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去哪儿?这是海大学子的选择!

新闻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2022-12-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广大青年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247名2022届毕业生主动选择到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投身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海大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奉献精神


以下8名志愿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接下来,小海带大家了解下他们的典型事迹,希望激励学校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立志成才,争当追梦人,争做生力军,将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常琪林

到戈壁滩上去



常琪林

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2022届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为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七年的海大求学之旅已经结束,蓦然回首,还真有点难以想象,我从祖国南部小县城考到海大后,最终选择去祖国的大西北就业。


我想到那首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印象中的大西北是荒凉的,艰苦的,更是寂寞的,但在我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前辈奔赴西部,在那里建功立业后,祖国的大西北已经不再像我印象中一般。


细雨连绵、郁郁葱葱的岭南伴我度过了十年寒窗,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青岛开阔了我的视野,而我也愿意奔赴西部,去看不一的风光,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大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我无比珍惜。在课程学习上曾遇到诸多困难,我不曾懈怠,并以自己满意的成绩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科研过程中也遭遇诸多挫折,但我始终踏踏实实前进,保持谨慎、勤恳和足够的耐心对待科研,最终成功发表SCI论文1篇,并获得了优秀研究生和学术创新奖学金等奖励。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我将携己身所学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栽培。


也许我的选择将面临诸多困难,但当下的我已经作出决定,纵使道路再艰难也会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无论将来如何,我会把握好当下,去戈壁滩上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基层工作。


石伊凡

水滴入海,无悔“黔行”



石伊凡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为中共黔南州委组织部。

阳光刷新着大地,周而复始;年轮记载着时间,斗转星移。依然记得爸爸带着我从大山深处的家乡来到吹着黏湿海风的青岛,宜人的气候、美丽的校园、包容万物的大海都令我着迷,但生我养我的故乡却难以割舍。


临毕业抉择之际,家乡发出了“建设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的号召,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乡的旅途,成为了一名基层的选调生。


在海大的学习生活中,我如同一滴水,感受到母校的博大与包容。在海大我们可以开展严谨细致的科学研究,作为地质专业的学生,我们的三次地质实习和两次地质旅行走过鲁东半岛,到过华北平原、三峡大坝,一路从海岸线延伸到蔚蓝的大海之中,我这滴水不断地汲取母校给予我的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学基础,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格,更深刻地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学校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我带领队友们到贵阳花溪,希望用我们所学为当地发展助力,也正是那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要回到贵州,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我见证了贵州发展的黄金十年,茅台酒香飘向世界,中国天眼放眼宇宙。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彻底摘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此刻大海里成长起来的小水滴,毅然选择回到西部,投身于需要我的家乡,将个人的“小我”与祖国的“大我”相连,与贵州共同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希望我这滴水可以在西部大地浇灌出花朵,无悔“黔行”!


鲁泽良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



鲁泽良

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为中共双柏县委办公室。

昆明的四季如春,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浪漫邂逅……这是绝大多数人眼里的云南。可是,缺乏新兴支柱产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欠发展也是云南最真实的省情。


云南,是我的家乡,是回荡在返乡客机机舱里那首优美的《彩云之南》,是时刻浮现在我脑海里红红火火的彝族舞,是一直萦绕耳畔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是始终牵动我心里最温暖情感的地方。


在毕业面临选择之际,我毅然报名云南选调生,回到西南,回到滇中,用我之所学,促家乡发展。


走选调之路,回梦想之地,我经过了深思熟虑。从西南边陲乡村走到海滨城市青岛,从泥泞的乡村学校步入中国海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接受了家乡最优质资源的培养。“心存感恩,永续奋斗”,如今我学有所成,我希望走回大山,为家乡的发展事业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激励着我砥砺前行。在母校的培养下,我曾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郝文平奖学金、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也曾担任过班级副班长和社团部长,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将所学用于实践;也积极参与家乡抗疫志愿服务工作,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海大学子,我将牢记总书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嘱托,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立足社会,用取则行远的步履丈量未来。


我将留在基层、扎根基层,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与奉献中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


刘委昕

坚定服务初心,续写山海情深



刘委昕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赴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支教一年。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以自身所见所学所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奉献,既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更是我践行一名党员初心和使命的宝贵机会。


回望四年大学时光,我保持坚定的服务初心,在服务同学成长成才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本领。


作为一名党员,我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校学生会副主席、班长、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做好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纽带,把服务做到同学们心坎上。


从服务同学到基层工作,通过参与培训,我不断增强当好一名支教老师的本领。我学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教学技能、生活习惯,丰富理论储备,加深实践体会,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到支教学校的生活:遇见什么样的孩子、教授什么课程、收获什么高原生活经历、自己能为当地做些什么……


这一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一定会做好规划,充分发挥这一年时光的最大效用,切实体会“立德树人”的深刻意义,全情投入,孜孜以求,将这场传递爱与智慧的接力坚定有为地跑下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即将前往西藏支教服务,定会听党话、跟党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嘱托,秉持“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


坚定服务初心,把边疆和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在磨砺中见风雨、长才干、壮筋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成就精彩人生,为山海情的故事书写新的青春注脚。


刘诗瑶

“云”端之旅,不负韶华



刘诗瑶

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为马关县林业和草原局。

毕业季总是面临诸多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的人选择继续深造学习,有的人选择了在工作中奋力前行,我也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成为一名选调生,为西部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时,我深入云南大理和丽江,调研白族和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探访中我看到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明白了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需


同时我也发现家乡正在一步步发生变化,我看到了云南发展的潜力。因此,我坚定地报考了云南选调生,希望能返回家乡,将所学奉献到家乡建设中,为家乡招揽更多人才。


心怀理想和信念,更需要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在学习过程中,我勤于求索,乐于获知,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课堂之外,我满怀热情,投入到学术科研活动中,砥志研思,开拓创新。


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成为班干部并协助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积极参加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锻炼自我,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信仰,我立志做基层建设的一颗螺丝钉,发挥我的最大价值。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是母校的校训,也是我的座右铭。我知道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绝不退缩。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勇于承担责任,不断磨砺自我,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扎实做好基层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辜负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


陈露露

心之所向,反哺故土



陈露露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为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号召下,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已成为青年学子毕业后磨练自我、服务社会的重要选择之一。我选择成为奔赴西部的一员,到基层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贵州农村一路走来,我接受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在贵州“春晖行动”公益助学项目的资助下,我得以走出大山,在北京度过了六年难忘的中学生活。


在大学期间,我也受到了国家助学政策的帮扶。我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更珍惜在海大四年的学习时光。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利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力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看到了大山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更加迫切地想要回报社会。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我有幸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


十几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贵州已然摘掉“贫困帽”,正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如今的贵州,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向广大青年发出邀请,正是青年大有可为的地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与时代同向同行,在奉献中实现青春的价值。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始终保持对基层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锻炼工作能力,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


我会牢记海大学子的身份,在未来的基层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让青春在基层服务中绽放光彩!


柴馨

一路向西,青春无悔



柴馨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来自西北,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西北地区有着粗犷又不失秀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西部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革命文化,这里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同时也拥有酒钢集团、玉门油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在国家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机构。


生于西北,我感受到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局限,也感受到了西部人才的稀缺,但是我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与变革,打造美丽乡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挖掘旅游资源等等,我相信家乡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借助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坚定了要一路向西、建设家乡的决心,于是毕业选择了加入甘肃省金川集团工作。


在海大的四年,短暂而又充实,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变得更乐于奉献。我希望能够成为家乡建设的一分子,将我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工作中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坚定职业理想,为家乡以及西部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每一份选择都有其自身价值,会推动我们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而选择到西部就业更能推动我运用自己的所学,奉献国家和社会。


孙燕峰

青春在祖国,奉献在边疆



孙燕峰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22届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七年时光,转瞬即逝。在海大本科四年、硕士三年求学的日子里,我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毕业之际面对各种选择,最终我决定回到生我养我的新疆工作,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疆是旅游胜地,她有孤寂壮观的沙漠、无边无际的草原、清澈见底的湖泊、蜿蜒曲折的公路……但是很少有人想去那里工作,因为新疆深居内陆,条件艰苦,经济落后。正因为如此,我更要回到新疆,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在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我就想过学成之后回乡建设新疆。新疆油气资源丰富,有很多大型油气田,所以我选择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个与油气勘探息息相关的专业。在大学四年,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了学习优秀奖学金。


在大学毕业时选择在油气勘探领域继续深造,读研期间跟随导师接触各种陆上勘探的项目研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提升了地震资料处理的能力,也担任了两门地震勘探相关课程的助教,提高了沟通协调的能力。


同时参加全国勘探地球物理大赛,进入决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在海大七年的学习经历是我终身难忘的宝贵财富。


一路走来,感谢指导、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感谢同门兄弟姐妹们和朋友们,七年的求学经历因为有了你们而熠熠生辉。


如今,我即将要到新的工作岗位建设家乡,心中无比激动。我将牢记“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母校校训,用自己的知识建设新疆、服务新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来源 / 中国海洋大学报

编辑 / 汝子菲

责任编辑 / 刘莅 张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