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63-69)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自去年5月18日起,《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已推出一周年,365篇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收获点击量3200余万次,点赞量500余万次,辐射人群4000万左右。“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决定继续与江苏省美术馆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在今年继续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继续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 南京广电集团主持人  宋宇




 63 

庞薰琹《苏州小景》《南通小景》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刘 鹏


庞薰琹 《苏州小景》《南通小景》


裱片  纸本水墨

28.5x31.5cm x2

198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庞薰琹(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生于苏州常熟塘桥。庞薰琹4岁时入私塾,10岁开始学画,后在震旦大学学医,又于1925年留学巴黎学画。1927年庞薰琹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1930年回国,1938年开始搜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并考察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曾任职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庞薰琹先生幼承家学,工诗文、习音乐,后广泛涉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设计艺术教育和装饰艺术研究等领域,并取得卓越成就,画作充满现代感和装饰性。早年作品《忧郁》《巴黎的诱惑》《西班牙舞》等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并富有装饰意味,这种一以贯之的格调贯穿其艺术创作生涯的始终。1980年,庞薰琹先生将自己的470余幅作品无偿捐给了家乡常熟。


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苏州小景》《南通小景》属于庞薰琹先生创作于1982年的“江南写生系列”,尺幅虽小,但意境深远,云烟弥漫,江南景致在艺术家笔下散发出浓厚的感染力。《苏州小景》抓住了苏州园林中的亭子、太湖石等重要元素,以勾勒的手法表现出亭子的结构和护栏的图案,左边则以“写”的手法以湿笔染成斜倚的树木及枝叶,葱茏之感跃然纸上,前面留白处简单交代了亭柱的倒影,平静、澄澈的水面与树下的太湖石进一步强化了江南的意象。相较之下,《南通小景》则更强化了画面的构成感和装饰感,背景富于变化的墨色衬托出前景中江南的粉墙黛瓦,淡墨点染的台阶、墙瓦与亭角、马头墙形成对比,塔层与花窗的留白形成透气感和空间感。




 64 

范允临《行书金扇页》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钱学君


范允临 《行书金扇页》


纸本扇面

19.3x54.7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岭下春云寺欲迷,山头春日眼看低。吴侬白垭犹充贡,神爵黄麻徒尔为。二壁丹青开绮丽,千寻萝茑拂涟漪。尧封禹贡空寥落,茅屋山林有所思。登白墡岭,范允临。


钤印

允临(朱文)、长倩(朱文)、何瑗玉印(白文)、小农审定(朱文)、灊园书画之印(朱文)、六十以后号再巳翁(朱文)

范允临(1558-1641),字长倩,号长白,明苏州府吴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少年时即潜心绘事,工书画,擅山水,曾自跋其画云:“余胸中有画,腕中有鬼。”又云:“随意涂抹,亦自有致,绝无画家蹊径,观者聊以当无弦之琴。”


江苏美术馆藏范允临行书自作诗《登白墡岭》一首,泥金扇面。白墡岭为苏州阳山六岭之一,阳山绵延于苏州古城西部20里,峰峦逶迤,景色秀丽,故而使范允临应景而发。诗中道:“二壁丹青开绮丽,千寻萝茑拂涟漪。”诗写所见景状,稍作感叹,一幅江南山水画卷如在眼前。以行书书于扇面,字体雅秀,姿态朗逸,行笔轻盈娴熟,洒脱自然。观此书作,犹如“岭下春云”,又似“萝茑拂涟漪”,给人以自在闲适之感。


款落:“登白墡岭,范允临。”揿印三枚,一为朱文“允临”,一为朱文“长倩”。另一枚印为白文“何瑗玉印”,可知此扇面曾为何瑗玉收藏。赵孟頫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从范允临这幅书法作品可知其临池得法,故而能以书名于世。




 65 

亚明《赶马车的人》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安 邦


亚明《赶马车的人》


立轴 纸本设色

45.8×34.4cm

197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赶马车人 。一九七八年写生于白沙瓦,亚明。


钤印

亚明之印(白文)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原姓叶,名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等职。出版有《访苏画辑》《亚明作品选集》《三湘四水集》等。


亚明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以人物画创作为主,当时亚明先生主要的艺术成就在于其人物画方向。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明先生在中国美术领域,特别是对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他提出国画去向应是立足继承民族文化传统,面向生活。亚明艺术之作既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延续,又洋溢着时代风采。


此幅作品是亚明先生在1978年于巴基斯坦西北城市白沙瓦写生时所作。画作中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衣着为线条勾勒,面貌形象和身体其他部分运用我国传统花卉水墨画中的勾线填色法,而背景上赶马人所牵着的马匹则具有典型的中国水墨画特征,通过墨色浓淡来分明画作主次。


在人物面部表情及身形结构的刻画上,亚明先生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虽然20世纪70年代后亚明先生所创作的山水画居多,但其在早期创作过程中拥有了丰富的人物画创作经历,从而能够将人物的表情神态,身形结构把握得细腻,生动。从本作中可看出,亚明先生的人物画亦重视细节的刻画,牵马人手臂的肌肉、手部的青筋都通过其细腻的线条所呈现,而面部表情上,则通过亚明先生的笔墨体现出中亚民族典型的眼窝深邃,高鼻梁骨,络腮胡须等特点。






 66 

李剑晨《白鹭与睡莲》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金穗子



李剑晨《白鹭与睡莲》


立轴  纸本设色

78.7x43.5cm

197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剑晨于一九七九年春。


钤印

剑晨(白文)、明则化(白文)


李剑晨(1900-2002),原名李汝弊,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7岁考上河南第一师范,之后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国立艺专,在此的学习经历使他对水彩画变幻莫测的色彩和逼真的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对水彩画进行钻研。1937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艺术,1939年到巴黎学习绘画与雕刻。1940年归国任教并继续潜心研究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


在水彩画方面,李剑晨试验出擦纸法、沉淀法、洗纸法等创作技法,在中国画方面,他吸收西画技法,对中国画在构图、用色、造型等方面进行改良。李剑晨的水彩画,将西画技法与中国风土生活及东方色彩情调完美结合起来,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耕耘历程中,探索着一条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艺术道路。他那些中西绘画作品,虽然形式不同,画法有异,却都洋溢着共同的精神气质及强烈的个人风格,画风浑厚雄健、富丽灵动、淳朴清新。


《白鹭与睡莲》创作于1979年。夏日里,白鹭是睡莲池里的常客,自古以来,白鹭是长寿、幸福的象征,莲花代表人世代绵延,家道昌盛,两者一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此幅作品中,李剑晨将画面分为近、中、远三段。近景为一组睡莲叶片及花朵,叶片上还细致地刻画了露水的反光,使得在视觉上拉近了观众与睡莲的距离。中景部分是一只仅用线条勾勒了细致轮廓的白鹭,与浓墨晕染的莲叶形成对比,瞬间跳脱出画面;仅在羽毛根处轻轻皴染,增加了白鹭的丰满感和立体感。远景部分,李剑晨采用湿墨染出竹叶,显得影影绰绰。《白鹭与睡莲》整体构图充满平衡感和韵律感,通过色彩及笔墨变化增加了空间感,整幅作品色彩浓淡相宜,浑厚生动。






 67 

萧愻《松窗读易》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 芹



萧愻《松窗读易》


立轴  纸本设色

140x39cm

194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松窗读易。黄鹤山樵法乃余之轻车熟路也。庚辰新秋,龙樵萧愻。


钤印

萧愻(白文)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龙樵,安徽怀宁人,移居北京,是民国时期活跃于北京画坛的传统型山水画家,曾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等。青年时期,萧愻(音同“逊”)师从同乡姜筠、陈衍庶,习清初“四王”之王翚(石谷)一路,又上溯五代宋元诸家,后学石涛、龚贤、梅清,形成自己的面貌。江苏省美术馆藏《松窗读易》,创作于作者58岁之际,为其晚年精品。画上题曰:“黄鹤山樵法,乃余之轻车熟路也。”“元四家”之一王蒙,号黄鹤山樵。


此件作品以浅绛染秋山,得王蒙山水画之精髓。在取景上,以层峦叠嶂式的繁密景物为胜;在布局上,以高远和深远结合得气势;在皴法上,以披麻皴、解索皴为面貌;在设色上,以清润淡雅显气韵。如作者本人所言:“每写秋林即成黄鹤山樵,不期独与山樵有缘也。”能融合诸家,而成己意。用笔、章法得石涛、梅清之意,力求灵动奇逸,画风细密而苍润,深秀而雄奇。


观此画,两株高大的松树,或斜伸或直立于画面前景之中;抬眼望去,淙淙山泉流泻而下,其间显露出石块上下错落分布;随着水流而上,可见层层的山石、连绵的山体,向高处伸延,直至云雾缭绕之处;放目远眺,则见更加高耸矗立的山头石壁,以及若隐若现的远山。在这崇山密林之中,散落着两三间茅屋,近前松下茅屋里,高士临窗捧书而读。松窗读易的境界,是在自然山水之间感悟生命之道。


萧愻山水画体现南方山水景观:植被蓊郁、飞泉流瀑、云雾弥漫;笔墨语言特色:用笔繁密,笔墨湿润。此件作品以皴线刻画山体岩石结构纹理,线条长短纵横交叠,笔意蓬松;又施以水墨赭石晕染,墨色浅淡。山石之上,覆以苔点、丛草、树木,或点或染或勾写,浓淡相互衬托。树叶的着色亦清淡,气息文雅。





 68 

周炳辰《保卫黄河》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陶 岚



周炳辰《保卫黄河》


水印木刻

76.5×105.9cm

198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周炳辰,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擅长版画、壁画。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历任中国美协江苏省分会版画组、壁画组副组长,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 江苏油画雕塑院副院长。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作品有:版画《钢铁长虹》《江南盛世》《杏花春雨江南》等;紫砂浮雕《四大发明》;壁画《长江》《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访中华》《大禹治水》;设计雕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出击》《凯旋》等。


《保卫黄河》一画,随着画卷缓缓打开,那首《黄河大合唱》仿佛同时奏响起来,“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壮烈场景也同步呈现眼前。艺术家使用了大面积的鲜红色间杂着暗红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将人民在民族危难之时的抗争不屈用一种血色浪漫呈现出来。


画面采用水印木刻这一巧妙的处理技巧,借助水纹将木纹肌理清晰印出,在视觉呈现上弱化了血色背景,气势却丝毫不减。人物群排布在画面下方,虽然没有交代人物具体身份,仍可让观者感知那是中国人民集体抗战精神的体现。画面中的人物都呈现出一种后羿射日的形体姿态,展现抗战的决心与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69 

李桦《李大钊像》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李桦《李大钊像》


黑白木刻

26×18cm

196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李桦(1907-1994),广东番禺人。1927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30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抗日战争时期随军流转于湘、赣一带,举办抗战木刻展,参与发起和组织“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等。


此幅作品是李桦1962年为《革命烈士诗抄》所作的六幅插图之一,此六幅作品分别刻画了柔石、彭湃、李大钊、杨靖宇、邓中夏、蔡和森六名烈士的形象。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也为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后被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李桦刻画了李大钊镇定自若的共产主义先驱形象,他手拿着《新青年》,背景处是对1926年3月18日他率领游行队伍,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场景的表现,这样的细节刻画与书中收录的诗文相对应,体现出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和奋斗精神。



往期精彩回顾

🔗展览预告丨“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将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展讯 |“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水彩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展

🔗展讯 | “吴振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展讯 | “笔情墨意——张书青绘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馆学研究丨《原境之魅:欧美艺术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VR展厅丨到人民中去——江苏省美术馆藏木刻版画研究展(1931-1949)

🔗VR展厅丨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56-62)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