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看南沙高质量发展
10月23日
人民日报刊登文章
《广州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
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聚焦广州举全市之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其中报道南沙
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市场一体化水平等方面的多项成就
快来跟小南一起了解吧
↓↓↓
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
8月15日,在南沙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正式落地;
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如期开学……
近年来,广州不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和省会城市担当。以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为契机,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深化南沙与横琴、前海合作区的战略联动,更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新突破
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挂牌成立,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两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专项规划,落地航空轮胎动力学、第三代半导体、5G滤波器等重大科技项目。
落户南沙的半导体企业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全省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落户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4家省级实验室和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开放港澳高校牵头申请或参与“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相关阅读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成效
广州大田铁路物流基地(广州国际港)及南沙港铁路开通运营,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主体工程完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开行粤港澳大湾区首趟中越、中老国际班列,开行广州至德国中欧班列,打开大湾区连通东盟、欧洲国际铁路贸易新通道。
2022年6月初
由南沙港发出的首趟中欧班列△
2021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标箱。
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新提升
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两批72项与港澳规则衔接事项清单有序落实,全面推行采用简化版香港公证文书,升级“穗港通”“穗澳通”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服务,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QDLP)试点资格获批,全市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增至5家,在穗港澳居民律师52人,2家医院纳入“港澳药械通”试点。
同时,借鉴港澳先进经验,迭代推出营商环境5.0改革,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全国首个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的规范性文件和首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
相关阅读
产业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实施以市领导为“链长”和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链长制”,省市垂直链群共建21个重点产业。
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广州期货交易所首批工业硅期货和商品综合指数期货品种申报,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累计培育74家广州企业赴港上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地区。
相关阅读
民生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五乐”行动计划,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设立首期10亿元穗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50个,吸引港澳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
高标准建设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等,全市开设港澳子弟班46个。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手续进一步简化,3.64万名在穗港澳居民享受广州社会医疗保险待遇。共建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指标体系,建成“菜篮子”通关便利区。
联合医务将香港家庭医生培训体系引入大湾区
推出GOLD™金牌社区医疗培训课程△
南沙供港蔬菜基地△
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开创新局面
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出台推动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实施方案,签署科技创新等7个合作框架协议,广深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强化广佛极点带动,推动成立广佛联合规划委员会,加快推进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动广清一体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人才城乡自由流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有序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都市圈,纵深推进与东莞、中山、珠海、湛江等城市合作。
相关阅读
重大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南沙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南沙方案》,广州成立市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工作领导小组及若干专项小组,制订贯彻落实“1+3”政策体系。
南沙 国际人才港△
出台《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导则》,南沙新区国际化人才特区等省级重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荔湾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番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等一批特色平台加快建设,各区错位发展、协同互补格局加快形成。
相关阅读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