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三生三世》到《楚乔传》:网络小说为什么读起来上瘾? | 土逗谈

2017-06-22 白洁如 土逗公社

当下中国网络小说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着中国各个阶层的读者,甚至也同步引领着世界范围的追捧热;网络写作不仅引发文学理论的广泛探讨,也在现实社会中,搅动着“打怪升级”、“扮猪吃老虎”“、抱得N个美人归的真实欲望。

作者 | 白洁如

编辑 | 耄耋

美编 | 黄山

十年没有看过网络小说了,生怕自己这个写过、看过、逃避过网络小说的人,会写出一篇外行的评论,急匆匆地搜索了几个网络小说门户网站,看到萧鼎出了新书连载,风格、题材甚至文体都没什么大的变化,而唐家三少从前两年就已经开始写什么品酒师的故事了。又跑去晋江、红袖添香,把这些所谓的“女站”的小说排行榜搜罗了大概。粗浅地说来,结构上并没有什么新变化,比较典型的成长小说的模式,从比喻的意义上说男性的写作大多是,“打怪升级”“扮猪吃老虎”“抱得N个美人归”,方法可以是并不限于:修仙、穿越、征战、阴谋。女性的写作有几个典型的套路,这都是网络小说网站后台可见的分类:一女N男,虐恋,耽美。网络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将人的欲望弥散在整个故事中,使人在阅读中不断地体会和建构着一种成就感,欲望的慰藉和调和,大抵是网络小说最初的出发点。


实现的欲望vs无法实现的欲望

网络小说的地位在这十年确实有着显著上扬。随着一大波的电视剧、电影改编,网络小说作者们乘着IP的翅膀扶摇直上,甚至背负着“中国好故事”的期待,在影视的泡沫里掘金。如果我们认真看看唐家三少打扮入时举着红酒,在微博发出酒会照片,就能嗅到与当年那种在QQ群聊时代全然不同的阅读参与和粉丝经济,相隔10年,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有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消费的欲望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有趣的是,网络小说作者们似乎实现了他们当年在自己的小说中才能实现的挥金如土的生活,他们开始表现自己体面、有能力、甚至有某种责任感的中上层样貌,甚至可能早已认为自己过着自己相信的生活,而他们的读者也有了新的变化,如果10年前,这些读者还是初高中学生加上所谓的“外省青年”,如今如果不考虑流失的读者,网络小说的读者经历了10年的成长,他们可能大学毕业、可能流动到大城市、可能已经成家,但他们的欲望,仍旧没有实现。



当年青涩的宅男宅女写手们,如今成为微博动辄几百万粉丝的名人,但网络小说作家的地位仍然尴尬,只需要看几个网络小说作者的微博简介,就能看到,他们会把“作协”或者一些严肃文学的奖项放在自己的“著名网络作家”名号前面,即使后者为他们带了如今的名望、财富和资源,他们仍然对自己是否是“作家”感到焦虑。当然这些作者里绝对不乏佼佼者,毕竟虽然结构框架十分雷同,但故事中人的意志、情感、坚持、动机种种,都是任何写作者必须做好的功课。想象力、整体的世界架构、语言的流畅和精到,这对任何一个网络小说写作成功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诛仙》感动了大概两代人,甚至有人为了游戏中的心爱的“碧瑶”,惊天动地的骑行挽回“虚拟旧爱”。《鬼吹灯》《盗墓笔记》当年对年青一代更像是香烟和致幻剂一样的存在,那是一种潮流,你要么在课上得看,要么回家睡觉前要偷偷地看,那是班级里一些早熟的孩子必定要炫耀的“成人小说”,而今,这些故事成了任何年轻一代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的故事。


是不是我们的欲望的胃口更大了?以前觉得是硬菜的东西,现在不过是开胃菜了。我们要如何理解网络小说读者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而到底是哪些欲望,使得网络小说整个行业蒸蒸日上,在文学已经死了的今天,仍然坐拥着无数渴望的双眼?


欲望的故事:谁在阅读网络小说?

如果有人要研究网络小说,只研究文本恐怕是过时了,起码要做几个不同的群体、组织的关联性的研究,网络小说作者、网络小说读者、网络小说改编影视的产业链,都在这场关于“造梦”的欲望变现大戏里,承担着自己的角色。


网络小说作者这个群体,非常有意思。他们看起来似乎虽然随着社会上下浮动,但整体的内核是架空的,从他们的生活轨迹上讲,他们并不是靠文学才能而是靠商业价值而成就了自身(这意味着输出能力或者说生产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相关性大大减弱)。如果是相同的写作者,同样的文学表达,如果换成另外的框架而不是网络小说这种成熟的“扮猪吃老虎”结构,是绝不能得到他们如今的财富和生活的。因而他们的生活表面上是就写作展开的,而内里的逻辑还是资本的逻辑。


2014网络作家富豪榜


正是因为这套资本的逻辑,使得网络小说作者不能像任何一个严肃文学的写作者一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就和成长。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自我复制的生产来积累文字的吸引力和变现的能力。所以他们只实现了经济地位上的上升,而在写作意义上,或者更广的文化政治意义上,他们并不占有一席之地。将《佣兵天下》改编成影视作品和把《我不是潘金莲》搬上银幕,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要面对不同的期待。但每个网络小说作家大概都有一个“权力的游戏梦”,希望自己是一个造物主式的写作者,而不是某个IP的提供者,举个政治不正确的例子,这是母亲和代孕妈妈的区别。而网络小说作者的焦虑就在,虽然作品真的是“己出”,但呈现为影视作品时,他们甚至连大方向都无法参与设定。当然少数几个非常受到推崇的作者是超越这个群体的。但不能因此对网络小说作者的前景有过高估计。


从内容看,这些作者从不直接和生活感知连接,他们写不出严肃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人,但他们可以复制出无数挣扎的母体和情境,这个不断复制的情景,是一代一代读者陷入到阅读网络小说瘾的最核心的吸引力。而这个成长情景,这个不断因有超人能力而克服困难、羞辱敌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实在是应对广义的“青春期焦虑”的一剂良药。或者用标题的话来讲,是十分爽口和安慰人的精神啤酒。之所以说广义的“青春期焦虑”,是因为这种“对未来不确定”“选择多而无力”“随时会被偶然性改变”“竞争下的不作为”,已经成为如今每个现代人的日常感受,而不是任何一个青春期少年的特殊感受了。而且这种感受,很悲观地说,很可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无法得到解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年轻人对美剧有很大的热爱。因为大多数美剧(这里指比较肥皂剧意义上的,但其实细细想来,对于《纸牌屋》、《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的观看行为,又何尝不是通过制造对立和矛盾而应对焦虑呢)都是在应对弥散在生活中的根源焦虑。


而网络小说作者就像HBO的编剧们一样,把自己的力量完全放在治疗人们巨大的根源性的匮乏——暴力与性爱上。只不过用一套中下层喜闻乐见的语言,述说着那些充满、盈溢了欲望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小说的前史依然是神话,而网络小说对于这些挣扎在焦虑感中的年轻人而言,是像啤酒一样的日常刚需。读者到底要什么?这并不是传统的严肃作家会考虑的实际问题。而网络小说直接把读者的欲望延展成故事,因此就像两个本来就可以嵌套在一起的结构一样,读者的匮乏感、焦虑感和成长小说模式下的扮猪吃老虎一下子喜结连理,变成了在地铁里脚下不稳也依然紧握着手机坚持阅读的姿态。

本文首发于土逗公社

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土逗怕哪天联系不到你,请大家让自己身边有土逗气质的亲朋好友加管理员微信吧!

微信管理员id:tootopialee

微信管理员二维码

欢迎通过以下各种途径关注“土逗公社”

微博:@土逗公社

豆瓣:土逗公社

知乎:土逗君

土逗谈

咦?有大事发生?有劲爆热点?

它从哪里来?它往何处去?和我们啥关系?

嗯…我们一块儿谈谈…

投稿信箱contact@tootopia.me


漫画:发条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

女权直男 | 俄国革命 | 感恩教育 | 土逗青年说 | 中国武术 | 项飚 | 空巢青年 | 马克龙摔跤吧爸爸 | 做工的人 | 我妈 | 安邦 | 灵活就业 | 性侵 | 青花瓷 | 食物浪费 | 彩礼 |恩格斯 | 中国房地产 | 欢乐颂 | 网红美食 | 丁璇……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