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秘角落里的恶童:现实版“朱朝阳”有这6大特征

一直是乖小孩的 四象工作室 2022-04-11

最近,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刷屏了。就算你没看过这部剧,也一定对两个老人从山顶被推下去的惊悚画面有印象。



但是今天,我们不谈秃头数学老师张东升,也不谈剧情解析,就谈一谈电视剧里的未成年犯罪。四象将剧中孩子的行为特质和我国的未成年犯罪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他们与现实中的犯罪者特质竟然高度重合!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未成年犯罪者有何共同点?这些孩子是否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呢?今天来和四象一起走近身边的“坏小孩”。


文 | Paella   图 | 高高兴兴





1

身边的“朱朝阳”是谁?



许多小伙伴看完这部剧的最大感受就是:朱朝阳这个小孩不简单,表面柔弱内心阴暗,而且还是个时间管理大师,一边与杀人犯斗智斗勇,一边考试拿第一。


图片来源:网络


他的发小儿严良的暴戾、小女孩普普的心计,都让我们看到不为人知的角落中,犯罪的种子如何在小小的身体里生根发芽。


电视剧中的剧情和网友对剧情细节的解读都是虚构和演绎,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未成年犯罪者是怎样的?不得不说,和剧中三个孩子相似点还是挺多的。



初中生,生活在不太发达的小城市,父母离婚,单亲妈妈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苦苦支撑并不富裕的家庭......除了优等生的身份外,剧中朱朝阳无论是年龄、性别、原生家庭和生活环境都非常符合现实中未成年犯罪者的特征。而严良和普普更加不幸,从小就被送到福利院。


据罗翔老师等法律博主的不完全统计,剧中小孩可能犯下的罪行包括:敲诈勒索、故意杀人、盗窃、单向教唆杀人、做伪证......


那么现实中,未成年最常见的犯罪案件是哪种类型?



中国最高法院数据报告显示,未成年犯罪涉案最多的类型是盗窃罪,其中16-17岁犯罪者最多,14-15岁涉诉罪名最多的是抢劫罪。青少年犯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暴力、窃取和威胁,这三种手段在《隐秘的角落》中都曾在三个小孩的身上得到了展现。






2

未成年犯罪,到底该不该负责?



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大人们通常不会过于计较,并且习惯性地为其辩护“他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孩子真的是纯真、善良的代名词吗?


《隐秘的角落》中呈现了孩子“恶”的一面,而现实中的恶行往往比戏剧中更残忍:重庆10岁女孩摔婴案、河北11名未满14周岁学生围殴男童致死案、湖南12岁女孩投毒案、广西13岁男孩杀人弃尸案、大连13岁男童杀害10岁女童案......


犯下这些触目惊心罪行的恶魔,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口中天真无邪的孩童。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些未满14岁的犯罪者,最终只能由政府收容管教。



许多人看了剧后,认为刚上初中的孩子敲诈勒索又教唆杀人,不可能有那么坏的心眼,但现实中确实有许多未成年犯罪者故意去利用年龄门槛去规避刑事责任,甚至有少年犯称“在14岁之前大干一场,16岁之前也可以干,但是到16岁之后就要收敛点”。这些未成年不仅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犯罪,并且对法律了解程度比许多成年人还要深。


对此,国内舆论也众说纷纭。今年两会期间,又有人大代表提出应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因为14岁的标准是1979年刑法确立的,而如今未成年的心智成熟速度远比上世纪快,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未成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变化。


也有其它代表表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有些国家在下调之后犯罪率不降反增,对于未成年犯罪,应该是预防大于惩罚,从犯罪的源头去遏止,比如加强教育和家庭引导,而不是刑罚。





3

其他国家对“朱朝阳”怎么看?



虽然未满14岁在我国不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在英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7岁。1993年,英国两名10岁儿童虐杀了一名2岁的孩童,被判处8年监禁。


为什么两个国家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判定差别如此之大?这就要说到大陆法系所代表的“理性主义”和英美法系所代表的“经验主义”的区别。


理性主义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性是纯良的,人是有理性的,应该为人类行为设定一个理性上的标准,也就是法条,并根据这个标准来判决。


经验主义则认为,即便是孩子也有人性阴暗的成分,由于个体所处环境不同,不是所有社会行为都可以用逻辑来解释,因此理性标准不适用于所有人,判决时应参考具体情况及判例。


在《隐秘的角落》及其原著《坏小孩》中,我们也能看到原生家庭的不幸导致了孩子心理的扭曲,将人性之恶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看出,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责任年龄普遍较高,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责任年龄较低,甚至有些国家并不设立年龄标准。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建议将12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然而诸多“未成年虐童事件”也在拷问这个世界:我们是在保护未成年受害者还是犯罪者?


对这个问题,英美国家的解决方法是在判决时采用“恶意补足年龄”原则。即处于一定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被推定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若控方提出相关证据证明该未成年人在行为实施时具有恶意,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则该未成年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淡化了是否应该提高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论,也能有效解决不失为一个折衷的方式。


解决年龄的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吗?远远不是。


如果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许严良和普普就不至于走向犯罪的绝路,如果不是家庭关爱的缺失,朱朝阳也不会变得冷血阴暗,对朋友甚至亲人痛下毒手。



比起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我们更应该思考会变善还是变恶。孩子就像是树苗,不管它发芽时长歪了还是长直了,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和及时引导它的生长。如果缺少了培育和关爱,即便是善良优秀的孩子也会像剧中的朱朝阳一样误入歧途,陷入罪恶的泥沼。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四象工作室”

(微信ID:foxgirlnews),更多精彩在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