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國人眼中的美。

喜歡就點 - 誰最中國 2024年09月15日 16:00

文字丨誰最中國

图片丨誰最中國


有时,我们看到一人、一景或者一物后,会发出「美」的感叹。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不仅愉悦了感官,连心灵都觉得舒适起来。

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感觉美?美到底是什么呢?

柏拉图的美是理念、康德的美是感受能力、圣奥古斯丁的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庄子的美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不可名状,每个人的观点都有个人生活经验和时代的影子。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了「美学」的概念,康德、黑格尔等人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几百年,似乎终于褪去了美的神秘面纱。

那美到底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的感受?「美学」是什么?我们看到古典园林、山水画、书法、明式家具、宋代艺术等景、物时,为何大多数人会觉得美呢?

「美学」二字,其实来自一个误会。

鲍姆加登出版的《Ästhetik》,书名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用感观去感知」,所以应翻译为《感知学》。

可从小爱读《庄子》的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按自己的想法把这个词翻译成了「びがく」(美学)。后来康有为直译成中文,最初的感知学,就成了如今大家谈到的美学。

朱光潜先生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觉得如果翻译成「感觉学」或者「感觉的」,要比「美学」好得多。因为美学的美,跟咱们平常观察到的美,不算一回事。

鲍姆加登认为,美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引导人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美,不是「理性」的认识,应该是「情感」和「感知」

黑格尔在《美学》中补充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观点传到中国,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派「吵」作一团。

「文无第一」,各家都有自己的道理,没法达成共识。

直到21世纪,美学在中国又一次被提出和创新,叶朗等人「美在意象」的观点,终于止戈为武。

「意象」既是对美本体的规定,又是对美感活动本体的规定,在审美活动中,美与美感是统一的,美感是体验而不是认识,核心就是生成意向。

所以美的事物,真正的魅力是把握住了「核心意象」,比如《千里江山图》呈现出的宇宙视野、《清明上河图》的世俗意象、《富春山居图》的宛然天成,才是我们觉得「美」的原因。

不过「感知」和「意象」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一次对传统的回归。

咱们熟悉的唐代思想家、诗人柳宗元,曾提出了一个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他的意思跟美在意象有相似之处。山水不需要人的欣赏,自是山水。可只有人在看的时候,才会把山水称之为美,因为我们的脑海中已经再造了一个新的意象。

后来王阳明说「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王夫之说「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都是类似的观点。

捋顺了这些,咱们就找到了中国人眼中的美。

举个例子,甲骨文的美字,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人」,上半部分是羽毛装饰。

羽毛本身的好看,是美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一根羽毛中,联想到自由、飞翔、吃饱喝足后追求美好等心里的感受。最后眼中的羽毛既是物体本身,又是一个关于羽毛的意象,它们加在一起,方得美感。

古代的中国先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了无数四时交替、寒来暑往,对自然最敬畏,也最亲近。

在他们的想象中,自然是自在、已然的存在。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生命体,人和万物不是孤立的存在,可以沟通,也可以有默契和感应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荀子说:“大乐与天地同和”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自然,是人在其中生存的,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人生世界。
我们和自然如此相宜,那万物不仅是客观的存在,还可以是组成「人」的一部分,所以从自然中发现和生命的连接,感受到「美」,是中国人的自觉。

出自《周礼》的《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中国造物,讲究顺应天时地气,材料也取自自然。
比如制作古代乐器,逃不开土、木、丝、竹、金、石、皮、葫芦,日常使用的房子、各处的装饰,也都有自然界的原型。
湘西风景极美,气候也不算凛冽,所以旧时苗族、傣族的房子,竹竿木棍一插,木板一架就成了。像依偎在山水的襁褓之中,有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美。南京的秦淮河两岸,河房鳞次栉比,每到夏夜,月光从河畔的排窗透了进来,推窗望去,清风徐来,波光粼粼,才知何为“天地入吾庐”
江南的园林和流水旁,地面的选材一般就近取青石板,无需太多加工,表面也不用细细打磨,就简单的放在那,便有古朴之感。尤其是长期潮湿后,表面生出一层浅浅的青苔,更和周边烟雨、水墨的风景浑然一体。
这些从自然中来,又回归自然的建筑,在追求返璞归真的路上,刚好触碰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中国传统器皿也有类似之处。装饰上,我们一般见不到西方广泛使用的几何图形,而是以自然形态的动物、花卉、山水为主。这些更柔和,曲线也更丰富的纹样,代表着世界生生不息的美。
形制上,宋代瓷器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既方且圆,既圆且方。饱含着感情的柔和美感,又不失庄重大气。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藏在每一件器物里,也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天人合一的审美特质,也如血肉般,扎根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身体本能和思想深处。

「气韵生动」是中国第一个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美学命题。

光看「生动」算不上中国特有的审美命题,但加上了「气韵」,便有了更写意律动的美。
在审美领域,所谓「气」大概是创作主体精神生命和自然精神生命的融合。简言之,「气」是创作者生活经验、气质的表现。《文心雕龙》中有云:“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韵」是人和自然共同的节奏。树叶恰到好处的弧度、海浪的起伏和节奏、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是自然的韵律。所以艺术作品单有气盛,还差了口气,只有人的情感和自然和谐感应,才是美的韵律。
「气韵」汇聚了人和自然生命和灵魂的流动,再配上想象世界和表现形式上的「生动」。创作者和作品自然胸罗宇宙,思接千载;仰观宇宙,俯察品类,富于哲理
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四骑图》,塑四匹马四蹄腾空到了近乎水平的高度,完美诠释了何为天马行空。并且四马伸头、回头、低头、昂头,体态不一,可见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意趣。
杜甫有诗云:“一洗万古凡马空”,才算配得上如此的生动。
莫高窟第397窟中有一幅名为《夜半逾城》的壁画,画中释迦摩尼的前身乔达摩王子想离开王宫拯救众生,老国王不愿。于是众天王托起王子的坐骑,马载着人腾飞而去。
人和马飞舞,四周的云彩好似流动的火焰,托举出超脱凡尘的境界,生动的气韵,不止在画师笔下,更在他的想象世界
除了上述两个大分类,意在言外、传神写意等美感,在中国的美学中也有着崇高的地位。
所有的美学特质,其实都导向一个结论,就是咱们的美,不止要有物理世界,还要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再造一个意向空间。我们如果感知到了它的存在,也就感受到了美。
王国维说:“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若心中有诗意,境界自会展开。

而且咱们在看到日本的侘寂美学、朝鲜的李朝陶器时,也觉得美。这不只是因为他们有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更多是欣赏时,我们看到了它在各自地区和文化中,再造出的意向世界。
所以不妨去生活和自然中去体验、去感知,寻找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到了那时,万物便气韵生动起来,处处是美。
毕竟咱们中国人眼中的美,就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想了解更多中国人眼中的美,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图书,里面有更丰富的美学世界👇


文字丨老九
图片丨誰最中國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进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誰最中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