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型舞剧《森吉德玛》4月9日鄂尔多斯大剧院经典再现!
《森吉德玛》作为鄂尔多斯的文化名片,它是鄂尔多斯的历史,它是每个鄂尔多斯人心中的骄傲。“中国的朱丽叶,草原上的祝英台。”
1987年5月1日在鄂尔多斯首演引起了轰动。
这是一个来自草原的传说,历久弥新;经典再续;这是一幕民族风的舞剧,永恒激荡;这,更是鄂尔多斯的新名片,扬名尚进。
1985年,鄂尔多斯人将《森吉德玛》从一个民间故事演绎为一种文化符号。彼时经年,森吉德玛和布日固德掀开传说的帷幔,走过草色茵浓花事荼蘼的春天,走过情窦初开一见倾心的湖畔,走过伤心欲绝悲不成声的暗夜,走入一场场座无虚席的观众,生与死、爱与恨、聚与散、笑与泪,梦境与现实、美好与残酷、真情与厄运、抗争与悲剧,交汇成曲、起舞为剧,移步换景,却成永恒。舞剧一经播出,深受好评,并相继获得大奖,被誉为“中国的朱丽叶”、“草原的祝英台”。成为鄂尔多斯的荣光。
融千般情怀,化万古烟尘。直到今天,还有人怀念着那样凄美而震撼的《森吉德玛》,文化的力量就这样薪火相传。
30年的时间刻度里,《森吉德玛》从历史的罅隙中落下,曾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捞那些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文化基因。从经典到重塑经典,是鄂尔多斯“文化品牌意识”和“文化品牌共识”从懵懂到觉醒的过程。
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鄂尔多斯举办,而新版《森吉德玛》盛大上演,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交叉重合,也不可草率的定义为“给盛会助兴”,而是鄂尔多斯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文化力作。
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对鄂尔多斯传统舞剧《森吉德玛》进行了重新策划,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对1985版《森吉德玛》重新编排,力争打造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舞剧。
或豪放如白骏或轻翩似春燕的舞蹈编排,或宏大如长风或柔情似清泉的音乐烘托,或绚丽如彩虹或典雅似水墨的背景铺陈,《查玛舞》、《摔跤舞》、《顶碗舞》、《马舞》、《牛角舞》、《珠岚舞》、《送情歌》……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一颗颗光彩耀人的珍珠,跳跃在整个舞剧中,却又被故事本身这根“金线”牵扯着,既深化了“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又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大美其美。
涤心荡魂自有时。《森吉德玛》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价值、全新的构想冲破了30年的时光旧尘,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婚庆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体育竞技文化、民乐文化等内容泅渡过岁月的长河,将文化的精粹绵延成无声的神坛,让世人聆听她的吟唱。
前世约定,长梦一别,已是情愫如许。当为爱而奋不顾身的布日固德冒死来营救心力交瘁的森吉德玛却只能永远的长眠在了情人的怀抱。此刻,悲戚凉薄的音乐、悲痛欲绝的呐喊、沉郁艰深的舞姿,深深的刺在了观众的心上。大幕拉起、灯光亮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眼角的热泪,都凝结着一场际遇与分离、爱情与死亡的挽歌。
而这份由悲剧衍伸出来的温情,必会穿越凄风冷雨,久久地回荡在观众的生命历程中。这便是文化的魅力。
人尘俱老,文化常新。旧版《森吉德玛》的男主角郭明利在新版《森吉德玛》中担任了执行导演。当他看到新一代的舞者传承自己又超越自己,那个年轻身体里还潜藏着另一个依然年轻跃动的灵魂,他是否感慨万千却又欣喜不已?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幕角色更鲜明、人性更突出、人情更丰富的新剧再一次筑牢了鄂尔多斯的文化基座,传承了鄂尔多斯的创新基因,凸显了鄂尔多斯的品牌张力。
一首民歌、一场交响、一幕舞剧、一个文艺符号、一个时代的隐喻、一个民族文化的百老汇,有人说它是延宕性的美,有人说它是时代性的悲,不论如何诠释表象,与30年前相比,《森吉德玛》注定要被赋予更多新的意义和更高远的定位。旧版以文艺创作演出为核心理念,新版则以创新品牌为核心要素,使传统文化资源转换为文旅产业资本,凝聚成鄂尔多斯文化创新的金名片。
《森吉德玛》,穿越时空,再度交响,情深意更长!
04-09 周一 19:30 经典再现--大型舞剧《森吉德玛》
鄂尔多斯大剧院·歌剧厅
来源:鄂尔多斯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