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无糖食品→控糖、戒糖,无糖食品走俏秦皇岛市场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媒体首席记者:刘旭伟编辑:刘伟‍‍‍责编:郭巧‍‍‍‍‍‍

关注无糖食品(上)


无糖饮料、无糖糕点、无糖酸奶……这几年,商超里的无糖食品是越来越多了,销量也非常不错。以前糖尿病人是无糖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现在越来越多没有糖尿病的人也“闻糖色变”,毫不犹豫地将手伸向货架上的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种类繁多


近日,记者探访了多家超市,发现食品货架上随处可见不同种类的无糖食品。在艾欣超市港城店的冲饮食品区,黑芝麻糊、藕粉、豆奶粉、豆浆粉都有无蔗糖的品类。“无糖的冲饮一直有,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因为冲饮食品消费群体主要是老年人,老人得糖尿病的又多,所以商家很早就推出了无糖的品类。”销售员告诉记者。

在糖果区,记者发现了无蔗糖软糖和“0糖黑巧”。几种无蔗糖软糖的配料表显示有“麦芽糖醇”和“海藻糖”等,一款“0糖黑巧”用的是麦芽糖醇,35克售价16元左右。虽然价格比含糖巧克力要贵,但这款巧克力的厂家销售人员刘先生介绍,这款“0糖黑巧”是去年推出的,卖得特别好。
糕点区有一处单独标出“糖醇食品”,里面有好几种点心。“这种中式点心顾客主要是中老年人,特别注重低糖低盐低油,厂家为了扩大市场,制作糕点时也会注重这一需求。”推销员王女士说,厂家生产的无糖、低糖、含糖产品会区分得很清楚,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在奶品区,各品牌都有无糖酸奶产品,再看配料表,木糖醇、赤藓糖醇等各种代替白砂糖的甜味剂品种也很多。“无糖酸奶近三四年卖得特别好,和有糖的销量大约一半一半吧。”高女士做某奶制品品牌的促销员已经13年了,对这几年无糖奶制品的热销深有感触,“无糖酸奶老人和女士买得多,老年人怕糖尿病,女士应该是怕胖。”高女士说,“其实现在有些顾客已经不只看是否无糖了,还会关注配料表是否干净。”高女士拿出一款标有“零添加”的酸奶产品给记者看,“您看配料表,只有生牛乳和乳酸菌,没有任何甜味剂、明胶、合成色素,没有一点甜味。虽然价格贵了些,但卖得也挺好。”
记者又探访了几家面包店和饮品店。在海港区燕山大街一家连锁品牌面包店,记者询问是否有无糖的面包或是蛋糕,“完全无糖的只有一种饼干,但我们有低糖的杂粮、藜麦和全麦面包。”销售员把记者带到货架前介绍:“现在很多女士减肥青睐低卡简餐,杂粮面包和藜麦面包都是新推出的,很受欢迎。”

开发区长江道上一家饮品店,店员告诉记者,饮品大多为微糖,无糖的只有纯茶饮品,来店顾客以年轻人居多,要无糖的不多,但顾客有需要可以做无糖的。

是谁在买无糖食品?


对于市民佟女士来说,在超市购买无糖食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爸妈都有糖尿病,在吃的上必须得注意,还好现在无糖食品挺多,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大。”不仅给父母买无糖食品,佟女士自己家也都选无糖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增长代谢慢了,体重长得快,减肥却特别难,所以就有意识地多吃无糖食品控制一下体重。”

“你们店里哪款是无糖的?”每次在饮品店点喝的,市民刘女士都要问一句,如果没有无糖的,她就要求不放糖,“点奶茶不放糖,估计店家也挺无语的。”她自嘲说。刘女士的母亲有糖尿病,每天要吃药、打胰岛素。听说糖尿病有基因遗传,刘女士十分担心将来自己年纪大了也得糖尿病,所以非常注意控糖。“如果吃了含糖的蛋糕或面包,或是喝了含糖饮料,心理上就觉得负担很重,吃无糖的心理上就很轻松,觉得没有摄入糖。”
我市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食品采购经理钟女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无糖食品的市场非常好,特别是饮料类呈现爆发式增长,“有个茶饮料品牌,一点糖没有,以前买的人很少,今年销量暴增。”她说,很明显,糖尿病人和减肥群体是无糖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另外很多人健康意识增强,也会选择无糖食品。但钟女士同时也注意到,有的无糖食品是一点甜味都没有,既没有白砂糖也没有其他甜味剂,而有的标有“无蔗糖”的食品是用其他甜味剂代替白砂糖,甜味剂的种类也非常多,麦芽糖、木糖醇、赤藓糖醇、安赛蜜、阿斯巴甜……“无蔗糖是不是就代表完全无糖呢?”钟女士自己也有疑问,她建议顾客在购买无糖食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无蔗糖”和“无糖”的区别。


统筹:田哲轶 唐晓辉

审核:卢冀明 刘菡 郭晨蓉

监审:李庆伟终审:何义安 周岩 赵明往期回顾

这三个“爱心售卖点”,背后的故事暖人心……

AI技术再刷屏!明星集体“说”外语,有何风险?

代缴取暖费可打折?紧急预警→

抚宁一小区抽签分配车位;市第一医院车位增至646个;青龙人工增雨;河北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快递旺季遇雨雪天气,国家邮政局提示→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