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一八 | 花都的碉楼,烙印被日军蹂躏的血泪历史

今日花都 2022-01-14




87年前的今天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31年到1945年

14个春秋

3500万军民伤亡

无数先烈血染山河……



遭受敌人的野蛮侵略

可能使一个国家灭亡

也可能令整个民族觉醒



今天

无论你在哪儿

请铭记:

勿忘九一八

只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 


  在花都这片热土上,也发生了大大小小许多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也流传着许多抗日志士的传奇,而这其中又有很多是与碉楼息息相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花都有很多碉楼其实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也见证了花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花山镇

平山村肥同楼见证日军侵略占领的丑恶罪行



  在花山镇平山村一处荒凉地带,有一个碉楼群,分别有安仔楼、肥同楼、刘显军楼、刘显林楼。而最出名的是这座“高人一等”的肥同楼,底部两层由水泥倒成,上面四层由青砖砌成,六层的高难度构造,使肥同楼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带标志性的建筑。显而易见,肥同楼也是四座碉楼中分量最重的一座。



  这座如地标建筑一般的肥同楼是历史的见证者。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占领花山镇平山一带时,就在平山村碉楼群安营扎寨。日军看上肥同楼的坚固、高大与楼顶的防御体系。于是日军将肥同楼作为驻扎的碉堡,肥同楼第六层的四个射击点的“燕子窝”成为日军哨兵的岗哨位,瞭望监视周边村庄和道路的情况。日军想依据碉楼的坚固高大,居高临下,交叉火力来防范中国军队的攻击,从而保障日军的安全。


碉楼最典型设计,防御用燕子窝


  据村民刘姓老人说,国民党抗日军队曾经在此打击过日本侵略者。日军入侵平山后,霸占肥同楼及其周边的房屋居住,平山村碉楼群也就成为日军的军营,日军经常在这些碉楼前的空地进行军事训练,用竹子练习刺刀拼杀,还在附近搭建了一些马棚,饲养战马。



花山洛场村有名的飞机楼


  当年,国民党军队在南门村附近的公路边埋伏,当日军车队驶入伏击圈后,采取突然袭击,用机枪重创日军。日军车队顿时陷入慌乱之中,日军难以迅速组织有效还击,被击伤击毙不少。这些碉楼见证了花县军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

洛场村瑞莲楼曾是抗击日军侵略的前线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南下,一路侵略屠杀,花县(今花都)各村皆不曾幸免。据村民中老人回忆,当年日军攻占洛场,曾有中国军队驻守在瑞莲楼中,利用碉楼作为掩体,死死阻击日军




  因为瑞莲楼是防御性很强的碉楼,易守难攻,所以尽管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对瑞莲楼展开围攻,却始终未能打垮这座百年老楼。从弹痕累累的墙身,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当年那场战斗有多么地激烈。



  死守碉楼的那些中国军队最终结局如何,说法有多个版本。有的说在瑞莲楼的大部队已安全撤出,只有几个士兵为吸引敌人掩护部队撤退而坚持到最后牺牲;也有说是全部军人抵抗到最后一刻,弹尽粮绝,为国捐躯。何种说法接近历史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也难以考证。



瑞莲楼内部四层楼都是木质结构,并在每层楼中间都开有一个天井


  仅凭这些青砖碉楼,当然无法阻止侵略者的脚步。但是这些碉楼却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中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我们在纪念英雄的时候,也铭记着这些曾与英雄一起并肩作战、默默无闻的碉楼的历史功绩

满能楼见证苦难日子



  居住在满能楼旁边,今年83岁的刘杞洪老人回忆说,在他7岁那年,日军飞机轰炸广州。他的父母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带着孩子们逃难来到当时还是乡下的花县谋生,后定居在两龙村。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家白天靠打草鞋去卖换点米回来。有时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晚上他母亲就带着他们兄弟姊妹去挨家挨户乞讨,这种难以想象的艰苦岁月至今回忆起来依然令刘杞洪老人唏嘘不已。



碉楼窗铁杠上留下的弹痕


  刘杞洪老人还提到,满能楼也经历过战斗,他曾听说政府军的张发辉(音)部队在此与日本军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他小的时候,本村的小孩都会跑到那些小巷里面去捡弹壳,随便找找就有很多,村里的孩子对于捡弹壳的游戏早已习以为常。虽然老人无法说明当时的战况和双方的情况,但他指着满能楼北面墙壁上的八九个弹孔,来证明他说的当年满能楼发生激烈枪战的故事是真有其事。至今,很多细节已经难以考究,但我们寻访碉楼及其背后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历史意义的记忆。


花城街道

三东村提楼炮火中屹立的身姿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犯新华一带,曾有土匪来到提楼躲避,以求不被日军当成抗日武装来攻击。平日里气焰嚣张、为非作歹的土匪,在国难当头的时刻龟缩在此,完全没有了平时横行霸道的嚣张气焰,实在令人耻笑。妄图苟全自保的土匪,看到日军一来,不仅不敢倚楼抵抗,反而一哄而散,弃楼仓皇逃窜,可见其卑鄙丑陋的嘴脸。



  老村民说,当时大岭的日军曾用山炮轰击三东村一带,其中一发炮弹正好打中提楼的东北角,东北角被炸塌。该楼现在看起来完好无损,是因为后来按原型重新修补过。日军围攻三东村时,提楼也成为抗击侵略者的重要防线,抗日战士借助提楼的掩护,与日军展开游击战,藏在提楼打冷枪,击毙了日军的翻译官,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合德楼经历日军炮火洗礼威严傲立


  合德楼已有90多年的历史,高约五层,除底层大约有五米高的水泥基座外,上体全部为青砖筑成,内部楼板采用木杉做成。楼身为长方体,顶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人”字顶结构,因而整座楼看起来像一把向上的宝剑。合德楼外观极为朴实,无任何装饰可言,但却是至今为止所有探访过的碉楼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座!纵观全楼,竟没有一扇窗户!除了每层楼的墙体上那狭长的射击枪眼外,可以说合德楼完完全全就是一座用砖密封的死楼!这样的外形设计真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禁令人称奇。


  这样的楼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碉堡!据年长村民说,合德楼是几户有钱人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集资修建的,也就是说,合德楼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保险柜”!


  旧社会时,有土匪想来抢劫,驻守合德楼里的看更在楼内反击,把土匪打得落荒而逃。60公分厚的墙壁坚实无比,在抗日时期,由于合德楼在一片老屋平房中高大突出,特别显眼。


  盘踞在附近一带的日军,总被抗日游击队袭击骚扰,以为大楼里面暗藏有抗日游击队,扫荡合德楼时又找不到游击队,每当远远就能看到高耸雄伟的合德楼像把利剑直刺云天,日军对他很是畏惧。于是日军用小钢炮轰炸,想把合德楼炸塌,一连射击数发炮弹,曾有几发炮弹落在合德楼旁边,墙身部分被炸损坏,但合德楼依然不到,日军无法,只好放弃攻击。合德楼被日军炸坏的部分,后经村民修复,现在依稀可见。90多年前历经日军炮火洗礼的合德楼,至今依旧屹立不倒。


炭步镇

华岭村西社炮楼抗日武装的阵地



  据说,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花县(今花都区)时,这里曾上演过中国军民利用炮楼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当年日军扫荡至此,发现了西社炮楼内有抗日武装力量驻守。



于是,侵略者和守卫者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依靠着炮楼的保护,抗日战士顽强反击,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部队进行顽强战斗。



碉楼内的射击孔

华岭村小更楼“七剑十三孔”骆德棠传奇故事


  侵华日军南下占领广东后,花县、三水一带皆有日军盘踞。一天,一支日军小队行经华岭村时,被进步人士组成的抗日游击队盯上了。此时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日军来到村头碉楼附近乘凉休息。就在日军困倦不堪,窝在碉楼里纳凉之际,游击队发动突然袭击,向日军开火。本来已经放松了警戒的日军瞬间被打昏了头,两名日军士兵被当场击毙,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到底受到了什么人的攻击,也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只得丢下两具尸体仓皇逃窜。



  凶残的侵略者当然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当天,驻扎花县、三水一带的日军组成扫荡队,前往华岭村进行报复。扫荡队一路疯狂作恶,来到光禄大夫家庙,杀死了三名村民。第二天,日军以华岭村民窝藏反日游击队为由,重新调集部队再次扫荡华岭村,这次扫荡中放火烧毁了光禄大夫家庙。日军在村里大肆搜捕抗日人士,36名村民被抓捕并惨遭屠杀,史称“华岭血案”


  在这次大屠杀中,村民骆德棠身中七刺刀,当他在夜深风雨中苏醒后,慢慢从死人堆里爬出大坑,后被村民发现救起,幸运的是骆德棠身中七刀,其中有六刀刺穿胸背,都没有刺中要害部位,成为“华岭血案”中唯一的幸存者,村民们都传颂“七剑十三孔”的传奇故事。后来,骆德棠经常受到中小学校邀请,以自身的经历,活教材的真实历史讲述,揭露日军侵华的罪恶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花东镇

经舫楼险些被日本军拆掉的碉楼



  经舫楼楼主的后人王文南告诉我们,家里的老人曾经跟他讲述过,在日本侵略军进犯花县一带时,为了防范中国军队进入经舫楼躲藏,居高临下偷袭他们,日军又要在距离经舫楼两公里处公路边修筑碉堡和防御工事急需建筑材料,就把经舫楼四楼内部及大楼四面墙有窗的墙砖都拆走,所以现在经舫楼整个四楼内部都没有墙壁,柱子及屋梁都裸露在外,而且每个窗口都拆成大洞,楼顶的围墙也被拆掉。


  老人还告诉我们,当时家里人都走难躲日军了,大楼里没有人,日军打不开大楼坚固的铁门,就从西面二楼厨房位置的外墙打开了一个洞,进去后将里面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侵华日军的罪行在经舫楼身上就可见一斑



战争虽已远去

但历史不能忘记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我们牢记历史

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来源:今日花都(ID:hdbnews)

图文:和匀生

编辑:花小萌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今日花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