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乡行摄 | 贵州白兴大寨F4
用公平贸易思维来探索精准扶贫的社会组织
基于公平贸易理念设计的
【去远乡学手艺】项目运作6年了,
全国共有5省12个少数民族村寨
向公众提供民间手工艺教学。
学费从旅行者手里交到了手艺人手里,
没有捐赠、亦不是同情,
这是平等、尊重和透明的交换。
今年,【去远乡学手艺】
有了一个升级版——【公平贸易营】。
6-7天安排在一个村寨活动,
除了学习当地的手艺外,
还融入了更多的乡村探索和思享。
2月
8-14日
第一期公平贸易营·思享版
7月
5-11日
第二期公平贸易营·思享版
7月
19-24日
第三期公平贸易营·探索版
8月
2-7日
第四期公平贸易营·探索版,19人报名出行。
8月
23-28日
酝酿“去远乡学手艺”项目,大约半年左右。
我们用了半年时间去整理村寨的手艺人信息,也用了半年时间去询问一些手工爱好者会参与此项目的可能性。
推出项目之后,2013-2015年,参与行动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初次听说这个项目,会顾虑村寨的交通不便,另外还顾虑村寨的卫生条件。
我们能理解那些确实不能接受旱厕的群体,但好在还是有不少人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2016年,我们启动了“白领益旅年假扶贫计划”,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的支持,获得了静安公益创投的项目资助,陆续地带动更多的群体前往村寨进行体验。
第六年,我们在思考创新,探索更深度的乡村体验。
熟悉“去远乡学手艺”项目的人都知道,
一共有5省12个少数民族村寨可以接待,
那为什么是在白兴大寨,而不是其他地方举办“公平贸易营”呢?
白兴大寨的枫脂染和绕家花久负盛名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一组村民——白兴大寨F4。
像不像一组信号格?
从左至右,他们是:
许小灵,贵州凯里苗族人,返乡青年;曾在深圳沿海从事广告策划相关工作,后接触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公益项目并在该领域工作多年。有多年的社区发展工作经验,具有较整全的社区发展视角,努力将朴门农业设计、有机农业种植以及传统老品种保育等引入社区。
杨代清,白兴大寨绕家人,复原军人;1999-2004在重庆某部服役,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数次。侦察兵出身,野外生存技能扎实、野外生活经验丰富,返乡创业,养殖下司猎犬并进行有机农业种植尝试。
杨万然,白兴大寨绕家人,外出务工为主;能打鱼、能下厨、能唱歌。
杨平,白兴大寨绕家人。曾在沿海打工,如今返回家乡,曾多次参加过乡村工作者培训,一直致力于白兴与外界的各种事务对接,推动当地发展,参与村寨修路、体验游接待、黄豆采购等大小事宜。
因为他们,接待远方来的客人就容易多了。
客人刚出凯里南站,
他们就站在出口处等待了;
组织野外生存活动,
退伍军人在一旁提供安全保障,
心里踏踏实实的。
许小灵,负责公平贸易营的行程规划和接待统筹。
他认为,到乡村体验一种生活,如果少了乡村的主角——村民的参与,体验难免流于表面,跟村民一起聚餐,虽然可能语言不通,但是自然流露的表情会让饭桌上充满乡土亲情。
活动开始前,他都会提醒大家,要放下都市的固有价值观,融入乡村的慢生活——如果不抛弃城市固有的观念,对村寨的判断就流于表面,村寨的价值会被碾压得支离破碎,现代的乡建也正助长着以城市发展为蓝本拉上踉踉跄跄的乡村前进的歪风。
他还会建议大家要慢下来——如果无法慢下来,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体验游的核心价值就没法体现。
如果慢不下来,就无法感受服饰上这一笔一划修饰的意义;
如果慢不下来,也就无法理解一针一线刺绣的深意;
如果慢不下来,手工的温度在效率面前显得多余;
如果慢不下来,就难以理解村寨资源管理的智慧。
杨代清,负责野外生存的安全保障。
杨平,负责接待和后勤保障。
杨万然,村民称他为二哥,负责厨房事务。(不过,二哥在接待了第二期公平贸易营就外出打工去了)。
大自然赐予的食材
乐创益于2009年9月22日
经上海市静安区民政局批准成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31010669013267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