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地产专业将抢占C位,成为房企最重要的部门!但还要过几关…

老罗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2-05-19


长久以来,做房地产什么最重要?

两个字:地和钱。市场不愁,只要这两样到位了,就能风生水起。


现在就不一样了,不仅地不好拿、钱不好借,市场也没有以前好了。

大家猛然开始意识到:红海之中,谁能争取更多的客户,谁才能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客户很重要啊!

于是,在这个“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微妙过程中,开发商们的心思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如用服务牢牢抓住客户?再努力挖掘挖掘客户价值?


就这样,客关部门一下跃居到了战略地位,一时间被寄予了厚望。

但事实上,要想做成这件事,涉及到了企业和从业者的思维转换、标准的建立、组织的调整、有效机制的形成、平台的搭建……无论哪一项,都需要极大的决心和较高的执行力,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房企到底想通过服务做成一件什么事儿呢?又有怎么样的现实障碍摆在面前?明源君这就为你详细说说。



理想很丰满:

房企想用服务做成4件事


这两年,客服部门很忙。


一方面,“老本职”工作变忙了,要背的“锅”越来越多。


客服的老本职其实很边缘。说白了,就是冲在一线,直面客户的反馈和投诉。时常因为销售和产品问题,背上一口“大锅”。


以前,房价上涨很快,客户买到房子就等于赚钱,投资需求占了很高的比例,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所以,客户对于房产增值的关注度较高,客服一直没什么存在感。


但是,现在地产行情走了下坡路,房价被限住了,房住不炒了,客户也没那么好说话了,维权投诉也就变多了。这些全都要客服兜着。


另一方面,被赋予了更多层的“新功能”,服务范围变“大”了。


如果只是“背锅”,真的没什么前途,客服部门的定义早就已经被拓宽了。房企开始意识到,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时候,要用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难度很大。客户服务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如果能提供其它房企不能提供的服务,就更容易赢得客户的认同。


于是,各大品牌房企纷纷将客户服务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

客服的范围从传统的售后产品维修,逐步前置到售中客户触点渗透,甚至是售前基于高价值客户数据库进行服务营销。渐渐形成了从售前、售中到售后一条脉络贯穿的“大服务战略”。


这场变革中,以前的很多逻辑都不好使了,客服也因此迎来了逆袭机会。总的来说,房企想要通过客户服务达成以下几件事情:


1、对自己负责:从“东窗事发”转变为“风险把控”,全流程介入项目开发


客服的“老本职”,其实就是一口“大锅”,要想抛开这口“大锅”,就必须由被动转为主动——将事后的善后,变成事前的风险控制。


在这里,“全流程”3个字成为了重点。

客服从拿地、设计开始,全面介入到了项目开发流程中去,通过图纸评审、销售风险排查、联合验收、工地开放、预验房、交付节点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交付风险。


2、介入开发:引入客户视角,颠覆前端开发逻辑


客服对开发流程的介入,不仅仅是为了前置风险控制,更重要的是为开发引入客户视角。


客户视角介入意味着开发逻辑的改变,这是具有颠覆性的。具体的做法是:对客户敏感点进行挖掘。


客服手头上掌握大量客户资源和数据,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度访谈等形式,挖掘出客户关注的“敏感点”,只要稍作努力,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华东某房企就发现,客户对外立面并不敏感,开发商花大价钱做好,并不是给客户带来更直观的感受;相反,一些绿植的设置,其实花不了多少成本,却收获客户很大的好感。


另一方面,也能总结出客户标签,产品研发部门依据这些标签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让产品不断升级迭代,越来越精准。最早,万科就通过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细分,来研发和更迭产品。


3、助力营销:让服务成为竞争力,维护老客户,争取老带新


前面两项,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效果、收割成效。但用服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从而维持现有的客户,甚至拉动更多的客户;这是可以快速见效的。


老客户的价值要比你想象得大得多:

首先,老客户会持续产生改善需求,只有客户关系建立起来了,老客户才会变成复购客户;

其次,老客户往往可以“老带新”,只有让老客户满意了,建立了客户粘性,帮房企赢得口碑,就能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这两年,开发商都在抱怨渠道强势,其实都是没有充分挖掘老客户价值的后果。


4、渗透物业:对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赚生态体系的钱


如果你只想卖房子给你的客户,这更像是“一锤子买卖”。而实际上,开发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可以走得更远。

比如,形成服务平台,通过物业提供更加多元服务,就能与业主发生10次、20次以上的平台沟通和交易。


之前建业想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胡葆森算了一笔账:

建业有庞大的客户资源,除了业主外,还包括建业的商户、合作伙伴、上百万的球迷、庞大的学生家长以及建业的员工,如果把他们都当作客户,建业的未来成长空间将非常巨大。


此外,碧桂园等规模巨大的房企都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利用庞大的客户资源,建立起一个服务的生态体系,为这群人进行精准服务,最终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


就像某房企的老总所说,只要客户对你产生了信任,你就算不卖房子,卖其他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买单。



现实很骨感:

多数房企都面临4大问题


如果真的实现了上部分的所有功能,最终会呈现出一副什么景象?


客户会被完全细分:

一旦实现真正的“全周期”服务,长期跟踪特定客户群,就能对这个群体的需求了如指掌。随着对客户的认识越深,越对客户的标签就越准确,客户被完全细分了。


供应链条将会围绕客户展开:

从前端开始,就从客户视角来看待产品、甚至是拿地;中端透过对工程、营销的介入,又能有效控制风险、预防投诉;后端客服和物业的客户池一旦打通,又能长期维护客户关系,创造额外价值。


最终,对房企整体的竞争力而言,是一个质的提升。


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要达成这样绝非易事,以下4大障碍,每一项都是这条路上的拦路虎:


1、思想没有转换过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客服要想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核心不在做事,而在于思想转换。


时至今日,房地产的服务依旧是“心中隐痛”。为了成交瞎承诺、交付也常常出现货不对板的问题、投诉相互扯皮、反馈基本无用……这都是服务思想没有转变过来的迹象,要明白:

1)妥善处理才能获得客户好感,对企业口碑形成正面效应;

2)通过服务也能获得客户信任,为长久关系打下铺垫。


只有做好客服“老本职”,才有可能实现后续客服的其他“宏图”。否则,客服很难从“擦屁股”的泥沼中脱出身来。


2、老板不重视,组织地位不高,没有话语权,根本无法协同其他部门


“大服务”的概念,对客服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远远不足够了。

 正如上述所言,房企里面各职能线都习惯性的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客服部门是很少能提供客户视角的部门之一,具有潜在的价值。

 

这就需要客服将客户的直接需求反映到企业战略拿地、前策、设计、工程、运营、财务等前端。

这条战线很长,如果管理层没有共同的理解、认知,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有的房企已经将客服部门升级到了一级部门,但真正落到实处时,尤其是在与其他部门交圈时,往往又左右权衡、摇摆不定,这样就会显得毫无力量。

 

要想发挥真正的协同作用、体系作战,客服部门显得任重而道远。


3、客服人员专业度不够,承接不住这些理念,撑不住整个体系


十多年前,物业也曾带起过一个概念:物业前期介入。

为什么没干成?正是因为物业业务本就涉及面广,需要复合型人才。但实际情况中,物业人又是低薪群体,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同样的窘境被复刻到了客服上。

在明源君近期的调研中就发现,新冠“黑天鹅”飞过后,客服岗缩编明显。两个原因:

1)客服岗位经历了一轮扩招,却并未迅速成长起来,在最近的收缩中成为了首批对象;

2)客服岗位依旧以可以替换、缺乏技术含量的人才为主,尚未成功争夺到重要位置。


新城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曾在文章中提到,很多客服人都比较偏向防御性思维,缺乏进攻思维;偏专业性思维,少管理性思维;偏点状思维,缺乏体系化逻辑化的思维。因此,并不合适成为强势的“介入者”。

与此同时,人才框架没有搭好,很难承接“风险前置”等理念,也很难支撑起整个服务体系。


4、平台难以整合,客户信息分散成一个个碎块,根本做不到全周期和跟踪


房企要想做一个“大客户平台”,也就是所谓的“全周期”。

从客户接触房企的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客户随后的购房、生活、改善等等,这些信息都被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一幅有时间线和预测性的画像。


但其实这件事要做到并不容易。多数房企的情况是这样的:

置业顾问在销售的时候,客户进入的是一个平台,一些基本的信息虽然被几率保存了下来,但并未经过整理;

客服部门在交付的时候,客户进入的是另一个平台,客户的诉求虽然也被记录了下来,但并没有整合和利用;

物业接手之后,客户进入的又是另外一个平台,一切客户数据又开始重新记录。

几个平台之间几乎不交圈,客户的数据也没有连贯性,根本整合不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

房企累积下来的许多客户资源都是作废的!没有长效机制,维护客户关系既做不到全周期,也无法更好地挖掘客户资源,只能原地踏步。(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 老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