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年十大法治图书出炉

2017-02-11 法治周末 八联法律人


“2016十大法治图书”评委(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董彦斌  付子堂  高全喜  韩大元  

                    何家弘  季卫东  李秀清  林来梵

                    刘仁文  孙笑侠  王利明  许章润

                    徐  昕   朱伟一

《法治周末》

2016年十大法治图书

《王名扬全集》

王名扬 

2016年4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体和文明》

许章润

2016年3月

法律出版社




《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

陈夏红

2016年7月

法律出版社





《楼邦彦法政文集》(上下卷)

白晟  楼秉哲  陈新宇

2016年1月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美国法律史》

[美]劳伦斯·弗里德曼 著  周大伟 译

2016年7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版》)

何帆

2016年9月

中国法制出版社



《刺猬的正义》

[美]罗纳德·德沃金 著  周望 徐宗立 译

2016年6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

[美]络德睦 著  魏磊杰 译

2016年6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社会因何要异见》

[美]凯斯·桑斯坦 著  支振锋 译

2016年4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长歌行(法律人生)》

武树臣

2016年8月

商务印书馆



榜评

西学东就的法学面孔

林海 陈琪




岁末到来,迎接人们的,不只是雾霾与冷风,还有这份榜单,和榜单内外每一本浸润着著书人心血和智慧的法律图书。2016年《法治周末》十大法治图书中,有法律人的所思所想和他们同法律结缘的一生;也有对东西方法律文明的观察与分析。同时,还有对理想中正义和包容社会的向往。


今年的这份榜单共有6本法学著作属于本土著作,另外4本为译作,而且前四位置均被国内法律著作占据。这份榜单一方面说明了当前法学对本土经验的挖掘和构建,另一方面也传达出对法学汉语写作和原创力的重视。

 

未被遗忘的灵魂

 

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个体的心跳总与时代的气息紧密相连。于此,法律人尤为明显。有人说那些远赴重洋,为古老中国带来现代法律文明的近代法律人,有几分像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读了榜单中的《王名扬全集》和《楼邦彦法政文集》,了解他们的生平,或许就会明白前言不虚。那些他们辛苦移植来的西风法雨,后来却往往成了使他们历经坎坷的罪由。


王名扬曾于1948年赴法留学,在十年的求学岁月里,他共获得行政法和国际私法两个博士学位。归国后,他却只能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名法语老师。直至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导师组前去对外经贸大学敦请王名扬讲授课程,才重新唤醒触动他的行政法情结,他开始在讲坛上传授他在法兰西留学生涯中孜孜不倦获取的法律知识,而不再仅仅是一名语言教师。


这段时间也是王名扬的写作高峰期,1987年《英国行政法》出版,1988年《法国行政法》出版。此后,他以70多岁的高龄,赴美调研,写成《美国行政法》。法学家应松年这样评价王名扬和他的著作:“他的著述鲜明特点是准确、精到,他全面地介绍和恰如其分地论述那些国家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理、原则和制度,至今仍是我们了解或考察这些国家的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的可靠依凭。”这些作品结集,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王名扬全集》。


与王名扬相似,楼邦彦于1936年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拉斯基教授,专攻政治制度和行政法。同王名扬相比,楼邦彦却没有等到属于他的时代。学者陈新宇曾在《法律史上的失踪者楼邦彦》一文的结尾中写道,“1936年的英伦之行,在大洋彼岸等他的是大名鼎鼎的拉斯基,与之同期的则有老同学王铁崖与龚祥瑞。如今当我们对这三者耳熟能详之余,也不应忘记那位法律史上的失踪者楼邦彦,正所谓‘何处相思明月楼’”。


《楼邦彦法政文集》的序中,他的子女在本书代序中称“本书记录了一个青年政法学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长,和对社会变革的观察与思考,也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现了那段历史”。事实上,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西方员吏制度的著作,而本书还收录了他在建国初期,在报刊杂志中关于“寻求中国现代化新路”的文章以及他所编辑的《新路周刊》中的“编者说”。这些文字今天看来,大概不乏前面所说的、导致普罗米修斯反复受折磨的那些“火种”。


作为呼应,陈夏红的《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则记录了另外十位法律先贤们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是北京政法学院建院之初的先行者:钱端升、吴恩裕、曾炳钧、严景耀、雷洁琼、于振鹏、戴克光、黄觉非、徐敦璋和费青。用作者的话说,法律的命运在近代中国一直是悲剧的,这也注定了法律人地位的尴尬。这些法律界的前辈,他们处在一个相似的历史气候中,各自的命运亦惊人的一致——为悲剧命运代言。


和《风骨》不同的是,武树臣的《长歌行》则是以个体的经历,唤起一段共和国记忆。作者武树臣生于1949年10月29日,特殊的时间节点让他的人生经历注定是共和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他在北京读中小学,在山西四川农村下乡,在北京大学学习任教,在北京市人民法院挂职断案,在北京奥组委任法务部部长……今年,建国67载,武树臣也走过他生命中第67个年头。他丰富的人生与共和国的风雨交织在一起。这本《长歌行》不仅是他自己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是在共和国的怀抱下成长的一代人必须要拾起的记忆。

 

文明因观察而传承

 

榜单中的另一类书,是对世界另一端的眺望。《法律东方主义》由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教授络德睦(Teemu Ruskola)所著,代表了美国人观察中国法制的视角。而《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则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对美国司法现状的详细介绍。两部书同列为2016年十大法治图书,恰好是东西方彼此凝视和观察的写照。


络德睦在解释何为“法律东方主义”时,非常有趣地采用了一套环环相扣的叙事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作品多少有些像文学作品的重章复奏。正如桑托斯在《法律:一张误读的地图》中所写:“既然存在确定何谓文学、何谓非文学的一种文学上的标准,那么也存在着确定何谓法律、何谓非法律的一种法律上的标准。”相比之下,何帆这部增订版的《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同样也有浓厚的文学性和故事性——“界面十分友好”。


据“2016十大法治图书”主办方《法治周末》介绍,在图书入选原则上,一般会坚持首版图书,但这次评选收入了改动大、有新的价值和立意的图书。相比之前的版本,《大法官说了算》新增了两篇介绍法官选任制度的文章及作者近年撰写的13个判例故事,并将大篇幅的大法官列传、联邦司法系统历年报告替换为近年来为一些法政译著撰写的序言以及何帆本人对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的访谈内容等。


全书有近有20万字新增内容,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新内容追求与中国当下现实对应,侧重司法伦理、庭审直播、死刑裁判中的民意因素、错案纠正的法律机制、法医出庭的必要性等题材。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与世隔绝。如果说《法律东方主义》及《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均是中外学者互相审视并思考彼此所在文明之联系的佳作,那么弗里德曼的《二十世世纪美国法律史》和许章润的《政体和文明》则分别是中外学者对本土法律发展进程的回顾与思考。前者记录了近现代美国法律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全球化法律的影响。后者则是以对谈录的方式,将政体与文明兴衰联系在一起,讨论了如何经由政制组织人群,建设“有如人类文明迷宫”的政治。


弗里德曼在书中讨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法律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王国,它是否只能随着其自身的规则和内在的程序亦步亦趋地成长和衰败呢?还是法律制度又是整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世界发生改变,法律也必然改变呢?作者分别用《旧秩序》《新政和它的继承者们》和《现在的生活方式:里根和后里根时代》的三部曲,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的法律发展故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稳定性的故事,一个新酒不断倒入了旧瓶的故事。


值得观察的,不只有历史演进,还有人类亘古不变关心的主题。古希腊诗人阿尔基库罗斯曾写: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最重要的事。德沃金在《刺猬的正义》这本书,告诉人们“价值”的“价值”。


书的封面上,刺猬紧紧抱住的果子,努力告诉人们它认定的正义,是寻找价值统一的大致模板。所谓“好生活”(good lives)与“好好生活”(living well),并不相同。在德沃金看来,我们没有好的生活也能好好生活:我们可能遭受厄运、极度贫困、严重不公或可怕疾病以及过早死亡。奋斗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生活结果的善(goodness)或影响——这就是刺猬的正义。在今天的中国看来,仿佛如一个令人温暖而迷醉的寓言。


榜单中的另一部译作来自于桑斯坦。在这部《社会因何要异见》中,这位联邦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曾经的助理,讨论的是人们从未放弃过的偏见——“政治正确”。在他看来,从古到今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本能。他举例说,在20世纪末,如果学生谈到自己为共和党的支持者,热情谈论里根总统,可能会被其他持左翼思想的人羞辱。而到今天,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或许正体现了多数美国人越来越不满于这种“政治正确”。而那些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游行,恰恰逐渐拨开了美国这个“自由”社会内部因排斥异见者而隐藏的伤痕。


无论时间或是空间,人能体会的都不可能无穷无尽。然而于无穷中,坚持体验与观察,却值得反复咏叹。那些没有被遗忘的故事与灵魂,那些因为观察而皱起的眉头——被记录在册,辗转而来,在这个冬日里遇见,这样就很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