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视频】2016要过苦日子?年度环境产业盘点和痛点总结
经济转型中的下滑趋势以及出现金融、债务危机的风险,让所有行业都面临严峻考验,2016开年没多久,新华社就报道“要过苦年了”。但是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却在2016年E20俱乐部年会上表示:“回顾过去,每年好像都是最难过的一年。2015年是最丰富的一年,我们相信2016年也是大家可以期待的,但是,行业痛点需要认真对待,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和应对之道。”
来源:E20环境平台 整理:任萌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81xbxu9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薛涛在2016E20俱乐部年会的现场发言视频
2016开年没多久,新华社就报道“要过苦年了”,似乎从2008年以来每年都是“最困难的一年”。
但是,作为具有典型逆周期特征的环境产业却不一定,2016年E20俱乐部年会上,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乐观地表示:“2015年是环境产业收获的一年,环境产业的营业收入,同比上涨8.6%(上半年统计)。我们相信2016年也是大家可以期待的,但是,行业痛点需要认真对待,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和应对之道。”
经济转型中的下滑趋势以及出现金融、债务危机的风险,让所有行业都面临严峻考验,国家在如何应对?薛涛先梳理了2015国家宏观层面的背景情况。
经济走低,国内外局面愈加复杂
从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包括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中的重要指标——耗电量上看经济发展情况,2014至2015年,社会总用电量仍是增长的态势,但增幅有所下滑,同时作为国家经济“脊梁”的第二产业(制造业),在用电量上大幅下降,可见形势毫不乐观。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第二产业”日子也不好过,这在E20俱乐部年会上得到了多位以工业企业为客户的环保企业家证实。
但是,2015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却呈现出一个很高的增长态势,也显示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正确方向,“环境服务业就属于第三产业,据E20调查,他们的经济占比越来越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步。”薛涛为列席的200多嘉宾展示了多套数据,也包括“人民币外汇余额情况”,2015年外汇占比下降幅度创纪录新高,揭示我国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和国外局面,“最近汇率变动较大,但是国家还是有底气说,不怕,地主家有存粮。”
薛涛表示,环境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存在各种挑战,归结起来有4大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减少。薛涛展示2005年到2015年的政府财政收入数据,“2015年是十年来财政收入增幅最低的一年,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
2、出口困境加剧产能过剩。“除了2008年经济下滑导致的2009年出口额下滑以外,2015年又一次出现出口额明显下滑。”
3、资本分布失衡,地方债务积累。“从金融方面的统计数字看,债券比例直接提高,债务风险积聚。”
关于地方债务情况,薛涛介绍道:“E20环境产业地图中A方阵(重资产)的企业,尤其涉及水务PPP的企业,例如北控、首创、碧水源等,由于其涉及的PPP创新模式复杂,高度依赖地方政府财政付费,他们比固废领域和工业治污领域的环保企业更加关注地方债务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PPP项目支付能力的影响。半年来,为了拉动GDP,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继续爬升,目前已达24万亿。”
4、环保冲突加剧。2015年年初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一股“柴静效应”,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空前强烈,随后纪录片即被禁播。“最近,又悄无声息地可以打开播放了,”薛涛指出:“因为在公众与政府之间已存在太多环保纠纷,一年前被封杀的柴静的《穹顶之下》在我们今天来看,已经不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事物了。”
国家宏观层面已有哪些应对行动?
2015年初冬即有雾霾来袭,“从北京三次红色警告可以看到,政府对民众生存环境的关注度,已经开始习惯正面面对。”薛涛总结,政府已采取的行动也有5大方面:
1、供给侧:主动调结构,与环保相关的,首先是排放标准始终无法达标的企业面临关停,即便是央企旗下的企业。
2、“一带一路”:主动走出去,释放产能。例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云南水务等企业按照“一带一路”的路线实现了一定的海外投资和布局。
3、自贸区:与国际贸易对接。
4、亚投行:利用巨大外汇,辐射中国影响。1月16日习总书记刚刚亲自出席了亚投行仪式。
5、股票市场:新三板吸引大量企业走向规范。“股票市场有很多家环保企业已经登陆了新三板,也包括E20环境平台,”薛涛介绍,新三板的一个特殊意义就是让中小企业走向管理规范化之路。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发布,也代表了未来十三五的发展方向,这个纲要据我观察,恰恰是近期大家所忽略的,在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下,这份纲要清晰的指出了下一步国家政策的创新方向”。他指出,在习总书记的法制建构当中与环境产业相关,有四点已经很清晰:第一,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第二,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第三,信息更加公开;第四,国家倡导建设生态中国带来的顶层结构设计的强化。
环保是典型的政策驱动的市场,E20运用“四维政策研究法”来分析
E20研究院将影响环境产业政策分四个维度,分别为需求政策、交易政策、投融资政策、产权政策。
第一,需求政策。有6个关键词:效果导向、领域扩宽、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水十条、大气十条。
首先,效果导向。“2015年发布了很多政策,我们从中看到了主线,”薛涛首先提到“环境治理效果”,各项法律法规都是在规范和要求环境产业去做到从治理效果出发,并达到最终可考核的效果,“因此效果导向将直接影响环境产业的发展格局。”
其次,领域扩宽。薛涛介绍,自2015年开始,不断出台的环保的约束性政策带来了各种市场机会。未来,在工业污染治理领域会增加更多控制元素指标,每一项指标的增加都会带来一个迅速爆发的治理市场,包括VOC,包括废水的部分新增污染物控制指标。“因此领域扩宽不仅受这些细分领域标准的控制,也包括三个十条。”
再次,“一带一路”在释放国内富裕的产能,也会为很多环境领域基础设施类投资商“走出去”带来很多机会。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会从一个行业的顶层结构设计上带来根本影响,这部分影响将更加长远。
薛涛指出,水十条中涉及到15-20个子领域,其中黑臭水体治理的产业机会爆发性增长最明显的时间点有2个——2017年和2020年,“近一个月之内,有四个省和直辖市公布治理计划,包括北京、广州等地,大部分都表示到2017年基本消除,这无论从技术还是资本,压力都是巨大的,但是对于环境产业而言,已经成为A方阵和新进入企业的最好机会。”
第二,交易政策。“PPP VS 特许经营”引人关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力量参与,是本届政府坚决贯彻的方向。发改委推行的特许经营立法和财政部推行的PPP立法都在加速,两部委的管理之间不乏冲突,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多困惑:“这是做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在各地投资时候需要注意、并积极适应的关键问题。此外,价费机制改革最终将为环境治理成本找到买单者,这部分虽然进展缓慢但会坚决推进。”
三、投融资政策。“PPP VS 政府投融资平台”博弈仍在。由于PPP并没有如中央的预期产生足够的经济拉动作用,所以在2015年6月份以后,有一些投资平台“死灰复燃”或者“卷土重来”,在部分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下融资规模达几千亿。2016年的1月11日,财政部再次下发文件,这次文件明确写着停止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对地方政府的融资作用。“这会进一步加快政府采购服务,包括融资在内,这部分对环境产业地图A方阵的企业而言应该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方向。”
另外,还有新三板也在帮助中小环保企业完善投融资能力。
四、产权政策,“混合所有制、42号文、地方市政资产企业化运行、市场化”是关键词。
第一,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方向还在谨慎而坚决地向前发展,属于民企的环保企业也可以和国有资本进行联姻(如启迪收购桑德),形成中国特色的“逆向混合所有制”趋势。
第二,42号文,强调地方市政府资产通过企业化运行,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通过PPP将地方市政资产被收购,而在政府财政相对富裕地方的地方水务集团走向市场化和整体上市,则整体上实现了B方阵企业(如长沙水务、福州水务等)的重生。“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使环境产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都是有益的。”
回顾历史看趋势
越来越需要一级开发商
在2015年初,E20环境平台在环境产业地图发布时,总结了“环境产业界面上移”的发展规律。因为伴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种财税改革,中央对地方政府行为导向的调整,以及中央对整个产业认识逐渐加深,逐步出现公共服务界面的上移,所以,环境产业就从D设备商到C方阵的企业为主,逐渐上升到以A、B方阵的投资运营商为主导的局面,未来将需要一级开发商I方阵来承接产业的第一界面。“这个过程恰恰是政府越来越多把政府的公共责任交给市场完成的过程。”薛涛介绍,这个过程从80年代就已开始,有很多环保企业家就逐步在每个阶段产生或者转型,“2003年,中国最成功铺开的PPP模式,建设部的特许经营改革中,带来了清华同方、首创、威立雅等早期的投资公司,形成了现在的A、B方阵企业,A、B方阵也是目前环境产业中营业收入及资产,以及上市公司最多的企业群体。”
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的决策权、规划权交给市场完成的时候,I方阵将逐步形成,从项目的投运、项目的识别、规划、集成,以达到使环境质量最终治理的效果。“在这样一个界面升级的过程中,环保行业形成了四大方阵,分别为A方阵——重资产环境集团,是跨地域市场化重资产环境集团,代表企业有北控、首创;B方阵——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市场化机制相对较好的地方企业阵营,包括瀚蓝环境、长沙水务等;C方阵——细分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太平洋等工程公司,工业治污领域的万邦达、博天环境等。D方阵——装备、材料生产制造商。”薛涛预言,在未来,A、B方阵中的佼佼者企业有可能通过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实现向I方阵的跨越。
“九宫格”全览环境产业
看似很大的环境产业细碎而复杂,E20环境平台用“九宫格”简明呈现。
大气治理有望在近期继续得到高速发展。“水、固、气三个领域,因流动性的大小,会产生差别。”薛涛介绍,在大气领域,空气流动性非常好,带来百姓对污染感知强而民怨极大,正是如此才导致PM2.5治理成为环境领域最急需的一项。此外,由于流动性强无法有存量污染,成为被风修复的领域,所以很难形成市政和环境修复的市场。他特别半开玩笑地提到,“以首创集团曾并购的一家公司为例,其设备可以在城市里对几十米半径内的PM2.5进行治理,那么,这将会使大气治理变成市政基础设施(类似污水厂),如果这种局面真的出现,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将成为“可怕的未来世界”。
水污染治理更需要以相对复杂的PPP2.0版本为载体。“对于水污染问题,涉及水体修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老百姓依然会高度关注,但流动性稍弱,不像大气领域那样靠雨来治理。市政和环境两个领域可以高度融合,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以PPP为载体会产生大量的投资机会。”
“固废领域也面临巨大投资缺口。固废领域包括垃圾焚烧、餐厨处理较受资本市场支持,也为多数公司带来了发展机会。但是,缺乏流动性的土壤领域,最终处置变成了行业的症结,导致不生态的处理模式比比皆是。此外,流行性缺乏也导致土壤污染容易通过封存土地的方式使老百姓不受影响,老百姓污染感知没有那么高,因此虽然土壤修复也面临一个巨大投资缺口,却在近几年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市场机会。半年多前,我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就告诉大家,土十条不会带来万亿机会,而这一点,被陈部长的发言所验证”
1月11日,环保部长陈吉宁的发言中提到,在土壤领域尤其在土壤修复领域,在“十三五”更多是监控、防控和摸清污染的情况。“环保行业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将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随着环保的加强,那些比较健康的工业企业,环保治理需求也会非常旺盛,而且伴随更多控制指标出现,会有更多技术细分企业的机会。”
4大风险集中在3大领域
薛涛认为,环保行业面临的共性的风险与挑战主要为“提标风险、排放风险、低价竞标、回款风险”四大风险,分布在污水、垃圾、工业三大领域。
提标风险。对于产业来说每次提标带来技术优势的重新分配,我们相信无论从水到固体废弃物,也是每个企业一个重新冲刺的机会。对于投资运营企业,伴随着监管趋严,排放风险也在加剧。
排放风险。无论从垃圾焚烧到污水,最近被曝光或者环保批评的企业越来越多。在2016年我们的环保治理企业除了商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低价竞标。2015年越演越烈,我们也因此对个别企业提出批评,E20环境平台愿意在这方面与各位同仁一起共同建设一个相对更加公平理性的竞争环境。
回款风险。无论工业治污领域、工程建设领域和投资运营领域,款项占压或拖欠的情况都越加严重。
而且,在这三大领域还有各自细分风险:
污水领域,通过河道治理如何达到断面的改善。PPP模式从管理规则不尽完善情况下,我们有二十家大的A方阵或准A方阵企业所签订的3000亿PPP框架协议怎么落地,项目落地之后能不能把款收回来,可能都是我们这些正在收获PPP合同这些企业所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环境质量通过治理达到改善,必将导致回款风险。
污水领域还有能耗的问题,伴随着监管趋严和越来越多的新厂进入运营,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还有我们国家对节能减排做出我们自我约束的要求。固废领域还要面对越来越强裂的邻避风险,以及如何达到后端生态化的要求。
在工业固废领域和工业废水领域,我们很关注一个问题,现在工业的绿色制造越来越受到关注,整个的工业结构调整,会带来如果仅仅是依赖于只会在后端做末端治理,有可能面临整个子领域被颠覆的风险。因此,我们的环保产业,如何能够满足在工业领域的绿色生态要求,是需要我们每个企业家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的。
数说2015环境产业
如果用数字概括环境产业的2015年,薛涛从营业收入、PPP、VOCs、新三板、并购五个方面谈起。
第一,营业收入同比上涨8.6%,环保产业整体上态势不错;第二,PPP框架协议总计3000亿,有多少能够落到实处,落下去有多少款能够收回来,这是产业面临的问题;第三,新领域层出不穷,例如VOCs在“十三五”期间将有922亿规模;第四,新三板上市环保公司235家;第五,2015年是我们整个环保产业重构一年,业内大并购总共有136起,400亿,对此,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高宏坪在本届年会上有详细的分析。
回顾2015,展望2016,薛涛认为,有六大机遇、六大风险。
六大机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治理考核注重从质量出发;市场化的逐步重视;责任主体追究到位;采用时间表倒逼机制;生态化思路的转变。
六大风险:部委合理缺乏;治理指标高但达标率低;PPP平台异化;金融系统爱国嫌私;科技水平不足,体制科研资源转换效率低;地方保护主义“抬头”;部分领域恶性竞争严重,市场发育畸形。
最后业内人士都关心的问题来了——面对如此的情势,如果才能达到美好的未来?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在E20俱乐部年会上做了精彩地解答,而且,2016年(第十四届)水业论坛会将这份答案推向更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