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个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日子!
“10、9、8、7、6、5、4、3、2、1
——起爆!”
60年前的今天,
巨大的蘑菇云从罗布泊的荒漠中腾空而起,
震惊了世界。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朵火红的云团,
是中国人民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拳头。
我们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
掌握了原子弹技术,
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奠定了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他们,让中国人挺直脊梁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20世纪60年代组织研制的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工程的简称。最初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两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制时间从1956年至1970年。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在这期间,以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杰出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面对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以及建国初期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严峻挑战,他们与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科研团队之间、军民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局面。这种跨越行业、地域、部门的广泛协同,不仅克服了技术难关,更凝聚起了强大的民族力量,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中华民族在核领域的艰苦奋斗之路,正式启程。
在高寒缺氧的青海金银滩草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在恶劣的条件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兴建了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原子城。
金银滩,美丽的名字背后,是3200多米的海拔、年平均0.4摄氏度的气温和高寒缺氧的环境。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工作者,在缺乏图纸和资料的情况下,与戈壁黄沙做伴:没有先进设备,科技人员用手摇计算器将上万个数据计算出来;在铝锅中浇注炸药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呛鼻伤喉的气体,每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锯炸药时,科技人员端着脸盆浇水降温以防炸药爆炸……
“东方巨响”背后,是许许多多我们如今熟知而当时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整日与戈壁黄沙为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致敬科研人员
1955年,钱学森踏上归国旅途,满怀深情地说“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祖国”。1961年,当从苏联奉调回国的王淦昌听到“因涉及国家安危,必须严格保密。隐姓埋名,断绝一切海外关系,你要有心理准备”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我愿以身许国!”1961年,于敏被通知参加氢弹研究,从此踏上秘密历程……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接受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离开家人,隐姓埋名28年。一次实验中,他不幸受到核辐射,身患癌症。在与妻子团聚后仅一年,1986年7月,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戳视频 ↓↓ 看邓稼先妻子回忆邓稼先离家前的话
邓稼先的老师王淦昌亦如此。在中国科学界整整“失踪”了17年。他化名“王京”,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断绝一切与海外的关系,家人和他通信就用这个名字,地址是某某信箱,什么单位、在哪里工作一概不知。一年除夕夜,邓稼先与他在帐篷里相互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像邓稼先、王淦昌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在曾经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荒山野岭,创造和见证了中国核工业起步和逐渐壮大的历史。
直到1999年,他们的名字才被公诸于世。然而其中数位已与世长辞。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于敏等16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致敬勘探队
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第一块铀矿石采自广西。那时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领导了三支勘探队,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十几名勘探队员付出了生命。
致敬10万工人
试爆之前,至少在10万工人在矿山、工厂辛勤劳作。他们的名字,大多已湮灭无闻。
致敬人民子弟兵
除了组织核爆这条战线,还有一支大队人马是负责核武器效应试验的工作队,包括核试验基地科研人员和总后、空军、海军、装甲兵、防化兵、铁道兵、工程兵、炮兵等10个核效应大队。
原子弹爆炸试验中,人民解放军空军奉命先后出动飞机14架,飞行257架次,圆满完成了空中运输、烟云取样、空中摄影、爆炸剂量侦测、进入沾染区观察爆炸效果、防空警戒等重要任务。在原子弹爆炸前一天的空军誓师大会上,机长郭洪礼代表机组人员庄严宣誓:“只要飞机螺旋桨在转,人还有一口气,就要坚决完成任务。”飞行员说:“在执行任务之前,我们6个人都做好准备了,就没想着活着回来!
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付出过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科技工作者、部队指战员、工程师、工人、民兵……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思得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缔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立自强的奋斗品质与爱国主义精神。“两弹一星”的研制者们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相结合,将国家需要与个人价值追求相结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时光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60年来,中国人民追寻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的“两弹一星”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巨大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弹一星”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师生、科研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奋斗。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从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成为了感受这一伟大精神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游人们深切理解中华民族如何在艰辛中成长、在逆境中崛起。
今天,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在京院领导,部分“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见证者、亲友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出席活动,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仪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活动致辞中指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攻坚取得的伟大壮举。在研制“两弹一星”艰苦卓绝的历程中,一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召唤,扎根茫茫戈壁滩,勇做惊天动地事,甘当隐姓埋名人,用炽热情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科技史诗,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这里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纪念馆2013年启动建设,2015年正式开馆,收录了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17位“两弹一星”元勋的人物事迹及个人物品。包括郭永怀先生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工作时的着装、钱三强先生参加中央高层会议时的着装、周光召先生的“两弹一星”功勋证书及个人生活物品等在内的5000余份珍贵文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大力践行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坚守“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奋力完成好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要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探索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有效路径;要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团结协作,续写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的辉煌篇章。要努力将纪念馆打造成为缅怀科学先辈的精神殿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课堂和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侯建国说。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包括:
王淦昌,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863计划”倡导者之一。
赵九章,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空气动力学家,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钱三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王大珩,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计划。
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家,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黄纬禄,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屠守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吴自良,材料学家,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钱骥,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程开甲,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杨嘉墀,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姚桐斌,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陈能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邓稼先,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朱光亚,核物理学家,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首任院长。
于敏,核物理学家,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
周光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光召逝世后,目前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
王希季出生于1921年,卫星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等。研制成功中国多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设计,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于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空航天部等。领导参加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任首颗人造卫星研制技术总负责人。
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参考资料:
《怎样的他们,让中国人挺直脊梁!》 中国科协之声
《60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新华社
《东方巨响,60年回望》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民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媒体公开报道
热点视频推荐
中国教育在线
百家号
中国教育在线
学习强国
中国教育在线
央视频号
中国教育在线
企鹅号
中国教育在线
微博
中国教育在线
微信服务号
中国教育在线
头条号
中国教育在线
抖音
中国教育在线
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