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硬科技创业迎来黄金时代,VC到各大高校“抢”教授。也许2018年为商业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分水岭,越来越多的政策、人才、资本投入到硬科技创业领域。面对陈鲁豫的采访,王健林无意中说出了他对年轻人的期待:设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那么,中国高校教授们从「寒酸的院士」到「先挣它一个亿」的距离有多远?
放眼当下,VC想要生存就一定要做硬科技投资,必须能投技术创新。近年来,科学家创业正逐渐成为创业潮流,许多高校学者纷纷投身创业浪潮。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创立商汤科技、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余凯创立地平线和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教授范代娣与其丈夫严建亚共同创立巨子生物等,更别提李泽湘、施一公两位教授创业“鼻祖”。以往教授都被视为长在“象牙塔”,如今为何VC追着投?“技术创新要求创业团队要有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教授创业的显著优点就是有很强的技术能力,虽然他们在商业落地上有所欠缺,但这一点VC可以帮上忙。顶级科学家的才华和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稀缺品。”某一线投资人如是说。数据显示,在科创板首批挂牌的25家企业中,其中11位创始人拥有博士学位、8位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和硕士加在一起,占比达到了76%。截至目前,科创板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1.14亿元,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比重平均约为28%,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均高于A股其他板块。90%的论文和技术是无法真正产业化的;而其中剩下的10%可以产业化的技术中,真正能够支撑起一个企业的茁壮成长,以及形成完全成熟的商业模式的,不超过10%。也就是说,真正值得商业化的技术项目,其实就是真正的百里挑一。美国一家专做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司“巴士底”曾做过一项调查: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惊人地达到了96%~97%,也因此,巴士底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并不会把高校教授的创业项目列进首选。中国的天使投资的成功率也在3%左右,跟教授创业的成功率没什么太大差异。教授创业失败的项目很多,举例其一:2019年,无人驾驶赛道“本土明星”Roadstar坠落,Roadstar的三位创始人佟显乔、周光、衡量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三人先后进入百度美研工作并相识。2017年三人从百度美研离职创办Roadstar。创始人耀眼的学历背景、工作背景,让Roadstar在一年内估值迅速蹿升到4亿美金,并以1.28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创下当时行业A轮融资额之最。在三位创始人创业初期接触投资机构的时候,提出的股权分配结构是“绝对平均”,也就是三个人占股比例完全相同。但这次融资后,面对暴涨的财富,创始人团队却因为股权分配而内斗不停,最终投资人丧失信心清盘止损,三位联创投资人背上了上亿元的连带债务。人员组成:教授牵头或董事长,博士为CEO,研发团队由教授的弟子组成;大都为兼职创业,不愿全职创业。教授既要兼顾学校的教学任务,又要承担一些必要的研究课题,还有很多社会活动,能花在公司的时间有多少,因人而异,难以确定。
股权结构:教授控股或是第一大股东,博士CEO占几个点的股份,将其他人的股权放在股权池,有的项目因科技成果转化给高校院所10%-15%的股权。运营管理:日常经营管理由博士CEO牵头,教授远程指导。前期投资:大部分教授和创业团队没有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到创业项目,教授整合一些产学研资源,参与一些政府或者社会课题,赚钱先养着项目,长期的战略规划因资金短缺而“饱一顿饥一顿”。一项技术一家公司:实务中我们遇到某些教授拥有多项技术,然后每项技术成立一家公司,各自孵化各自成长。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讲,一定希望教授专家学者们全职创业,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当有后路的时候事情往往干不好。有恒产者有恒心。如果教授不愿全职创业,建议不要占大股,把大股交给全职的创业团队。这个世界上最差的股权分配模式为「均分」;均分者,卒为常态,活为后期调整。真正的合伙人应当有真金白银的出资,且建议股权比例不低于10%。公司从成立到上市,前期技术重要性占比越来越低,后期市场、财务、融资、管理缺一不可,技术在天使阶段重要性可能占50%,到后面可能也就10%。具体干活的人拿的股权很少,获得最大收益的却不是他,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要么中饱私囊,要么率队离开另起炉灶。风险投资本质上是VC出大钱买创业者的能力和时间,创业者出小钱和全部精力去博未来的收益。创业者敢all in,投资人才敢投。创业成功本是极低概率的事情,过程九九八十一难,必须打怪升级;如果退路很多,打退堂鼓和趋利避害为人性使然。当教授有退路,教授办的企业实际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当执行团队碰到难题,需要“老板”拍板的时候,“老板”可能在忙于“老师”的工作。创业阶段,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老板”迅速决策,“老板”却不能全身心投入,及时给下属以指导和反馈,一来耽误了进度,二来影响了队伍士气。长此以往,执行团队心气就散了,最终就会导致经营出问题。这就好像一个美女,长的确实是国色天香,你愿意为她付出所有,她却同时谈着五六个男朋友。实验室技术到量产化应用,其实是两个既想通、又不同的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时间鸿沟。个人实务经验,从实验室产品到交付客户产品,少则半年时间,长则两至三年。所以,当教授说产品在实验室已经做出来了,各项参数测试十分满意;实际上,这个产品到客户能用起来可能还需1-2年时间。科研人员对于创新的执着,有时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绊脚石。学术研究考虑的是学术的先进性,商业研发考虑的是产品市场的适配性,不是技术越先进就越适合市场。新兴技术,切忌跟风,关键在于落地。所有的创业最终都要回归根本性的问题:你是to B还是to C?如果是to C,面向什么人群的什么需求?如果是to B,针对什么行业的什么痛点?倘若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再牛的技术也只是“绣花针”,成不了“金箍棒”。选择To C,则代表着要满足一类人的需求;To B的关键是创造商业价值,降本增效,你只需要满足一群人甚至几个关键人物的需求,比如老板、部门主管、作业工人、财务人员等;To G的项目,则渠道更加重要。“其实早在2016年,VC追着教授投就曾掀起一阵风潮。但我们投了几个项目后发现都没有很好地与产业结合。”一位来自上海的VC投资人说,现在公司在看教授项目的时候,会有三点要求:一是领先且独特的技术;二是在学术产业有着很好结合的创始团队;三是目前已经有一点市场份额的项目。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高估值是陷阱,从很多独角兽项目来看,后期参与者的收益很少或者损失惨重,高估值代表极高的预期,而现实商业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内卷化的竞争,资本市场偏好也是不断变化的,高预期往往难以实现。近期白律师线下见到一家还处在实验室阶段的项目,估值5个亿,当场劝退了大部分投资人;该同类创业项目A轮融资估值才3个亿,可见我们创业者对项目估值缺少研究与思考。创业者要懂资本、敢用资本、用好资本。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新科技的诞生,以及成规模的技术产业化,是不太可能离开资本的赋能和加持。如何持续地融资,以资本市场能够理解、接纳的语言去交流,可以说是一门完全全新的专业内容。实务中,我们律师团队综合考虑教授的现状,结合所处高校政策、搭建公司架构、税务筹划、技术专利保护做出综合的融资方案,包含但不限于股权结构、知识产权、商业模式、资本规划等一系列层层相扣的解决方案。具有竞争力的硬科技创业团队应该由技术、管理和市场三部分组成,目标一致,能力互补和拥有创业激情。在创始团队工作时,同进同出十分关键。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市场人员,大家本质上都是有共同目标的创业者,所有的工作内容都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因此,用户调研、产品定义与规划并不是市场人员的专属任务,而是大家一同完成的关键环节,确保在后续的各司其职中也能步调一致。很多教授都没有市场拓展思维,商业拓展能力严重不足。教授们往往花更多时间在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上,在商业化方面的欠缺,一方面体现在商业化意识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商业化能力不够,如何去抓用户需求,如何去开拓客户,如何将用户需求抽象成产品解决方案,如何建立销售体系,如何去跟客户谈合作,如何谈返点谈分佣,如何去吃饭喝酒送礼……商业化意识不足,说实话很难去补;商业化能力不够,至少还可以通过好的团队来去补足。2、本人及律师团队十分鼓励将科技成果转化,然而转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创业,也可以技术转让、授权等,这都是科学技术赋能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不一定非得创业
3、如果一定要创业,建议就全职创业,全身心地出来干一把。如果教授不能全职创业,那就做一个小股东,将技术作价入股投入到公司,公司交给干活运营的团队。
4、建议创业公司将股权分为资金股、技术股、人力股,比如资金股占20%,技术股占20%,人力股占60%,屁股决定脑袋,权责利统一很重要。
5、团队能力互补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创业是木桶理论,技术、市场、产品、财务、管理缺一不可。初创期技术占的权重较大,但越到后期技术占的权重越小。
最理想的模式是,教授负责技术指导,企业有专职且控股的产业化团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且权责利对等。次一点的模式是,教授放弃教职,亲自下海办企业,这需要教授有足够大的魄力并能迅速调整状态。最差的模式是,教授既不放弃教职,还要控股企业。多头兼顾,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抓不住。西工大教授在实验室发明了金融3D打印和隐身涂料技术,教授们把技术投资入股到全职商业运营折生阳团队公司;教授负责技术指导,企业有专职且控股的产业化团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且权责利对等,一起干成搞大。我相信大家应该都同意我的观点:适合直接下场创业做企业家的教授为极少数。有一个词叫做“幸存者偏差”,教授成功转型企业家的可以被称为“幸运者偏差”。如果教授能与产业化团队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找准各自的定位,实现完美的配合也许是最美好的模式。多年来,“寒酸的院士”一直深深刺痛着我们科研者群体,娱乐明星一次出场费比科学家几年的收入还多,更像是一种讽刺。所幸如今,这样的形势正在改变—科技创新的时代来了。相信中国教授们科转项目的模式越来越成熟,也期待我们硬科技成果转化律师团队为行业贡献一点点力量。
2023 年国外资本投资中国现状:中东资本最舍得砸钱、新加坡资本投向硬科技
或资本撮合,或早有合作,盘点近两年“双向奔赴”的 9 起并购案
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转换为能源的公司被11亿美元收购;茶百道申请港交所上市 | IT桔子周报
全球长租公寓平台迎来大洗牌,WeWork 创始人再次创业入局
2023上半年中国创投回顾:大模型处在分水岭;华东地区热度提升|出发吧创业者
生育率下滑,高瓴、腾讯等头部资本却涌入月子中心赛道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