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歌岁月,一路相随

河南日报 2022-06-11


73年前的6月1日

《河南日报》创刊

社庆日前夕

河南日报社收到了

众多忠实读者的祝福

他们争相分享自己和

河南日报》的故事

一段段动人的记忆

饱含着真挚的情谊

传递着更深的期许




诗之缘


“《河南日报》以她的包容,为一位初学写诗的人提供舞台,让我感念。” 


□何向阳


我的第一首诗是发表在《河南日报》上的,但日子太久远,在20世纪80年代,此后世事变迁,我又多次搬家,记得当时剪贴了一本自己发表在报刊上的诗,也不知在哪里。


一直遗憾最初发表的诗没能收入自己的第一部诗集《青衿》。直到有一天,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雅鸣女士转来了电子版,日期是1985年5月23日,我迫不及待地点开第四版“大河”副刊,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家父南丁的《自由与辩证》一文。自己的诗与家父的文章同版,这个发现让我吃了一惊。


这首诗的名字是《妹妹》,当时以“何扬”的笔名发表。“妹妹不再玩布娃娃了/整天望着云彩发呆/她的心就像鸟儿一样/随着那彩云飞走了。”诗被放在了“太阳和小雨点——儿童诗一束”的栏目里。这么说来,当时的文艺版编辑认定它是一首儿童诗。从我这么多年发表的诗来看,这首儿童诗的确是一个“异数”。


说来也巧,我的第一组组诗也发表在《河南日报》,也是电子版帮忙——这一点让我感到河南日报与现代技术接轨的历史文献意识。这次是1986年7月17日的报纸。这一天的报纸很有意思,头版有一则关于文艺的消息,题目是《王蒙说:不要用看待香港股票市场的眼光看中国的文艺形势》。我想,是那个开放的环境,促使我们这一代热爱诗歌和文学的人走上了创作之路。


这一天的《河南日报》第四版“大河”副刊,发表了我的《童年的梦想》(外三首),共四首诗。其中,《我的苹果园,我的记忆》,是写郑州“苹果园”的,它在经七路的北部尽头,大片大片的苹果园如今已被河南博物院所代替;《致林海》意象上更开阔一些,今天读着当时的句子——“你浪涛样的汹涌/我礁石般的宁静/你有你的坦荡心胸/我有我的铁骨铮铮/也许我们都显示了自己的个性/才结成这样生死的联盟”,我仍能感到写下它们时的热血沸腾。


同版,还发表了一篇李若的文章《邵燕祥与何扬的师生之谊》,记述了一个初学写诗的女孩和大诗人之间的多次通信,对诗歌的探讨。如果不是再读到这篇文章,我已记不得当时曾经写过《浅谈诗人邵燕祥五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的诗歌创作》,那应是我个人最早的诗论了。我在创作之初能够得到一位大诗人的扶持,得益于那个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释放的时代环境。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诗歌不断喷涌的年代。刚刚18岁的我赶上了那个年代。而《河南日报》以她的包容,为一位初学写诗的人提供舞台,让我感念。在此,给河南日报祝寿!同时向曾在文艺部工作过的以王怀让先生为代表的诗人、作家、编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作者为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念兹在兹 河南日报


“无论在哪里,时常上网浏览《河南日报》的习惯不变,当年所剪的《河南日报》不丢。”


□解国记


1975年春,安阳地区召开工农兵通讯员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河南日报社、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向与会人员赠发学习资料,安阳市人武部范钦佩等介绍经验,大大激发了我的投稿积极性。


1975年5月14日,我写了一篇理论文章《王秀云同亲属之间建立的是什么样的关系》,于5月31日寄往《河南日报》。当时《河南日报》就4个版,容量很小,理论评论版更不是天天有,要很长时间才出一期,所以我也没抱啥刊登的希望。过了二十来天,有一次我翻《河南日报》,发现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共产党员同亲属之间应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便想看看人家都写啥、咋写的。谁知往下一看署名竟是“解国记”,再看报纸日期,1975年6月23日。读内容,编辑后的文章与我的原稿相比,衔接紧凑、逻辑严密、一气呵成。那时起,我对《河南日报》编辑的功力叹服不已。


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孩子的署名文章上报纸,别说在大队公社,就是在全县范围也非同小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登在省级党报,是对作者相当高层次的肯定。当年,清丰县石油煤建公司就找到我家,招我去做写材料的临时工;不久,又因我在煤建公司创作的豫剧《沼气新花》在全县巡演,“更有名气”的我被调到县商业局工作。我能成为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大学生,就是得益于县商业局给了我20多天的复习时间。


我对《河南日报》充满感激之情,上大学期间继续写报道写文章,先后发表了《大屯公社邮电所尽量方便群众寄信不出村汇款包裹送上门》《党报记者的光荣》等。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当记者,《河南日报》成了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我每天读报剪报,并分类整理,要到哪里采访就随手带上相关资料,心里踏踏实实——起码咱有背景资料。同时,报社领导、编辑、各地驻站记者,也对我特别关爱,不仅传授经验、提供信息、联系采访,新华社播发了我的稿子更是支持刊用,光头版头条就安排过好几次,对我鼓励很大。


后来我从黄土地调到黑土地,又调到北京工作。无论在哪里,时常上网浏览《河南日报》的习惯不变,当年所剪的《河南日报》不丢。前者让我经常了解故乡新变,得读美文新论,好似常与新朋笑语;后者集中存放于家里一个柜子中,不定啥时候就翻出旧闻看看,叹俯仰之间沧桑世事,恍若偶逢老友聊天。化用一句古语,我之于河南日报,真可谓“念兹在兹”。


(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为了诗歌和远方
“ 有一天,做了一个梦,在河南日报社旧址,建了一个‘中国报纸博物馆’,楼上还设有一间诗歌馆,馆里储存着那个年代中原青年诗人的梦。” 


□冯杰


那些年送稿子,开诗会,最后暮色向晚,我们这些“外省人”多是下榻河南日报社的招待所。招待所离报社近,办事方便,更主要是便宜,住一晚两三块钱。一间屋里四张床,几个诗人可以彻夜谈诗。


我第一次住报社招待所,还是诗人范源老兄领着。我们办好入住手续,领了几张饭票,端着一个脸盆,里面放着一个瓷碗和一双筷子,随后进入房间。记得当时我还和范源开玩笑说,“敲碗时,咋有要饭的感觉?”


生活在北中原乡村,经常有河东人端着空碗在街道上游走,像木铎采风的诗人。


后来我想,大体亦一样,用诗人的口气说,我们要的是“诗歌的粮食”。那是一个诗歌的年代,我从大河之北搭五六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省城,就是为了诗歌,为了一个梦。


诗人范源先生已经去世30多年了,他是我见到的中原诗人里对诗歌最投入。至今我还能想起河南日报社旧址的模样,纬一路一号,老旧式办公楼。诗人们坐在那里,谈诗论诗,之后,返回招待所。


有的诗人走了,一去不复返,有的来来去去。


那些地理符号是记忆里的路灯。纬一路、纬五路、经七路,现在我偶尔走过,觉得旧事恍然。一切不能重新开始,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行诗如何写就?是否还写?


有一天,做了一个梦,在河南日报社旧址,建了一个“中国报纸博物馆”,楼上还设有一间诗歌馆,馆里储存着那个年代中原青年诗人的梦。


一个讲解员在说,诗人都老了,梦没老。


(作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


心中那座灯塔
“《河南日报》,犹如我心中一座屹立的灯塔,几十年如一日,照亮着我的写作和履职尽责之路。”  


□侯群华


手捧在《河南日报》发表过的文稿样报集,我心潮澎湃。《河南日报》,犹如我心中一座屹立的灯塔,几十年如一日,照亮着我的写作和履职尽责之路。


那年,应报社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之约,我写了篇《母亲的幸福时光》。文章发表后,有位曾一起工作的小兄弟给我打来电话,触景生情忆起他的母亲,在电话里竟哽咽不已。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我被单位同事驻村的事迹所感动,撰写了一篇纪实散文《刁河村的扶贫故事》,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驻村第一书记换届时,我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偏远山区驻村。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大年初二就从省城出发,在所驻村坚守近两个月。当年3月4日,我的一篇《牵挂铺满村庄》在“中原风”副刊头题发表。文章里,我用亲身感受,描绘了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群众一起抗疫的鲜活画面。


在“我与黄河”征文活动中,我看到许多文友讲述了与母亲河有关的动人故事,非常受启迪和鼓舞,也拿起笔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几十年从听黄河、看黄河到爱黄河的切身经历,投给了《河南日报》……


乳燕试飞,需有老燕护航。一路走来,许多未曾谋面的编辑老师都以负责的态度,或微信或电话沟通,给我指点迷津。感谢《河南日报》,感谢那些编辑老师!


(作者为省市场监管局派驻南阳市镇平县玉都街道肖营村第一书记)



哺育中原儿女的精神旗帜


“《河南日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奋斗,创造了辉煌成就,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杨承训


《河南日报》创刊70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哺育中原儿女,并滋养了我省几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我作为《河南日报》的一个老读者和老作者,一直得益于她的支持和教导。这里仅据我几十年来发表的几十篇文章略谈她的光辉业绩。


首先,她把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和中原的实际结合起来,致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真谛。记得1982年秋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了一篇学习邓小平为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开幕词的稿子,发表在《河南日报》上,可以说这是在河南较早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9年5月我在《河南日报》发表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要谛》一文,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后,又发表了多篇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文章,对于扫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有重要意义。


其次,全面适时地传播省委的重要部署,从理论上促进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普及。改革开放之初,重点宣传了党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的理论,使广大群众明白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后,突出宣传新发展理念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河南日报》上发表的《管理创新,搞活国企的法宝》等文,论证了企业成长的进程、发展的周期等。


同时,《河南日报》又汇集群众的智慧,及时反映理论界的一些重要建议。在几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中,河南理论界都曾提出一些前瞻性建议,理论工作者和报社编辑、记者共同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提供了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有选择地予以吸纳。对于构建中原城市群,河南理论界受省委、省政府的委托,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河南日报》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辉煌成就,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相信《河南日报》在新时代将继往开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和理论创新的坚强阵地。


(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难以忘却的情结


“白驹过隙,弹指间43年过去。我心中始终对他们心存感激,总有一份永远难以忘却的情结……”


□刘天智


43年前,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日报》上刊登。自此,我的人生竟和报刊结下不解之缘。


1979年,我在老家温县赵堡上高中,在学校报栏中常能见到《河南日报》。看得多了,就萌发了投稿的念头,但又觉得那是遥不可及、天真的少年梦。


高考的恢复使农村的莘莘学子有了通过奋发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在这关键时候,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谈恋爱,就写了一篇《青年学生不要过早谈恋爱》的短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稿了。


大概一个月后的某天,班主任常步振老师兴冲冲地找到我:“你的文章发表了!我专门给你找了一张《河南日报》,你保存好。”我很感意外,更感自豪,这也激发了我写作的积极性。


当年我常在报上看到一些劳模的事迹,有的人父母病危,却没有到床前尽孝和老人见上最后一面。我认为,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和人文伦理而言,这样的做法不妥,就写了一篇评论寄给《河南日报》。这在40多年前肯定是“不合时宜”的文章,没想到《河南日报》摘其要点刊发了,并就此观点开展了全省大讨论。


从高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省会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工作。多年后,当我成为省会一家都市报社的领导,经常出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大楼时,会萌发一个想法:我想见到当年编发我稿件的河南日报的编辑们,说声感谢!他们没有忽略来自穷乡僻壤的中学生的稿件,将我不成熟的稚嫩的文字精心修改刊发……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成就了我。


但也许他们早已退休,也许他们早已不记得编发过这些稿件,因为辛苦“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们,可能从没想过让作者记住自己……


白驹过隙,弹指间43年过去。我心中始终对他们心存感激,总有一份永远难以忘却的情结……


(作者为河南商报社正处级纪检书记)



大家都在看



☞河南疫情防控最新部署!
☞热化了!河南多地高温冲击40℃,接下来的一周……
☞河南出台重磅“十六条”!
☞今天,正式揭牌!
☞“出彩河南人”第五届最美大学生候选人公布!来为他们点赞助力!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转载,如经授权,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违者必究

监审:屈芳
审核:梁栋制图:李克
责编:谢丛蔓 惠晓晗 张远

近期热门视频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河南日报视频号~

觉得好就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