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入越来越高,村貌越来越美…这个村子发生了啥?



深秋时节,乌审草原层林尽染 ,美景如画,红色的树叶和金黄色玉米秆随风荡漾,饱满的玉米棒裂开笑脸,到处是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走进木都柴达木村,笔直的水泥路向村里延伸,两旁是整齐的绿化环绕,绿色的水里倒映出树木的身影,显得格外靓丽多姿。正在田间秋收的木都柴达木村村民王润羔告诉记者:“现在生活真的是越过越好了,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而且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乌审旗嘎鲁图镇木都柴达木村,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迈好乡村振兴第一步,正在走上一条产业兴村、文化靓村的美丽“蝶变”之路。


高障保笑了


中秋节这天,今年新识别的贫困户高障保搬进了80平米的新房,而且这一天市建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韦向东给他家送来两口猪8600元的卖猪钱,高障保乐得合不拢嘴。

高障保今年76岁,患有肺气肿、腰间盘突出,无劳动能力,妻子患肺癌晚期,无劳动能力,高障保及妻子因常年患病,四处求医,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外债,致使家庭贫困。

高障保原来居住的不足40平米的危房已经拆为平地,为了让儿子照顾老两口,房子多盖了十几平米,现在儿子和两位老人住在了一起,工作队准备给他家铺院盖院墙。

为了让高障保家尽快摆脱贫困,今年3月底,驻村工作队协调旗扶贫办启动扶贫应急周转资金3万元,用于高障保妻子的住院治疗,同时协调旗农牧业局技术人员根据其水浇地地形帮助进行土地整合19.7亩、铺设红砂石路1.3公里,滴灌铺装、土壤改良,打井1眼,整合耕地面积达到35亩,为其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此外,为他家建成160平米标准化养猪棚圈,购买5头母猪、20头松辽黑猪。

“今年一年的收入比我家前5年的收入还多,完全脱贫了。”高障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头母猪下了56个猪仔,卖了42个猪仔,一个300元;驻村工作队帮助卖了两口猪8600元;现在有育肥猪8口,已经能出栏了,收入3万元没问题;还种着30多亩地……“今年纯收入最低也有5万元,11月5头母猪下的猪仔只能算明年的收入了。党的扶贫政策确实好,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现在的高障保信心满满,坎坷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强,他对居住在一起的儿子要求也很严格,“党和政府这么扶持我们,你一定要好好干”。

“既然驻村帮扶,就应该立足实际,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把好事办实、办好,使所驻村的群众生活更美好、更幸福。”这是韦向东在帮扶中的感悟。

红枣熟了


木都柴达木村位于乌审旗嘎鲁图镇东南25.5公里,总占地面积11.64万亩,下设7个农业社,全村336户947人,有耕地10182亩,自然牧草场达81808亩,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巩固扶持户7户。全村现有猪、羊养殖大户40户;有3个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有45户。     

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奎告诉记者,多年来,木都柴达木村主要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是一个典型的无资源、无支柱产业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为“零”,加之村民思想认识保守,始终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村民守着青山绿水过苦日子,环境脏乱差,产业没发展……这一切,让村民们渐渐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很多人开始安于“懒、散、闲”的生活。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心。”今年年初,市建委作为包联驻村单位,组成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针对如何增强村民内生动力,入户走访了解村情,面对问题研究调研,学习政策谋划产业,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培树典型鼓励信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并通过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具体实例,鼓励村民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主动的致富意识。
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摆脱“空壳村”,成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次把村委班子、农牧民代表集合在一起构思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积极为该村想路子、出点子。在深入走访调研摸准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工作队结合木都柴达木村的自身优势,引导该村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红枣种植、猪羊养殖等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地,没想到今年就挂了果,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也能有一些收入。”在该村三社枣树基地照看枣林的村民王孝荣高兴地介绍说。

这是市建委投资85万元发展经济林项目,4月份完成100亩的有机红枣种植,并成立有机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预计两年后产量达到每亩300—500斤,预计年收入在80万元左右。

为确保经济林科学种植,工作队还专门聘请2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栽培技术和后期养护2年,并对有机红枣以后的收入分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划分:村集体拿80%,20%归三社村民收入,届时每户村民可增收2000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建设下游配套项目,构建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韦向东说。

“我现在是看枣树和秋收两不误,每年照看枣树收入就5万元。加入合作社,我没投入一分钱,以后每年都能分到钱。”看着红红的果实,王孝荣信心满满。


养猪场见效益了



38岁的王建军是村里的养猪大户之一,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以前他家以务农为生,生活总是很紧巴,王建军就想着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没有文凭,自己能干什么?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王建军决定养猪,这是村里祖辈都会的一门活路,干起来上手会快很多。光是那200多头猪浩浩荡荡觅食的场景,就让不少村民羡慕不已。王建军家上半年卖了150头猪,纯收入近8万元,效益不是很理想。

虽然养猪已成为村里起步较早的一项传统产业,但传统的养殖方式并不能给村民带来梦想中的“丰厚”,如何让这传统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能力,也是驻村工作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多次外出考察,最终决定帮助村子建设种猪繁育基地,今年4月,工作队自筹资金和协调市直相关部门60万元,开始建设标准化猪舍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占地100亩的种猪繁育基地已建成,其中饲料基地40亩、种猪繁育棚舍及排污设施5亩、育肥猪活动场43亩,购买母猪8头,种猪1头,猪崽50头,成立养猪合作社,同时把1户贫困户和7户巩固扶持户纳入养猪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实现产业脱贫。之后又投资50万元建起了化粪池,养猪场产生的所有排泄物,都会得到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并作为优质肥料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既保护了环境,又变粪为宝,确保在产业发展同时也能保护好生态。

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恶臭,猪舍规范标准,干净整洁。这是记者近日在该村种猪繁育基地看到的景象。

另外,种植、仓储、饲料加工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即将开始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化经营。

“今年50多头猪即将出栏,估计产值有15万元,” 村支书王世奎笑着说,“这样既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能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了。”

让村庄变得更美


“现在听你们常说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才是那个正儿八经的过来人,现在的路不只通了而且是通到家门口了,路灯也亮了,村子也漂亮了,村委还有活动广场了,路边还有能歇一歇的凉亭……与过去相比,现在就是那个当初期盼的幸福好时代。”该村二社的王奶奶激动地说。

如今的木都柴达木村有着较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良好的村容村貌,一幅幅栩栩如生、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一处处文化景观引人驻足观赏。

“物质扶贫、精神扶贫两手都要抓好!”韦向东说,“精神扶贫”是木都柴达木村的“亮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不断夯实的党组织、一个有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一支有干劲儿有活力的工作队,带给村子的是焕发的精气神和有奔头儿的强大信心。

今年工作队投资10万元完成木都柴达木村内45公里的排水渠修缮工程,解决庄稼地、林地常年积水问题,并协调林业部门投资65万元与村内党员共同完成5.5公里村部道路绿化。现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重点对村内275户未配置厕所家庭进行改造和新建,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切实提高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于10月底前完成对现统计的150户家庭的厕所进行改造和建设。

驻村以来,工作队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和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向农牧民宣讲了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还给农牧民作了新型农牧民畜牧养殖技术专题宣讲,为村民补足精神之“钙”的同时扩充致富技能,受益农牧民达320余人。与此同时,工作队与村“两委”组织党员、种养殖大户100多人先后赴旗外等地“取经”、学习养殖技术,将可行种养殖技术引回了村里,把“真经”传递给更多农牧民。   

开设道德讲堂,让村民用群众语言、本土方言讲述身边的好人故事。开设扶贫讲座,邀请致富带头人及脱贫户现身说法,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俭节约、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形成了脱贫光荣的氛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农耕文明、家风家训、农耕谚语、村史典故等,规划打造乡风文明宣传点10个,制作身边道德典型宣传展架5个、培树先进典型2户2人,着力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同时,充分挖掘镇村本土文化人才及乡贤人士,组成农牧民文艺宣传队,将惠民政策、家乡变化、乡风文明、扶贫等内容融入小品、二人台、舞蹈等节目中,让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村里的课我一节也没落过,通过上课学习,大家的思想意识提升了,注重孝道了,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之间也更加和谐了。”村民张爱琴满脸喜悦地说。

“下一步,我们还希望工作队能帮我们解决完善水、气、互联网入户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还要制订村规民约,那时,我们村就更有看头了。”当得知这个期望已经成为包联驻村工作队的下一个工作目标时,王世奎的心里踏实了很多。

炊烟、鸡鸣,小桥、农家,池塘、垂柳……如今,木都柴达木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一砖一瓦浸润着恬淡古朴的气息,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将“美丽乡村”装点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加引人注目。


鄂尔多斯市召开脱贫攻坚培训会

电视剧《鸿雁》这两天在鄂尔多斯取景拍摄,带你去偷瞄一下~

快告诉爸妈!鄂尔多斯“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能用手机办了!不用再跑出去按指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