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推荐 |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系列国家智库报告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期公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其中《中国脱贫攻坚系列调研报告》荣获优秀奖,《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湘西篇(中英文)》荣获一等奖,我社其他图书如《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探索实践与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扶贫开发战略、政策演变及实施研究》也都荣获二等奖。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系列丛书 》(中英文版)

主 编:蔡昉

副主编:李新烽  赵剑英  郭建树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系列国家智库报告中英文版共24册由中国非洲研究院策划,并与地方院校、科研机构共同调研、撰写,分为一部总报告与11个地方分报告。





☆ 系统回顾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 总结过去数十年中国扶贫开发的做法和经验

☆ 考察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

☆ 讨论和分析中国减贫成效、中非减贫合作与发展及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



【丛书详情】

中国的脱贫之道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

吴国宝 著


内容简介: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跨越了40多年的历程,其间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数亿农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本报告试图系统回顾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总结过去数十年中国扶贫开发的做法和经验,考察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讨论和分析中国减贫的成效及其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



延安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Yan’an City

燕连福  李新烽 著


内容简介:2019 年 5 月 7 日, 延安向世界宣告脱贫了! 这一卓著功绩是延安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发挥两个明显优势” “破解一个明显制约”指示精神取得的。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 延安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成功付诸实践,延安的脱贫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 是中国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也是中国革命老区可持续脱贫的一个缩影,延安的脱贫实践, 为世界各国减贫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了光辉一页。



秦巴山区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Qinba Mountain Area

何得桂  姚桂梅 徐榕 武学雁 著


内容简介:作为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路径,为稳定脱贫和质量脱贫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在告别绝对贫困之后,中国将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定西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Dingxi City

张永丽 李文刚 沈志宇 耿小娟 著


内容简介:素有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之称的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民生活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为了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下, 1982 年启动的 “三西” 扶贫开发计划拉开了定西市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序幕,整村推进扶贫均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 



临夏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王永明 马学清 著


内容简介:本报告在临夏州委州政府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文献研读,媒体资料收集等方式,展示了临夏州脱贫攻坚工作概貌,归纳了扶贫脱贫经验,从贫困群众和帮扶干部的视角分享了扶贫脱贫的典型故事。 《报告》共八章,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州脱贫攻坚工作概况、精准扶贫的举措、案例及经验。



盐池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Yanchi County

张风林   王林聪  等著


内容简介:本报告认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盐池人民将中国特色扶贫脱贫之路成功付诸实践,创造了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了盐池的历史面貌。盐池样板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采取综合措施,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以久久为功的韧性,夯实基础、授人以渔,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同时,巩固提升扶贫攻坚成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扶贫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真正使县域经济强起来和农民富起来。



通辽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Tongliao City

王苏敏 王泰 安春英 著


内容简介: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作为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一直是内蒙古自治区反贫困的重点,在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的扶贫开发模式及对原有的扶贫机制的反思与改进具有重大意义,对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和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意义非凡。



湘西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李新烽 刘琪洲 王 南 著


内容简介:湘西地处湖南西部山区,曾经苦苦探索扶贫脱贫之路,并付出了艰辛努力。本报告主要采用实地考察、人物访谈、文献研读,以及查阅媒体报道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和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以作为本报告撰写的素材和依据。本报告共六章,介绍了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湘西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回顾了湘西扶贫历程,对湘西精准扶贫的举措、典型案例、取得的成就等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描述了未来湘西脱贫攻坚的努力方向。



恩施州利川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安春英  杨镇全 著


内容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利川市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四个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利川市委、市政府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政策,推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做强民宿旅游新经济、探索电商扶贫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以金融扶贫“贷”动脱贫、夯实教育扶贫根基、社会保障兜底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等举措,成效显著



黔东南州岑巩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Cengong County

赵蜀蓉 谢继华 仝菲 杨恩华 段培俊 徐吉瑞  [贝宁]吉尤姆•穆穆尼(Guillaume Moumouni)著


内容简介: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启动定点扶贫贵州省岑巩县工作。本报告根据电子科技大学七年来定点扶贫工作,梳理其基于 “精准扶贫”理念的 “电子信息+智慧城乡建设”模式的减贫扶贫工作经验。本报告以期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决胜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总结宣传,同时也对解决世界贫困地区,特别是非洲大陆的一些贫困问题提供一定的国际借鉴。



临沧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Lincang City

余炳武 李 官 杨宝荣 著


内容简介:临沧市是云南省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气候多样、民族多元。在这样的贫困地方解决贫困问题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通过几十年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持之以恒抓产业发展,到2020年实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走出了一条持续脱贫、稳定脱贫、长久脱贫之路。成为农业优、农村美、农民富的典型案例。本书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真实数据和图片资料,记录了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产业脱贫故事,值得参考借鉴。



喀什篇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Kashgar Prefecture

邓延庭 著


内容简介:喀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当前中国与中亚、南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头堡之一。自精准扶贫全面开始以来,喀什地区牢固树立以发展带动减贫脱贫的思路,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东风与红利和自身发展特点与需求之间,准确找到契合点,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就显著、效果良好的扶贫发展成就。


【总序】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助力中非友好合作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诉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与此同时,大国博弈激烈,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难除,发展失衡严重,气候变化凸显,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建设者、贡献者和维护者。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引领中国发展踏上新的伟大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同时继续努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非洲在自主可持续发展、联合自强道路上取得了可喜进展,从西方眼中“没有希望的大陆”变成了“充满希望的大陆”,成为“奔跑的雄狮”。非洲各国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非洲人民正在为实现“2063年议程”与和平繁荣的“非洲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与非洲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非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非洲,2018年7月习近平同志连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仍然选择了非洲。6年间,习近平主席先后4次踏上非洲大陆,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塞内加尔等8国,向世界表明中国对中非传统友谊倍加珍惜,对非洲和中非关系高度重视。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揭示了中非团结合作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非关系发展的前进方向,规划了中非共同发展的具体路径,极大完善并创新了中国对非政策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为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随着中非合作蓬勃发展,国际社会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度不断加大,出于对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担忧,西方国家不时泛起一些肆意抹黑、诋毁中非关系的奇谈怪论,诸如“新殖民主义论”“资源争夺论”“债务陷阱论”等,给中非关系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加强对非洲和中非关系的研究,及时推出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国际话语权,展示中非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客观积极地反映中非关系良好发展,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显得日益紧迫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成立的区域性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非洲问题和中非关系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出版发表了大量学术专著和论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西亚非洲研究所为主体于2019年4月成立的中国非洲研究院,是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加强中非人文交流行动的重要举措。

按照习近平主席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中非研究院的宗旨是: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深化中非文明互鉴,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交流,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中国非洲研究院有四大功能:一是发挥交流平台作用,密切中非学术交往。办好“非洲讲坛”“中国讲坛”,创办“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二是发挥研究基地作用,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开展中非合作研究,定期发布研究课题及其成果。三是发挥人才高地作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开展学历学位教育,实施中非学者互访项目。四是发挥传播窗口作用,讲好中非友好故事。办好中英文中国非洲研究院网站,创办多语种《中国非洲学刊》。利用关于非洲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优势,以及编辑、图书信息和综合协调实力,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加强学术型高端智库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更好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团结非洲学者,引领中国非洲研究工作者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非洲学科融合发展,推出精品力作,同时重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国非洲研究院面向全国非洲研究学界,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特设“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由中国非洲研究院统一组织出版,下设多个系列丛书:“学术著作”系反映非洲发展问题、发展道路及中非合作等系统性专题研究成果;“经典译丛”主要把非洲学者有关非洲问题研究的经典学术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力图全面反映非洲本土学者的学术水平、学术观点和对自身的认识;“法律译丛”即翻译出版非洲国家的投资法、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智库报告”以中非关系为研究主线,为新时代中非关系顺利发展提供学术视角和智库建议;“研究论丛”基于国际格局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集结中国专家学者对非洲发展重大问题和中非关系的创新性学术论文。

期待中国的非洲研究和非洲的中国研究在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国内研究力量,联合非洲各国专家学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非洲研究和非洲的中国研究以及中非关系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全面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 蔡昉)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