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50 亿到 500 亿——企业「转学」科创板,市值直接翻十倍
↑ 点击上方蓝字「IT桔子」
每天了解一点创业投资
来源:IT桔子(itjuzi521)
作者:武玥 编辑:Judy
2020 年 7 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在这里挂牌交易的主要是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截止到 8 月 11 日,上交所官方数据显示,科创板已有 148 家企业挂牌上市,总市值达到 27981.78 亿,平均市盈率 100.18 倍,同时上交所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 14.99倍。两者相差达到 6.6 倍之多——科创板一片繁荣。
*图源:上交所官网
在科创板的企业名单中,除了首次登陆资本市场的科技企业之外,我们也发现了其中一些曾经在资本市场其他交易板块出现过,或者至今依然同时存在于科创板和其他板块上。
IT 桔子数据显示,当前科创板的 148 家企业中,其中 30% 也就是有 45 家在此之前就曾经有过上市/挂牌记录。这些企业多数曾挂牌新三板,部分在美股或港股 IPO 过。(暂未发现有其他地区挂牌情况,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如此诱人的科创板,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中,或许还会引发不少已 IPO 企业转板潮。
现在我们看看这 45 家「转学生」都是什么情况——
注释:截止 2020 年 8 月 10 日,科创板挂牌企业共计 140+,其中 IT桔子数据显示有 45 家企业有在其他板块上市记录,本表仅统计这 45 家企业过往挂牌情况分布。
数据显示,曾经有过在其他板块上市/挂牌记录的企业中,有 84% 为曾经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有 1 家企业曾经挂牌纳斯达克,退市后回归 A 股;2 家企业曾有港股上市记录;此外,我们发现还有 12% 的企业选择「A+H」股的形式回归。
新三板转板——退市潮之下,科创板是再次上市的最优选择
此前,IT 桔子发表文章《2019 有近 2000 家公司摘牌,新三板出现规模性「退市」》中曾介绍过 2015 年-2019 年新三板退市潮的情况——截止 2019 年 底,共计有 4272 家公司选择从新三板摘牌,并且选择退市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这与新三板低迷的交易量不无关系。
而这些摘牌的新三板企业,大部分都选择了再次冲击其他交易市场上市——在科创板开板之前,超过 50% 的新三板退市企业选择再次登陆创业板。2020 年,科创板的开板给了大家又一新的选择。
新三板成功转板科创板的典型案例中不乏金宏气体、紫晶存储等企业,他们本身就是行业龙头,因为在新三板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曾尝试转板,2020 年最终成功挂牌科创板并获得了高出新三板挂牌时数倍的市值。
金宏气体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气体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气体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其服务的客户包括集成电路行业的晶方半导体、上海新傲、厦门联芯,液晶面板行业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TCL 华星等等。
2014 年,金宏气体挂牌新三板,市值约合 37 亿。2016 年底金宏气体向证监会报送 IPO 招股书申报稿欲挂牌创业板。经过近三年遥遥无期的 IPO 排队后,2019 年 8 月,金宏气体主动撤回主板申报材料,于当年 12 月,重新递交招股书转战科创板——2020 年 6 月,金宏气体登陆科创板。
重新上市后,金宏气体迎来了市值的快速上涨,截止 2020 年 7 月 7 日,金宏气体市值 237 亿,是在新三板时候的 6.4 倍。
紫晶存储是一家光存储科技企业,主要开展光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以及基于光存储技术的数据智能分层存储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相关资料显示,紫晶存储是唯一入选工信部「2018 年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的光存储上游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和光存储制造企业,是全球九家中唯一一家 BD-R 底层编码策略通过国际蓝光联盟认证的大陆地区光存储企业。
2016 年,紫晶存储挂牌新三板,在此期间,紫晶存储的最高股价也不过 15.5 元。2018 年 7 月,其选择从新三板摘牌,退市前在新三板的交易价格为 7.54 元,总市值 8.97 亿元。2019 年 12 月紫晶存储在科创板 IPO 「提交注册」,并于 2020 年 2 月在科创板正式上市,发行价 21.49 元,发行 4759 万股,募资 10.23 亿元,开盘当日,紫晶存储市值近 150 亿元。
相比在新三板挂牌时的市值,紫晶存储身价上涨了超过 16 倍。
当前,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同金宏气体和紫晶存储经历类似的还有很多,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往往是他们选择逃离新三板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借助科创板的热度,他们也在登陆科创板后获得了更高的股价评级,募集了相比在新三板挂牌时期数倍的资金。在新三板的退市潮之下,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登陆科创板是再次上市的最优选择。
当前,在科创板高市盈的行情之下,仍有不少新三板退市的企业试图挤进科创板的门槛。
曾在港股/美股折戟,现驰骋科创板
一些曾在港股/美股 IPO、之后又退市的中国企业,比如华熙生物、华润微电子、澜起科技等,这次也搭上了科创板的车。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产销企业华熙生物。在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中,华熙生物以 36% 销量占比位居行业龙头。但 2007 年登陆港交所后股价表现不尽人意,2017 年选择从港股退市。退市时总市值为 59.48 亿港元,约 50.87 亿元人民币。
据悉,2018 年华熙生物生产的玻尿酸原料产品产量近 180 吨,销往美欧日韩等 40 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一线品牌提供原料。并在全球生物食品级、化妆品级和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 25.51%、43.49% 和 38.59%。此外,华熙生物也开发了 C 端的消费医美产品品牌「润百颜」。天猫数据显示, 2019 年「双十一」当天润百颜总销售额超 2700 万。
2019 年 11 月,华熙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 47.79 元/股,募资 23 亿元。开盘后股价一度上涨,截止发稿,华熙生物的市值已经达到 654.58 亿元。相比 2017 年港股退市时,华熙生物身价涨了 12 倍有余。
当前科创板挂牌的芯片半导体企业中,也有一家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澜起科技成立于 2004 年,是一家芯片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是三星、SK 海力士的供应商。2013 年 9 月澜起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 10 美元/股。
上市后不久澜起科技就被质疑财务造假,持续遭到做空机构做空,并遭到海外投资者集体诉讼,股价一度下挫,同时多次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要求。尽管审计结果还了澜起科技清白,但澜起科技因为延期提交年报,被强制摘牌,于 2014 年 11 月完成私有化退市。私有化的价格为 22.6 美元/股,私有化金额总计 6.9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47.8 亿元。
现在澜起科技在科创板的市值已经达到了 978 亿。
「A+H」股——巨无霸的回归
有一些公司选择保留港股挂牌,用「A+H」股形式再次登陆科创板。典型如近期 18 天通过的、让股民一片沸腾的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截止 2009 年 5 月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建立了 9 个芯片厂,生产不同规格的芯片。目前,中芯国际是华为麒麟 710A 处理器的代工厂之一。
在「中国缺芯」话题之下,不少媒体认为中芯国际的回归或将为「中国芯」补上关键一环。这种饱含期待的气氛也反映在中芯国际的股价上,2020 年 7 月 16 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资料显示中芯国际发行价为 27.46 元/股,境内发行股票总数为 16.86 亿股。开盘当日,中芯国际涨 245.96%,股价报 95 元,成交额超 46 亿,A 股总市值达 7000 亿。从融资规模上来看,中芯国际是继 2010 年农业银行 IPO 以来,A 股规模最大的 IPO。
此前,中芯国际曾于 2004 年 3 月 17 日、18 日分别在纽交所和港交所联合上市,后续发展中,中芯国际经历了存储芯片市场价格走跌,盈利承压;专利问题与台积电官司不断;创始人张汝京辞职退出,几经换帅等问题。2017 年终于进入稳定期,发展步入正轨,相继拿到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大厂商的订单,但好景不长,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中芯国际产品产能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同时随着中芯国际美股表现不佳,国内需求爆发等多种因素下,2019 年中芯国际退出纽交所,转而「投奔」科创板。
随着国内厂商对芯片需求的变化,中芯国际一度被 A 股各个研究机构看好,目标估价有所上涨,其中,华创证券曾给与中芯国际「推荐」评级。除了获得了资金支持外,中芯国际当前也实现与 18 家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等,实现在技术,人才,产品等多面与国内优质企业展开合作。
科创板的推出对于一级市场的高科技投资者无疑是增加了一条退出渠道,况且动辄超过百倍的市盈率应该让早期投资者与企业都一样兴奋。但是科创板这种政策加持下、疯狂市盈率、部分企业盈利状况仍不明朗的形式,显著是存在泡沫。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科创板总体热度过高,体现在监管要求披露的静态市盈率指标看,高于以往实行多年的 23 倍市盈率监管指标。而应从动态市盈率、市销率(P/S)、企业价值倍数(EV/EBIDA)、市盈增长比例(PEG)等指标综合解读科创板新股定价,引导市场证券认识科创企业估值。
推荐阅读
▶投 70 万回报 35 亿,独角兽的天使投资人们才是真正赢家
▶补内容,买广告还是占领舆论场?——扒一扒巨头们在媒体领域的投资
▶政府的钱它不香吗?全国近 150 家地方产业投资基金正接力 AI 投资
▶2020 上半年教育投资:K12 融资超百亿元 ,职业教育升温 | IT 桔子报告
▶2020 上半年消费投资:生鲜电商拿走超 55 亿元;自热食品品牌崛起 | IT桔子报告
点亮桔子的星标,我们常见面吧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