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18-224)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传媒学院 刘日高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18)

钱松喦 《红装素裹》


文丨谢士强


▵钱松喦 《红装素裹》



立轴  纸本设色

113×67.5cm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红装素裹。一九七二年三月谨绘。钱松喦。


钤印

松岩(白文)



赏析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又名松岩、松严,号芑庐主人。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的中小学及无锡师范学校、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曾任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


钱松喦(音同“岩”)承袭家学,祖父、父亲均以教书为生,父亲是他绘画的启蒙老师。后来受胡汀鹭影响,钻研石涛、石溪、唐寅、沈周画艺,并接触西画技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他从无锡师范调至江苏国画院并参与傅抱石先生组织的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该活动对其画风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扬起了传统中国画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风帆,走上了艺术的探索之路。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华君武,赞誉他的作品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新样板”。其画风浑厚、沉着、刚柔兼济;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著有《砚边点滴》《指画浅谈》《学画溯童年》等,出版《钱松喦画选》《钱松喦画集》《钱松喦八旬后指画集》《钱松喦近作选》等。


江苏省美术馆藏《红装素裹》,创作于1972年,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钱家山水”风格日趋成熟。作品构图采用传统的深远法、高远法混用,从画面底端兀然屹立着几棵直插云霄并被大雪覆盖的松树,松树占据画面一大半,构图雄奇。在运用色彩上更是大胆突破,以少胜多。该作品以赭墨、朱砂为主,把宝塔山和宝塔都以朱砂设之,绚丽明艳,令人振奋,既富象征意义,又有浪漫色彩,过目难以忘怀。透过松树看到雄伟的延河大桥、宝塔及一望无际的宝塔山,令人肃然起敬。


《红装素裹》四个字,凸显了主题,迎合了时代语境。从画面中明显感受到一位新中国的老画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其饱满的创作激情喷薄欲出,胸襟大开,气局豪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19)

陆俨少 《巴船出峡图》


文丨邹佳睿


▵陆俨少 《巴船出峡图》



立轴  纸本设色

96cm×59cm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巴船出峡图。一九八一年元月,陆俨少写。


钤印

陆俨少(白文)、宛若(朱文)、庚申七十二(朱文)、嘉定(朱文)



赏析

陆俨少(1909-1993),上海人,又名砥,字宛若。曾于无锡美专学习,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从冯超然学画。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此幅作品为1981年所作,以极高点的视角构图,纵深峡谷。画面离合聚散,屈曲流转,极具生气。陆俨少用笔以“柔”著称,在此也大有体现。他画的每一根线,笔致精细,起落有致。繁简轻重、浓淡干湿、疏密提按极尽变化,且圆厚灵动,力透纸背,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故而给人感觉是随意气的生发,由小到大、由简入繁、出奇制胜。其笔到意随,超神尽变,纯为自然。


陆俨少的山水画,常给人以清新隽永、古拙奇峭之感,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苍郁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观,均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0)

邵克萍 《街头》


文丨刘彤彬


▵邵克萍 《街头》



木刻版画

21.5x16cm

194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邵克萍(1916-2010)出生于浙江宁波,1940年开始木刻创作,是中国新兴版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街头》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以反映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精神为主题。邵克萍先生曾说过:“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做宣传工作,锻炼了我,我也爱上了木刻艺术。我就是用木刻艺术来揭示侵略者的残酷,我就是用真实的形象来描写军民抗战的斗志,鼓励我们人民群众抗争到底,树立必胜的信心。”


邵克萍的作品始终关注着人民,他的作品创作题材、灵感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所带给他的。因此在看到《街头》这幅作品的时候,我们更能体会到邵克萍对广大人民群众所处的真实生存环境的关注。他认为,版画是大众的艺术。“版画要让人看懂,看了有益。”《街头》正是这样的作品,它具有黑白木刻特有的强烈的、具有张力的艺术语言风格,构图上斜对角的两组人物写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衣着光鲜的行人与衣衫褴褛的乞丐让观众的心情为之纠结和唏嘘,这样的题材根植于现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


这也正契合了邵克萍的艺术创作理念。他认为作者是历史的见证者,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之中汲取题材、情感语言、诗情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精神来奋发哺育自己,就是社会主义文艺兴旺的根本道路,所以创作者要继承传统、学习理论、加强实践、在生活中去发现诗情画意,投入到于群众有益的创作中去。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1)

杨飞云 《女青年》


文丨张永


▵杨飞云 《女青年》



布面油画

55x38cm

200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杨飞云,1954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2年至2006年先后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作品《纯洁》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11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杨飞云先生的作品以纯净的东方古典主义气质享誉中国画坛。他长期从事古典主义绘画样式的中国化研究,将“东方古典”精神气质植入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形制中,重新构建“古典主义”的审美范式。他的作品含蓄、内敛、沉稳、从容、理性,造型严谨洗炼,色彩古朴优雅,画风宁拙毋巧,柔而不媚,渗透出浓郁的东方古典主义理想化气息。呈现出“典而不古”的视觉向度。  


《女青年》肖像是杨飞云2003年的写生作品。画家采用精练朴素的直接画法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恬静的青年女子形象。画面构图饱满,稳定而不失动感。舒展的人物形象被置于古典特征明显的深色背景中,醒目的皮肤颜色与正红色衣裙组成了“标准肖像画”的共通性经典元素,色彩构成关系被巧妙地隐藏在和谐的抒情氛围中。柔和温馨的光线烘托出宁静、朴素的视觉印象,使整幅画面呈现出含而不露的秩序感。


画家通过女性的形体、姿态、目光、神情等肢体语言,积极探索造型领域内对美的极致追求。女青年的动作含蓄而舒展,轻微扭动的头部姿态与手臂伸展的方向形成环形的亮部色彩区域。面部及手部表情动态的塑造细腻、丰富而生动。眼神的刻画真实入微,满含憧憬的目光凸显了人物的气质之美。杨飞云通过对人物敏感捕捉,展现了绘画对象的内在性格和画家的思想情感内涵,这种纯粹而朴素的美是对古典绘画精神深度的拓展。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2)

江寒汀 《荷花》


文丨 李晨悦


▵江寒汀 《荷花》



立轴  纸本设色

34.4x41.4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寒汀


钤印

寒汀之玺(朱白文)



赏析

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名上渔,字寒汀,号寒汀居士,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


江寒汀在研究花鸟画的继承发展中一方面对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认真研习,擅长没骨写生、双钩填彩。尤其潜心钻研临摹任伯年、虚谷的作品,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另一方面注重写生,为画好各类禽鸟,生活中观察细致入微,故他笔下的百鸟们活泼生动。张大壮曾赞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


《荷花》这幅作品是他笔下具有代表性的没骨荷花。一入眼帘便觉笔墨酣畅,以浓墨泼洒开荷叶,落笔大胆,浓淡间疏密有致,富有变化。写意荷花点点几笔绘出亭亭玉立,又以淡墨绘出荷枝,荷枝水墨点染,轻盈中线条流畅,摇曳多姿。一只小鸟跃入枝头,刻画灵动,目、喙、爪、羽都勾勒细致,形神兼备,这都源于他经年累月对禽鸟观察的写生基础。


从整幅构图来看,荷叶的浓重和荷花的淡雅形成对比,从色到墨相辅相成,画面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红白色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别具丰神,体现出炎炎夏日中不可或缺的婀娜,而那枝头的小鸟,灵动雀跃,打破了荷塘中那一份宁静,动静之间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自然氛围,也充分显示了画家特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达。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3)

力群 《鲁迅像》


文丨邹佳睿


▵力群 《鲁迅像》



木刻版画

13x10cm

193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力群(1912-2012),山西灵石人,原名郝力群,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曾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40年到延安,并担任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员、文协执委会委员。曾任晋绥文联美术部长和晋绥《人民画报》主编、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此幅作品为1936年所作,是力群早期代表作中重要的一幅,整体利用三角刀表现出锐利的、有力的线条,给人以力量之感,刻画出了一位永不屈服的、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是力群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曾在自传《我的艺术生涯》中说到:“他的书成为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中国传统的木刻人物画通常以线为主,面部不做过多的修饰,而在这幅木刻作品中,力群通过表现光照在脸部形成的亮面、灰面及暗面的“调子”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使面部线条遒劲有力,巧妙地塑造出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坚毅性格。


背景左上角是一把镰刀,象征着劳动人民。下方是一只紧握钢笔的手,以一种战斗的姿态将笔尖直指下方的哈巴狗,右上角为排列着的书本。将这些素材和形象进行有意味的组合,呈现出“以笔为枪”的鲁迅形象和鲁迅精神。此幅《鲁迅》曾发表于上海著名的《作家》月刊上,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24)

王少陵 《读书少女》


文丨刘鹏


▵王少陵 《读书少女》



布面油画

101×75.5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王少陵(1909-1989),出生于广东台山,1913年移居香港,1931年开始研习西画,1933年在香港与陈福善、杜格灵发起并组织了“香港文艺协会”。早年活跃于香港画坛,与王济远、汪亚尘、王季迁合称“四王”,曾三获香港美术会画展首奖。1938年赴美国三藩市加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43年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美术,1944年任纽约华侨学校校长,1945年油画《烽火余生》获全美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油画首奖,后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1947年应徐悲鸿之邀从美国返回,并担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次年又赴美专门考察美术教育,并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筹办了“中国现代画展”,1959年成为瑞士国际艺术学会荣誉会员。


王璜生曾在王少陵回顾展上如此评价他的艺术:“王少陵的绘画以风景和人物肖像为主,除了受到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之外,其作品还带有塞尚的味道。其沉郁中寓飞动的笔致又使得他的画作带有东方所特有的诗意和浪漫。”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读书少女》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风格。


在顶侧光的灯光下,一位身着红色旗袍的少女正在专注地阅读一本关于法国画家雷诺阿(August Renoir)的画册,旗袍的红色和背景大面积的灰绿色是一种互补色,但因为纯度对比及两种颜色面积方面的取舍使得画面显得十分和谐。少女的面孔、画册的外边缘、左手的腕部、藤椅的前端的亮部,与绿色背景中的光照部分形成呼应,充满了透气感,并有进深。对于藤椅的细致刻画反衬出旗袍大块面平涂的潇洒和放松。徐悲鸿所作文章《观少陵归国近作》中,深为赞赏王少陵在艺术上取得之成就:“吾常深羡广东之多才士,少陵尤为其壮年者,故余寄其无限之期待,冀其多产杰作,为国光也。”





往期精彩回顾

🔗资讯 | 盛世春光——202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开展

🔗资讯丨共享文化 共生美好 美的传递—— “长三角”美术馆文化创意作品交流展开展

🔗资讯丨“可触摸的记忆——馆藏艺术档案文献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预告丨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12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作品展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11-217)

🔗金牛来了——江苏省美术馆以“美”贺岁

🔗“岁朝图”里的中国年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