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用一部小说,让《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为他打call | 中欧人物

小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2-05-13


小欧说


当得知自己被偶像乔治·R·R·马丁创办的首届“地球人奖”选中时,中欧MBA校友、奇幻作家余卓轩整整兴奋了一个星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嗨爆了”……


余卓轩

中欧MBA2010届校友

奇幻作家


被偶像选中

成为首届 “ 地球人奖 ” 得主


4月的一天,余卓轩像往常一样打开邮箱,留意到有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他随手点开,赫然发现是自己获得了由偶像乔治·R·R·马丁出资的首届“地球人奖”奖学金的消息。


“地球人奖”用于每年出资赞助一位母语不是英文但具备英语沟通和写作能力的作家去参加由科幻作家沃尔特·乔恩·威廉斯创办的资深作家写作营(TaosToolbox)(奖学金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用)的培训。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被通知将于今年夏天远赴大洋彼岸,参加写作训练营。”



相信大家对于乔治·R·R·马丁一定不陌生,他撰写的严肃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火遍全球,更在HBO改编为美剧《权力的游戏》后家喻户晓。


2018年初,乔治·马丁发表博文:“我不确定人类是否真能抵达远方的星星,但假使有天我们办到了,成功抵达远方的不会是美国人......也不会是任何其它国家的人。成功的是人类。如果用我幼时热爱的科幻语言来说,那就是‘地球人’。未来属于地球上的所有人。”


“这与我的写作理念完全吻合。且在《冰与火之歌》大火之前,我就已经喜欢上了马丁。作为马丁的铁粉,我肯定是要尝试看看的。”依照申请规则,余卓轩把自己2010年出版并获得第二届台湾角川原创故事大赏银赏的12万字奇幻小说《真理的倒相》的序章自己翻译成英文,还写了长达三页的故事大纲。


“之所以选择这部作品来翻译,是因为在设计这故事的时候,我希望它有点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感觉,也尽力让它能像皮克斯的电影一样老少咸宜。主办方都是《纽约时报》畅销作家,都是很资深的科幻奇幻作家,所以我猜想,在我自己的所有作品里,只有这个故事才有一点点机会来打动他们。”


▲ 向上滑动灰色方框 ▲

《真理的倒相》节选


男孩的手中握着一颗眼珠。


一颗有如完美的圆球体一般,半透明的珠子,散发出银色的光辉。那是堪称“真理眼”的稀世宝物。有人说,它是在远古传说中,被救世主亚尔迪斯给封印的末日巨龙所遗留下来的左眼。也有人说,它就是救世主自己的眼珠。但无论真相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真理眼”让持有它的人获得无尽的知识,知晓世间所发生过的一切。


不同的人占有过它,从一个流传到下一个,好几百年来被数不尽的人们配戴过。只要将它压向自己的额头,“真理眼”会轻轻接触到你的头脑表层,将世间的无尽智慧灌输于你的脑海之中。


男孩拿着宝物,半跪在灰色石阶底下。他面前的神殿便是真理眼在过去半世纪的储放地。曾经,神殿那浮雕满佈的高墙,井然有序的阶梯,完美对称的大理石柱,均被人们喻为建筑奇观。如今它却在大自然的长期侵蚀下变得像座废墟。最明显的时间的指痕则是藤蔓,就像一个将死的乞丐身上的残破衣裳,满满地覆盖住这座曾经的殿堂。


神殿的古老使命早已让世人给遗忘,但环绕在它周围的石雕依旧站岗。时间之斧也在每一座雕像的脸上被劈开裂痕,令它们看来或愤怒或绝望。


在成排石雕的凝望下,男孩的眉间却充满了忧伤。他望了下手中的珠子,握起拳头盖住掌中放射出来的银光。他的怀里搂着一只哈士奇小狗。男孩用手背抹去眼角的泪水,再一次又一次抚摸着小狗颈上的毛,却完全感受不到牠的心跳。小狗的表情十分安详,仿佛沉睡着。


然后,男孩将真理眼举到了额头前。


“你如果那样做,非但救不了牠,连你自己也会受害。”男孩身后的老祭司说。


颤抖的小手停了下来。“但我一定要救飞飞,”男孩回。


“孩子啊…知识是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也是许多恐惧的开端。”老祭司缓缓地说。“真理眼,往往让配戴它的人付出庞大的代价。”


“我…我需要找到让飞飞活过来的方法。”男孩转过头来。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循环,无法逆转。生命终有离去的时候。”老祭司看着他说,“这就是真理。”


哀伤迷濛了男孩整个脸庞,他本能地将哈士奇小狗搂得更紧。他想像小狗忽然在自己的怀中扭动起来,和以往一样挣脱他的拥抱,在身旁蹦蹦跳跳。但现在,小狗却一动也不动,静静地躺在他的胸口。男孩的心感到一阵痛楚。


那时,从自己的村庄,男孩抱着死去的小狗走了一整天的路,才抵达神殿所在的小镇。他听说这座神殿里头陈列着世间最强大的宝物,能够让所有的问题得到解答。


然而,小镇里的每一个人,都劝他不要去触碰“真理眼”。他们告诉他许多故事。那些使用真理眼的人们,命运往往都是以悲剧收场。


他们说有个面包师傅,一生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好的终生伴侣。真理眼让他与花店的可爱女孩结了婚。但在最后,他却过着潦倒的生活,孤伶伶的一个人死去…


他们说有个母亲,单独照顾着五个孩子与老人家。她一直希望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戴上真理眼之后某一天,她静悄悄的离开了所有人…


他们还说有个商人在得到真理眼之后,学会了最快速的赚钱方法,成为无比富裕的人,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一天,他开始监禁、屠杀自己国度内的所有渔夫。最后,他与沿海的各国开战,造成了无数生灵涂炭,自己更惨死在友邦士兵的刀剑之下…


从此,真理眼是个“诅咒之物”的名声便传布开来,再也无人敢触碰。它被运到这偏远的小镇,陈列在荒废的神殿中。


“这个宝物会给你世间的一切知识,告诉你历史上发生过的所有事,”老祭司指向自己的额头。“然而,没有人的头脑能够承受如此广泛的东西。”


男孩抬着手,悬在面前犹豫不决。


“放下它吧。”老祭司说。


男孩摇了摇头。“一定有人…一定有人曾经靠着它,得到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而不受影响的!”


老祭司叹了口气。“孩子,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他说,“许久以前,在真理眼刚刚被运来这个神殿的时候,这里曾经有位知名的祭司。信徒们从各个城镇老远而来,就是为了找他解答疑问。他的聪颖非凡,堪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贤者。甚至连茵风之国的众神厅,也想封他为我们这世代的天使黎明。因此,所有人,包括当时还年轻的我,都拥护他去戴上真理眼。”


男孩抱着小狗半跪着聆听。


“虽然大家都听说这宝物并非凡人能够掌控,但我们全都坚信,如果有任何人的脑海能够涵盖世间的所有知识,那一定就是他了。在所有信徒的鼓吹下,那位贤者似乎也开始打量获得无尽智慧的可能性。”老祭司沉默一会,头低了下来。“众目睽睽之下,他将真理眼放到自己的额头上。”


男孩盯着老祭司,似乎在年迈的皱纹中看到隐藏已久的痛楚。


“他将自己关在神殿里好几夜,吸收着世间的知识。所有的信徒都聚集在神殿的外头等待着…”老祭司的语气变得沉重。“三天之后,神殿的大门打开。他走出来,上万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期待听到他成功获知了宇宙万物的秘密。”


“他成功了吗?”男孩轻声问道。


“他就站在这阶梯的顶端。那数秒钟仿佛永恒。我们全都安静等待,但从他的眼神,我们忽然意识到事情不大对劲。”


老祭司干涩的双唇微颤,似乎难以说出下一句话。男孩这才发现祭司眼角悬泪,脸上皱纹仿佛每道都是由悲痛化成的刀痕。


老祭司告诉男孩:“他只对所有信徒说了一句话…然后抽出一柄匕首,割开了自己的喉咙。”


男孩的身子不自觉颤抖。他想询问那位贤者死前说了什么,却止住口。疑虑令他难以呼吸,不需要再听任何故事,他便缓缓放下握着真理眼的手。


老祭司点点头,哀痛的脸庞化为认可的微笑。“没错,孩子,即使是堪称最博学的智者,也无法承受这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事情…是黑暗而令人绝望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为了找寻让你小狗复活的方法而戴上真理眼,只怕在答案尚未出现之前,你的思绪就已崩溃。”


男孩很想哭泣,他几乎松开了手中的眼珠。他的另一手却仍紧紧抱着小狗,然后他将脸颊埋在毛茸茸的颈子里。


柔软的感觉唤起了回忆。他想起与飞飞在一起的日子。每天早晨牠那满是口水的舔弄,将男孩叫起床,然后他们一起往山坡下的磨坊走去。阳光在那时洒进山谷,飞飞总是跑在他的前方。


那仿佛才是昨天的记忆,与哈士奇小狗度过的每一天。他们坐在树下,男孩啃着面包,飞飞对肉块又抓又咬。他们在山顶上看云,在小溪旁听着流水声睡午觉。他总是要搂着飞飞,倾听着牠的心跳声,才能渐渐睡着。


“我懂了。”男孩开口。


“嗯…那并不是你的错,孩子。”老祭司说,“没有任何人的脑子能够承受这个诅咒之物。因为我们只是凡人,有太多的缺陷。人们的头脑不可能承受世间的所有真理──”


“不。或许人们的头脑没有办法承受全世界的真理……”男孩闭上了眼睛。“但人的心或许可以。”


他将真理眼压向自己胸口。


在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余卓轩意外收到了自己获奖的消息。


“因为主办方要求必须把作品打印出来,寄实体版本,不能使用电子邮件。我算比较晚才把包裹寄了过去。本来想着竞争激烈没抱什么希望,因此收到通知说我得奖时,简直不敢相信!当时我盯着荧幕,开心得快哭了。”随后,马丁本人也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发布了相关信息。


乔治·R·R·马丁Twitter


人生不设限

有创意,才够味


余卓轩(Joseph / Joey Yu)出生于台北,本科在加拿大就读社会学并担任当地一个地下乐团的鼓手兼团长。中欧MBA毕业后他选择定居上海,现在是一名跨领域作家和多媒体创作者。


和许多人一样,余卓轩的梦想是改变世界,为社会尽一份心力。在中欧读书时期他参加过联合国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暖会议,亲眼目睹那一次的国际交涉全面崩溃,因此打消了原本想去联合国的想法,投身自己一直热爱的创作事业,认为文字和艺术也能为社会带来启蒙。无论是写小说或编写游戏、漫画的剧本,余卓轩热爱构建自己的幻想世界,藉以故事来随心所欲地传达自己的创想和价值观



“我特别喜欢阅读奇幻、科幻类型的小说。2006年开始正式进入中文的写作领域,我第一次参加比赛,便以短篇小说《轨迹》获得了台湾奇幻基金会青龙奖的佳作奖(为该奖项的前十名),我想这跟我跨文化的生活背景和多元化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大关系。”


在中欧的研读过程中他爱上了战略课程,并开始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前研技术。毕业后,余卓轩和当时的中欧战略学教授陈威如(现任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的首席战略官)合着了《平台战略》一书。该书连续几年为中国原创商管书籍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目前已销售超过20万册。


同时,余卓轩在近几年也出版了几部小说,并参与手机游戏和IP漫画做编剧。今年初,余卓轩和两位上海的艺术家伙伴郑雪辰、丁之雨成立一部名为《Split Earth Saga》的漫画项目,主要描述在未来,地球莫名分裂为两半,一群女战士在各种艰难任务下,必须面对世界崩解的谜题。



“我们的团队不缺智多星——无数的创意,只有经过碰撞、筛选、梳理,才能从中萃取出最有趣的那一个。但相比创意本身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将创意组合、排序的能力,让不同的点子相互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精彩的故事就是这样,由创意碎片碰撞重组构造出来的。”


“我们认为,好的IP不应该只聚焦在概念阶段,必须从一开始就想好产品模式。”


“因此,漫画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谈及这部作品,余卓轩说道,“第一步先以漫画的形式,比故事和形象确立。我们可以以最小规模的团队和成本做成这件事,因为我也相信在做原创的最前期的阶段,包括概念设计和故事方向的决定上,主创人员不能太多。导入更多人力和资源,那是在基础打稳之后的事。任何IP项目的成长,都有一段“烧时间”的过程,及后续“烧钱”的过程。要非常明白自己在哪个阶段,不然会事倍功半。”


他们一方面认为静态漫画所需的成本较低,且有足够时间将这两个重要元素打磨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决定通过全球最大的群众集资平台Kickstarter,找到一群较为精准的爱好者来测试市场。


尽管选择了在圣诞节这样的淡季正式发起众筹,这部漫画的表现还是获得了远远超过预期。“在今年一月,我们成功地以故事图册和设定画集的形态在Kickstarter的幻想原创漫画类别里获得了目标187%的筹资额,也是漫画项目在该平台平均额度的四倍多。我们是第一个在该平台大获成功的来自大中华地区的漫画协作团队。赞助者来自世界各地,非常感激他们。漫画目前已经正式进入了制作期。”



此次众筹成功的背后,余卓轩团队做了很多功课,他们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海外相似项目的成功原因,咨询了一些有实战经验的外国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与撰写了《平台战略》之后,丰富的知识储备使得余卓轩在设计Kickstarter中的奖励机制和定价策略等方面时更为得心应手。


“相当有趣的是,其实做原创是最违反商业逻辑的一件事。”余卓轩笑着说,“在创作和协作的过程中,有许多个人与团队的决策,完全与MBA教的逻辑是相反的。但在作品生出来后,要把它变成产品,你却又逃不过商业逻辑。所幸我是中欧的学生(笑),所以设制众筹的奖励规则时,我做了好几个层级的奖励机制,最后证明是成功的。”


说到故事创意的来源,余卓轩表示,他的创作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的经历。“这一路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和有共同理念的人结为伙伴,他们都赋予了我许多灵感。另外,我觉得刻意让自己的人生同时处于两极,也对自我突破有帮助。好比我生活在上海,在这个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里,但同时我每一两年要跟在北美的好友去荒郊野地毫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又或者我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却在就学时研读西方的科学、社科等理论。这些反差都会在你的脑内产生激荡,挑战你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我认为这样的刻意的自我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读中欧MBA的时期正是他在创作事业的转折点。他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在MBA去欧洲交换学生的期间创作的。MBA学生的身份还帮助他得以参加哥本哈根全球变暖大会,以及赢得参加2041南极探险队的全额奖金资助。



余卓轩从小就喜欢看漫画,包括《海贼王》《火凤燎原》,以及漫威的《内战》等精典作品。他热爱的小说则包括《冰与火之歌》《魔戒》《龙枪》《三体》《2001太空漫游》等科奇幻作品。这些在他成长过程中,都潜移默化地成为创作驱动力的一部份。


谈及未来,余卓轩表示将持续在他的奇幻世界里探险,并进行科技与商业应用相关的研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创意项目的合作机会,我能以个人的身份和其它创意团队合作,相当幸运。另外,我们的《Split Earth Saga》也会以工作室的模式正式进入制作期。小说当然也继续写。而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我个人认为必须融合技术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和区块链等等。这些也会帮助到我的科幻短篇的撰写,希望能结合科技和艺术。”



Q:为什么现在奇幻、科幻类作品这么流行?


A:幻想类型的作品其实一直有很深的历史根基,尤其在西方。以往在电影界,受限于技术条件的落后,很多很好的科幻、奇幻的概念无法得到具象的表达。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强大的视觉技术把文字里的概念给具象表达出来,包括很多酷炫的特效与美学。这相当于把人脑想象力的极限文字给化成了现实。影视类的带动是近十几年来人们对幻想类型作品的兴趣大大提升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Q:中欧MBA的学习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A:说实话,我有些“不务正业”。有一个学期我去丹麦作交换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来写小说和参加活动了。那部小说后来还得奖了。所以MBA带给我什么......“人生经历”吧。在MBA期间,许多教授都教导我们要有使命感,包括我很喜欢的许斌教授、Bala教授,还有陈威如教授。他们都激励着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更有贡献的人。后来我就跑去担任中欧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大会(BGRC)的主席,当初觉得课都不上也要把这个活动办好。


Q:创作遇到瓶颈怎么办?


A:思考。而我一般在洗澡和开车的时候想法最多,所以我会刻意延长这两项活动的时间。在卡壳的时候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听一些怡情的音乐,让紧张烦躁的心情松弛下来。


Q:怎么看待AI与人类工作之间的关系?


A:工业时代是机器逐步代替人类劳动力,而在AI时代,人工智能会逐渐代替部分人类脑力的劳动。基本上,AI一开始还是专业型较多,聚焦在功能上,而非像天网那样的通用型的智能。所以至少在通用型AI出现之前,AI都只是人类社会的工具。就算出现冲突,比方战争,它也是像枪炮一样的工具。在未来如果希望工作不要被取带,人类应该把更多的脑力空间放在专业型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东西上,比如创想。但更好的问题或许是,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人类真的需要“工作”吗?“工作”和“职业”的差别又在哪?


Q: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有什么不同?


A:创意产业和传统工业时代的产业在底层的组织形态上就有所不同。工业时代的组织结构更为紧密、庞大,比如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而创意产业则是以个人创造为中心,松散、灵活,比方好莱坞惯用的型态。对于创意产业而言,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已经是基本条件,未来的趋势应该会朝着以小型精英战队为可重组单位,这样的方向继续发展




END



编辑 | 褚嘉霓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giphy,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更多人气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