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征四号丙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号A/B星

上海航天 2023-02-21

2022年12月12日16时22分,长征四号丙遥五十七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试验二十号A/B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二十号A/B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五院、八院分别承担了卫星的抓总研制工作。





火箭试验队

全面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管控精度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针对不同类型的卫星和不同的轨道要求,可采取灵活的发射方式,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根据任务特点,本发火箭采用Φ3350一箭双星串联发射布局,全箭为冗余改进二状态,遥测系统采用5M码速率传输设备,配套2M中继用户终端及图像测量系统。


十二月的额济纳旗,褪去了缤纷金色,迎来了银装素裹。坚守在东风航天城的长四试验队,在圆满完成上一发任务后,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本发任务中。火箭转场期间恰逢寒流过境,试验队员克服低温寒潮给人员和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顺利完成了箭体转场和组合体转场工作;期间发射场多任务并行,长四试验队按发射场工作安排,把握好工作节奏,利用非岗位时间开展双想复查和工作项目推演,确保状态正确、流程清楚、操作准确、结果圆满。



针对本次发射,型号落实“四加严”措施,产品优选优配、骨干人员保障,全面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管控精度。在发射场工作期间,试验队精心策划和实施了多项质量再确认工作,确保了风险识别全面、控制措施落实、产品质量可靠。

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95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8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54次发射





卫星试验队

大力协同大胆创新求突破


面对试验二十号B星技术难点多、载荷研制周期长等难题,型号队伍在研制全周期内系统策划并密集开展技术讨论与分析工作,在保证工程可实现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同时在研制过程中引入数字平行系统,不断在任务要素上反复推演,对发现的潜在问题及时闭环解决。卫星总体协同各研制单位,统筹考虑业务流程、资源分配,持续优化技术方案,通过卫星任务全流程贯通,确保整星方案最优,在轨运行可靠。



由于星上软件配置项多,软件研制压力始终贯穿卫星研制全过程。为了不影响关键的大系统对接,尽早确定卫星技术状态,总体所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如期完成了软件的代码编制和测试,成为了组织保成功、组织提效率的生动案例


年初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正是卫星产品研制和大型试验的关键时期。在型号两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主动驻守所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通过远程测试、岗位统筹、产品验收流程优化等方式,将疫情对卫星研制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了产品的交付质量和研制进度。



面对繁重的大系统对接任务和复杂的接口界面,试验队员马不停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次奔赴全国多地开展联调联试。他们克服疫情的重重阻碍,南下北上多地轮转,前后联动多地协同,高效完成了与测控、运控、应用等大系统相关对接试验。


在卫星研制的过程中,项目办精准策划,持续优化产品验收方式、简化整星测试项目,抓牢主线、并推辅线。在关键时刻总体总装队员身兼数职,以“三班倒”“白加黑”的方式,在关键时刻顶得上、豁得出,最终确保了星上产品按期交付,在此基础上,团队一鼓作气,在2个月内完成所有大型试验,确保卫星按计划完成研制具备出厂条件。



为降低疫情对型号发射任务产生的影响,试验队提早策划,采取全体试验队员随卫星专列进场的方案,在优化发射场研制流程的同时,保证了进场队员的安全。专列上试验队员没有松懈,他们利用在列车上的时间查漏补缺,对整星使用规则、故障预案等开展了详尽的讨论,确保了任务万无一失。餐车、卧铺车厢,都成了大家的讨论场所。车内的热烈氛围、窗外的戈壁美景,成了全体试验队员难忘的回忆。



试验二十号B星发射场工作复杂,任务难度大,为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试验队分成两支队伍并行工作。一支队伍按照发射场流程有序完成卫星的总装、测试、试验以及确认等各项工作,另一支队伍利用地面验证系统同步开展演练,为后续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夯实基础,团队的拼搏精神和顽强作风赢得了用户的赞誉。


作者:于泽游  梁奕瑾   徐   融 

摄影:孟凡子 颜鹏飞

编辑:马永香

责编:岳付升

监制:刘   茜   沈    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