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相助七十载 亮丽北疆内蒙古 | 鄂尔多斯沧桑巨变展新颜

2017-07-24 鄂尔多斯发布

70载风雨拼搏,70年沧桑巨变。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鄂尔多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高原小城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活力迸发的魅力新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吸引辐射功能大幅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科学规划筑骨架


自治区成立初期,伊克昭盟府所在地东胜县城面积仅为0.2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人。“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管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几句顺口溜曾被人用来形容东胜县城的面貌。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市市政建设和管理才走上按规划进行的正常轨道。进入“十五”后,鄂尔多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撤盟设市、打造呼包鄂城市群的重大机遇,确立了“拉大、补欠、崛起”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市府所在地由东胜搬迁到康巴什。按照构筑“一市两区,三个组团”城市体系的战略构想,先后开发了东胜铁西新区18平方公里、康巴什新区32平方公里、阿镇新区2.5平方公里,将东康伊的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64平方公里,人口由建国初不足8万人增加到现在的87万人,城市核心区主体框架已经拉开。如今,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轴,东胜、康巴什和阿镇日益显露了融合发展的趋势。


沙漠荒原建新城


十几年前,康巴什还是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小村子,满眼荒山荒漠。低矮破旧的平房组成村落,人口也只有1400多人。2004年5月,康巴什新区开始建设。短短的12年时间,康巴什常住人口规模增加到2016年的15.4万人。昔日的荒漠嬗变成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化新城,并且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区。按照“舒展大气、绿色宜居”的规划,建设了中心区、北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几个功能互补的独立组团,科学合理地构建起城市发展框架。通过应用本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手法,把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渗透和体现到城市建设之中,以“地域文脉”来塑造和凸显城市风貌。成吉思汗广场青铜雕塑群及博物馆、图书馆等几大文化建筑设计别致,融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于一体,集中体现了鄂尔多斯地域文化特色。按照“绿在城中,人在绿中,园在景中”规划理念,精心设计一街一景,先后建成了31处公园广场,乌兰木伦湖全线成景开放。城市绿化面积568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4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成为全国首座“环境艺术示范试点城市”。优质的城市环境,成为吸纳人气最亮丽的名片。


拓展空间增人气


自治区成立之初,鄂尔多斯六旗一县城市建成区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几乎没有建制镇;截至2016年,全市七旗两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69.4平方公里,较1947年增长了12倍,建制镇增加至43个。2000年之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发展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也不高,多年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2001年撤盟设市后,我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重化工业向中西部战略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获得生机动力,城镇化进程起步前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全市城市产业支撑、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由1947年的不足1000人增加到2016年的151万人,城市化率由不足1%提高到73.5%。


完善功能提品位


1947年,鄂尔多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道路为自然形成,无市政设施,无街道,无水电供应。改革开放后,用水和用电才基本得到满足。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城市市政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基础设施由严重滞后向全面提升的重大转变,规划建设了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管网工程和输变电工程,高速公路、机场从无到有,初步构建起水、电、讯基础供应网络和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铁路通车里程2001公里,机场通航城市39个,开通了至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际航班航线。全市城市道路总面积达到5861.6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49.3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99.1%,燃气普及率86.1%,污水处理率95.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全市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6%,行政村通宽带有线覆盖率达50%,4G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8%。


美化环境建宜居


鄂尔多斯的园林绿化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9年,全市绿地总面积仅149.9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21.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8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仅为4.7%。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建设品质,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将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族特色有机结合,着力建设精品园林工程,累计建成各类公园绿地200余个,在同等级城市中名列前茅。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公园绿地均衡分布,主城区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6%以上,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化效果。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084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1.1平方米。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3个旗建成国家园林县城,6个旗建成自治区园林县城,4个镇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镇。


共享发展奔小康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221元,比1978年增加了39942元,年均增长14.0%。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家庭耐用消费品由过去的“老三件”、“新三件”迅速向现代化的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汽车升级转变。从上世纪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别墅,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在逐步改善。截止到2016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3平方米,比上世纪80年代末增加27.9平方米。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城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逐渐成为时尚。


回忆往昔,岁月峥嵘;展望未来,风光无限。一个体量大、功能全、辐射强的鄂尔多斯,一个生态、绿色、宜居的鄂尔多斯,一个科学、开放、和谐的鄂尔多斯已经扬帆起航。我们相信,鄂尔多斯的未来必将城更美、人更靓。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我的家·美丽乡镇入画来——沙漠中的绿洲乌审旗

鄂尔多斯我的家·美丽乡镇入画来——多彩鄂托克

鄂尔多斯我的家·美丽乡镇入画来——休闲文化之城东胜


来源:市统计局、鄂尔多斯日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148jt3j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城市形象宣传片,即日起在CCTV-4《海峡两岸》/CCTV-1/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放最新版本广告片。敬请留意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