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21-27)
自去年5月18日起,《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已推出一周年,365篇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收获点击量3200余万次,点赞量500余万次,辐射人群4000万左右。“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决定继续与江苏省美术馆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在今年继续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继续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卢美宇
21
陆地《五月洞庭蚕忙时》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周 青
陆地 《五月洞庭蚕忙时》
水印木刻
59.4×34.5cm
196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陆地(1917-1982),原名陆以诚,又名陆诏言,笔名田芜、绿蒂、芦衣等,江苏苏州人,擅长版画。1925年受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在上海与陈可默组织刀力木刻研究会,1937年参加全国木刻界抗战会。
作为现当代版画艺术种类之一的水印版画,以艺术创作呈现当代艺术精神,既有其独特的技术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展现着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功能。江苏是水印木刻的发源地,众多的版画家对继承水印版画传统艺术作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江苏版画界在挖掘传统艺术,探索以民族化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时,把新兴版画的创造性与古代版画技巧相结合,吸取了中国画水墨晕染和徐州汉画像石等艺术特色,逐步形成了江苏水印版画的雏形。这些作品既有民族传统特色,又赋予了时代气息,为我国的版画增添了新的风韵。
20世纪60年代初,《江苏水印木刻展览》在北京展出,评论家们认为这些水印版画作品运用了传统水印技巧,“成功地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和山川新貌,开拓了中国版画新领域”。陆地的《五月洞庭蚕忙时》即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画家陆地以严肃的态度进行创作,在创作时注重深入生活,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作品以大片的桑树、宽阔的湖面、远航的船只来展示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巧妙运用水印特有的干湿、浓淡、虚实对比与墨色的谐和,使画面具有温润、水色淋漓的特殊气质。画面中的农家攀上桑树捕捉桑蚕,织妇忙着剥茧抽丝织成绢。画面重点突出,层次丰富,以透视法进行延展,又融入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审美效果。
22
崔豫章《峨眉天下秀》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秦 蓁
崔豫章 《峨眉天下秀》
水彩画
38.8×54cm
197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崔豫章(1924-2021),出生于河南南阳,著名水彩画家。师从徐悲鸿、黄君璧、傅抱石等。曾任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副会长、江苏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崔豫章的绘画雄浑博大,深厚含蓄,既有西洋绘画中对光景的运用,又有传统中国画的意境,其水色淋漓、诗意盎然的画风,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绘画笔致超然,胸中气度使之纵横涂抹、行云流水、洒脱超然,正如其艺术态度“不哗众取宠媚俗,不故弄玄虚欺世”,坚持只画目中所见之物,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倾注于作品之中。
峨眉山,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这幅《峨嵋天下秀》是崔豫章在峨眉山写生时的佳作。创作此幅作品时,崔豫章在峨眉山住了多日,每天早起睡晚,带着馒头和咸菜四处写生,他从未感到劳累,反而热情勃发、倍感快乐,忘情于大自然的名山大川之间如醉如痴。随着画家的目光远眺,从葱郁茂密的山间能隐约感受到峨眉山峰的秀丽。山上人来人往,在山间凉亭纵情观赏,近处波涛河流倾注而下,激起阵阵白色浪花。作品笔势雄浑、意境不凡,寄情山水抒胸中气度。
23
金冶《五月的西湖》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徐 健
金冶《五月的西湖》
布面油画
54×64.5cm
198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金冶(1913—2006),原名金荣森,满族,北京人。著名油画家、美术理论家与教育家。历任华北联大教师、东北大学美术系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主编《美术座谈》《美术理论资料》《美术研究》《新美术》《美术译丛》等刊物。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团体收藏。
金冶先生早年即对绘画色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重视绘画色彩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和谐统一。在日本及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和居住的经历,使其博采众长地吸收了中国、日本和西方思维方式的优点。他的油画作品在西方印象派光影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把艺术的真实与诗意融合在一起,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同时也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油画《五月的西湖》创作于1983年,对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此幅画的最大特色。画面上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和突显式的轮廓线,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人物、花草、湖水和天空联成为一个整体。画家把光与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微妙处理,并改造成美妙动人的春夏景象。画面中大部分笔触既短促轻松、又大胆精确,这无疑更能表达出阳光下视觉感受的瞬息万变。令人有身临西湖之境感受的同时,又有朦胧而不可企及之憾。
金冶以西湖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但正如西湖美在四时不同,却四时俱美,他的每一幅画作都让观者耳目一新,这也反映出作者高超深厚的绘画表现才能和勇敢的探索创新精神。
24
亚明《布谷声声夏日长》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钱学君
亚明《布谷声声夏日长》
立轴 纸本设色
47.5x59cm
198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布谷声声夏日长,五月暖风催麦黄。橹声伴随歌声唱,清风明月送人忙。壬戌甪直写,亚明。
钤印
亚明(朱文)
亚明(1924-2002),原名叶家炳,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39年,年少贫困的亚明在淮南参加新四军,并于1943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后,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出生入死,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曾任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华东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等职。出版有《访苏画辑》《亚明作品选集》《亚明画集》《三湘四水集》《亚明近作选集》等。
这幅作品描写了江南苏州甪直一带在夏月麦子成熟时,农民收割以后通过河道运回麦子的欢快景象。画面题诗“布谷声声夏日长,五月暖风吹麦黄。橹声伴随歌声唱,清风明月送人忙。”几个农民一边摇船一边唱歌,清风明月又相伴,体现了农民麦子丰收的喜悦心情。亚明先生采用淡墨泼画出水乡的河岸景色,并渲染出月夜的宁静空灵,画面左中下方用阔笔挥洒出岸边的树木,落款和画面两棵树形成的竖线和河岸的横线有机地交织,映衬出河面的三只满载而归的农船。这幅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语言,又有新的发展和变化。既有自然和生活,又有浪漫与想象。
25
刘海粟《黄山百丈泉》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于 帆
刘海粟《黄山百丈泉》
立轴 水墨纸本
138.5x67cm
198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黄山七十又二峰,峰峰削出青美蓉。白云红树自重重,绿烟消尽光瞳胧。曲涧流泉风鸣松,裂壁百丈飞白龙。大声鞺鞳荡腑胸,恍然坐我三峡中。自笑年来耳不聪,对此翻觉心忡忡。归来画稿生奇功,天风海涛曲未终。一九八二年八月八日,九上黄山,重写白丈泉。刘海粟并题,年方八七。
钤印
海粟长寿(白文)、存天阁(朱文)、海粟欢喜(朱文)、九上黄山(朱文)、静远堂(朱文)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与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1912年,他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上海美专改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改为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出任校长,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从古自今,中国的文人墨客喜欢寄情于山水,而在众多的山水美景之中,黄山深受宠爱。当代与黄山关系最为密切的画家当属刘海粟。从1918年到1988年70年跨度间,刘海粟曾十登黄岳,成为贯穿其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1988年,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黄山百丈泉》是他黄山作品中的代表作,为画家九上黄山时所作。
画中百丈泉水自千尺悬崖直下,飞瀑如白练,又似银河落九天,气势壮美。途中水流虽被山石所阻,仍穿石而下,泉下部曲折蜿蜒,山石间劲松枝叶伸展,繁茂葱郁,分外矫健。此画以水墨大写意的手法痛快淋漓地挥写出百丈泉的雄放之美。画家以骨法用笔构建骨骼,形成了画面自上而下的飞瀑之势,同时使用大面积的泼墨,挥洒和晕染来表现石壁,使其质感湿润逼真。从大感觉上,画家通过笔墨的虚实与浓淡、水势的迅疾和舒缓,形成了整幅作品强烈的节奏对比,勃发出一股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
26
赵之谦《魏碑四条屏·节录庾元威论书》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邓 兰
赵之谦《魏碑四条屏·节录庾元威论书》
魏碑 纸本立轴
80.7x36.5cmx4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沮诵、苍颉,黄帝史也。周宣王时,柱下史(史)籀始着籀书。今六八之法虽存,十五之篇亡矣。及秦相李斯破大篆为小篆,造《苍颉》七章,中车府令赵高造《爰历》六章,太史胡毋敬造《博学》七章。后人分......头马腹,先达何以安之。江左硕儒相传(鍄)梁初复有任昉(舩)及沈约,悉未有议(讥)驳,余忽横议,实不(自)许,敬俟明喆(哲),定其可否。而自《韵集》《方言》《广雅》,凡录字者十有四家。
卿台尊兄大人属书,节庾元威《论书》,弟赵之谦
钤印
赵之谦(白文)、 赵撝书(白文) 、祖国文化同浩鉴藏(白文)
赵之谦(1829-1884),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年间任江西鄱阳、奉新知县。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等。其书画作品传世者甚多。
赵之谦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他刻苦治学,从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精于经学、文字训诂、金石考据、书画、篆刻,并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但不拘泥于前人,勇于创新。其以书、印入画,开创了“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赵之谦是清代碑学理论的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趋于完善。他在书写工具选用上独具一格,用较软的羊毫来书写魏碑,并能极大地表现出碑派书法的浑厚骨力,可见其在书写时毛笔运用之自如,对笔墨掌握之自信。此书法魏碑四条屏《节录庾元威论书》藏于江苏省美术馆。他用流利婉转的笔锋来描摹北碑的古朴森严,通篇刚柔并济,委婉通达,开阔活泼。笔墨运用自如,字体骨力丰满,技法纯熟并在熟中求变。
27
钱瘦铁《墨牡丹》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叶 涛
钱瘦铁《墨牡丹》
立轴 纸本水墨
67.7 x 46.2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瘦铁写于淞滨日观楼中。
钤印
钱崖印信(朱文)、谦受益(朱文)
钱瘦铁(1897-1967),名崖(厓),字叔厓,号瘦铁,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中国画海派名家,善山水、花卉,兼工书法、篆刻,与吴昌硕(苦铁)、王冠山(冰铁)并誉为“江南三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出版有《钱瘦铁画集》《瘦铁印存》等。
钱瘦铁幼时家贫,少年时在碑帖店学艺。后拜吴昌硕、俞语霜、郑大寉三位为师,勤学治印和诗文。钱瘦铁的山水取法石涛,笔墨苍深,气势雄浑,画风朴拙。花卉蔬果似沈周、徐渭,设色古艳,着墨沉着。晚年的他探求国画创新,重视写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
牡丹是花中之王,雍荣华贵,被视为吉祥富贵、繁荣幸福的象征,也是历代文人最爱的花卉之一。钱瘦铁的《墨牡丹》不拘于牡丹色彩绚烂,纯用墨笔描绘牡丹一枝,枝分三岔,分别生出盛开、初绽、骨朵三种花头形态。花朵用柔毫大笔蘸墨点染,花瓣的阴阳向背凭中锋转换表现。在花头墨色湿润时,又用浓墨点蕊,花蕊大小错落,恰到好处。
牡丹叶片随花形长势而布,既有湿笔,也有飞白,前后穿插,参差有致。在叶面上用焦墨勾出筋脉,笔意灵活,极有生意。整株牡丹虽墨花墨叶,但水墨润泽,浓淡相宜,呈现出焦、浓、重、清等深浅变化,凸显出墨色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与神韵。画上题款沉逸潇洒、凝练洒脱,观之应是画家惬意之作。
往期精彩回顾
🔗展览预告 |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展
🔗8@JAM | 遇见图画书,遇见故事中的“故事”——信谊原作邀请展
🔗展讯丨赏美术经典 学百年党史——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展
🔗馆学研究丨《原境之魅:欧美艺术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VR展厅丨到人民中去——江苏省美术馆藏木刻版画研究展(1931-1949)
🔗VR展厅丨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14-20)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