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末有福利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3-119)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传媒学院 牛俊杰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3)

亚明《空山松子落》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宋芳菲


亚明《空山松子落》

立轴  纸本设色

95×59.7cm

198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空山松子落,乙丑写,亚明。


钤印

亚明画印(白文)、沙砚居(朱文)、王压(朱文)、亚明《空山松子落》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姓叶,原名叶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15岁参加新四军,17岁开始走上艺术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担任江苏省国画院负责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提倡艺术要以人民、生活和传统为师。1960年,他带领江苏国画工作团深入生活写生和创作,行程二万三千里,实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思想上、笔墨上的一次历史性大变革,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亚明先生提出“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之说,主张中国画的去向应继承传统,面向生活,融会外国绘画艺术之精华,促进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既有坚实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风格和独创性,被誉为当今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和创造潜力的画家之一。


七十年代后期,亚明开始以古代诗词名篇为题的山水画创作,他寄希望于一些传统的题材,探求中国画永恒的意境、趣味、气韵,从尘封中找回传统的笔墨,恢复失去知觉的传统笔墨,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画薪火续传。


八十年代,亚明的艺术创作进入高峰期。此幅《空山松子落》创作于1985年,以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里的一句诗词为题创作而成,诗人韦应物写此诗以表达淡淡的忧思,画者亚明运用写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手法,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在情绪上却是近景窥看的视野。小女孩与小狗相伴走在山石小路中,倒映清澈。山峰以晕染带出,无勾勒,使画中景与意中景相连,着墨虽淡,韵味无穷。画面将人物和山水结合,借人抒情,借景写心,创作出一幅画中诗。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起落,晚年的亚明先生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归隐山林,从传统中寻找根源,在自然中探求生动活泼的面貌,以笔墨言情体悟的独到之处,于其大量作品中都能有所体会,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4)

徐天敏《海港朝晖》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王晓露


  

徐天敏《海港朝晖》

立轴  纸本设色

66x121.3cm

197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海港朝晖,徐天敏一九七六年秋于南京。


钤印

徐天敏(白文)



徐天敏(1928—1998),安徽天长人,原名徐天明。1941年进入淮南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班学习,此后在解放军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投入前线文艺宣传。1952年,他被选送设在杭州的中央美术院华东分院进修,以学油画为主,兼学中国画课程。1955年转业到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参与筹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并先后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于1993年当选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1977年至1990年,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徐天敏早期艺术创作以连环画、宣传画、油画为主,1973年以后,他转移主攻方向,集中进行山水画的创作研究。徐天敏的山水画有清丽明润的江苏山水共性,也有浓郁的个人风格,他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笔墨苍劲滋润、设色简洁明快,形成苍茫雄伟、浑厚凝重的艺术特色。


江苏省美术馆藏徐天敏山水画作品《海港朝晖》,1976年创作于南京。画面山体巧用墨色皴染,浓淡精妙,细勾密皴、点线结合,山谷里雾气弥漫,并以留白表现出光感,突出空间的形体,从而表现出恢弘的气象。整个画面敷以朱砂红的颜色,红黑相间的植被、红瓦屋顶的房屋、浩瀚的大海和建设中的海港工地、远处江面上一艘艘扬帆飘动的船只,均沐浴在朝晖之中,衬托出革命事业的庄严与神圣,衬托出建设浪潮的热烈与繁荣。山水画对红色的大胆运用,不仅是艺术表现上的创新,更是革命题材的需要,营造出浩然的革命正气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5)

叶浅予《舞蹈》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刘 鹏



叶浅予《舞蹈》

立轴  纸本设色

104x68cm

195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浅予。一九五九。


钤印

叶(朱文)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是我国当代中国画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先驱者。新中国成立后,叶浅予先生长期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和国画系主任,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画复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漫画、速写、水墨人物画享誉画坛,影响深远,堪称一代宗师。


20世纪40年代,叶浅予才尝试从漫画转向中国画。1942年,叶浅予深入到贵州黔西苗族地区写生,尝试用中国画的笔墨在贵州皮纸上进行创作。1943年,叶浅予在印度考察,开始尝试创作舞蹈主题的绘画及速写。20世纪50年代以后,叶浅予投身中国画创作和艺术教育,也迎来了舞蹈人物画创作的高峰期。


江苏省美术馆藏《舞蹈》创作于1959年,画面的主角是一位身着百褶裙舞蹈的彝族女子。按照彝族风俗,女子在满15岁时,会举行一种名为“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礼成后标志着少女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为黑色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式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百褶裙是彝族女子服饰中最具特色的。画中身着百褶裙的青年女子戴着颜色鲜艳的耳坠,脖子上戴有一个银项圈,右手所持的手帕作为重要的舞蹈道具,帕子上的红绿色与头帕、鞋子、裙子镶边以及手镯的颜色呈现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段的黑色以大片墨色染成,明显看到以破墨技法顺着人体结构描绘的衣纹,十分自然生动。


百褶裙将女子腰部以下全然包裹起来,腰部紧收,腿部舒展开来,廓形变化张弛有度,仿佛荡起一圈圈涟漪,形成了优美的动态感。身穿百褶裙应节而舞更能发挥裙摆的优势,在音乐和节拍下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画中舞者的眼神与双手保持一致,裙摆的动感更凸显了舞蹈的韵律感,白色的背景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如果没有对舞蹈人物的深刻理解、长期观察以及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熟练掌握是难以做到的。在叶浅予的作品中,他将处于动态中的舞蹈人物所具有的节奏美感和情态美感表现得极为生动。正如杨力舟所评价的,叶浅予的戏剧人物和舞蹈人物是20世纪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高峰。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6)

魏紫熙《温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宋芳菲



魏紫熙《温课》

立轴  纸本设色

91.7x58cm

196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一九六二年三月画于江苏省国画院,魏紫熙


钤印

魏(白文)、紫熙(朱文)


魏紫熙(1915-2002),河南省遂平县人,原名显文。早年曾任河南艺术师范学校教师、河南大学讲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办公室副主任和画师、徐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魏紫熙先生以山水画名世,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重点转向了人物画。在他六、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精力花在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中,他的人物画人景并茂,意境深邃。新中国成立后,他经常不断地到工厂、农村深入生活,不仅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襟,也促使他在反映时代精神中对传统技法进行创新。魏老深信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他深入生活,除目观心记之外,大量的实地速写记下最真实深切的感受。


《温课》创作于1962年,描绘了一群劳动妇女在田边学习的场景,反映当时的农村生活,即全国掀起的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画面中间一位女性用小树枝在地上写着:“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劳动”几个字,简单的几个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体制,人民公社不仅负责生产,而且还要管理文化教育,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幅作品人景结合,魏紫熙先生把田边的景色描绘得相当美丽,粉红的、淡绿的花朵盛放,画面左上角还有墨竹摇曳生姿;人物组合有着不同的动作姿态和衣着,面部各有特征,体格健壮结实,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与现代墨色并重,将人物勾勒得准确而动人。


魏紫熙先生一生追求生活之美,坚持以造化为师,勤奋钻研,坚持写生,面向生活。在搜妙创真的道路上追求景情并茂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7)

颜文樑《康健园道上》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蒯连会



颜文樑《康健园道上》

布面油画

24.6x37cm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颜文樑(1893-1988),字栋臣,江苏苏州人。自幼随父习国画,1908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西画,1922年与同仁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28年因徐悲鸿力促赴法国巴黎留学。1952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副院长,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颜文樑是中国现代油画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是早期留学欧洲的油画先驱者之一。和许多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的青年学子一样,在归国后也带回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颜文樑对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技法理论亦有精深研究,出版有《颜文樑画集》《油画小辑》《欧游小品》及水彩画集《苏杭风景》等,亦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


颜文樑崇尚写实画风,具有高度的造型技巧。能融西方古典主义造型与印象主义色彩为一体,善于在实践中寻求规律,总结经验。留学期间受到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影响,作品在结构严谨、手法写实的基础上,又重视描绘外光和色彩的变化。60年代的作品多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和静谧之美。70年代后期,作品笔触灵活、自然、色彩明快。此幅创作于1972年的油画《康健园道上》,即兼具60年代的细腻、凝练与70年代的洒脱与抒情,用笔轻快,色彩明丽。近处的船只与远处的行人造型精准,对色彩透视和造型透视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营造了充满空气感的画面与空间,赭色路面与绿色树木既对比鲜明又变化微妙,在色调高雅的互补均衡中获得一种含蓄而不失整体的气势,堪为代表之作。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8)

刘岘《老支书》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邓 兰



刘岘《老支书》

木刻版画

41x30cm

195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刘岘(1915-1990),原名王之兑、号慎思,河南兰考人。1932年考入北平艺专西画专业,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开始木刻创作,在上海美专组织“未名木刻社”。


刘岘1934年赴日本留学,师从日本著名版画家平塚运一学习木口木刻。1937年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在鲁艺教授木刻。1940年成立“拂晓木刻研究会”,主编《拂晓木刻》。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作为中国新兴版画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在艺术风格上,刘岘既继承了民族传统的艺术特点,又吸收了外国木刻的技法,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木刻作品。


江苏省美术馆藏《老支书》作品构图由近及远,重点烘托人物性格。人物刻画简化了衣纹用阴线细刻。把精到的笔法和刀法,集中在人物的面部、手部的表现上。眉目须发、手部筋络线条的刻画,阳纹线刻细致精密。表达人物凝神注目,若有所思、若有所视的复杂感情,形态严谨落笔传神。人物身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丘树木平涂黑色,高飞的鸟雀、丰收的田野用细点、用细线或阳刻或阴刻。田间忙碌收获的农人使用黑色块勾勒。画面的背景成为画面的补充,而不是一般性的陪衬或装饰。作品呈现出黑白灰的丰富色调,刀刻线富有装饰性节奏,使得作品别有一番韵味。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19)

俞樾 赵节《炉火诗》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张 漫


俞樾 赵节《炉火诗》

扇面  纸本镜片

17.5x51.7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蒲中赵节炉火诗曰:近冬附火为泰火,透春拥炉成否炉。用否随时有轻重,进身君子合知无。甸臣四兄属,曲园俞樾。


钤印

曲园居士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改庶吉士,后迁翰林院编修,放任河南学政。咸丰七年因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而罢官,后移居苏州,潜心于学术研究、讲学著书达40余年。其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史学、诸子百家、语文训诂、诗词、戏曲、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是一位“通儒”。一生所著颇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茶香室经说》等。


此幅作品中录唐末五代蒲中赵节《炉火诗》一首,出自北宋笔记小说《清异录》。全诗以火炉为例,讲述进退之道。近冬天寒,人欲暖,故为泰火;透春已暖,人恶热,是为否炉。否泰与否,实不在炉而在用者所需。君可见拜将台上、未央宫中同是韩信,会稽山里、卧龙山间皆乃文仲。是故困于陈蔡多因名利,而能泛舟湖上又有几人?


扇面整体布局取长短错落之法,长短相间隔行错落,字间疏朗气清。用笔圆润丰腴,横平竖直,少用波磔,这种含而不露、大巧若拙的写法,增加了书写的意态生动之感,即端庄典雅又不显刻板单调。字体间架方正匀称,字形外轮廓方圆随化,不拘一格,简净率真中兼有古逸之气。俞樾的隶书有融合楷书的特点,半隶半楷,结体近于方正,内敛含蓄,没有锋芒毕露的锐气,呈现出古拙质朴的意趣,此幅作品堪为标书。纵观俞樾书法历程,先由帖入碑,再携碑学回归帖学。起始于“馆阁体”,上溯至汉隶、秦篆,又从汉隶转向北碑、隋碑、唐碑,至“宋四家”。其晚年的书法以颜鲁公为根基,雄浑豪迈,又兼用米、黄、赵之法,意趣纵横。






福利来啦!

在文末留言处说出您最喜爱的江苏省美术馆馆藏作品,并简要说明理由,入选精选留言的观众将获得帆布袋一只(颜色随机)。截止日期:2020年10月15日14:00。


往期精彩回顾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06-112)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VR展厅丨坐看云起时——江苏省美术馆藏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

🔗VR展厅丨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

🔗资讯丨感动凝聚力量——“江苏省抗疫主题美术书法精品展”线上线下齐开展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李晓予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