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仰与热爱 | 射击世锦赛冠军张雨:热爱本身,也是一种天赋

杨雨辰 复旦青年 2023-08-20

从十一岁开始学习射击,今年是张雨与射击相伴的第十二年。这十二年来获得的所有的奖牌都被张雨保存在一个大箱子里,她回家的时候会翻出来看看,回忆起自己过往的一场场比赛,她仍会觉得心里“很热腾”。


复旦青年记者 杨雨辰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舒静 编辑


“我没有觉得自己在技术上很有天赋;但是我热爱射击,这也是一种天赋。”这是射击运动员、复旦大学2022级中文系学生张雨对自己的评价。


在2022年埃及开罗射击(步手枪)世界锦标赛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张雨代表中国队接过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这是张雨首次在世锦赛上夺金,也是中国队时隔20年再度在该项目上夺得团体金牌。


我想练,我喜欢这个


张雨与射击的初次相遇是在家附近的一家公园里,九、十岁时,她常去那里打气球。同张雨一样经常来打气球的还有一位路人叔叔,他总是和张雨比赛,是她的第一个“射击对手”。输给张雨许多次后,他对张雨说, “你这么有天赋,都可以去练射击了” 。


当时的张雨还不知道有射击这样一个体育项目,后来,父亲的朋友将射击介绍给她,她“一听说就很高兴”,于是来到信阳射击市队,开启了她的第一堂射击课。


那堂课上,教练给张雨取了一杆红黑色的木质枪,让她坐着打。尝试几次之后,张雨很快体会到了射击的乐趣,觉得射击时“扣扳机、瞄准的那种感觉很爽,打得很痛快。”教练认为张雨打得还可以,让她留下来接着练。就这样,张雨与射击的故事拉开帷幕。


当时,市队的训练环境很简陋,没有空调。夏天天气闷热,身着层层训练服的张雨常常大汗淋漓,擦汗用的毛巾能拧出水来。面对这样困难的条件,许多跟张雨同期训练的孩子没能坚持下来。一向支持张雨练习射击的父亲也心疼女儿的辛苦,曾向张雨提出停止训练的建议。但她不愿意放弃,“我想练,我喜欢这个。”她这么对父亲说。


练习射击的初期,张雨并没有想好要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只是把射击当成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她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每周六下午上两三个小时的射击课。


练了两年左右,张雨的父亲和教练都觉得张雨很有天赋,希望她成为职业射击运动员。张雨的母亲则因为要放弃学业稍有顾虑,但他们都尊重张雨的意愿。张雨上初二时,父亲问她要不要走职业运动员道路,张雨是愿意的。“爸爸反复问我,你有没有想好,你确定吗?我说我想好了,我就要走这条路。”张雨回忆道。


做出这个选择并不是凭孩子气的热血和幻想。张雨从小在艰难的条件中训练,很清楚做一个职业运动员的艰难与坎坷。而对于射击的热爱正随着训练的深入日渐生长,它告诉张雨,这是一条她更期待走的道路。


▲日常训练时的张雨/图源:张雨


要知道,做好自己才能打好


决定成为职业运动员不久,张雨通过教练推荐,参加了省队组织的冬季集训。第一次参加冬训是2014年11月12日,那年她14岁,懵懵懂懂,只意识到“要去省队了,要第一次离开家了” 。


参加冬训的第一天,张雨很累。在市队时,她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而冬训期间是全天训练:早上6:30出早操,晨跑20分钟,7:10吃饭,7:50训练基本功,一直训练到12:00,下午2:30接着练习基本功,到下午4:00之后进行体能训练,18:00吃饭,吃完饭会有夜训,内容依旧是基本功。整个冬训时长为两个月。


冬训以比赛形式考核,结合平时表现,成绩达标的选手可以留在省队,成绩未能达标的则回市队。每年集训过后,只有个位数的选手能够留在省队,占集训总人数的一半不到。


14岁的张雨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性。她没有因竞争压力过于困扰,而是因陌生的环境和对父母的思念感到不适应,“那时候年纪小,想见父母的时候,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想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雨开始适应这种不同的生活,她说,自己那个时候训练累了 ,“第二天就好了,就重新开始了”。


在这次集训中,张雨成绩达标,留在了省队。在省队时,张雨仍然是出众的。而国家队不缺努力且有天赋的选手,要登上这个更广阔平台,她必须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2022年在埃及开罗举办的射击(步手枪)世界锦标赛是张雨参加的第一场世锦赛。能代表中国队站上这片射击场的选手都经历过层层选拔:先在全国范围内决出20人,再从中决出3人。


选拔时采用积分赛的赛制,总共三场。要与实力强劲的对手竞争,来获得参加世锦赛的门票,张雨起初并没有很大把握,只想着把自己平时的成绩打出来就好。她知道,比赛时,想得越多反而越会影响发挥,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主动降低期待值。


因为能够看到自己每场比赛的成绩,在最终结果出来前,张雨预计自己“差不多可以打(世锦赛)” 。于是,张雨更早进入为比赛全力以赴做准备的状态中。大赛当前,有重要任务在身的张雨,在训练时更加紧张,也更加认真,“那个时候就想着比赛该怎么打,没有想过累什么的” 。


2022年10月16日,张雨作为复旦大学射击队的一员,代表中国队,踏入了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决赛的赛场。比赛伊始,双方比分胶着。张雨没能迅速进入踏实打比赛的状态,而是急着打高的点数。

“但是你要知道,做好自己才能打好”,张雨这么对自己说,状态也渐渐稳定下来。随着比赛继续,张雨和另外两名队员慢慢锁定了优势。最终,中国队以16:12的成绩拿下这场比赛的金牌。


张雨在2022年埃及开罗世锦赛比赛现场

/图源:微博账号 酷哥gkd


比赛结束下场后,张雨照常收枪,准备领奖,此时的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拿了一个什么样的奖,“我当时懵了”。要领奖时,张雨才慢慢反应过来,后知后觉地激动起来。


赛后的第一通电话,张雨打给了父亲。得知喜讯后,父亲的反应比张雨本人还激烈,“他的声音就很激动,我爸一开心我就能听出来” 。


张雨在2022年埃及开罗射击(步手枪)世界锦标赛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的冠军领奖台上(中间为张雨)/图源:张雨


张雨拿下的这枚金牌,是继麦嘉杰(2015级新闻学院本科生)2015年夺得射击世界杯50米手枪慢射个人金牌、王晓雨(2022级法学院研究生)2018年夺得世界射击锦标赛女子25米手枪(青年组)个人金牌之后,复旦大学射击队夺得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创立于1980年的复旦大学射击队,在这四十三年中,共夺得世界冠军4个、亚军6个、季军4个,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117个。


这把枪,放不下


张雨的射击练习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打比赛时,她容易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得失心太重反而让她打不出已有水平。


2023年初,张雨经历了一段状态的低迷期,那段时间,她比赛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好难,第一次觉得这么难。”张雨回想道,“状态像过山车一样” 。


此时离张雨打出世锦赛的好成绩仅仅过去几个月,她不觉得紧接着高光时期而来的低谷是难以面对的。在选手水平都日渐提高的大环境中,她意识到自己应该更努力地提升水平,而非长久陷在负面情绪的泥沼之中。“什么样的自己我都能接受,但至少得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


慢慢地,张雨学会自我对话,理智地控制患得患失的情绪,“感觉心里有两个我,一个对另一个说张雨你不该这样”。就算面对比分的落后,她也会告诉自己,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着急,“只要全力以赴了,就算输了,这场比赛也是有收获的”。 


4月,张雨前往秘鲁参加考核比赛。虽然张雨认为自己还未打出理想水平,但这场比赛带来的收获大于失落,它让张雨知道以后该如何去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之前不敢打的打出来,把自己的想法从复杂变为简单”。于低谷之中,张雨看到了未来前进的方向。


面对无穷无尽的训练,有时候练得实在太累了,张雨也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还喜欢射击。她也设想过,没有射击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可能就像大多数人一样,考试、升学、工作、结婚……”。但若真的让张雨放下枪,不练了,她就意识到,自己还是想练的。张雨明白自己对射击的热爱从未因疲倦而褪色,她更愿意选择的,还是这条射击之路。


对于自己已有的成绩,张雨觉得还不够,还要拼一拼。冠军对张雨来说是一种激励,但她不会因为一场比赛的成功就停止对自我提升的追求。“能练到哪一步是哪一步,不枉练了十几年。”


从十一岁开始学习射击,今年是张雨与射击相伴的第十二年。这十二年来获得的所有的奖牌都被张雨保存在一个大箱子里,她回家的时候会翻出来看看,回忆起自己过往的一场场比赛,她仍会觉得心里“很热腾”。


▲张雨的部分奖牌和证书/图源:张雨父亲 张明军


被问到会对十几年前那个刚开始学射击的自己说些什么时,张雨沉默了几秒,随后轻快地说,“我会跟她说,谢谢你的坚持。”


微信编辑丨杨雨辰

审核丨徐竞彦



往期精彩


信仰与热爱丨l刘代能:从军营走来,他未曾脱下“戎装”


信仰与热爱丨杨康绮:从“医疗决策共享”讲起,一名医学生的全球总冠军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