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厦之门 敢拼会赢——“全国社长总编看特区”大型采风活动纪实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潮起鹭江唱大风,

蝶变腾飞气如虹。

40年前,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厦门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章。


40载岁月峥嵘,40年接续奋进,厦门经济特区勇立潮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从一座基础薄弱、封闭落后的海防边陲岛城,蝶变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读者节:市民的嘉年华

读者节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厦门日报社读者节连续举办的第20年。10月24日上午,采风人员一行来到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此时这里已成为欢乐的海洋。广场里,市民群众络绎不绝、接踵而至;网络上,直播、短视频、图文推送频繁刷屏,推荐阅读量近千万。市民朋友通过线上和线下,热闹而有序地畅享城市嘉年华,为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为20岁的厦门日报社读者节庆生。


作为忠实的时代瞭望者、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40年来,厦门日报社始终与这座城市风雨同行,感知、记录厦门经济特区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和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始终与市民群众甘苦与共,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诗篇。20年来,厦门日报社读者节如同一个襁褓中的婴孩,长成了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



主舞台上,高跷、歌仔戏等众多民俗表演和歌舞逐一上阵。台下,免费发放“首日封”“红包雨”抢不停,来到现场的读者们,可免费获取一份2020年读者节“首日封”,共20000份,送完即止。而每年的“首日封”主题、设计都不一样,见证着读者节的成长,是一份值得长久收藏的礼物,也是连接厦门日报和读者间情谊的桥梁。读者节不仅是厦门日报社与广大读者亲密互动的平台,也是厦门企业与广大市民亲密交流的平台。各种土特产品、干货茶饮免费尝、随意购,读者们可现场观看爱心功夫茶茶艺表演,还可到茶歇区免费品茶……共同畅享这个专属于广大市民读者的城市嘉年华。


社区治理:“远亲不如近邻”


在厦门的中心城区思明区,来自全国的120多家媒体将镜头对准了这里。


深田社区,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地处思明区繁华老城区中心,因清乾隆年间二十四景之一“白鹤下田”而得名,历史文化名村“百家村”坐落于此,是厦门历史文化发展的一处“活标本”。人居环境优越,人文底蕴丰厚。



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居住在深田社区的图强小区,留下了许多宝贵精神财富,他当年倡导的“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更是为厦门思明在破解现代社会治理难题,实现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就地就近融合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指明了方向。


深田社区充分发扬“远亲不如近邻”的社区文化,实践形成“千百万”群众工作法,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引领,创新打造“千户访”精准入户工作法、“百事帮”邻里互助服务队、“万家和”纠纷调解平台,着力解决组织碎片化、人际关系陌生化的当代社会基层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享、向上向善的和谐家园,实现了社区党委组织力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非遗瑰宝:守护与传承


鼓浪屿


登顶鼓浪屿最高点日光岩,眺望厦鼓全景。鹭江道一带,既有林立的高楼,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建筑,它展现了厦门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又呈现了浓浓的“乡愁”。嘉宾纷纷点赞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来的华丽蝶变,以及对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


到鼓浪屿音乐厅采风,在此探秘这座“音乐文化之岛”的音乐文化传承之路;到八卦楼,聆听6米高的管风琴奏响天籁之音。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展现了中西融合的建筑艺术,是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核心要素之一。这里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所在地。


鼓浪屿


推动鼓浪屿文脉传承,精心守护好鼓浪屿的“根”和“魂”,沿途,采风人员还详细了解了鼓浪屿的自然环境保护、风貌建筑修复、以及疫情之后的旅游经济恢复等情况。


渔港文化:传统与现代






沙坡尾是厦门渔港文化的发源地,厦门港的源起之地,在明朝,这里曾是白浪翻滚、沙子色白如玉的“玉沙坡”。


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思明区委、区政府定期举办送王船、送水灯等系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民俗;在产业业态调整方面,开展渔船退出渔民上岸转岗转产,引入文创、网红,开发IP伴手礼;发挥全市首个“沙坡尾影视拍摄地”聚焦效应,结合《紧急救援》等影视题材在沙坡尾取景的契机,引导形成“文化+旅游+影视”多元产业格局。


沙坡尾曾被多国媒体争相报道,被评为“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


南靖土楼:山水与诗书


南靖土楼


千年古镇、百年老街、古老的榕树群……正是稻谷飘香的时节,采风团走进田螺坑土楼群、塔下村、云水谣古镇,感受闽南腹地古朴的韵味。


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围绕天井的院落形成独特的领域,依山而建、临水而居,这些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山村建筑模式与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幅舒缓的乡村画卷。



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古老民居如建筑的活标本依然屹立。几百年老戏正在村口上演,悠扬的戏曲声中,村民安享现世太平。阳光打在晾晒的稻谷上,古老的水车在水一方,一切都是如此和谐而美好!


10月25日,采风团人员一行驱车3个小时,来到漳州市南靖县,著名的“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 787.8 米的湖岽山半坡上,五座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构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景。


(摄影:董世杰)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群山环抱中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不远处果实累累的柿子树,以丰收的喜悦姿态,笑迎远方客。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南靖土楼群,拥有20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这些土楼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采访团一行走进“东歪西斜700年”裕昌楼、“沼泽地上的诺亚方舟”和贵楼和“最精美的双圆环土楼”怀远楼探秘。


南靖土楼


“土楼背后的文化非常深奥,和贵楼的客家山歌等非遗文化、农耕文化,乃至历史人物简大狮的爱国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南靖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鸿说,近期,各种研学活动组织机构纷纷盯上了土楼,掀起一股热潮,研学活动内容包括南靖土楼的整体构造和建筑风格,挖掘和认知客家土楼文化等,这就是土楼背后文化的影响力。


在沼泽浮楼——和贵楼,进门处一对“阴阳井”相距十八米,左边井水有点浑浊,专供洗涤;右边井水清洌甘甜,专供饮用,其背后传说,让嘉宾啧啧称奇,大家更是感慨这座建在沼泽地上的“诺亚方舟”,楼如其名,在高速变化潮流中,它显得异常的祥和、安宁、沉稳。


流水潺潺、风车缓缓、古道幽幽……山环水绕的高山水乡塔下村和因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而声名大噪的云水谣古镇会让人“一见钟情”。拥有诗与远方的宁静,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读。古老的榕树下,人们悠闲地休憩、弹唱着古老的传说;漫步青石板路、徜徉在河畔,让时光定格在最美时分;亦或走入非遗演艺中心,体验掌上木偶的独特魅力,南靖土楼所蕴藏的丰富历史底蕴以及浓厚的人文风情给采风人员留下了难忘印象。


云水谣


据介绍,南靖土楼大多数分布在书洋、梅林、奎洋这三个与闽西相邻的山区乡镇,周边森林覆盖率都达到70%以上,绿化程度达96.5%,几乎不存在污染现象,是萤火虫的最佳栖息地。近两年南靖土楼也成了摄影爱好者拍摄星轨的圣地之一。作为清新福建的标杆,南靖土楼完美的生态环境,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亮点,去推荐给游客,让他们感受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魅力。


从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至今,12年来,南靖致力于土楼保护性开发,无论是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还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今年适逢“世遗文旅推进年”,如今的南靖土楼,正利用文旅融合以及全域旅游的新契机,利用好生态牌、文化牌、浪漫牌等特色优势,不断促进旅游业态的“年轻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


(摄影:董世杰)


有采风人员不禁感叹:“美景疑从天上来、不辞长作南靖人!”



文图:周岩 田哲轶

编辑:侯红玲

责编:刘旭伟

监审:李庆伟

终审:何义安 周岩往期精彩回顾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 朱政学讲话 张瑞书主持 丁伟刘辰彦郝占敏等出席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七次会议 张瑞书主持会议

秦皇岛住楼房的注意了!

“绿之源 · 珍味美杯”摄影摄像大赛第二十五期参赛作品

扫码关注我们微信号:qhdwanbao新闻热线:3645000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