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线索!是谁没能走出战火的硝烟,却换来一方土地的安宁祥和?扩散~
以上为广告
车拐上海港区石门寨上花野村
一条不知名的小路后,
似乎只是随意一停,
村民王攀摇下车窗,望望旁边的农田,
笃定地说:“到了,烈士墓。”
风卷着沙子划过裤脚,收割后的玉米秆像遍插在地上的刀尖,记者跟着王攀,在分不清前后远近的农田里,一步步走得小心。忽然,几棵低矮的松树,突兀地出现在眼前。
王攀也站住了,“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学校老师会带我们来扫墓,小白花就放在树下这里。”
仔细分辨,记者才看到松树下的阴影里,原来是有小土堆的——比周围泥土地高不了多少,上面都简单地压着块圆圆的石头。
这就是王攀和村民们所说的“烈士墓”吗?
王攀已经不住在上花野村,前些日子他回村看84岁的奶奶,又路过了“烈士墓”,心里沉甸甸的。
村里人都管这几个坟头叫‘烈士墓’,我奶也跟我讲过,这里葬的是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但准确的情况是啥样,我也不知道,别说更年轻的人了,如果他们就这样一点点被忘记了,心里挺不是滋味。
王攀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报社。
12月4日上午,记者站在了人们口中的“烈士墓”前,眼前是6个不起眼的小土包,并排挨在一起,中间种着的四五棵松树,有两棵还活着,它们跟周围的大片农田并没有界线。
一路上,
记者特意向周围村民打听,
不少年轻人不太清楚哪里有“烈士墓”,
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能指出它的大概位置。
附近田地里,一位姓李的村民正在干活儿,她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还有学生来祭扫,这些年,跟地混在一起,路不好走,学生也不来了,“还有镇里管事的会过来看看,收拾收拾,种种树。当年的事,也就住村西头的雷兆民能知道了。”
王攀说,曾经村里有很多种“烈士墓”的传说,
有人讲,里面埋的是30多个‘八路军’战士,牺牲时都十七八岁,六七个人放在一个板柜里,埋进一个坟头,只有一个连长有人给找了口棺材,单独下葬了;也有人说,牺牲的只有7个人。
村民们说法不一,记者决定去找80岁的雷兆民。
雷兆民家很暖和,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懒洋洋地铺洒到炕上,老人坐在炕边打盹。
记者说明来意,雷兆民一下挺直了腰板,仿佛早在等待有人问起“烈士墓”的事。他掰着指头数了数,说那年自己大概七八岁,时间回到了七十多年前。
新中国建立前夕,一天晚上,七八岁的雷兆民见瓜地里有人搭起窝棚守西瓜,也跟着住了进去。天快亮时,他被一泡尿憋醒,刚从窝棚里探出脑袋,就被三声枪响吓了回去。
壮着胆子再出去看,就望见沙河寨镇刘家河村附近的炮楼山上,帽子上带红五角星的“八路军”战士,正在冲锋。“现在想,应该是占着炮楼的国民党部队向‘八路军’开火,咱们去攻打炮楼了,当时撵着楼里出来的兵满山跑,咱们人喊着‘抓活的’,听得可清楚了。”
雷兆民说,不久,父亲在“八路军”的保护下,接他回家,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到了中午,父亲让雷兆民去地里给大哥送饭,他走到村西头的小河,看到河边躺着7个“八路军”战士,头下枕着石头,走近一看,原来这些战士都已经牺牲了。
我吓得送饭的锡壶都摔扁了,赶紧跑回家告诉我爹,后来,我爹说,他们就被埋在了你们看到的那块坟地,这7个人,连板柜都没有,就那么埋了。
一年以后,雷兆民和村民看到位寻亲的老人,把一个坟打开,收走了尸骨,“现在就剩下6个战士了。”
雷兆民还说起了
连王攀也不知道的事——
在村东头,
还有4个“八路军”战士的坟地。
攻下刘家河炮楼后,听说上花野附近的山上还有个炮楼,是当地危害村民的土匪高克印(音)的,“八路军”部队马上组织剿匪,这次战斗中,一位连长和3位战士牺牲了,就埋在了村东。“不忍心看他们再这么埋了,老杨家拿出自己家的棺材板,给连长用了。”
这一片,还有几个清楚这事的,跟我岁数差不多,都是当时村里的干部,之前到了清明,还会到学校里讲讲这些事,现在基本人都没了,还剩下的说话也不灵了。
”雷兆民摇头,“现在,能说的,应该就我一个人了。”
寒风猎猎,6个小土包单薄矗立,
当年炮楼所在的大山,抬头就能看到。
风刮过耳边,恍惚中像是谁呐喊,
仔细去听,又悄无声息。
他们在这里牺牲,但是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王攀说,老人们告诉他,刚立起坟时,还有小木牌插在坟头,写着战士的姓名,但70多年过去,小木牌早就没了踪影,这些坟也几经破坏和修复,“我奶说,有一年大家都养猪,猪到田里把坟都给拱平了,又被人堆了起来。”
王攀和许多村民
希望能得到些线索
把牺牲在家乡土地上
战士的姓名找回来
显然,
在雷兆民老人的记忆中,
“八路军”就是我们党队伍的代名词,
那么,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来到上花野村,记者曾联系市档案馆和抚宁区档案馆,均没有找到关于这几名牺牲战士的姓名、所在部队的任何记录。
不能马上找到不要紧,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里保存得长久一些,只要它们还在,大家就还记得这些战士,他们的家人也有可能知道他们的情况。
王攀站得笔直,
太阳西斜,把他的影子拉长,
坟茔也不再被罩在树下的阴影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什么人没能走出战火的硝烟,
却换来一方土地的安宁祥和,
历史终将有迹可循。
有相关线索请联系小晚!
扩散给更多人知道!
记者:王鸽
摄影:王鸽
编辑:侯红玲
热点回顾
①秦皇岛市推行铁腕治霾 精准治霾 积极扭转细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的不利局面
②别再买电梯房了!第四代住房来了!快看我们未来住的房子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