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2-188)
自2020年5月18日《e观藏·每日一美》栏目推出以来,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赏析每日呈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读者。栏目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云展频道同步推出的同时,精品内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美术频道同步收录。“每日一美”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既实现了文化加传媒的创新探索,也进一步展示了文化艺术传播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推进及传播这一文化品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与江苏省美术馆继续展开文化资源交流与合作,从2021年5月18日起,推出《e观藏·每日一美》第二季,延续全年365天每日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 南京广电集团十佳主持人 刘荣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2)
王维翰《凉夜秋声》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张漫
王维翰
凉夜秋声
立轴 纸本设色
134.5X64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凉夜秋声。茂堂三兄大人属正,墨林王维翰。
钤印:维翰私印(白文)、青芝老人鉴赏(朱文)、曾经啸余庐藏(朱文)、我师造物(白文)
王维翰,江苏兴化人,生年不详,卒年八十四岁。清代画家,字墨林,其画融众家之长,人物、山水、花鸟各极其妙。弟子李凌沧、黄元章等亦皆以画见长。
此幅画作以淡墨为主基调,浓墨二三处相济之,唯竹后藤叶、蛩虫(蚱蜢)稍施淡彩,观之浓淡相宜,清淡雅致而不失意趣。用笔简练,以行草书入画,线质柔韧不失力度,舍弃精致的勾勒皴染,用大写意法来描绘景物,所绘之物形散而意远,乃画者心中感受到的物的精神和形象,而非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身,这种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体现。
整幅画的构图自左下向右上逐次递进,淡墨疏笔写出的溪石有着大量留白,更好地衬托其前的墨竹和上方的竹叶、藤叶,更与后方的深石及浓墨苔点拉开关系,空间由此延伸展开,层次分明而不杂乱。徐徐观之,顿生“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之念。复而察之,墨苔后留白的溪水、竹笼里的翠虫又增“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凉风有信,月露华浓,于此间,赏翠竹绛叶,闻风弄蛩鸣,暂别尘嚣,静心怀思,万般情绪寻遍,却又归于一声轻叹。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3)
顾伯逵《耄耋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星
顾伯逵
耄耋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02cmx38.5cm
193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耄耋图。辛未冬日九峰居士顾伯逵写。
钤印:伯逵(朱文)、顾生(朱文)
顾伯逵(1892—1969),又署白逵,号九峰居士、片石斋老人,别名顾鸿书,扬州人。九岁起跟随镇江金山寺的舅父竺仙学画,云游四方,冶炼画技。早年画风兼收石涛、郑板桥、任伯年等名家之长,渐成仙逸奔放的艺术风格。作品兼工带写,画风俊逸隽永,用笔灵动洒脱。1957年起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作品《三唱雄鸡东方红》曾获华东美术展览创作奖,并为人民大会堂所选用。
顾伯逵常以逸笔写生,尤着意画猴及松鼠,惟妙惟肖,风神生动。兼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亦能制灯彩、风筝,匠心独运,别有趣味。顾伯逵壮年时所作《耄耋图》即能彰显其审美趣味与美学追求。《耄耋图》作为一种传统绘画题材,以猫、蝶谐音“耄耋”,寓意着长寿瑞福的美好内涵。最早在元代就曾有王渊作猫蝶图,至明代的孙克弘、商喜、陆治、戴进,清代的沈振麟、沈铨等都有耄耋图传世。近现代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也都曾以此主题作画。
江苏省美术馆藏作品《耄耋图》洒脱遒俊,极具画家个人特色。画中的三只猫形态各异,或居于春兰草丛葱郁之处,或立于峻瘦玲珑的太湖石上,或俯身弓背准备扑捉,或仰首蹲坐静观舞蝶,诙谐机警的形象跃然纸上。作品设色清新雅丽,笔墨豪纵不羁,具有独特的简淡秀逸之气。作者以饱满的水墨挥洒出狸奴毛绒可爱的形象,又以细劲的用笔勾画出兰石花草,渴笔焦墨的间或运用提振了作品的骨气,留白处的银蝶则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质感。此件作品不仅呈现了猫与蝶之间妙趣横生的情境,更展现出作者在艺术上独到的创新。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4)
吕凤子《爱菊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吕凤子
爱菊图
立轴 纸本设色
77×38.8cm
193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衹余清梦绕泽村,怕听寒潮打白门。今夜故园红树底,定知松菊影犹存。癸酉为琴君大弟写松菊,琴君颇好擬人也,凤先生。
钤印:凤先生(白文)
吕凤子(1886-1959),江苏丹阳人。原名浚,号凤子,早年画名江南凤,后改名凤先生。1907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后留在原校附中任教。1910年在上海创办神州美术院,后在丹阳创办正则女子职业学校。1949年后,曾先后任教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等。曾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吕凤子在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上都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其中尤以人物与花鸟画居多。他的绘画艺术保持着现实的成分,并且以文人画为基础,吸取西洋养分,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形式。他充分利用西方绘画中的积极要素,变革传统人物画。其创作往往用不作顿挫、不露圭角、流畅的圆线条,构成了活泼明快、富有韵律的画面。尤其是他塑造的罗汉,以现实为基础,奇特而不怪诞。他以夸张而传神的浪漫手法、简括的笔触,着重强调表情特征,给人以极其强烈的印象。他塑造的仕女造型健康丰满,雍穆大方,从早期的工笔到中、晚期的意笔,都保持了这一特色,一扫明清以来长期风靡的细眉、小眼、尖下巴的娇媚之容,使仕女画渗进了清新的空气。
此幅《爱菊图》以背手赏菊的人物入画,人物与菊花的表现相对工致,与后方提炼概括的树干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画面的节奏感。整体用笔明快活泼,这与他在书法上的修养不无关系,他倾向书法用笔,但主张用线造型的目的是“形”,而不是笔墨技巧,既不放弃笔墨,又不拘于笔墨。此作以菊之高洁气质喻人,凸显出对人的赞美。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5)
萧娴《诗成集庆路 史评天汉年》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张书青
萧娴
诗成集庆路 史评天汉年
纸本立轴
136.5×32.8cm×2
199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诗成集庆路,史评天汉年。
题识:萧娴,时年九十。
钤印:萧娴(白文) 枕琴室主(朱文) 长年(朱文)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女书法家,贵州省贵阳市人.幼承庭训,工诗文书画,尤擅榜书,曾供职江苏省文史馆、江苏省美术馆。先后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萧娴书法以“三石”为宗(《石鼓文》、《石门颂》和《石门铭》),“一康”为师(康有为)。其楷书结体多参以汉隶之构架,行书结体则深受康字之影响。萧娴对书法的气势要求极高,认为“有气则活,有势则峻,气势相连,神采奕奕”,所以其书法点划纵横驰骋,外放内敛,大气磅礴,以重、拙、大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萧娴认为:“楷书是从篆隶而来。篆是圆笔,隶是方笔,圆笔方笔都掌握到了,不论改写楷书、行书或草书都不难掌握了。” 她作书运笔相对较缓驶慎行,线条圆浑,行书转折处过渡自然而无棱角和雕琢之迹,笔划和结构貌似“稚”“拙”,但其稚中见巧,拙能生越。这或许就是“大巧若拙”在其书法中的体现。
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诗成集庆路 史评天汉年》书法作品,为1991年萧娴90岁时书,尺幅为四尺开对联,十个大字,与她笔力苍劲、气势如虹的惯常书风不同,作品多了几分飞动, 尤其是收笔处,出锋较长,并且上翘,让整件作品更添灵动。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6)
庞薰琹《四川风景》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黄峻
庞薰琹
四川风景
布面油画
53.4×61.6cm
1983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庞薰琹(1906-1985),江苏常熟人。著名工艺美术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早年考入震旦大学学医,后弃医从艺,赴法国学画,回国后成为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1936年任教于北平艺专等学校,不久即开始研究搜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庞薰琹在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方面,有着“坚持传统加吸收融合”的理念,对图案装饰艺术设计有独到研究。擅长油画人物、风景、花卉和素描,作品内涵丰富,创作手段多样,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诸多艺术流派间的相互包容与默契,奠定了在艺术史上传统与开拓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主张艺术家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现各自的自我。
庞薰琹善于把握东西方绘画要素,在创作过程中运笔自然简约、飘逸有致,对艺术源自生活有着切身的领悟,使得作品画面既沉稳深远,又清丽明亮。江苏省美术馆典藏油画《四川风景》是庞薰琹晚年的佳作之一,画面的点彩运笔深得印象主义画作神韵,静谧的东方色调与趣味盎然的笔触交互辉映,使得观者情绪随着视觉移动张弛有度,《四川风景》创作时间为1983年,画幅结构平实内敛,色调变化微妙,从中可以感知作者借作品的春夏之意致敬生命的坚韧,饱含对未来的期许。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7)
黄丕谟《闽江水碧》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安沂南
黄丕谟
闽江水碧
水印木刻
40.5x50.5cm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黄丕谟(1925-2015),上海崇明人。当代中国杰出版画家,江苏水印木刻学派创始人之一。曾任《苏北日报》《南京日报》编辑、记者,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等职。曾获“鲁迅版画奖”和“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出版有《黄丕谟水印版画》《木刻技法》(合著)等 。
如何表现传统水乡题材又不失新意,是许多艺术家经常面对的问题。无论是从画面构成,还是色彩选择的表现上来说,黄丕谟的《闽江水碧》这件作品都可算得上是一幅佳作。在版画的中下端,几艘小船沉稳地压住整体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意趣。较远处,两艘船上摇橹的人物,也给人以一种动静相宜的节奏美感。远景处楼牌林立,无不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恬静。
艺术家使用严谨扎实的技法,让画面在沉稳中不失灵动,结构紧凑的楼房、小船与泼泼洒洒的水面晕染结合,将观赏节奏把控得炉火纯青,让人对水乡生活的体验达到了一种极致,感受到生活的怡然和自然的纯美。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88)
徐明华《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张永
徐明华
雾
布面油画
100×100cm
200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徐明华,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55年就读于莫斯科波将金师范学院,1957年转入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攻读油画。1960年回国后任教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历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等职。是首批留苏艺术家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
徐明华先生坚守自己的艺术创作初心,秉持“师法自然”的艺术创作道路。他曾说“艺术与做人一样,尤其要真心诚意”,这正是绘画的独立精神所在。基于此,美妙性、丰富性、深刻性使他的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不容忽视。
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的油画作品《雾》中,画家描绘了雾中的城市风景——寂静的农田和高耸的楼宇。高俯视角度制造出不可以复制的“现场感”。雾幻化出隽永的诗意情境,贯通起曼妙细腻情感。作品的塑造不求锋利,朴实无华。透过作品,不得不为画面中极其丰富的色彩所打动,在写生的具体性之上是有脉搏、有温度的情感与格调,这种格调赋予了作品动人的质感。
往期精彩回顾
🔗线上展厅丨童明先生导览“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
🔗线上公教丨萧平先生解读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
🔗线上公教丨宋玉麟解读宋文治山水画
🔗线上公教丨周京新解读馆藏明清山水画
🔗线上公教丨徐惠泉解读馆藏明清山水画
🔗线上公教 版画艺术|邓清之: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线上公教 版画艺术|安沂南:安舆丝量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175-181)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