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核酸检测量1.5万管!“战疫老兵”担重任,幕后守护万家平安


这个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即墨往日的宁静,同时也牵动着全青岛人民群众的心。在一线抗疫人员的身影中,活跃着这样一群隐形战士,他们是第一棒,也是战胜病毒的最关键一棒,他们离病毒最近,离亲人最远,他们就是核酸检验员。9月5日,由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检验部孙慧带队,市立医院7名人员和青岛其他医疗机构组成青岛队共20人,第一时间奔赴即墨区环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昼夜奋战,每天核酸检测量在1.5万管左右,最多的几天在2万管以上。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大考中,这群“战疫老兵”,每天用自己的专业上演着“速度与激情”,诠释着疫情下这座城市温暖人心的志愿力量。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核酸实验室里检验员一圈又一圈的拧盖、加样、再拧盖,面对海量的样本,即使隔着两层手套,手上起茧子也是常有的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检验人员在实验室内昼夜奋战,只为阻断疫情的传播。


“只有快速检测,跑得比病毒快,才能在疫情防控中占据先机。”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检验部主任宋卫青告诉记者,这次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李莉主任已经51岁,最小的队员刘文超28岁,在支援烟台、日照、莱西、上海大规模检测中都贡献过自己的力量,是团队的骨干中坚力量,可以算得上“支援老兵”了。”


据了解,在今年3月份莱西疫情的关键时刻,宋卫青带领的团队创造了11小时完成2.1万管核酸检测的奇迹,远超24小时3.5万管的理论值。先后派出36人次驰援新疆、天津、上海、莱西、定点医院和门诊。驰援期间,团队服从抗疫统一指挥,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激情斗志、以“能拼搏、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远近闻名,圆满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在抗疫一线不断刷新“市立速度”,受到驰援地的一致赞誉,得到同行们的充分肯定。

疫情之下,医院检验部磨砺出一支顽强坚毅的队伍,这是一群能阵前厮杀的检验人,进能千里驰援,退能守家乡,保质保量完成连续数轮全员核酸检测。9月14日,根据指挥部安排,再次派出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李莉和刘丁维赶赴即墨中联体育场气膜实验室进行支援和技术指导,为了与病毒赛跑,检验组昼夜不停,当天下午六点之前出报告,每天都要完成几千份的样本检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物资耗费,李莉和队友的工作“秘诀”就是减少喝水进食,这样尽可能增加工作效率,不上厕所、不耽搁时间。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班下来,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压痕,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李莉和队员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惫地在实验室里穿梭。


“这是我第二次抗疫支援,之前第一次是在天津,相比之下,这次从容了很多,家里人对这件事情都很理解的,是全力以赴支持,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我也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李莉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支援即墨,任务之一是带领其他城市的队员进行技术指导。“看到山东各地医院的兄弟姐妹来支援即墨,心里说不出的感动,虽然穿着防护服,但感觉每个人的心都贴在一起,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配合。” 李莉说道。


在疫情防控战场上,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检验部担战疫重担,成为幕后守护百姓健康平安的重要力量。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 叶梓 姬伟

往期精选


◆ 中秋遇上教师节 感恩团圆意深浓◆ 谈“癌”不色变丨中晚期癌症束手无策?“带瘤生存”燃亮生命新希望 鼻塞问题 一探究“镜”‍‍‍◆ “削足适履”拯救“大脚骨” 微创手术还您健康双足◆ 喜报!我院“试管婴儿”技术顺利通过试运行评审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