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立:沧海桑田,沙漠奇迹!厉害了,鄂尔多斯!
力 彑
-❶-
厉害了,绿色的鄂尔多斯!
夂 小
-许大立-
不久前曾在朋友圈里看见一张外国人拍的卫星图片,图片上的中国除了东北和西南还有些绿色外,几乎一片灰黄。还附言道,中国的森林面积越来越小,生态危机非常严重。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是直觉让我感觉此图有瑕,立马跟帖:这图有问题。我常年在祖国大江南北奔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似如此耸人听闻。长江上下我开车走过,黄河内外我去过,除了大西北传统戈壁沙漠地带,可以说到处绿色蔽天,生机勃勃。就连当年印象中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我们开车经过时也是绿树处处,瓜果飘香。记得路过那个当年一穷二白名不符实的富县时,公路两边山野居然都是奔放的绿色,哪里看得出是当年的黄土高坡?
印象最深的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以往的信息都来自书本和传言,风沙蔽天,寸草不生,寒域雪国,人迹罕至。可是我在三年前第一次来到鄂尔多斯时,我真的被震撼了——
“阳光灿烂,心情很好,目光所及处,树木葱茏,姹紫嫣红,正是花开时节;柏油路规整而宽阔,伸向远方,伸向我不知的方向。新建筑一簇簇从遥远的地平线生长出来,映入眼帘,而后又是绿草和花园。我很诧异,这里不像高原,没有戈壁,像南方的城市,更像欧洲、澳洲的城市,像堪培拉,像奥克兰,花卉与绿地间隔在街市之中,阳光倾洒,心境随之而舒畅。” 这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感觉,颠覆了我大脑里几十年的信息储存。
很多外国人没来过广博的中国,仅凭一张所谓的卫星图像定义现代中国,岂不是太主观或者太恶意了?可我们是自己人啊,只要迈开你的双腿,睁开你的眼睛,就可以看到幅幅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就可以看到中国人在怎样努力地改造着自然,改变着生存环境。他们秉持"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崇高理想,数十年间从未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如果说中国人改造自然的魄力和能力需要佐证,我首推内蒙古南部沙漠新城鄂尔多斯。
自古中国有一句老话:眼见为实。不管网上有多少疑惑或讹传,我在鄂尔多斯看见了人间奇迹。尽管你很难相信这是事实,但是它实实在在就摆在你眼前!
兴许你不知晓,1978年11月,当横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时,沙漠、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的面积居然占到鄂尔多斯全市总面积95%,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令人惊悚,也就让鄂市成了国家防沙治沙建设的重要区域。老天,九成五的环境严重恶化,人类还可以在此继续居住吗?
鄂尔多斯是蒙古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流传着无数先辈们开枝散叶的故事,鄂尔多斯人不可能让祖先的家园变成茫茫沙海,让千百年的文明湮没黄沙之底。在国家总体规划的防治沙漠的宏大工程序列里,鄂尔多斯无疑站在了最前沿。
无数与天奋斗的事例让我动容垂泪。请让我转录几个感人的故事与细节。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落后,国力疲弱。治沙从零开始,又谈何容易?人在流动的沙丘面前,显得太渺小了,要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栽起成片的森林,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众多护林员们的身体力行。
贾道尔吉,这位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防治沙害第一线的护林员,至今记得1985年国家发起“栽树大会战”时的情景。当时,他所在的哈拉沙作业区道路崎岖坎坷,马车车轮总是陷进沙坑,搬运树苗只能先用小车拉到平地,接下来的十几公里沙路,只能靠人力去背驮。“那时候一次背六七捆沙柳,一次120多斤,在沙漠里走二里地,一天来来回回得走十几趟。”
——“30多年前,万台兴村周边全是明沙梁,土地也全部被沙化了,房前屋后都有沙圪梁,沙丘经常滚上房顶,晚上睡觉还得顶门,不顶门沙就从家里滚进来了,实在是太危险了。” 今年70岁的苏二小,一直生活在中和西镇万台兴村,“风沙天气特别多,而且风沙特别大,春季种地十分困难,刚长出来苗苗就被风沙刮死压死了,往往要种两三茬才能成活,产量特别低,生活十分艰难。”
——“风沙一起尘飞扬,四顾茫茫不见家。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65岁的白换换仍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地流行的民谣。“黄沙漫天,放眼望去除了连绵起伏的沙丘,还是沙丘,周围的农牧民没处放牧,每家仅有的几亩耕地,也不断被流沙挤压,如果再不种树,可能连家都没了。”
白换换的父亲就是一名林场工人。1972年,白换换追寻父亲的足迹,正式成为了伊金霍洛旗新街治沙站的一名护林员,在阿鲁图作业区开始植树造林,一干就是45年。春造林,夏管护,秋冬防火,林业人全年无休。后来他的儿子也做了护林员,前后三代人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茫茫瀚海。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是有了这些鄂尔多斯人一代一代不屈不挠地奋斗,才有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变。
我前后两次去了鄂尔多斯,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区旗,印象最深还是毛乌素沙漠的巨变。毛乌素沙漠,笔者早闻其名,却不知道鄂尔多斯那些广袤的土地都曾经是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如今的毛乌素已经很难见到黄沙万里遮天蔽日的景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封沙育林、植树种草,数万平方公里的沙地已经披上了绿色,处处显现出盎然生机。
在响沙湾沙漠公园,骑在高大的骆驼背上,在炙热的阳光下走过一座座巨大的沙丘,我们领略到了茫茫大漠的狂野和魅力。与近在咫尺的田园牧歌般的鄂尔多斯市美景相比,响沙湾确实给了我们惊诧和震撼。同行的鄂尔多斯朋友说,这片沙漠是刻意留下的,是要给人们留下一些记忆,否则早就也变成了草原和树林。
鄂尔多斯的变化引来世界瞩目,鄂市领导班子头脑非常清醒:防沙治沙只是第一步,必须通过发展林沙产业,带动沙区产业结构调整,把防沙治沙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农牧民增收的绿色增长点,最终使他们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仅举一例。
治理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时,种植了3000多万亩的沙生灌木,其中沙柳的种植面积为1000万亩。沙柳似“网围栏”般将沙地边缘紧紧封锁,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灌木王国”,改变了荒漠化造成的恶劣生存环境,在沙地治理中实在是一个创举。
看似普通的沙柳却浑身是宝。沙柳耐旱、耐寒、耐高温、耐盐碱、耐沙埋、抗风蚀、易繁殖,生长速度很快,特别适合在沙地里种植。但是沙柳需要每4—5年平茬复壮,定期平茬的沙柳可以长期茁壮生长,不定期平茬它就会枯萎死掉。平茬便会产生大量修剪掉的废沙柳条,这些废沙柳条子以前是农牧民的烧火棍子,可是现在却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宝贝。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慧眼识珠,与伊旗政府协商共建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沙柳资源,研发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绿色建材,从而形成循环持续产业化治沙模式,推动了生态经济建设。这样,平日里贱之又贱的烧火柴变成了建材宝贝,这一科技创新,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沙漠变绿色,绿色创效益,反哺当地百姓,便成了鄂尔多斯沙漠改造经济中的新理念新模式!
鄂尔多斯,这座煤海沙丘上的城市,正在彻底改变昔日的形象,已经成为绿色的城市,生态的城市,宜居的城市,快乐的城市,旅游的城市,消夏的城市,一座富庶但是有文化的城市。随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鄂尔多斯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城市,成为所有荒漠化国家朝觐的圣地。
沧海桑田,沙漠奇迹。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鄂尔多斯!
许大立
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重庆晚报副总编辑、顾问,重庆经济报总编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148jt3j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城市形象宣传片,即日起在CCTV-4《海峡两岸》/CCTV-1/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放最新版本广告片。敬请留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