,在差异上做出奇点,其它方面提供系统均衡,用点上的高光定义整体产品是后小康时代的产业特征。

在最大的差异点(奇点)上发力,以产品的突出特点来定义整体产品。以经济发展为例,杭州之所以独特于上海,就是因为它的互联网经济,城市发展如果照抄别人,没有奇点、没有高光点,很难在城市这个产品上获得突破。同样的,全聚德用烤鸭定义餐厅,我们也可以用照相机定义手机,用MBR定义污水处理,用绿电定义垃圾焚烧,用新生水定义污水处理厂,用铝合金定义装配式水厂,用智能节能定义搅拌机,用低碳定义生物碳源。

再出发


高质量需要高付费,高付费对应的是高价值的付费,而不是高成本的付费,更不是聚焦无害化的付费。优质与优价的问题,是困扰水务行业的一个困局,尤其在供水行业,先看见美好,才会为美好付费,遗憾的是,从业者说“水价涨了才能把水质提高”,老百姓说“水质提高了才能涨价”,优质与优价谁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水务行业。产品化就是要实现所见即所得,产品可以预发布,可以先收费,而这也是化解产业的应收困局的通道。

无害化付费是环境服务的起点,如果环境产业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无害化付费采购,可能这个产业就已经走到了尽头。价值服务属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价值付费的比重才是衡量产业高质量水平的标尺,环境产业想要做出更高的利润必须在高质量、在美好上做文章。

当下,环境产业的重心正在从追赶需求的风口,转移到发现用户场景的差异,进而引导供给的差异,从业者要在产业的岁月静好中,发现美好,定义美好,带着承载着不同时空价值的产品,呈现美好,从容远航。

卓越同行 筑梦环境


“E20环境平台成立22年,‘用平台的力量助力环境企业快速成长,为生态文明打造产业根基,用产业的力量改变世界’这个使命没有变过,我们从最早做信息服务,到2003年开始做政策服务,2007年开始做资本服务,再后来营销、商道成为服务主线,产业不断升级,服务不断升级,因为行业需要这样的逻辑。”傅涛指出。

当下,高质量发展时代需要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是行业的共需,E20环境平台搭建了四个工具,统称为两山智联:一是与清华合作建立的两山智联控制器,这是硬件的网关+PLC的一个装置;二是与百度合作开发的两山智联云,大约在9月份正式上线,这是个环境物联网平台;三是与北航合作开发了两山智联实景沙盘,它实际上是视频融合技术,在三维技术基础上进行虚实融合,把各种摄像头融合成生动的一体化的摄像头;四是与领跑企业、标杆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两山科汇馆。


有了这四个工具,可以做到三种服务逻辑:对技术服务产品可以构建智联样板间,让用户在智联样板间中体验技术含量,也能解决疫情下的参观问题;对设备、装备类产品可以提供远程智能维保的SaaS系统,让设备公司也能像大公司一样,有自己的控制大屏、驾驶仓和控制中台,能够智能管理卖出去的设备;对服务产品,智联实景沙盘可以把项目在一个立体化、一体化的空间上进行视频、数据呈现,并为各项管理功能搭建底盘。


高质量发展时代,需要重新发现、重新定义、重新获得产业价值,需要我们卓越同行、筑梦环境!E20环境平台也将持续用平台的力量,与领跑者企业携手,以智能赋能推动环境产业迈向高质量!



关注上方视频号,点亮爱心,为喜欢的水厂助力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编辑 | 汪茵

统筹 | 李晓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