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35-41)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自去年5月18日起,《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已推出一周年,365篇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收获点击量3200余万次,点赞量500余万次,辐射人群4000万左右。“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决定继续与江苏省美术馆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在今年继续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继续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会长 夏菁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5)

朱葵 《晴夏渔乡》


文丨何庭轩


▵朱葵 《晴夏渔乡》


横披  纸本设色

68.8x137.5cm

200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晴夏渔乡。丙戌岁次暑夏,朱葵画苏北里下河所见,是在金陵城北南昌(路)金贸花园。砚茶居晴宵。


钤印

朱葵(朱文)、葵(画押)、金陵人(朱文)、水乡情韵(朱文)、师造化(朱文)、砚茶居主(白文)



赏析

朱葵(1940-2014),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西婺源。1955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杨建侯等,并得画家亚明教诲。曾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客座教授等。《晴夏渔乡》是朱葵先生在丙戌岁次暑夏,对江苏里下河所见而创作的作品,他将生活情思与审美感受借助于自然景物来体现,达到情和景的交融境界。


绿色蕴含着生命和希望,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作品中的民居农舍、渔篓船只错落在绿树碧水之间,晨雾中景物倒映在河面,成群的水鸟在水面上方盘旋,叫声打破了村庄的静谧。整幅作品散发着回归自然的诗意与沉静温馨的生活气息。作品在用色上注重将水墨与青绿相结合,色墨并重、富有层次。


朱葵先生吸取了传统笔墨营养,以新的造型、色彩等赋予作品现代气息与时代精神,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其山水画作品有南方的灵秀和北派的雄伟,抒情写意朴实无华,表现了先生本人对祖国锦绣山川的无比热爱之情。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6)

杨建侯《鱼乐图》


文丨金穗子


▵杨建侯 《鱼乐图》



立轴  纸本设色

88.6x48.8cm

199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连宵梅雨涨平塘,泼水游鱼行藻长。辛未建侯,时年八十又二。


钤印

杨氏(朱文)、建侯(白文)、丹青不老(朱文)



赏析

杨建侯(1910-1993),曾用名赞楠、白浪,号荷叶村人,江苏无锡人。17岁考入私立无锡美专,师从名师胡汀鹭,与陆俨少、钱松喦成为同学。20岁时,受徐悲鸿赏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中西绘画。他曾先后任教于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著有《人物画的基本作法》《写意花鸟画法》《钢笔画研究》《连环画的构思构图》《郑板桥的杰出艺术成就》等。


《鱼乐图》是杨建侯晚年作品,蕴含了“非鱼岂知乐”的思想。画面描绘了六条锦鲤在长满水草的水中欢快地漫游着。杨老以精细的笔调描绘出群鱼的轻巧灵动:先用稍深墨、中墨调赭石分别勾画黑色及桔红鲤鱼,再用中墨、淡墨调赭石染出两色鲤鱼的结构变化,最后分染鳞片,以表现其立体感。萍藻是用淡墨勾染,生动地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更淡的湿墨大笔皴染,体现了碧水的流动之感和水中游鱼自得其乐的趣味。笔墨高超的表现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流动着的韵律,体现了群鱼恣意盎然的生机,把观者带入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


杨建侯始终以造化为师,深入大自然。他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象造型进行了调整,不过分强化透视角度,尽可能地在画面物象中给笔墨表现留有余地,因此,尽管他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西方绘画因素,可作品仍具有浓厚的中国画神韵。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7)

张崟《山径策仗图》


文丨王莉萍


▵张崟 《山径策仗图》



立轴  纸本设色

95x39.5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此画虽不敢拟诗中之陶潜,亦可方韦应物也。六月大暑写成,顿觉凉爽,自归依道人张崟。


钤印

张崟之印(朱白文)、夕菴(白文)



赏析

张崟(1761-1829),清代画家。字宝厓,号夕庵、夕道人,又号樵山居士、观白居士等,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有《山海长春图》《东山草堂图》《薄雾初收图》等作品传世,并著有《逃禅阁诗集》。工山水、花卉、竹石、佛像,尤其擅长画松,与同郡顾鹤庆齐名,顾善画柳,时有“张松顾柳”之誉。张崟(音同“银”)力追北宋大家,作品用墨浓郁沉厚,多以真山真水为题,描绘大自然的锦绣风光,画风苍秀浑噩,是“京江画派”的开派人物。


“京江画派”,画史上称为“丹徒派”或“东江画派”,是一个带有隐逸色彩的画派,自清乾隆中期延续到道光末年,在清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京江画派”绘画群体的出现,是镇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秀美自然环境和深厚的绘画历史传统长期综合发展演化的结果,也标志着十九世纪镇江地区绘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与“扬州画派”“常州画派”“海上画派”这三个清代代表性花鸟画派相比,其主要成就在山水画方面,有“气象雄伟,落笔浓重”的风格特点。


作为画派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张崟的绘画艺术,特别是山水画作品,具有该画派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和落墨特点。此幅江苏省美术馆藏张崟《山径策杖图》,以镇江本邑山水的“真景实境”为描绘对象,构图顺势依据蜿蜒起伏的山峦形态,既表现丘壑严整之貌,有山水写实真趣,又使画面有“飘飖若流风回雪”的韵致。画面开合藏露得当,山体、树木刻画入微,淡笔皴擦辅以浓墨横点,有苍浑丰郁之美。山间小道曲折萦回、如断似续,树木繁茂的小径策杖而去的老丈,与山道转辗而来的另一行人,隐约相闻而有呼应之意,增添自然生气,勾勒出一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江南山水图卷。全幅作品笔致疏朗,既简洁自然又幽秀凝重,从中传达出画家清寂、苍莽而沉郁的精神意绪。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8)

古元 《江水悠悠》


文丨蒯连会


▵古元 《江水悠悠》


水彩画

38.3×52.5cm   

198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古元(1919--1996),出生于广东珠海,擅长水粉、水彩、版画,是我国杰出的人民美术家,教育家。古元先生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教员。1952年调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1959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古元先生的艺术作品都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从生活中出发。他的水彩画、版画等多以各地写生的风景及普通人民生活的场景居多,可谓即景生情。自水彩画从西方引入,中国早期的水彩画先驱们开辟了一条民族特色浓郁的中国水彩画之路。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拓展水彩画的生命力,则是当代水彩画在创作中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古元先生曾说:“艺术上应该各行其道,我不要求别人走我的道路,别人也无权要求我和他走一样的道路。”这是其对于自己的艺术方向所抱有的坚定态度和自信。


《江水悠悠》创作于1987年,充分发挥出了水彩画材料的优势与特色。画面通过色彩与水分结合时的各种晕染变化,巧拙并举地营造出了一种安静、朴实而又诗意清新的意境。大处的泼洒挥毫与细处的精雕细刻,皆体现了艺术家对材料收放自如的掌控、对自然与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浓浓的深情与热爱。画面的结构布局也充满了节奏感,近景、中景的树木与远山,以及缥缈的云雾,使画面在浑然一体的同时又层次分明地表现出由近于咫尺而绵延悠远的空间感。其中人物与船只的精湛描绘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9)

吴俊发 《洞庭渔归》


文丨 安沂南


▵吴俊发 《洞庭渔归》



水印木刻

16×19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吴俊发(1927-2019),江西广丰人。1943年开始从事新兴木刻创作,精于版画和中国画。曾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吴俊发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与国画大师傅抱石、亚明先生为江苏省美术领导小组三成员之一,是江苏美术界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他以近70余年的卓越艺术实践和成就,为版画和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俊发先生这张尺幅不大的水印木刻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他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鲜明艺术风格,即以刀代笔的写意风格。这与水印木刻版画特有的“水”的味道结合的恰到好处,精妙绝伦。画面在构图上由近、中、远三出景别构成,尺幅虽然不大,但给人也以一种以小见大之感。在空间的经营布置上丝毫不逊于大尺幅的作品。远处星星点点的船帆与近处苍劲的松柏形成交相呼应的感觉,中间的水面则起到了串联画面的巧妙作用。让人不禁有轻盈畅快、身临其境的感觉。


吴俊发先生的水印木刻作品刀法活泼,注重画面情感内容的表达,其作品为江苏水印版画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的李桦先生表示:“江苏水印木刻画派的形成,应归功于吴俊发先生及其他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吴俊发先生的作品深深激励着年轻的后辈们在水印木刻版画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开创,在已经形成的水印木刻风格语言上,走出一条条属于年轻艺术家们自己的道路来。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40)

魏紫熙 《巡逻》


文丨吴浩然 


▵魏紫熙 《巡逻》



中国画

立轴  纸本设色

68x105.3cm

196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一九六五年五月画于南京,魏紫熙。


钤印

紫熙画印(白文)、东风颂(朱文)



赏析

魏紫熙(1915-2002),原名显文,河南省遂平人。早年毕业于河南艺术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和绘画创作,1949年从河南迁居南京,1957年与傅抱石等一同筹建江苏省国画院,并参与组织了两万三千里写生,是“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魏紫熙早年专攻山水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其墨色的韵味显现出画家极高的艺术水准与艺术境界。魏紫熙广收博取,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风格特征。他的作品墨色凝重,苍秀齐出,刚柔并济,体现出浓厚的传统功底与独辟蹊径的个性面貌。江苏省美术馆馆藏作品《巡逻》是魏紫熙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风格更接近于写实,同时也注重笔墨的表现、画面的描绘。


画面中是解放军在海岸边的巡逻场景:两名巡逻士兵在悬崖峭壁间巡查海面情况,悬崖下惊涛骇浪,士兵们英勇威武,意气风发,保卫着祖国的海防。海涛撞击之声如在耳畔,轰然飞腾,远处水撞礁石,水浪以勾圈或点表现,激起的水花则以点为之,并以线勾撑,画出上扬之水,海浪奔涌浩瀚之势立现,有奔腾之象。画幅近处为山石,以苍劲浓厚的笔墨画出,显示出刚劲挺拔与雄厚。浪花以墨勾点,一层一层形成的波涛、旋涡动势自然而生,画面上虚下实,上淡下浓,上动下静,上轻下重,为我们展示出沧海惊浪、烟波缥缈的画面,极具艺术震撼力。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41)

庞薰琹 《江南土地


文丨谢中霞


▵庞薰琹 《江南土地》



布面油画

65×81.5cm

198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庞薰琹(1906 -1985),江苏常熟人,字虞铉,笔名鼓轩。1925年赴法国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回国后系统研究中国画论、画史。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他曾深入贵州多个苗寨,创作《贵州山民图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魅力。代表作另有《地之子》《路》《瓶花》等,著有《薰琹随笔》。


中西绘画的融合一直是庞薰琹先生努力的方向,自20世纪20年代留法时萌生,到40年代基本成熟。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摹写对象,而是根据画面需要构图变化,凭自己的意图经营画面,把大自然赋予的一丁点美、一丁点生气,放大升华后再现于画面。他说:“有时别人送我一枝很好看的花,我就不断变换这枝花的放置位置,可以画出一簇好看的花来。”


《江南土地》创作于1983年,整个画面是画家“设计”的结果,江南的春天,土地上呈现的不同绿色,色彩对比靓丽,富有强烈的装饰趣味。整个画面作高调处理,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量。正如傅雷在《薰琹的梦》一文中评述:“梦有种种,薰琹的梦却是艺术的梦,精神的梦。他把色彩作纬,线条作经,整个的人生作材料,织成他花色繁多的梦。”庞薰琹具有现代艺术精神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在当时是极具鲜明个性和前卫特色的。




往期精彩回顾

🔗展讯 | 神州大地——伍霖生艺术作品展

🔗展览预告丨“重叠的目光——张杰作品展”将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8@JAM | 遇见图画书,遇见故事中的“故事”——信谊原作邀请展

🔗馆学研究丨《原境之魅:欧美艺术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VR展厅丨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

🔗VR展厅丨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28-34)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