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丨“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专题学术研讨会
2023年4月18日开幕的“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集结了7场展览和20场公教活动,通过构筑多元的综合载体,对版画艺术由古及今奔腾而来的活力进行全方位的关照,激发人们对这一古老画种传统性与当代性的再认知,也是较为少见的以美术馆所有展厅的体量为同一画种所打造的一次百科全书式的博览会。
5月17日,来自全国的近30位版画实践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版画艺术的创作经验、视觉规律、媒介语言展开了一系列发言与交流。涉及对版画的先锋传统与数字化未来的概念探讨、本体语言和文脉关系的平衡,以及在当下如何重建版画与媒体传播、与新生代之间的必要联系。
江苏省美术馆书记、馆长王法表示:
这次展览月使用了美术馆的全部八个展厅,为同一画种打造了一场百科全书式的展览会。在这一个月当中总共有七场展览和二十场公教活动,同时引入了数字化的媒介语言,借助影像、虚拟现实、灯光等多元化的应用载体,提升了体验界域,拓宽了展览维度,也尝试拉近艺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感知互动。
尚 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原主编
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版画发展历史的纵深感,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的纵深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下版画创作的氛围。从一层所展现的全国当前优秀的水印版画作品,到负一层的实验作品,让我们看到一种希望,但也深感有关版画理论建设的缺乏。今天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有很多的问题,老是有记者问现在ChatGPT都出了,绘画以后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呢?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版画问题,也是通过版画来看媒介构思图像之间的一种关系。水印不仅仅是一种风格学的再度创造,更深刻的含义是创造了我们心理、情感,表达生活和媒介的这种统一关系。
齐凤阁
深圳大学教授
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是近些年来规模最大、最有创意和最系统性的一个版画展览群,它是一种集合式的、立体多维的展览活动。也可以说它在中国水印版画展览的传播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觉得这一点不为过。我看到负一楼的小尺幅版画展很有感触,它是一种实验性的、纯粹的、去功利化的小版画展。最小的作者是一位高中生,这个很特别。和大尺幅的版画相比,是不一样的艺术呈现、艺术表达。而展览中关于中国水印木刻由古及今的系统性展示和梳理,体现出了一种对水印版画学科的建构意识,这一点是我们水印版画发展至今需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周一清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水印版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我们相信从一种绘画语言本身出发可以走向各个方向,但必须有一个起步。所以在这几年来,我们的重点实验室提供了这样一个能纯粹探讨技术和技巧的地方。非常感谢省美术馆对我们的各种支持,也包含着各种宽容,也请各地的专家们看了版画月的展览之后,可以给我们这个实验室提供一点建议。
张远帆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这个展览就像一座塔,它有一些侧面,有不同的层级,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水印木刻的现状,也看到了年轻人的一种表现。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版画艺术书展和小尺幅版画展,体现了作为一个欣赏者个体和艺术品之间最温暖的距离。所以用一种亲切的态度去接近观众,我觉得是现在中国版画非常需要的。整个社会对版画这个行业有了了解和喜爱才会有支持,所以我希望江苏版画艺术月可以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品牌。
卢治平
上海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教授
我看到了江苏、南京在中国传统版画方面的底蕴。这个展览令人震惊,没有那种坚持、努力和推动,是做不到的。这几年南京几乎成了中国版画的一个热点,很多机构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有学院层面的,有美术馆的方式,各人有各人的特点。版画要坚持,不能把它看成一个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我觉得更像是对于人类灵与肉的拯救,就像AI不能代替现在的很多东西。
班 苓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江苏好像成了版画的一个中心,再加上美术馆的重视,我就感觉咱们版画很有希望。今天看到的所有展览,各有各的特点,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文献展,大家围着都舍不得离开,毕竟这样经典的作品不多见。今天的院校给了学生们很多技术,但是没有给予孩子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光有技术没有思想,没有内涵。这需要从传统的文脉里寻找,去找到中国文化的含金量。
杨春华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江苏版画的发展需要这一代代年轻的画家,在座的有好几位都非常有成就,当年都是南京艺术学院培养出来,又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走向全国。我觉得江苏版画虽然自嗨,但又脚踏实地。这几年实验室走遍了很多地方,对纸张、颜料、刀具和木板做了很多积极尝试,很感谢江苏省从领导到版画家层面对我们的支持。
陈 琦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水印木刻是江苏非常重要的一个美术名片,但我们要思考今天为什么做版画。当代艺术从来不去界定某一种媒介,我觉得任何的媒介只要观念是崭新的,手法是新颖的,或者说是具有精湛技艺的,都可以纳入到当代艺术的大范畴。这些年版画实验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关键是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水印版画的年轻艺术家,同时也对水印版画做了非常好的学术梳理。今天版画月的呈现,我觉得跟这个是分不开的。
张敏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现在随着国内高校版画教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在技术层面、语言表达方面,已经呈现了不一样的成绩。回过头来看水印版画,当代年轻人的画面语言表现上也走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队伍还比较小。江苏省美术馆这次的展览,应该说对中国当代水印版画创作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期待以这次展览为原点,在今后的中国水印版画创作中呈现一个新局面。
方利民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个版画家还是很羡慕江苏的版画生态,实验室、美术馆有这么多的年轻版画家,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江苏版画已经脱开了以前老一辈创作的图式,给人是一种全新的年轻化的期待。做版画的人很容易在技术里想各种办法,但忽视掉后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画。我们要讲绘画性,但现在的版画在整个美术生态里面是比较边缘化的,缺少一个有突破性的、有震撼性的形象创作,这也是思考我们版画今后往哪里去发展的一点。
濮存周
南京市文联副主席
江苏版画是传承有序的,从50年代开始就培养出了一批水印版画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江苏版画家对版画院的认可度也是最高的,除了周老师和杨老师在南京艺术学院打的基础,目前还能通过文旅部的水印版画实验室,拓展公教活动,包括对新人的培养,已经进入了另外一种学科建设模式,它的意义是很深远的。
于承佑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版画外聘硏究员
因为各地发展不均衡,黑龙江的版画遇到过一些困难,现在也慢慢在好转,也培养了一大批的年轻版画家,再加上我们管理层的重视,成立了一个新的版画博物馆,往下也有一些新规划。江苏水印给全国带来了一个好的局面,我回去也要跟黑龙江的领导讲一下,把绝版套色木刻也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形成互相的交流。
程兆星
河南省美协顾问,河南省美协版画艺委员会主任
河南和江南的气候肯定不一样的,但因为碑帖比较多,这里的版画创作也尝试了很多类型,也走过了艰难的路。现在也是做实验性的作品比较多,虽然体制里的展览很难入选,但很亲切,又很有个性。这次的展览对我们很有启发,江苏版画确实是从历史传承到现在的开拓创新,都做了很好的榜样,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希望以后能多交流。
朱建辉
启东版画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我从二十几岁开始做版画到现在,也见证了江苏版画的发展。这次的展览,对江苏版画的再出发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样的一次梳理,打破了江苏水印木刻的传统面貌,不仅提高了版画家的视野,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版画,提升了这一画种的知名度,对推动版画的后续发展非常有必要。
张 放
南京艺术学院版画系教授
江苏版画的生态,大家都提到老一辈版画家的向心力、图式的一致性,那只是表面现象,我觉得老先生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对版画的热爱,凝聚出了很好的群体。南艺的发展过程中,因为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课程设置也不一样。但美术馆可以提供更大的作用,这种生态的互动、借鉴、渗透和穿插,也是江苏水印版画跟其他地区水印版画的不同之处,它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刘 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这几年在院校教学的时候,都是支持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作,因为这么多年来,版画的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水印版画重点实验室虽然叫做水印版画,但其实是四大版种都很齐全的工作室,可以看出来江苏版画的发展方向不局限于水印。但我不承认有数码版画,只有数码绘画,而且这不能替代我们坚持用材料做的版画。
顾志军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前面几位老师说的数码、高科技,这个时代版画到底需不需要制作或技法,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在苏州,是从传统的基础上慢慢往前走。我在思考为什么传统有这个图式,古代的传统版画都是生活情感的一种体现,画家把这种情感用图式讲出来。科技只能给我们带来便利,但它没有情感,我是这样理解的,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
徐开利
江苏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原文旅局常务副局长
这次展览策划动了很多脑筋,对今后江苏版画的发展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推动或借鉴作用。虽然这几年没有办过这样综合性的展览,但一出手,就分量很重,是能够值得回味、研究和思考的。就是放在南京展有点可惜,希望能辐射江苏省,也去到河南、黑龙江,和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影响。
张 珂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版画研究所所长
江苏版画新的发展,对于中国整个版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把版画做得更好?现在有很多创新,但是不是缺少一些颠覆?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00后,他们创作的东西跟我们完全是不一样的目标,再用传统的东西教他们,版画以后会不会就变成工艺美术了?都有这样的可能,这也督促我们树立一定的危机意识。
章水雄
启东版画院副院长
从南艺毕业以后我一直在基层工作,我对周围的老百姓比较了解,他们很多人对版画不懂,包括很多大学生。就需要我们基层版画工作者推广,我对这次江苏省美术馆办的20场公教活动非常感兴趣,希望也能在我们基层的美术馆推广一下。对版画有了欣赏能力,才能培养喜爱和消费,这样版画生态才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
庾武锋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这次展览,为我自身的创作来带来一种触动,不能当别人给你提供了这么多条件的时候,你还有没有准备好。自己曾经的参展方式可以说是比较功利性的,但通过小尺幅版画、藏书票和版画艺术书的探索,发现版画可以通过更小的形式进入家庭、进入装饰和把玩。感谢实验室,让我们能够回炉重新学习,转换角色去获得成长。
王坚如
江苏版画院专职画家
小版画很好,大版画更好。往往我们看了国画,看了油画,回头到了版画感觉特别小,这时候就容易把我们的版画边缘化。所以我觉得做大是一种版画的自救,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有做大画的能力,做超大画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去做,至少我自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尝试的。
陈 娅
江苏省美术馆策研部副主任
我原来在南艺读书的时候就发现版画系的氛围是最好的,美术馆、实验室、版画院这个平台有这么强大的辐射力,也依赖于版画系师生之间朴素的情感维系。这次展览我们以主海报的元素做了给观众打卡用的套色印章,套色印章也是我们馆的一大特色,因为它是版画技术、艺术、媒介三个特征的高度提炼。这在小红书上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很大追捧,让展览也呈现出了强大的公众参与度,我想一个画种的生命力也是寄托在受众群体的生命力上的。
栾 剑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我也会和刘彤彬共同努力,把江苏版画院、版画实验室的工作向全国推介。在版画的研究和探索上,肩负起版画院自身艺术家的责任。也借助江苏省美术馆这个平台,发挥我们在江苏乃至全国版画界的交流、推广、服务的责任。将来也会全力以赴,做好水印版画实验室和版画院的工作,期待在座的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刘彤彬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水印版画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感谢齐凤阁老师的支持,另外还要感谢各位老师直接和间接的帮助,还有美术馆各个部门的严密配合,以及很多艺术家的参与,把这次策展的计划方向基本都实现了。但还有好多工作要继续,未来我们还将积攒更多的现象,再请大家去总结。
往期精彩回顾
🔗读书会丨 从傅抱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阅读·交流·分享江苏省美术馆第十三期读书会回顾
🔗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
🔗征稿丨江苏省美术馆90华诞征文启事
🔗资讯丨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启动 “砥砺初心·奋楫潮头——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苏篇”艺术家采风写生活动
🔗众美大观丨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十四)
供 稿:刘彤彬、陈 娅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入馆时请您准备好:
※ 身份证
※ 参观预约记录
| 交通信息 |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
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