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2星
2022年9月3日7时44分
长征四号丙遥五十二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2星
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星箭均由航天八院抓总研制
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93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6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5次发射。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针对不同类型卫星,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可采取灵活的发射方案,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一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本次发射的遥感三十三号02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1
火箭试验队:
三路出击、会师为战
长征四号丙遥五十二运载火箭是本年度长四型号的第8发任务。面对疫情的常态化,型号人员充分发扬“我型我上、有需则上”的精神,以“三个惟有”为发展理念,把每一发都当成首发,凝神聚力、稳扎稳打,持续践行“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模式。面对疫情给任务安排带来的困难,型号精心组织,安排三批人员从两地集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千里逆行,只为成功:一支是提前离沪赴前线集中隔离的“先锋队”;一支是刚完成太原发射任务,一日奔袭三千里乘大巴抵达戈壁的“机动旅”;一支是连续奋战数日总装、测试、进场无缝衔接的“特种兵”。面对当地疫情形势,试验队制定专项防疫措施,严守防疫红线,严格落实地区及发射场的防疫要求。八九月的酒泉依然炎热,试验队员不畏高温“烤”验,身着防护服有序开展发射场各项工作,保证任务节点不拖延。
长四试验队具有老岗位新同志多、老同志担任新岗位的特点。火箭总指挥仓飚提醒试验队员:“新同志首次上岗要多积累发射场实际操作经验,老同志要多关注、多交代;老同志虽然经验丰富,但本次面临新岗位也不可疏忽大意,产品设备要清点到位、交底清楚、技术状态要吃透。”试验队发扬航天“传帮带”传统,采用“一老带一新”的原则,帮助“航天后浪”在实践中感悟航天、投身航天,加快融入到建设航天强国的洪流中。受天气原因影响,型号转场进度提前。为了保证节点,试验队在发射场的大力配合下,保进度与保质量并重,在不到一周时间内顺利完成了火箭吊装、恢复、设备安装、产品测试和转运等工作。通过在一线淬火历练,航天青年积累了宝贵的发射场操作经验,并逐步在后续任务中勇挑大梁。
本发是长四型号采用全自主对准技术的第三发,经过前序任务的不断完善,在测试方法、判读要求和预案处置方面更加完备;统一测试状态并优化电气测试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时消除了频繁切换状态;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本发火箭针对增压系统减压阀进行可靠性更改,更改后的阀门状态与箱体压力更匹配。
针对发射场工作,长四试验队采取“日清制例会”“待办事项闭环落实”等管理措施,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本次任务针对型号任务特点重新梳理开展“确认制策划”、调整优化“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提升发射场工作质量确认有效性,使工作的完备性、细致度和效率再上台阶。
卫星试验队:
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2
遥感三十三号02星研制团队秉承“自主创新、艰苦奋斗、严慎细实、大力协同、和谐共赢”的光荣传统,克服难度大、时间紧等困难,全力以赴保障卫星研制进度,以“保节点、攻难关、共担当、勇实现”的工作作风,创新思维,优化流程,全面实施确认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
研制团队在疫情期间采用“单机远程验收、整星远程测试、大系统远程对接”等创新方式,确保卫星各项研制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型号出厂后,试验队提前策划、精准施策,按照上海、酒泉、西安和北京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协调,确保多地人员按时到岗,保障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面对密集的发射任务和人员的紧缺,卫星研制团队认真贯彻八院卫星研制流程优化的要求,勇于担当、充分论证,实施整星铁路运输、电池装星带电运输、取消发射场火工品展开试验和发射场测试项目精简等优化措施。其中,改为电池装星状态的整星运输后,在发射场操作的接插件数量由94个降至10个,电测前的总装操作时间由6天减为1.5天,减少了卫星合舱、带电插拔等高风险项目;取消了火工品展开试验,减少了展开试验操作和中间确认环节80余项;精简了卫星在技术区的测试项目,减少了现场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制团队出厂质量确认制以“标准不降、要求覆盖、项目完整、有效落实”为原则,以“压实责任、实物检查、数据比对、记录复核”为手段,将卫星AIT过程和结果以及成功包络线分析、出厂专项等工作纳入确认项目,形成总确认表30份,数据记录表149份,覆盖了型号出厂标准的内容,优化了航天型号技术评审工作。
同时,卫星试验队将发射场质量确认制工作与“八院卫星产品数据包管理系统”信息化工具有机结合,实施“全流程线上质量确认”,做到“现场无纸化办公”,形成总确认表48份,过程记录表283份,实现了质量确认工作“同操作、同采集、同确认”的目标,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高效达成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