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卫华:温和与犀利之间,讲好中国故事

张开怡 复旦青年 2023-04-06

从布鲁塞尔到上海,跨越两大洲的距离,作为驻外记者,与原乡的分别,对于陈卫华,多多少少,也带来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不倦的激动。

复旦青年记者 张开怡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朱骊冰 编辑


受到“校园浓郁的人文社科氛围”感染,1984年,时为复旦大学微生物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陈卫华,报考并通过了复旦新闻系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国际新闻双学位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养中国新一代驻外记者,且不同于传统注重“专才”的新闻人培养模式,而旨在打造具有综合素质的“多面手”型记者。这为陈卫华日后的新闻理念与实践埋下了种子。


毕业后,经分配,陈卫华进入中国日报社,正式开启了记者生涯。在国内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时值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陈卫华深耕于社会新闻领域,对国家发展情势有了深刻认知,这为他从事对外传播打下基础;2009年至2018年间,陈卫华常驻美国,担任驻纽约和华盛顿首席记者;2018年6月至今,陈卫华担任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社长,常驻比利时。


奔赴在路上


在陈卫华眼中,记者职业是一个提供“无限学习机会”的平台,观点输出的“能量释放”与知识输入的“自我充电”相伴相生。


在美国的八年半里,陈卫华参与了诸多学者项目和学术研讨。在明尼苏达马卡莱斯特学院世界新闻研究所学者项目中,他前往了艾滋病中心、美国缉毒所、美国联邦调查局等机构,并和农民、艺术家等不同身份的美国人住在一起,“感受美国的脉搏”。在斯坦福大学的新闻工作者访问学者项目中,陈卫华多次参与专题小组研究讨论活动,理解国际政治社会的种种议题。


▲陈卫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奈特学者项目 

/图源:陈卫华


一线,是陈卫华的能量释放地。2014年,在埃塞俄比亚采访中国投资企业云集的东方工业园区时,陈卫华住进园区内中方职工集体宿舍,一星期内完成对近十家企业的深度采访报道;2018年12月初,在报道第6届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期间,陈卫华突然得知法国将爆发大规模“黄马甲”抗议,他一早赶往巴黎街头,在全副武装的警察和群情激奋的示威者之间穿梭,和大量示威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最终写下了整版深度报道,分析法国的社会问题。


“Seeing is believing.”陈卫华坚信,记者在目睹现场后写出的报道,和通过二手信源转写的文章,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截然不同。而一名中国记者所带有的独特视角,是“CNN或者BBC的观察”所无法覆盖的。


冲在异国他乡的一线,往往是单枪匹马。当谈到“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的团队构成时,陈卫华笑称,自己的社长头衔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偶尔有实习生,绝大部分时间只他一人。陈卫华表示,传统三四十人合作的“奢侈”型团队已不适应多数新闻行业发展形势。新时代传播媒体对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能”,即一名合格的记者不仅要掌握多重媒体表达语言,还要掌握现代设备操作技能,集策划、采访、摄影、写作、编辑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同时,鉴于新闻时效的要求,有许多来不及跨国请示汇报的情况,也需由驻外记者个人独自判断。“这就是所谓的‘将在前方’。”


陈卫华驻美近九年时间,2018年调任后至今,又常驻比利时。相较于大部分驻外记者三四年即更换站点的频率倾向,陈卫华的驻外周期明显较长。多年驻外报道的经历让陈卫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逐渐对国际事件形成惯性的敏感。他指出,随着中国的贸易、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我们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在今天,无论是能源市场价格波动还是某国政治局势变化都会影响到中国——“任何事情都可能跟中国有关”。遇到突发事件,就要立刻踏上行路,因而驻外记者“总是在路上”,陈卫华说。


真诚绘故事


驻外13年,从亚洲到南美洲,从海地太子港到葡萄牙里斯本,这一路上,陈卫华见证过灾难和动乱,参与了研究和讨论现场,也记录下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记录欧美各地动物园中的大熊猫生活的系列稿件是陈卫华的“出圈作”之一。一位美国游客在接受陈卫华采访时表示,自己从2006年起,就定期前往美国国家动物园看望居住其中的熊猫,当得知熊猫宝宝将要回到中国的消息,她非常不舍,坦言宝宝离开美国的那天她一定会伤心地哭出来。


 “熊猫太可爱了。” 陈卫华笑着说。在数十篇熊猫报道中,他用客观、平实的文字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大熊猫的日常。他表示,介绍许多中国特色事物的时候,不必刻意政治化、拔高化,纯粹的、坦荡的讲述已然足够。


“文化是人类最具有共同性的存在。”在陈卫华看来,从文化这一切口展开的叙事最易于被读者传播与接受。他提到:“中国对外出口最少的,其实是美食与大厨。要是在国外能够把面做的像苏州的面那么好哇,我觉得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就会上升,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就改观了!”


陈卫华对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成果之一,是在驻美期间完成了几十位在美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通”的人物专访,包括世界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和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霍尔迈茨(Robert Hormats),他们或是一辈子研究中国,或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关系发展。这些“中国通”们大多年事已高,当听他们回溯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和种种人生经历,陈卫华有一种“抢救历史文物”的感觉。在专访了几位来自美国顶尖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后,陈卫华发现自己的文章登在了学会官网首页,这让他非常欣喜。而在稿件之外,他也与这些受访者建立起了信任甚至友谊。


▲ 陈卫华在纽约采访原欧委会主席普罗迪

/图源:陈卫华


在采访傅高义期间,陈卫华与这位年逾耄耋的哈佛教授成了忘年之交。起初两次采访过后,傅高义都提出要在刊登前看一下稿件,并强调不是要“审查”,只是确认事实的准确性。陈卫华坦然给之。傅高义用邮件回复他:“你引用得很准确,我喜欢你的文章……我很高兴与对我准确报道的记者合作。”此后,傅高义又多次接受了陈卫华的采访,再也没有提出查看稿件的要求。而当陈卫华的采访稿件需要专家评论留言时,傅高义也会很快答应。


在陈卫华看来,驻外记者不仅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形象的代言者。“现在的很多西方媒体,在一些政客、利益集团的带动下,喜欢把中国人描写成机器人一样受控制、被洗脑的形象。”但当绝大多数的西方同事、受访者与他接触过后,都会意识到,眼前这个朋友,不仅有独立的思维,还是个“有趣”的灵魂。


无论是以记者身份撰写稿件,还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跨国交往,“真诚”二字都是陈卫华待人接物的核心要义。“我们想展现给世界,中国最真实的面貌。”他表示,在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时,只是心平气和地,坦荡地,真实地展现自己。


个性——犀利与坚守


面对这个融媒体时代,陈卫华深感“人人皆可为记者”。展示中国形象、书写中国的故事的平台也随之变得多元:个人专栏、推特的点赞留言转发、YouTube视频、网络直播……陈卫华还在不断尝试新的传播媒介。


驻美期间,陈卫华用视频形式解读每周新闻热点;从2016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就职仪式,到2021年在意大利举办的G20峰会,陈卫华都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一个人,一部手机,一支自拍杆,就开始了网络英文直播;中国日报的“卫华有话说”板块,更是陈卫华坚持分析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展现立体中国形象的的重要平台。


近些年,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全球舆论场中的“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强。虽然不乏鲜花与赞扬,但“反华”之声也悄然出现在了社交媒体上。以“润物细无声”的报道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陈卫华在推特上火力全开,以犀利回怼西方政客、记者等对中国的攻讦而出圈。


陈卫华坦诚地说,自己在推特上虽然不时有点“战狼”式风格,但他其实更喜欢以学术研讨、辩论的方式和人讲道理。然而,陈卫华认为,当前的社交媒体更像是一个非理性的环境。面对“不公平的、扭曲的、无中生有的批评”,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生气是很自然的。作为中国日报的驻外记者,陈卫华知道自己需要把握的言论尺度,但在较大的自由空间内,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去纠正世界对中国的不实印象。


陈卫华提到,当前国际话语体系的西强我弱是一个现实,如何更宏亮地传播中国声音,十分重要。如今,从外交部到新闻媒体,从官方到民间,中国对外的传播方式较传统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与突破,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在国内外舆论场中都有着巨大“流量”的个人。他鼓励充分发挥记者潜力,“以个性的记者,展现多元的中国。”


▲陈卫华在布鲁塞尔采访欧洲议会议员

/图源:陈卫华


从布鲁塞尔到上海,跨越两大洲的距离,作为驻外记者,与原乡的分别,对于陈卫华,多多少少,也带来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不倦的激动。“对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来说,有人付你钱让你去了解世界,又给你相对的自由度,那太好了。”他笑着说。


陈卫华从事新闻工作已经35年多。回首这些年,从生物专业到新闻专业,从国内社会新闻记者到一线驻外记者,陈卫华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对于未来,他表示,自己还是愿意一直奔跑在一线,成为一名“专家型”的驻外记者,不断深化对于欧美地缘政治的认识与研究。他希望走出周遭的常态,去到远方,探索更多未知的人文形态与社会风貌,享受这种自由、刺激、充实的生活体验。

微信编辑丨张开怡

审核丨徐竞彦



往期精彩


江一舟:攻坚“最毒乳腺癌”,做临床科学家


疫情之下,一名医疗工作者的双城工作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