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 | 鄂尔多斯秦长城
秦长城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自比三皇五帝,因而称“始皇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入驻“河南地”(鄂尔多斯地区)及榆中后,“临河上为塞”,开始在河套地区沿黄河南岸修筑长城,之后筑城设县。后蒙恬大军占据阴山后,又在阴山北麓大举修筑长城,并将战国时期燕、赵、秦等国长城连接起来,历时八年之久,秦代万里长城终于建成。
鄂尔多斯秦长城主要分布于鄂托克旗、达拉特旗,全长近40千米。鄂托克旗秦长城,全长约18千米,沿线分布有烽燧若干;墙体均为石块垒砌或石块堆积而成;分布于阿尔巴斯苏木桌子山一带,从巴音温都尔山脚向西延伸至山顶,然后向下延伸至苏白音沟沟谷,沿沟谷一直向西延伸至乌海境内。达拉特旗秦长城,全长约22千米,均为夯筑土墙,由东向西分布于新民堡、王爱召和释尼召。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均为匈奴统辖地带,1而位于鄂尔多斯北部的达拉特旗和西部的鄂托克旗建有秦长城也都在情理之中,且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均在黄河岸边,鄂托克旗秦长城西距黄河5千米,达拉特旗秦长城北距黄河20千米(这是今天黄河一直北移后的数据,当时长城应当距离黄河更近),故而,这两段秦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匈奴渡过黄河渡口。在蒙恬大军逼退匈奴,占据阴山后,按照“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修筑了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阴山长城,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的秦始皇长城便不再驻军。
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东到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全长一万多华里,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的秦长城为其一部分。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猜你喜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148jt3j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城市形象宣传片,即日起在CCTV-4《海峡两岸》/CCTV-1/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放最新版本广告片。敬请留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