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清明上河图》:故宫专家揭秘北宋汴京繁华的背后……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通过810多位各色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被誉为“神品级”传世佳作。但这幅名画真的仅仅展现了北宋京都的繁华市井生活这么简单吗?
画家张择端究竟是什么人?他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画中展现的又是什么地方?这幅画表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宋徽宗是否喜欢这幅画?画又是如何到了金朝人的手里?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先生做客中欧 “守正出新·正道致远”系列讲座,与中欧师生共同分享了对此画的独特探索和解读。
余辉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兼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很多看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人,都会认为繁荣的汴京盛景是这张画的主题,这是根据现在的生活经验去判断900年前的绘画内容。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穿越到张择端生活的时代,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文章导览
1 | 张择端究竟是什么人? |
2 | 他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 |
3 | 何时画的《清明上河图》? |
4 | 画的什么地方? |
5 | 画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6 | 他为什么要这么画? |
7 | 宋徽宗喜欢这幅画吗? |
8 | 画怎么到了金人的手里? |
9 | 这幅画完整吗? |
10 | 后人如何看待这幅画? |
一
张择端究竟是什么人?
大多数读者都知道他是北宋的宫廷画家,擅长界画。前人留给我们关于张择端的唯一信息就是金人张著的跋文: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卷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1186)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张著的这段跋文简述了张择端的生平事略,从中可探知张择端的家庭背景和他在汴京的经历。
❶ “翰林张择端”
跋文首先称他“翰林”,这个“翰林”不是翰林学士院里的文官,而是翰林图画院里的画家。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设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知名的肖像画家、界画家和宗教画家。
❷ “字正道,东武人也”
张氏名为“择端”,字“正道”。《礼记·燕仪》:“上必明正道以道民。”其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可知其父辈对儒家的道德观念相当尊崇。
“东武”就是现今山东诸城,距离孔子的故里非常近。孔子的得意门生、女婿公冶长,开创了诸城的儒学根底。诸城于北宋时期形成了尊崇儒家经学、积极入仕的密州文化。
❸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
毋庸置疑,张择端年幼时读的书肯定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北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注重童蒙教育,朝廷开设了童子科,向地方吸纳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考进士。
后来,张择端就“游学于京师”了。游学京师是来学诗赋论策的,然后才能参加进士考试。中了进士之后,就可以得到朝廷美官。在《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游学京师者的身影,如在卷尾绘有一招牌,上书“久住王员外家”,透过楼上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位学子在苦读……这些其实就是他初到开封时的生活写照。
为考进士租房苦读的儒生
二
他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
❶ “后习绘事”
根据张择端来自经学重镇的文化背景,他所研习的科目应该是策论。我们猜测,来自经学故乡的张择端也许不适应当时科举考试的变化,科场失利,不得不半路出家学习“界画”。
界画是一种借助直尺来表现建筑的绘画,手法多样。笔杆下部要绑上一个小木块,有了这个小木块,界笔就可以抵着直尺运行,按照画家的意图画成各种各样不同长短的直线。界画较易画出效果,只要运用工具熟练、画得精细准确,就会讨得欣赏者的认可,容易出售,好谋生。
用界笔(笔后绑有小木块)画直线作界画
❷ “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大家都认定张择端画得最精到的是舟船,在绳墨之矩中画出了舟船和建筑的韵味,自成一家。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的成功,是有许多前代画家做了种种艺术铺垫,至此形成了一个艺术高潮。例如,我们看到画中的场面非常大,这是借鉴了宗教绘画的大场景成就。场景大了,尺幅并没有变大,高度只有近25厘米,长度也只有5米多,这取鉴于北宋相当发达的“微画”艺术。
三
何时画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到底画于北宋什么时期?首先,我们要查验一下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女士的衣冠服饰变化最快,我们看到画当中有不到十位妇女,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宽松式的短褙子(现在叫外套)。根据南宋遗民徐大焯的《烬余录》记载,这种女装样式是在崇宁、大观年间出现的。到了宣和、绍兴年间,这样的衣服已经不太流行了。
还有一处,我们看到画面中有两个人在推着车,一辆在大道上、一辆在胡同里,车上面盖着一块大苫布,大苫布上面写着草书大字。很显然,它原本是粘在屏风上面的书法作品。这么好的书法作品给扯下来当苫布了,一定是写这个字的人出事了。这就要跟北宋朝崇宁初年朝廷的新旧党争结合起来,旧党人如苏轼、黄庭坚被宋徽宗废黜,朝廷还要求把他们写的书和墨迹统统都销毁。
遭到废黜的旧党书家的草书屏风大字
被撕下来当做苫布,准备推出城外烧毁
再往下看,画中标出羊肉的价格:“每斤六十足”。这样的价格,据考证恰恰也是在崇宁初年。我们在画当中看到了多处事件和物件,都和北宋崇宁时期有关。因此,这幅画很可能是在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中期所著。
四
画的什么地方?
很多人对“上河”两个字不太理解,这个“上”实际是一个动词。所以“清明上河”就是说在清明时节,大家到河的堤岸上、到桥上看春天的景致。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新旧城共有8厢120坊,人口达10万户。过去都说画的是汴京城的东南角、东水门一带,但是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并非如此。
为了搞清楚《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到底是哪个城郭街肆,我依据《清明上河图》绘出了城市鸟瞰图,然后与汴京城市地图进行比对,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地方。
先来看城门。我们把城门的牌匾放大了一看,上面就写了一个“门”字,“门”的前面点了几点,这说明画家有意要回避具体的城门名字。
城楼牌匾字上只写“门”,而不写门名
这会不会是偶然呢?我们再看,画中有一个寺庙,这个寺庙的门有门钉,说明等级很高,应该是皇家寺庙。像这样的寺庙牌匾是要写上庙名的,但再仔细一看,上面也是就点了几点。还有画中的虹桥,像这样的桥在汴河上有13座,那么画家到底画的是哪一座呢?在桥身上没写桥名。
皇家寺院也不写庙名
那么会不会是画家眼神不济,难以写清楚?可当我们看到画当中其他地方的大小招牌、广告,不论再小的字,画家都写得一清二楚,看来这是画家的构思问题:他压根就不想画一个具体的地方。
画家概括提炼出在开封城各处发生的一些事情,把它们集中在画面上。因此,《清明上河图》画的是真实的汴京生活实情而非实景。
五
画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往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的研究,大多写到这里就打住了。但充满儒家思想情怀的张择端难道仅仅借画此图展示一下当时的社会风俗、炫炫画风画艺和界画建筑的本领吗?恐怕未必!
卷首,有一队人马踏青归来,官人骑马、官太坐轿,好不惬意,其中有人挑着两只打来的山鸡,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天条了。北宋初期就有圣旨,每年的二至九月正值动物产卵和哺乳期,是不准打猎的。往前是集市,沿街有茶馆饭铺,这支无所畏惧的官人队伍的一匹马受了惊,正要冲到集市里去,惊马奔跑、嘶叫声惊醒了在小茶馆里喝茶的老百姓,纷纷寻声往外……这座城市似乎处于没有防卫的无序状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道:京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还有驻屯军守在里面,一旦发现火情,马上实行扑救。而整个《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街道绵延十里,没有一座与此相同的望火楼,唯一看到的是一个砖砌高台,砖台上原本立了四个高高的柱子,顶部是一个高台,它原本会是一个望火楼。眼下四根木柱被截取大半,支撑的却是凉亭,成为供人休憩的雅静之地,其下的两排营房变成了饭铺。甚至连城里的军巡铺(消防站),在节日里也被改成“军酒转运站”了。
望火楼被改建成供食客休憩的场所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个官衙模样的建筑,在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七、八个士兵。他们身边有两个文件箱。看起来这是两班人马,一班去送文件,一班去捕人,结果都躺在这里睡大觉、发愣。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恶劣现状的真实反映,士兵都处在极其懒惰、消极的状态。
官衙门口懒惰的兵卒和捕头
再往前走,汴河上停泊着许多运粮漕船。有人说,这些船舶表现了当时汴京城的繁荣。其实,在繁荣背后恰恰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些都是私家的粮船,而非官粮。其实在北宋太宗朝的时候就立下规矩了,在本朝的京畿要地,粮食必须由朝廷所掌控,私粮不得入内。这里却有大量的粮船涌入,准备囤货居奇。没过七八年,汴京城的粮价就涨了四倍。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私粮呢?因为官粮必须要有官员在场的,还有士兵持械护卫。在这个粮船的前后,没有一个官员或军人看守。
私粮漕船纷纷涌入汴京,将控制粮市
再往前看,来到拱桥这个地方。这是画中矛盾交锋的高潮。画家在这里揭露了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的官员不作为、不恪尽职守。这一条大客船满载着客人,突然发生了很危急的情况,大船的桅杆要撞上桥帮了。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险情呢?按常理,官员应该组织民众实施社会服务,在距离虹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安排人员值守,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以免桅杆撞上桥帮。但这些岗职都没有了,所以埋头拉纤的纤夫一直把船拉到桥跟前还不知道,还是桥上的人发现这个险情,赶紧叫停船,等船上的人发现,已经是大难临头了。
即将与拱桥相撞的大客船在拼命抢时间放下桅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桥上更是险象环生,桥上拥挤的人群,完全是因为两边的占道经营造成的,把桥面的宽度压缩了许多,桥的两头分别上过来文官、武将各一个,他们的马弁护卫在彼此争吵,互不相让,乱成一团。画家把当时各种矛盾交织在桥上和桥下,反映了北宋后期官员不作为所造成的非常尖锐的社会矛盾。
此外,画家还展现了宋代贫富的极度分化。饿汉与那些在酒楼里聚餐的雅士,纤夫与坐在车轿里的富翁和骑马的官宦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那高贵的香料店、高档医铺等,喝酒喝出病的富人与饥渴难耐的穷人更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卷尾出现了问病、问道和问命三个场景
张择端还在卷尾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问医、问道、问命三个场景。长卷结尾点题是古代画家常用的手法,也非常符合张择端本人的身份,他就一个宫廷的普通画家,不可能拿出什么治国的良方,但是他疑惑、困惑,这个国家的事儿该有人管管了!
六
他为什么要这么画?
有人说,张择端直白地画出宋徽宗朝野的社会弊端,难道不怕被处置吗?宋太祖以来采取文官治国的国策,制定了鼓励文人谏言的政治措施,特别是立下了“不得杀言事者”的戒律。
至此,北宋的谏言方式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书面谏言的“文谏”形式扩展到“画谏”、“艺谏”和“诗谏”等艺术形式。参与者也越来越多。
张择端作为一个自幼受儒家入世思想熏陶的宫廷画家,多少会知道一些徽宗朝廷议论的社会问题,借奉敕作画之机以曲谏的手法,显现出他对社会的担当精神。
七
宋徽宗喜欢这幅画吗?
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宋徽宗,尽管对画卷赞不绝口,但因为画卷中没有宋徽宗想要的和谐之美,认为此画不祥,虽然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加盖双龙小印,却转送给了外戚向氏。
八
画怎么到了金人的手里?
《清明上河图》一直保存在向氏家中,金兵南下时,驻守淮阳的向氏孙子向子韶拒不投降,全家被金军所害,藏于向府的《清明上河图》自此落入金人手中,后来辗转宫廷和民间,1951年由故宫博物馆收藏。
九
这幅画完整吗?
从装裱裁剪的痕迹与对画卷的解读来看,《清明上河图》丢失了部分题跋,但是画面内容应该是完整的。
十
后人如何看待这幅画?
我们惊奇地发现,其实古人在近800年前就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看透了。金、元、明以来,张择端的儒家情怀受到文人学士们的肯定,画后历代跋文中包含着重要信息。
元代江浙儒学提举李祁是第一个看出该图门道的人,他认为该图“犹有忧勤惕厉之意”,比之为唐朝用于劝诫皇帝的《无逸图》。李祁的第五代孙李东阳在跋中“独从忧乐感兴衰”,将该图比作北宋神宗朝的画谏《流民图》。明代邵宝的跋文被裁,刘渊临等先生在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十三找到了抄文,邵宝曰:此图乃“明盛忧危之志,敢怀而不敢言,以不言之意而绘为图。令人反复展阅,触于目而警于心,溢于缣毫素绚之先”。
《清明上河图》以儒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思想为创作之本,深怀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手段,深刻地揭示出北宋末徽宗朝的世相百态,值得发掘、品赏和感悟。
本文编辑自余辉教授在中欧“守正出新 正道致远”系列讲座内容及相关资料,已经嘉宾本人确认,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查看具体规则。
编辑 | 梁赛楠
【推荐阅读】
▼
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单霁翔: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 更多人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