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6-112)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6-11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传媒学院 罗艺轩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6)

王原祁《山水》


文丨孙 艳


▵王原祁 《山水》



立轴  纸本设色

105x51cm

171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笔不用烦,要取烦中之简。墨须用淡,要取淡中之浓。全在位置间架处步步得肯。方得元人三昧。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大痴墨法学者甚多,于节节有肯綮处,全未梦见。无怪乎有墨猪之诮也。余因作是图,偶有所敢,遂并数语于首。康熙甲午年长至后,呵冻试笔并题于谷诏堂之目舫。王原祁,年七十有三。


此图余为徐子司民所作,今移赠鹘峰年台,时除夕前三日也。麓台又笔。

 

钤印

王原祁印(白文)、麓台(朱文)、茂京(朱文)、□、□



赏析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形成娄东画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此幅《山水》,用润笔淡墨,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层层皴擦,用笔沉着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自称笔端有金刚杵,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虽致力于摹古,但后期形式变化丰富。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7)

黄宾虹《夜山图》


文丨 夏春子


▵黄宾虹 《夜山图》



立轴  纸本设色

90.5x34.5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宾虹晚年喜作夜山图,其沉厚幽深远在王麓台、龚野遗之上。寿观并记,六二年壬寅初夏。

 

钤印:

黄宾虹(白文)、天寿(白文)



赏析

黄宾虹是我国近现代卓越的画家。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朴岑、劈琴、一字予向,又自署滨虹散人,虹若,中年更字宾虹,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因原籍安徽潭渡村有滨虹亭,故自题所居曰“滨虹草堂”。1865年1月生于浙江金华,1955年3月卒于浙江杭州,享年92岁。黄宾虹擅长山水画,兼作花鸟画,并从事绘画史论和书法篆刻的研究与教学,对中国美术遗产的发掘、整理、编纂和出版工作作出了贡献。


黄宾虹的绘画具有“黑、密、厚、重”的特点,绘画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50岁以前为研习传统时期,50至70岁之间为师法造化时期,70岁以后为独创时期。尤其80岁以后,所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黄宾虹要求自己“取古人之长皆为己有,而自存面貌之真不与人同”。他把泼墨、渍墨、宿墨、破墨诸法熔于一炉,便是在“黑墨团中”藏着万趣,在“黑墨团中”表现出“天地宽”。


此幅《夜山图》用浓墨勾勒山形,以墨线勾描山川大体大势。近山处用以干淡墨,远山处则以湿淡墨表现。以点墨之法在画面上打点,“以点作皴”,点与点之间有空隙,显出空灵之感。观感上树木葱茏,丰富多彩、画面浑厚不轻薄。前景用朱砂点色,呈现一片秋意,即“色不碍色”。远处山石采用渍水法,淡墨中透灰,虚中透实有空间感。近处山石,运用色破墨之法,石绿破墨,厚重而有层次。整幅画面用焦墨醒层次,宿墨理层次,使得山头层层叠叠、山中有山,丘壑空灵。远山山头上几点宿墨点提升了画面的精神,起到画龙点睛之意。整幅作品有一种“乱中不乱,不乱中又乱”“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的境界。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8)

倪田《钟馗品茗赏美图》


文丨吴浩然


▵倪田 《钟馗品茗赏美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33.5x65.7cm

189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光绪己亥午月之吉,邗上倪田墨畊甫画。

 

钤印

墨耕(朱文)、倪田之印(白文)



赏析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畊,别署墨畊父,号墨道人、墨翁,又号壁月盦主,江苏江都人。光绪中行商到沪,爱任颐画,即参用任法。水墨巨石、设色花卉、腴润遒劲、意境清新而富野趣。是任派的重要传人之一,有“今之学任颐者倪田别派”之说。


倪田初从师王素得华岩法,擅长花卉、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线条流畅,尤擅画马及走兽,随手挥洒,能不起稿进行创作。倪氏为海上画派较为重要的画家,各科兼备、雅俗共赏、画派特色亦显现他的作品中于人物、仕女、肖像、花鸟、山水皆工。故用笔松灵、秀润,线条活泼、色彩淡雅。所作人物造型与面部表情如任佰年之奇特稚拙,富于乡土气息。


此幅《钟馗品茗赏美图》将钟馗的粗率勇猛与仕女的沉秀纤柔构成一种诙谐的对照,画面显得生动而有趣。图中钟馗与仕女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突出钟馗儒雅的一面。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轻松愉悦,其乐融融。人鬼两界却倒像是凡间寻常人家拉家常的日常生活场景,再加上瓶花、香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昭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作者以不同的笔法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钟馗以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加勾勒,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孔武雄健之力;仕女用笔轻细,渲染较为细致,色调清雅,显其娴静之态,一刚一柔,一张一驰,构成斜中存直,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9)

刘铁华《挺进敌后》


文丨李 芹


▵刘铁华 《挺进敌后》



油印套色木刻

22x44cm

194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刘铁华(1915-1997),出生于河北省蓟县(今属天津市),1933年9月至1934年8月就读于北平美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新乡、郑州等地任教,1962年调至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艺术系任教,1991年获得“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刘铁华投身革命文艺事业,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32年在北平参加左翼联盟、反帝大联盟,1934年9月被捕入狱,1937年出狱后在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任交通员。1938年在西安组织中华全国抗敌漫画木刻协会西北分会,主编《抗敌画报》。1939年到重庆,曾任育才学校绘画组主任、中苏文化协会助理秘书兼艺术干事,当选为中国木刻研究会常务理事,主编《美术家》杂志,主编《新蜀报》的木刻副刊等。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军民英勇顽强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木刻作品,《挺进敌后》正是其中代表作。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木刻创作担负着抗敌宣传的使命。《挺进敌后》是刘铁华早期版画作品,此幅画真实再现了艰苦的行军场面:在积满了白雪的山坡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光秃秃的树枝被吹得向一侧倾斜。一支队伍在这片雪地里艰难地前行,领队骑着马拿着旗杆,在满幅灰白冷色调的画面中鲜艳的红旗显得十分醒目,给予人以力量与信心。其后跟着蜿蜒曲折的行军队伍,在构图上呈S形,让前进的轨迹有了曲线变化之美,也让队列中一个个战士的动作有了展现的空间。近处的战士描写具体,最前面的一组战士,有的背着包袱扛着枪踏雪而行,有的疲惫地骑在马背上;随后跟上的中间一组是车队,战士们有的随车而行,有的跟在车后用力推着,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再往后的队伍向左后方延伸,至远方丛林处又折向右方,林间战士们的形象如剪影般简略。作品通过生动的环境渲染与丰富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战士们与寒冷的天气、与险恶的敌情顽强抗争的精神面貌。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0)

傅小石《张寒月先生像》


文丨陈媛媛


▵傅小石 《张寒月先生像》



水印木刻

38x30.3cm

196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傅小石(1932-2016),曾用名傅益筠,江西新余人,系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的长子,自幼受父亲傅抱石熏陶,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联理事。


傅小石的人生道路并不一帆风顺,曾多次面对命运的打击,但他不气馁、不屈服,并倾注数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术理论专著《图案设计新探》。在艺术上虽然家学渊源,但是他不满足于仿效父亲的作品而勇于探索、刻意求新,正当有所收获时,在1979年因患中风致使右手残疾,面对厄运,傅小石以坚强的毅力改用左手作画,不但恢复了绘画能力,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泼墨没骨法表现中国画的人物,其作品题材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酣畅淋漓,特别擅长表现立体感极强的人体,这在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


此件版画作品不同于后期创作的国画作品,为傅小石早期创作,曾于1962年参加江苏水印木刻展览,画中人物是张寒月先生。张寒月(1906-2005),本名政,字莲光,又字兆麟,别署寒月斋主。在画面中,张寒月先生面含微笑,身体略微前倾,手拿折扇的造型,表现出一种正在亲切交谈、和谐轻松的气氛。用多种刀法表现人物五官和手部,刻画生动细腻,线条精炼而有力,墨色浓厚的胡子和头发更加突出画面的重点。背景、衣饰和折扇用略浅的色块来起衬托作用,画面虽然为黑白色调,但是用墨色的浓淡,大面积浅色块面和简单利落的墨色线条来对比突出画面的中心人物形象。


对傅小石的作品和为人,艺术大师刘海粟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的丰碑。”傅小石先生虽已故去,但是他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和执著敬业的精神依旧为今人崇敬。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1)

罗中立《巴山情》


文丨张 永


▵罗中立 《巴山情》



纸面油画

53x39cm

20世纪90年代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璧山,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现任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重庆文联主席。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金奖。设立“罗中立油画奖学金”,推动了中国青年当代艺术的发展。


纵观罗中立的作品,基本呈现出从具象写实到观念表现的大致路径,而创作主题却始终沿着“乡土巴山”一路走来。大巴山人与生俱来的火辣、淳和、质朴是罗中立艺术创作的不竭资源,他以敏感而锐利的洞察力萃取大巴山人琐碎的生活片段,并以“代言人”的身份把苦、乐、爱、憎的“麻辣”植入到这个平凡群体的生存体验中。


《巴山情》是罗中立于9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乡土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其情节的设定为夜归途中小憩的两个农民,一个身背背挾站立饮水,一个斜躺山坡托腮沉思。一动一静的人物形象充斥甚至溢出整个画面。画家在作品中尽力展示色彩的魔性视觉效果,把主体人物置入灰色视觉语境,以冷灰的背景色调营造了一个消极的情绪场域,与迷茫、落寞、倦怠融于浑然。人物在低长调的色彩对比中尤显厚重,张力十足。画家通过对色彩的有效性归纳,在清晰而酣畅的笔触里完成色彩赋予的修辞使命。人物的有效性变形给与视觉本能的异质刺激,形体变形的有效性加强了内容与形式感的统一互补。画家摆脱了“形”的精准塑造和“象”的细节刻画,让“形”与“象”让位于“意”的传达。低矮、壮硕、孔武、夸张、敦厚的团块感是旺盛生命力的昭示,更符合画家理性判断后的审美范式,籍以丰富个人的情感言说。


“底层”群体的生存本相最能客观、完整地反映事物的自然本质和文化根性,因而成为众多艺术家寻找、发现和表达个人态度的最佳方式。罗中立在艺术演绎进程中吸收并消化了鲁奥的创作风格,也在米勒的作品中挖掘出“厚重”的本质含义,通过挪用、解构、再创造的方式,在契合时代的语境中凭借真诚与质朴编织着本土现实主义的浪漫,创造着视界的深度、广度、厚度与精神向度,让作品走向深刻并重新赋能。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2)

林散之 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


文丨张书青


▵林散之 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



草书  纸本立轴

149x66.3cm

20世纪70年代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林散之。

 

钤印

林散之印(白文)、七十年代(朱文)




赏析

林散之(1898 -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上达超凡。他以深切而独到的人生体验,施之于草书,为草书开一新境界。林散之晚年历数自己学书历程道:“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略也。”


林散之以毛泽东主席诗词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屡见不鲜。此幅作品的内容为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创作的词作《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生活。作品通篇由内而外透出一股深深的内力,这股力不是外在的剑拔弩张,而是其中锋用笔给人的感觉,正如万年枯藤,遒劲而富有生机;又如锥画沙,中气十足而不见起止,是一种高级的不张之张。用墨用水更是一绝,润泽处似壁坼屋漏,飞白处如金石崩裂,枯润变化富有节奏,“边” “年” “挥” “是”等一字之内由湿到枯的极致变化更是奇绝有趣。整幅作品气息流畅,荡气回肠,贯穿始终,不散不灭。




往期精彩回顾

🔗回顾丨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公共开放周

🔗资讯丨“灼灼其华——江苏省油画高研班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99-105)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VR展厅丨坐看云起时——江苏省美术馆藏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

🔗VR展厅丨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

🔗资讯丨感动凝聚力量——“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线上线下齐开展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李晓予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