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70-76)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自去年5月18日起,《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已推出一周年,365篇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收获点击量3200余万次,点赞量500余万次,辐射人群4000万左右。“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决定继续与江苏省美术馆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在今年继续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继续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 南京广电集团主持人 唐莹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0)

吴昌硕 《篆书石鼓七言联》


文丨张 漫


▵吴昌硕 《篆书石鼓七言联》


纸本立轴

114.7x25.3cmx2

191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贤如宣子识嘉树,古有粟里多黄花。集阮刻天一阁北宋本石鼓文字,时丁巳春仲,安吉吴昌硕年七十四。


钤印

归仁里民(白文)、俊卿之印(朱文)、仓硕(白文)



赏析

吴昌硕(1844—1927),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亦署仓石、苍石,别号众多,有仓硕、老缶、大聋、缶道人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有极大的影响,他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各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更将其融为一炉,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宗师人物。王一亭、齐白石、陈半丁、潘天寿、沙孟海等均受过其指点。


吴昌硕于篆、隶、真、行、草五体皆有成就,造诣最高当属篆书,可称一绝。其潜心石鼓文数十年,有着“石鼓篆书第一人”之誉。


此副对联为吴昌硕七十四岁所作,乃其书法的巅峰时期,可看出其书已不局限于石鼓文原法,字的结体被明显拉长,用笔稳健,精到而拙朴,笔画苍劲且古雅。此种变化源于吴昌硕晚年用商周铭文古朴浑厚融以秦汉石刻的萧散闲逸,再以隶书和行草笔法加之一些绘画意趣,从而形成了体势修长,中宮收紧四周散,线质圆润遒劲、气度古拙雄浑的独特的书风。而这种直抒胸中之意的篆书书写方式亦对后学之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1)

张华清《毛娃》


文丨张 永


▵张华清 《毛娃》



布面油画

78×58cm

197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张华清,1932年出生,山东肥城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后在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53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干部研修班,1956 年,被国家派往苏联国立列宾美术学院继续深造。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2000年荣获俄罗斯普希金文化勋章,同时被聘为俄罗斯国家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油画是外来画种,想精通一门艺术语言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毅力与时间,张华清先生通过多年来不断巩固基础,积累经验,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方法与道路。他始终试图将中国油画融入到世界油画艺术中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坚持艺术革新。中西方文化和艺术观念的碰撞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张华清先生善于在绘画中驾驭造型、掌控色彩。《毛娃》是他于1978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整幅画作洋溢着稚趣与活力,写实性的人物与装饰性的背景协调融洽,色彩缤纷的同时又统一在主色调之下。画面的冷暖明暗、色彩的薄厚深浅被准确地调遣,每一笔颜色的细小差别都服务于画面,营造着安静美好的氛围。质朴的画面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孩童的天真烂漫与活泼稚嫩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真诚又具亲和力的韵味,使得他的作品井然有序中又透着几分俏皮可爱。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2)

张晋《山居图》


文丨庄 芸


▵张晋 《山居图》



立轴  纸本设色

62×48.5cm

198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壬戍七月。张晋。


钤印

张晋(白文)



赏析

张晋(1906-1988),江苏苏州人。初名羲隆,又名益盦(音同“庵”),字晋。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会员,“新金陵画派”主要画家之一。早年在苏州美专习工笔花鸟,20世纪30年代转至上海新华艺专,师法李醉石,擅工笔青绿山水,代表作品有《天平红枫》《枣红柿熟高山绿》《春风又绿江南岸》。


江苏省美术馆藏《山居图》为张晋晚年所作,构图精巧,分别以近景与远景中两座小桥拉起对角线,右侧画面略宽敞、多房舍亭阁,青竹、芭蕉点缀其间。左侧为一片笔直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绿荫层叠,偶露一角屋檐。高树笔力挺直,以墨点叶,并多次设色渲染。而小桥、房舍、蕉竹则以其擅长的双钩笔法,细致工整。草地用短线钩画染以石绿,整幅画作视野高阔,色彩清新浑厚,气韵幽静。


张晋久居苏州,苏州文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感深入其骨髓。他既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用色却吸收西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饱满而浓烈。1960年,张晋随傅抱石先生参加了两万三千里写生,作为写生团五老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努力寻找表现现实的新笔墨,不断学习新的创作导向和技巧,作品中也融入了苍茫、明媚的画风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艺术逐渐向本体语言回归,张晋这个时期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点,多以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幽怀和晚年的生活情趣。


《山居图》中嘉树成荫、山林幽静、不见一人,却无荒寂之感。画家以儒雅、专注、细腻的笔墨为我们呈现出一派“平安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的宋词之美。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3)

宋文治 《高松幽居图》


文丨陈 岚


▵宋文治 《高松幽居图》


立轴  纸本水墨

59.2x39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高松幽居图。温元人黄鹤山樵笔法写之,文治。


钤印

文治(朱文)、宋灏之印(白文)、家在娄水边上(朱文)



赏析

宋文治(1919-1999),出生于江苏太仓,苏州美专毕业,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0余年。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筹备成立,他是首批调入画院的画家。1960年他参加了“江苏国画工作团”二万三千里的写生,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画创新的开拓者之一,他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历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宋文治先生的创作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957年进入省国画院之前主要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并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画院之后,与画院的画家们一起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题材的经典之作。1976年后,始创“小泼彩”,他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990年之后,以“温古”來重温传统经典。


此幅作品当属宋文治先生晩年“温古”之作。他年轻时学“四王”山水,先后拜上海山水画名家张石园、吴湖帆先生为师,并得到当代著名画家陆俨少、朱屺瞻先生的指导。时间跨越了近半个世纪,作者开始步入晚岁,重新提出要向传统学习,自然这种学习已经与他年轻时不可能相同,“温古”已经融入了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再创作。在《高松幽居图》中,奇石、苍松、山峦、飞瀑、溪水、茅舍、小舟等自然元素,在他的笔下轻松地流淌出來,完全是他胸中的画图。《高松幽居图》虽题为“写黄鹤山樵笔法”,其实作者只是借题发挥,先生的山水画风貌依然可以一目了然。该作仅为2平尺多一点的小画,却画得水墨清华,老年之笔尤显苍厚、精到。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4)

傅抱石 《西陵峡》


文丨 史佳卉


▵傅抱石 《西陵峡》



立轴  纸本设色

68.2x92.7cm

196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西陵峡,癸卯二月抱石杭州记。


钤印

癸卯(朱文)、傅(朱文)



赏析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中国“新山水画”代表画家,美术史论家。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东方美术史、工艺美术、雕塑,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的山水画创作取法自然,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他长期投身于真山真水的研究中,其章法结构不落窠臼,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手法,将水、墨、彩融为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又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创造出用笔有直有根、有折有圆、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万千的山石皴法——抱石皴。


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组织参与了“两万三千里壮游写生”行动,以壮美秀丽的三峡景观为创作对象,绘制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作品,而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的西陵峡为对象创制出来的绘画作品,更是傅抱石三峡题材中的经典之作。他将西陵峡绵延秀拔的奇峰巨壑、千寻绝壁等统统纳入画面之中,表现出了雄伟壮美、绚丽幽深的精神气象。


在此幅作品中,长江中行驶的轮船、岸边的行人及建筑,一“大”一“小”的对比,更增加了西陵峡“雄壮险要”的气势。作品在笔墨技法运用上也独具匠心:左侧以浓墨表现山体的雄伟,淡墨表现远方山体连绵,画面延伸感强;右侧以留白形式表现缥缈不定的云雾和水流奔腾的江面,轻描船只、人物与建筑,浑然天成,微中见大,错落有致。让观者感叹西陵峡“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5)

张书旂 《杨柳水鸥》


文丨叶 涛


▵张书旂《杨柳水鸥》



立轴  纸本设色

130.8x39.2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书旂画。


钤印

书旂(朱文)



赏析

张书旂(1900-1957),原名世忠,字书旂,号南京晓庄、七炉居,浙江浦江人。毕业于上海美专,曾任教于厦门集美师范等。张书旂(音同“旗”)毕生专注于中国花鸟画创作和研究,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画坛“金陵三杰”。吕凤子赞他“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徐悲鸿称其“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欲与古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代表作家之一”。


张书旂勤于写生,工于设色,尤善用粉,他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义画家”之称。所谓白粉调色,即用干净毛笔蘸白色颜料调和其他多种颜色,传神地表现各种花鸟形象特别是鸟类羽毛的质感。抗战期间,张书旂创作了旨在呼唤世界和平的巨幅花鸟画《百鸽图》。张书旂的作品画面典雅明丽,生动自然,颇具现代感。他认为“至于用粉,亦如用墨之法,即须有浓有淡,切忌平涂,否则呆板无趣。”


江苏省美术馆所藏此件张书旂《杨柳水鸥》图轴,描绘一只立在水边垂柳树干上梳理羽毛的水禽。在构图上,将主要物象置于狭长画面的偏下位置,上部留白表现一望无边的池塘湖面,营造出简洁清雅、恬淡柔美的平远意境。据介绍,张书旂经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分,藏于大自然隐蔽之处,观察鸟儿的神态。画中的水禽,闲适的神态中透露着机警,白粉点染的羽毛蓬松自然,头部的赭色明度鲜亮。水波以提按变换的中锋线条勾勒,水纹隐现,水流潺潺。树干、枝叶的笔墨灵活多变,随机生发,勾皴点染,浑融一体。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76)

刘铁华 《月下进军


文丨陈 娅


▵刘铁华 《月下进军》



油印套色木刻

23×32.5cm

194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赏析

刘铁华(1915-1997),河北省蓟县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刘铁华曾在延安青干班受训,并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在西安期间,他负责组建中华全国抗敌漫画木刻家协会西北分会,主编《抗敌画报》。在重庆期间,曾任中苏文化协会助理秘书兼艺术干事,与王琦、丁正献等组织成立了中国木刻研究会,任常务理事。


刘铁华与徐悲鸿交往颇多,曾协助徐悲鸿组建北平美术作家协会,调解过轰动一时的徐悲鸿与张伯驹等人间的国画论战。解放后,刘铁华长期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系,扎根中原厚土近四十年,培养了众多后起之秀。1999年荣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在国统区革命现实主义画派中,刘铁华以直率、粗放、有力的刀法塑造了诸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形象,创立了朴实简洁、节奏有力、饱含激情的艺术风格。国外评论家曾评价刘铁华是中国版画界的“野兽派”。


《月下进军》选取的是抗日行军途中的一个片段,构图为对角线式,给人以强烈的进行动感。远景运用排线,与近处曲折迂回的小路、富于变化的树枝交相呼应。行军中的战士形象多为背影,但依然充满夜间急行军的紧迫斗志。一轮圆月穿插于线条密集的树梢之间,渲染了宁静氛围与紧张情绪上的节奏对比,令全画充满韵律而又意味深长。




往期精彩回顾

🔗展览预告丨“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将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展讯 |“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水彩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展

🔗展讯 | “笔情墨意——张书青绘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展讯 | “吴振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馆学研究丨《原境之魅:欧美艺术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VR展厅丨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

🔗VR展厅丨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63-69)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