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84-90)
自去年5月18日起,《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已推出一周年,365篇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收获点击量3200余万次,点赞量500余万次,辐射人群4000万左右。“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决定继续与江苏省美术馆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在今年继续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继续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 戴立
84
黄丕谟《漓江归鹭》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邢思东
黄丕谟 《漓江归鹭》
水印木刻
43.5x58.5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黄丕谟(1925-2015),上海崇明人。1943年开始钻研版画 。曾任《苏北日报》《南京日报》编辑、记者,还曾担任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南京市美协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版画家协会副会长等职 。作品《太湖水滟渔村处》《源远流长》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春风春水江南》为日本福冈市美术馆收藏。出版有《黄丕谟水印版画》《木刻技法》(合著)等 。
《漓江归鹭》描绘了漓江上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水静、船行、鹭纷飞的场景。错落有致的船舶,自左向右行驶,天上几只白鹭自右向左飞行,加上傍晚的天色照得船只微微泛黄,水面的平静以漓江的山的倒影呈现,山形清晰透彻,水波轻漾,表现了漓江上岁月静好的晚归场景。
从技法上来看,作者借助水印木刻版画来表现水上场景,很是贴切。背景以山的倒影为主,借助原始木纹表现水纹,运用晕染的手法将画面中的时间点巧妙表现,如水中倒影由近及远,色彩也由蓝向紫晕染开来,微妙地展现傍晚时分。近景以翠竹贯穿画面,打破横向固定形式,同时与倒影均衡画面重心。实景是船只与白鹭构成,白鹭捕鱼晚归,船只忙完晚归,二者相向,共聚视觉中心。画面看似简单,实则用心布局,完整性很强。
85
罗尗子《黄山云海》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 芹
罗尗子 《黄山云海》
立轴 纸本设色
82.5x33.5cm
194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黄山云海。己丑春暮尗子写于西湖。
钤印
矜此轩(白文)、种榆草堂(朱文)
罗尗子(1913—1968),湖南新化人,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曾任教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罗尗(音同“舒”)子的学术成就在美术史论教学研究之外,于篆刻书画创作上很有造诣。1943年,罗尗子考入马万里创办的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成为马万里的入室弟子。1946年后,又师从郑午昌学习山水画。
罗尗子的中国画创作兼及山水、花鸟,传统山水画多集中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六十年代的创作,则多反映时代气象。江苏省美术馆所藏作品《黄山云海》,是罗尗子1949年春暮创作于杭州。画风继承文人画传统,取法郑午昌浅绛山水,用笔繁密,设色明丽。整个画面里,云雾升腾,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仙境中。
站在高山上俯瞰脚下,山峰出没于云海里,深不见底;面前群山对峙,远近高低次第排开,云雾穿行飘散在重山之间,衬托出山峦的峻拔,营造了山体时隐时现的变化之妙,又把群山统摄于缥缈梦幻的境界里。高山环绕中的山顶平台上,两间屋宇透露出人间气息;山巅侧壁上的松树、丛草、红叶,郁郁葱葱,生机蓬勃。画家以细密的勾皴点染刻画诸多景物,将山林之美娓娓道来,笔法工稳,气息静雅。画上题款“黄山云海”,富有金石趣味,显出作者在书法上自得一格的面貌,以及着意于丘壑云林的文人意趣。
86
宗其香《南京门西新桥》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宋芳菲
宗其香《南京门西新桥》
横披 纸本设色
67×135.5cm
198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一九八四年初秋写于南京门西新桥,时萍源在侧同观,其香
铃印
宗其香印(白文)
宗其香(1917-1999),江苏南京人。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毕业,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1946年随徐悲鸿先生北上,历任国立北平艺专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宗其香擅长人物画、山水画,尤长夜景。作为徐悲鸿的学生,受到徐悲鸿中西融合艺术理念的潜移默化,一直践行着以西润中、革新中国画的学术路向,强调中西绘画技法与观念的融创整合,并在几十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中一以贯之。
及至晚年,宗其香先生更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注重色彩与物象造型的结合,使其更富于时代感和表现力。此幅创作于1984年的《南京门西新桥》便是这一阶段的尝试之一。宗其香一生坚持写生,强调“生活感受第一”,这是其画作富有诗意的来源。他强调作画一定要有感而发,只有有感而发的作品才有感染力。
1984年初秋,宗其香先生回到故乡南京采风,在门西新桥上观赏时创作了这幅作品。画作中他运用了独特的彩墨画法与精湛的写实手法,清幽明丽的画风将传统笔墨与西洋写实技法相结合,用毛笔宣纸与色彩相融的彩墨,勾勒出一幅秦淮河景色。《南京门西新桥》于2017年由宗其香家属捐赠江苏省美术馆,既是这段故土情思的回归,也为江苏省美术馆的收藏和研究增添了宝贵的资源和鉴证。
87
朱琴葆《黄果晓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王坚如
朱琴葆《黄果晓雾》
水印木刻
53.7×45.3cm
198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朱琴葆(1934-2019),出生于江苏无锡,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是江苏水印木刻画派创始人之一。曾任江苏版画家协会副会长、全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在巴黎、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举办版画展,参加过众多国际美展和全国美展,并获全国版画鲁迅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浙江美术学院以及多家国外美术馆收藏,并收录于《中国美术馆藏画集》《中国美术50年》《中国美术全集版画卷》等。
《黄果晓雾》是朱琴葆先生1980年创作的水印木刻版画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朱琴葆先生遍访名山大川,以大量的写生画稿为基础,创作了一批气势雄伟、以山水为主题的水印版画作品,《黄果晓雾》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以黔西南黄果树瀑布为描绘景象,画面大气磅礴中透着洁净空灵。黑、白、灰的色调在画中的运用可谓水印版画的经典,画中前景与瀑布上方的礁石以及中景的飞鸟形成了大小对比、疏密有致、极富韵律的艺术效果。对于面画主体的瀑布,朱琴葆先生用她擅长的方刀取形,刀法娴熟、灵动、多变又不失浑厚。看似不着一刀的峭壁处,木板纹理处理得枯而不燥、润而不漫,恰到好处,展现了她高超的拓印技巧。
88
涂克《漓江渡》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蒯连会
涂克《漓江渡》
纸面油画
21.5×24.5cm
197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涂克(1916-2012),出生于广西融安县,原名涂世骧,笔名绿笛。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油画系就读,师从吴大羽、方干民,同学中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闵希文等,画风深受印象派影响。曾历任苏中画报社社长、江淮画报社副社长、上海美专教务长兼油画雕塑系主任、广西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江淮之波》《涂克画册》《桂林山水》等。
涂克早年以人物画创作为主。代表作有《淮海战役》《黎明时的短休息》《缝新衣》《春耕》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涂克开始致力于风景油画的研究和探索,代表作有《江南的春天》《我的家乡》《翠绿抱沁泉》《漓江恋》等。涂克先生的油画寄予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沉眷恋,他在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个人风采。作为亚热带色彩画派创始人,涂克带有浓郁亚热带风情的绘画风格,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史上可谓别具一格。
此幅江苏省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漓江渡》,画面构图简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图中线条、笔墨、物像,透过提炼夸张的形式节奏有机地融为一体,山形宏大壮丽且层次分明,蓝绿的色调纯粹、优雅、浑厚,有着将西方印象派元素与中国民族绘画传统相结合的审美趋向。画家不仅在水彩画、中国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上能够融会贯通,作品形式韵律上的高度和谐以及微妙高雅的抒情色调,令人耳目一新,也让我们领略到艺术家全面且丰厚的艺术素养与格调。
89
钱松喦《扬子江上》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金穗子
钱松喦《扬子江上》
立轴 纸本设色
87X61.4cm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扬子江上。一九六四年九月,钱松喦作于南京。
钤印
松岩(白文)、不老松(朱文)
钱松喦(1899-1985),又名松喦、松严,号芑庐主人。著名书画家,为江苏省国画院首批画师,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钱松喦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亲钱绍起在宜兴杨巷镇的私塾就读,并对书法、绘画逐渐产生了兴趣,继而临摹起《芥子园画传》,并留心民间画师和民间艺术作品。他不拘限于形似,而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自诩为“浑厚沉着”。在运用色彩上更大胆突破、绚丽明艳,令人过目难忘。
1964年,钱松喦在北京举办个展时,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华君武,赞誉他的作品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新样板”。钱松喦先生的绘画作品不仅再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同时也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扬子江上》采用了全景式构图法,利用了鸟瞰式的角度取景,近处的山石经过反复多遍积染,层次更加丰富、清晰。画面中部特意大面积留白,使整片江面具有了千里之势,又巧妙地将河流、帆船及岸边工厂烟囱里散出的烟插入整个画面,展现扬子江边当时如火如荼的生产活动,视觉效果壮观。
90
陈继儒《行书诗册》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钱学君
陈继儒《行书诗册》
纸本册页
24.3x18cmx8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落花迳里曲湾湾,开个柴门便见山。昼静管弦请客听,数声啼鸟隔花间。继儒。
丛竹萧森拖古墙,风潭数亩树千章。偶然乘牧山中去,得个诗僧在草堂。陈继儒。
读易者何人,穷年老空谷。窗前树已红,梦里山犹绿。陈继儒。
溪山鹘突树懞董,大年直接襄阳统。世上悠悠谁赏音,琴上无弦笛无孔。陈继儒。
不将名姓落人间,买断青青芦荻湾。几回寻我无踪迹,一棹真如山外山。陈继儒。
买得青溪水更清,门前绿树接西城。树阴一棹真如画,载鹤看山到处行。陈继儒。
窗中榆柳映绳床,野色萧疏纳晚凉。却笑城边僧寺里,叩门游客送迎忙。陈继儒。
紧绊芒鞋未肯休,月明踏破碧山秋。自从传得搜龙诀,到处能教石点头。陈继儒。
钤印
香露亭(朱文)、醇(朱文)、儒(朱文)
陈继儒(1558 -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末学者、画家。工诗善文,书法上溯晋唐,尤喜宋四家之苏轼、米芾,兼能绘事,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认同书画同源,与董其昌同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等。
陈继儒传世书法作品以行草书为主,行书风神高迈,仪态俊爽,自然洒脱,运笔痛快沉着,点画秀中有骨。他的书法崇尚的是清婉雅致的风格,随韵成趣,不假雕琢,而风规自远。他的书法作品,无恣肆奇特之态,更无腾挪跳跃之姿,然不失灵动机变之势。观其书作,点画不激不厉、清遒圆润,可见其运笔时的从容不迫,使观者如有清风徐来的简淡高雅之感。
江苏美术馆藏有陈继儒行书诗册共八页,纸本。陈继儒此册作品运笔潇洒流畅,虽几乎每字独立成体,但顾盼生姿,乘势流转,无凝滞之笔。书写时如在不经意间,但细审其点画,又在法度之中。陈继儒对笔法深有研究,曾说书法“要诀在提得笔起,于转处着力”。“提得笔起”,就是有提按变化,点画轻重起伏,有节律感,能笔随意动,体现书者内在情感。“于转处着力”,便能防止点画流滑,使其有充满张力的遒美。
陈继儒是典型的文人,且隐逸于山林,其书法体现了文人日常活动的自娱性。书法是他修身养性的日常行为,是其思想精神的载体。他的书法看似平淡,却有一种内蕴之美打动观者,他的字里行间蕴藉着他的学养、见识、风骨,自然别有意趣。
往期精彩回顾
🔗展讯 | 感悟生活——2021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展
🔗展讯 | 神州大地——伍霖生捐赠素描·写生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展览预告丨“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将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展讯 |“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水彩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展
🔗馆学研究丨《原境之魅:欧美艺术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VR展厅丨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77-83)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