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注本二十四史》图书赠送、 “域外汉籍电子文库”系统启用座谈会在京举行

 

6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承办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图书赠送、‘域外汉籍电子文库’系统启用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赵剑英,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余新华先后致辞,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做会议总结,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路育松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邬文玲主持会议。


《今注本二十四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13种,173册。该项目以“史家注史”为原则,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高水平、高质量,同时为学术研究者以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助益的权威版本。


赵剑英表示,《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由张政烺先生等史学家倡议,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赖长扬先生、孙晓先生担任执行总编纂,全国三十余所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纂。20多年来,一代代学人前仆后继,他们对于普及中国历史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历史上第一次为二十四部正史全面注释,反映了当代二十四史的研究水准,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推出这样一套“接地气”又“集大成”的二十四史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对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非常重大。


余新华代表中国历史研究院对受赠《今注本二十四史》和域外汉籍电子文库表示感谢。他表示,《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部皇皇巨著,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三史,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域外汉籍电子文库”是一项具有较强开放性、应用性的文献数据平台。这两个项目,渊源有自,都凝结了几代学人的心血和期盼,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还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向国家、人民和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注本二十四史》执行总编纂孙晓介绍了全书编纂情况,并指出该史籍的四大特点:第一,完成了古籍的现代化形式,就是把文本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第二,突出了史家注史。第三,它是一个含有新辑本的二十四史。第四,它是有图释的二十四史。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赵凯还介绍了“域外汉籍电子文库”的概念、收录范围、基本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在会议总结中谈到,《今注本二十四史》、“域外汉籍电子文库”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是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实践;两大项目对基础文献整理工作、相关人才的培养、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座谈会上举行了《今注本二十四史》第一批七史、第二批六史的赠送仪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馆长段梅代表两家单位参加仪式。此次《今注本二十四史》捐赠一方面是向付出辛勤和汗水的编纂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丰富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助力历史研究院历史学研究和普及工作。

往期推荐WANG QI TUI JIAN《今注本二十四史》之《三国志》等七种出版发行
《今注本二十四史》第二批六种出版中俄智库高端论坛(2021)——《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文集》揭幕仪式在京举行
“后疫情”时期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发展趋势研讨会” 暨江时学著《认识拉丁美洲》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