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献礼二十大专题(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荐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又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断优化出版结构和选题方向,持续推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积极从出版角度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重点资助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该项目每年评审一次,申请人年龄须在35岁以下论文被毕业院校评定为“优秀”等级,每一项成果都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年学者的最高学术水平。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非常荣幸独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的出版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与积累,该出版项目已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我诚挚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些优秀出版成果。


这里推荐的优秀博士论文成果,首先是立足中国和世界的最新发展,面向改革开放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同时亦涉及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许多重要研究课题,努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从实践中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的成果则放眼世界,研究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以为中国发展提供借鉴


这些优秀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点,即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其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这些优秀研究成果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等关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体现。


这些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都是80甚至90后的青年学者,他们是中国学术界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他们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命运,“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回到历史与传统中精研中文化,探索传统的现代性转化问题阅读他们的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学术的朝气和力量同时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后继有人深感欣慰。


我们准备了三期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成果推介,向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礼。本期为第二期。



# 好书推荐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赵剑英




# 推荐图书 #


《马克思的感性概念》

武汉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刘建江 著

定价:138.00元

出版时间:2022.07

ISBN:978-7-5227-0162-2


作者简介:刘建江,1989年生,江西吉安人,武汉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联合培养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教学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译著一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江海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CSSCI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获校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


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的感性概念这一理论主线,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青年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确立时期的感性概念、感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批判、整体视阈中的马克思的感性概念、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解读和当代意义这六个方面出发,采用文本解读和理论分析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考察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多重内涵,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究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较为深刻地揭示和展现了马克思所开辟的新的哲学道路。



《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

南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毛林林 著

定价:178.00元

出版时间:2022.06

ISBN:978-7-5227-0040-3


作者简介:毛林林,女,1988年生,湖南平江人,现就职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7年入读南开大学,20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7年赴德国哈勒大学联合培养。2018年1月入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希特哲学)。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发表文章若干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基于对费希特两个知识学版本《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与《知识学新方法》的文本分析,剖析费希特自由理论的关键性构件,阐述费希特自由理论的先验建构过程,整体呈现费希特自由的哲学体系的面貌。此外,基于对从费希特出发,经谢林、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及其发展逻辑的梳理,同时通过对比费希特自由理论结构与马克思实践政治结构的相似性,指示和论证了费希特自由体系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



《性善何以行不善——孟子论道德失败》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刘旻娇 著

定价:148.00元

出版时间:2020.07

ISBN:978-7-5203-6209-2


作者简介:刘旻娇,1984年生,上海人,现就职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并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学问者。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中国哲学、中国伦理思想、比较伦理学,先后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本书以“性善何以行不善”这一问题为研究视角,以现代德行论及其相关问题为线索,利用现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等知识,分析《孟子》文本中出现的道德失败问题。《孟子》一书中的道德失败问题难以参照某种固定的标准进行直接的归因,克服道德失败的方法需要人的心灵和动机系统的整体调适和培养,藉此使人的心灵逐渐得以美化,并在获得更为充沛的动机力量的同时,作出正确、恰当的道德判断。本书通过道德失败这一常见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分析,以期在原有偏重“性善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孟子的道德哲学和德行修养理论。特别是让孟子哲学更具现实实践性的同时,让传统儒家思想为当代伦理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唐代教坊考论》

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张丹阳 

定价:168.00元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203-6499-7


作者简介:张丹阳,1987年生,回族,广西柳州人,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古代音乐文学、出土文献。博士期间师从胡可先教授,博士论文《唐代教坊考论》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唐代教坊制度、音乐以及文学三个主题展开。在教坊制度方面,对学界争议未决的教坊名号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唐代教坊“三位一体”和“中央—地方”建置模式的构想;借助新出墓志考补了多位教坊乐官,揭示其家族传承特点。在教坊音乐方面,厘清了教坊四部乐的争议,提出了胡部在中晚唐时期一枝独秀的新解释;以教坊曲《文溆子》为个案,对于唐代教坊曲制作及乐用等规律进行了探讨。在教坊与文学关系方面,从藩邸与平康坊(北里)两个与教坊有着密切联系的空间入手,考察了唐代教坊文艺与文学发生场域的问题。通过对这三个主题的深入考察,本书呈现了唐代教坊研究的新面貌。



《内阁大库藏书研究》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林振岳 著

定价:158.00元

出版时间:2022.07

ISBN:978-7-5203-9887-9

作者简介:林振岳,1989年生,广东阳江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博士就读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师从吴格教授。博士在读期间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合作导师稻畑耕一郎教授。2018—202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严佐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版本目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各一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内容简介:“内阁大库藏书”原为清宫旧藏,其源可上溯至宋元明内府藏书。清末内阁大库藏书移交学部,成为京师图书馆善本藏书基础。此后配补拆分、修复改装,又随时局变动南北播迁、东西舶载,其品种数量、装帧形态等记録渐形模糊。本书回顾了内阁大库藏书发现历史,介绍了清代以来大库藏书保存及整理状况,包括清代历朝所编书档旧目、清末刘啓瑞与曹元忠整理库书、移交京师图书馆後馆方编目着録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藏书去向展开追踪调查。内阁大库藏书为晚近新出宋元本渊薮,对清末民国之学术研究、古籍出版有较大影响。书中从大库藏书发现的角度重新回顾了《宋元书景》《旧京书影》等善本影谱编纂过程,指出大库新出宋元残书残页对早期“善本书影”编纂推动发展之影响。




《词学文献东传与日藏词籍》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刘宏辉 著

定价:116.00元

出版时间:2020.08

ISBN:978-7-5203-6501-7


作者简介:刘宏辉,1986年生,江西赣州人。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赴日本立命馆大学联合培养(2015.9—2016.9)。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域外词学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本书以词学文献东传日本与日藏词籍为研究对象,概述词学文献东传日本的途径与历程,价值与影响,择取具有代表性的日藏词籍作为个案,对其东传历程、文献价值、对日本词学的影响等作更细致、全面的考索。词学文献东传对日本填词、日本词学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梳理词学文献东传历程以及其与日本填词、日本词学的关系,可以发现,每一次日本填词高潮的到来、词学观念的进步,都与东传的词学文献密切相关。《词律》、《南词》、《汲古阁未刻词》、王国维旧藏词籍、胡适《词选》作为个案,或对日本词坛有深远影响,或本身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或对典藏者研究有参照意义,或在词的外译史上有特殊地位,都值得仔细探究。




《论量刑事实的证明》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单子洪 著

定价:118.00元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203-6247-4


作者简介:单子洪,1989年生,辽宁大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2017—2018年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一项。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近年来,刑事领域的量刑公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央提出要“规范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并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带领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量刑规范化改革工作。在程序方面,量刑规范化改革完成了对量刑程序的诉讼化改造,构建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而伴随着量刑程序的诉讼化,量刑事实的证明问题的重要性浮现出来。然而,刑诉法理论界对量刑事实证明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仍过于粗糙以及表面化,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许多争议问题未形成统一见解。鉴于此,本书从量刑事实证明的基本原理、比较法中的证明机制、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程序的角度出发,对量刑事实证明的理论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旨在形成系统化的量刑事实证明理论,完善量刑程序制度。



《受欺骗承诺的刑法效果问题研究》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杜治晗 著

定价:118.00元

出版时间:2022.03

ISBN:978-7-5227-0094-6


作者简介:杜治晗,1990年生,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学士,现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曾获2019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五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二等奖等奖励,先后在《法学家》《清华法学》《刑事法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受欺骗承诺这一承诺论领域最具争议的复杂问题,系统梳理了与该问题相关的重要理论,着重比较法益关系错误说、全面无效说、条件错误说、动机错误说等四种学说,围绕法益关系错误说的理论争议展开辨析与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法益关系错误说的进阶方案,坚持法益关系错误的理论内核,厘清事例类型与判断标准。



《柏拉图论正义与幸福——<理想国>第一卷研究》

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张波波 著

定价:238.00元

出版时间:2020.07

ISBN:978-7-5203-6353-2


作者简介:波波,1987年生,哲学博士,现就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柏拉图哲学。曾先后在美国UC Berkeley古典系、荷兰Utrecht University哲学与宗教研究系、美国Stanford University古典系做访问学者。已出版《柏拉图译注》,并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现代哲学》和《哲学门》等刊物上发表过十余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理想国》第一卷作为整部《理想国》的序曲和提纲,揭示了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关注,它既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野,同时又在神学、哲学、政治和道德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苏格拉底对正义之定义的一贯寻求。本书以“《理想国》主要是一部伦理著作,而非政治著作”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翻译与哲学问题解读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释这一卷在《理想国》中的意义,并尝试说明:柏拉图对于正义本性及其内在价值的说明虽然未必能真正说服彻底的道德怀疑论者,但是依然有哲学上的思想闪光点。对柏拉图而言,一个人功能的实现足以保证其幸福。正义作为人的美德或功能,是灵魂的整体统一品质,是秩序与和谐;而不义则是其反面,是城邦或灵魂的某一部分对其他部分的反叛,是低级部分对高级部分的不当统治。进言之,正义是灵魂的健康与和谐,不义则是它的疾病与混乱。正义的人首先意味着在自身内部协调灵魂的三个部分,形成灵魂的优良状态,使其拥有者幸福。这样,柏拉图便向他的读者成功证明了,正义对其拥有者的灵魂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好,比不义更可取。


《身体·空间·时间——德勒兹艺术理论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张晨 著

定价:139.00元

出版时间:2020.08

ISBN:978-7-5203-6621-2

作者简介:张晨,1987年生,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理论、中外美术比较、外国美术史、当代艺术与理论等。曾赴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法国巴黎艺术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德国柏林文化宫访学交流,现主持国家级、校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译著7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内容简介:本书以法国哲学家吉尔·勒兹的艺术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其理论中的“身体”概念及这一概念与“空间”“时间”的关系,展现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艺术观点,并将其延伸至对于艺术史的思考、对于当代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对于具体作品的案例分析等各个方面。


往期推荐阅读

【献礼二十大专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荐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刚刚开通视频号,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关注▼




我们将不定期更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