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99-105)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6-11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 南京传媒学院 万强




 99 

袁江《盤车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谢 蕊


袁江《盤车图》


立轴  绢本设色

184×57.5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法郭何(河)阳盤车图意。


钤印

袁江之印(白文)、□(朱文)

袁江(约1671—约1743),字文涛,江苏江都(今扬州)人。清初扬州“界画”盛行,于康熙、雍正年间,以李寅、王云、萧晨、颜峄、袁江、袁耀等人为代表,将界画推向新的高峰。其中“二袁”(袁江、袁耀叔侄,另有一说父子)的画作就是印证,他们继承了唐李思训父子,宋赵伯驹兄弟和郭熙以来界画用笔严谨、精雕细刻的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将院体山水与界画结合起来,振兴了元明以来呈颓废之势的界画,并得到市民阶层的喜爱和晋商的鼎力资助。


清朝时期的扬州以盐业为龙头,成为全国商业经济活动的中心、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繁华的都市产生了大批以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为生的市民阶层,随之带来一种有别于文人审美取向的市民文化。在扬州的盐商主要来自北方的山西和南方的安徽两地,安徽盐商喜“扬州八怪”一路的写意花卉竹石画,而山西的盐商则钟情于袁江、袁耀的山水楼阁界画。不同地域由于文化背景或文化传承上的区别,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这也造就了扬州画坛的多元面貌,诸家流派异彩纷呈。


从袁江大量标有“拟宋人笔意”“拟郭河阳笔意”“拟马远笔意”的存世作品来看,这些学古之作,较笔墨章法而言,更多地为从风格气韵上与其相似,而不限于笔墨图式的因循守旧。这幅《盤车图》,右上角作者自署“法郭河阳盤车图意”,郭河阳即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因是河阳(今河南)温县人,故后人称其为郭河阳。袁江此图所画的树木形如“蟹爪”,就是郭熙画风的特点之一。“盤车”题材是宋代画家笔下常见的绘画题材之一,通常描写人力、畜力车辆行进于山路溪水间,或运货、或载人,表示羁旅的忙碌和艰辛。这种题材的出现与宋代城镇经济发展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景象,画家也借此寄托思乡切切之情。


江苏省美术馆藏袁江的《盤车图》,以水墨为主,略施色泽,将山水与楼阁结合得浑然一体,在盤车、人物、山水的刻画上可见袁氏界画之深厚功力。画面中部绘以高山,沿着迂回曲折的山麓共描绘了十几个赶路的人,马车、牛车、农舍、楼阁建筑等均以点景的形式出现于画面各处,赋予山水以风俗画的气息。此画的语言之丰富,不仅反映了画家的写实能力,也表现出他不局限于对实景的描摹,以理想化的经营、布置加入到表现内容和形式中。


界画要求画家有深入观察物象和精确表现对象的能力,同时界画创作并不局限于楼阁舟车,还需要兼善山水、人物等多个画科。界画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它是在矩度与意趣之间构筑,需要多方面的绘画功底为画家提供技艺施展的支撑。扬州界画群体的成就正在于此,他们将界画与其它画科密切结合,予界画楼阁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充实的画面内容。



 100 

关良《伏虎罗汉》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关良《伏虎罗汉》


立轴  纸本设色

69x45.3cm

198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伏虎罗汉,番禺关良画。


钤印                                                      

关良(白文)、八十后作(朱文)

关良(1900-1986),广东番禺人。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师从藤岛武二、中村不折等。1923年回国后在上海美专、广州美术学校、国立艺专等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等。关良最初学西洋画,但自幼酷爱戏曲,后转向以水墨作戏曲人物画,将西画的技法融入传统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解构人物动作、情绪、舞美设计等,提炼出自己所理解的戏曲人物形象。他的作品往往用笔极简,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率真稚拙,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


此幅《伏虎罗汉》为关良1980年所作。画面以简练的构图呈现伏虎罗汉和为其所收服的老虎,罗汉怒瞪双眼,扎腰带,着红衣,握拳作准备击打状,画面左侧的老虎垂眉低眼,与罗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用笔简约而质朴,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和老虎的情态,尤其是眼神刻画最见功力,眼睛瞳孔用浓墨点醒极为传神。他抓住了表现对象的“简”与“神”,将伏虎罗汉的精悍气势和老虎的顺从刻画得细致入微,以若不经意的线条表达出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融合了中西法理而又以中国文艺精神为旨归的探索。呈现出风致、拙重、浑融,洒脱而富有韵味的画面感受,有以小见大、以简驭繁之妙。



 101 

宋文治《扬子江畔》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陈 岚


宋文治《扬子江畔》


立轴  纸本设色

100x136cm

197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扬子江畔,一九七三年夏,写于南京石化工厂,宋文治


钤印

文治画记(白文)、江山如此多娇(白文)

宋文治先生是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历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宋文治1919年出生于江苏太仓,苏州美专毕业,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0余年。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筹备成立,他是首批调入画院的画家。1960年他参加了"江苏国画工作团"二万三千里的写生,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画创新的开拓者之一,他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百年来涛声依旧的扬子江畔,历史正在书写新篇章。墨色远淡近浓,细节远简近繁。远处依稀可辨的南京长江大桥,如一条卧龙飞跨南北,天堑变通途。由远及近,江面上或航或泊艘艘轮船,正忙碌地运输卸载岸边所需工业原料或成套设备,江岸上建筑工地热闹忙碌,石化炼制工业有序生产——彼时彼景,工业冶炼密如织网的高炉塔、蒸馏罐、输油管、烟囱,与大自然苍茫险峻的山峦树林交织互嵌,交相辉映,没有丝毫违和,扑面而来的是画家用如椽巨笔描绘“虎踞龙盘今胜昔”时代画卷的激情与真诚。


1970年,宋文治与江苏省国画院的画家一起从"五七干校"返回南京,接受新的创作任务,几年当中,他们经常踏入大自然,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这已成了宋文治那一代画家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也是我们今天能够理解欣赏其作品不可或缺的历史时代背景。“笔墨当随时代”,宋文治作品中的新山水将祖国新的建设予以弥新隽永的当代意义,在妥帖处理好建设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做到了尽善尽美。《扬子江畔》所展现的时代精神,具有那一时期中国画创作的经典意义。





 102 

胡若思《山水》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晏 明



胡若思《山水》


立轴  纸本设色

129x69cm

198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七十二峰,妙罗心胸。天都莲蕊,并峙争雄。云开半面,山色濛濛。峥嵘怪石,倒挂奇松。莲沟险绝,道若长龙。峭壁千仞,步不离筇。襟衣尽湿,去入云中。一声长啸,如击万钟。抽毫写此,誌我游踪。丹徒胡若思。


钤印

胡若思(朱文)、琴人(朱文)、十上黄山天都峰(朱文)


胡若思(1916-2004),江苏镇江人,9岁入“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是张大千的大弟子,14岁随师东渡日本,举办童年个人画展,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1954年任上海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自1955年上海国画院成立后任画师,1957年兼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任国画教研组组长,中国美协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海上名画家之一。


胡若思基本承袭了张大千的笔法与神韵,工笔、写意、青绿、泼墨无所不精,堪称罕见的多面手,而其中又以工笔和写意巧妙的融合之法,最为让人称奇。


胡若思喜画黄山,问世作品有大量的都是以黄山为题材,这幅作品也是以黄山为描绘对象,恰好表现出黄山松、石、云三绝的艺境,整个画面烟云叠嶂,仙气扑面而来,烟云中群峰耸立,雄伟多姿,巧石天生,遍布峰谷,画面一气呵成。中景中的一棵奇松,恰好地表现出黄山的典型特征。


在技法上,近景山石用笔稳健,中景的松树姿美,笔法熟练而潇洒,远景山势虽在虚幻的烟中,但结构清晰,略施赭色的远山,犹如晚霞辉映。





 103 

冯健亲《建筑家杨廷宝》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乐晓菊



冯健亲《建筑家杨廷宝》


布面油画

95x100cm

197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冯健亲,1939年11月生,浙江海宁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常务副主席。冯健亲先生是江苏省油画界的代表性领军人物,油画以写实风格为主,致力于探索西方油画的“民族性转化”,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油画作品《建筑家杨廷宝》由冯健亲先生创作于1978年,描绘的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的杨廷宝。画面人物坐于窗口,书籍图纸卷轴环绕身边,窗外春光明媚,阳光照耀在杨先生身上,勾勒出一片明亮的光圈,远处是大片的城市建筑,在阳光普照之中,青山绿水,房屋桥梁,透着春天的明媚与灵动。人物表情慈祥可亲,微笑中透着欣慰之光,那光明是从人物内心发散出来的。


看冯健亲先生的画作,总是能感受到艺术与人生、与时代的相互影响。在他的画中,无论是雄山峻岭、江南水乡,亦或是惊涛骇浪、瀑布长河,始终满溢着东方的意趣。用西方画画中国,透过对光影变幻的描绘,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油画表达方式巧妙融合,绘出一幅幅诗意的中国画卷。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先生曾评论道:“冯健亲先生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鲜活的时代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特征……他的作品很好地图解了我们的这个时代,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进程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前行的轨迹。”


冯健亲先生是一位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家,他走的是一条有别于恩师苏天赐的独特的探索之路,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言:“我必须走我自己的路。我的油画语言仍然是西方的,我不去追求中式绘画的用笔。西方人在看中国油画的时候,他们习惯研习画面光色,所以我比较注重绘画的光色表现,在构图和表达意境上则加深中国的特点,希望西方人通过中国油画能更好地了解与接受中国绘画。”






 104 

古元《烧毁地契》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王鉴非



古元《烧毁地契》


木刻版画

28x18.3cm

194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古元(1919—1996),字帝源。广东珠海市唐家湾人,著名版画家。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作品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枣园灯光》等。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


早年古元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与版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举办了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在发表于重庆《新民报》题为《全国木刻展》的文章里称赞古元是“中国艺术界中一位卓绝之天才”。抗战期间,他以画笔作为武器,深入农村与战地生活,创作出了一批批具有时代感召力的黑白木刻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成就。古元的版画作品充满生活气息、革命的激情,富于诗意、构图多变,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且在提炼西方现代木刻技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了以中国传统木板阳刻为主的表现技法,刀法娴熟自如、简洁明快、洗练清新。


此幅作品描绘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翻身的农民们冲进地主宅院,将地主的房产地契付之一炬的场景。冲天的火光破开了黎明前的黑暗,燃烧的地契随着火焰腾起,化为漫天的飞灰。焚毁地契,烧毁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也记录了农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瞬间。飞檐上的兽首仿佛也在怒吼,烘托出磅礴气势。古元一改过去以阳线为主的表现手法,运用圆刀流畅地表现熊熊的烈火,人物动静结合、形象粗犷豪迈,阳刻与阴刻转换自如,画面黑白对比强烈,配合以疏密有致的三角刀,勾勒出一幅兼具视觉张力与木刻表现力的传世佳作。





 105 

张裕钊《行书五绝》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高 木


张裕钊《行书五绝》


纸本立轴

73x28.5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最好扬州地,遥遥对峻山。星明当蒜岭,月照透松关。节録琹坞前次寄示和章。张裕钊。


钤印

张裕钊 (白文)、廉卿(朱文)、青芝老人鉴赏(朱文)、曾经啸余庐藏(朱文)

张裕钊(1823—1894),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精诗文,善书法,其书写魏碑成就最突出。道光二十六年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曾国藩称:“门徒中望有成就者,端推此人”。生平淡于仕宦,自言“于人世都无所嗜好,独自幼酷喜文事”,曾主讲于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培养学生甚众,张謇、范当世、马其昶等都出其门下。


张裕钊书法艺术造诣极深,其书独辟蹊径,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张氏创造出一种内圆外方、疏密相间的独特书法,在运笔、转指、用墨、用水等技巧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他以篆隶朴拙的用笔为主;在结体上以唐楷为主,结合了北碑的取势,字字独立、规整、沉厚、四平八稳,字法挺拔、灵动,轴线中正,气息连贯;墨法上以涨墨和宿墨相结合,追求气韵生动、墨色浓烈、厚重内敛的效果。


此幅张裕钊行书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是转折处方圆并用。“横折”处不再使用直接的提按,而是使用撵管笔法调锋,中锋直下,形成外方内圆的转折效果。张裕钊书法虽被冠以“碑体”之名,但结体却与北碑书法扁、方的结体不同。吸取欧阳询楷书结体瘦长一类,特别是在处理左右字的结构时,在保证中宫收紧的前提下,采用左松右紧的处理办法,他将横画与撇画的左部延长,右部缩短,避免了左右均分的呆板,使他的书法在平稳中流露出动感的姿态。





往期精彩回顾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92-98)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程勉的艺术世界(下篇):程勉的油画艺术

🔗程勉的艺术世界 (上篇 )程勉的版画艺术

🔗喜讯丨江苏省美术馆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VR展厅丨坐看云起时——江苏省美术馆藏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

🔗VR展厅丨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李晓予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