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outh4SDG亚太青年领袖项目 | 朱小芳:每一次相遇,都是重生

世青创新中心 世青创新中心 2022-04-24

朱小芳,参加了由世青创新中心主办的2018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亚太青年领袖项目(举办地:尼泊尔)。2018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升级国际学习模块,引入Yunus Social Business Centre、King`s College等重量级国际机构和学术机构等打造最高质量的青年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项目。希望通过参加此次项目,了解一个真实的尼泊尔,更多地了解SDG,希望为早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献上一己之力。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2019亚太  获得最新项目咨询和申请方式哦


Part one 项目前的收获

回国后,内心既思绪万千,又跃跃欲试。

可能直到现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恩师仍心存疑问:我这次去尼泊尔参加这个项目到底是去做什么?不顾反对和质疑到底得到了什么?我想说,我是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获得了重生。从入选的喜悦兴奋到筹款准备项目的辛酸再到深入项目的渴求与欢喜,令我焕然一新,浴火重生。



脱离家人,独自一人去筹集项目费用的那段日子,是我成长期的一个转折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吃闭门羹,却始终未能阻止我的赤子心,直到最后,正如我想,是美好的结果——对的人、对的方法,得到了最终圆满的结果。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帮助我以及拒绝我的朋友、老师、陌生人,感谢贺老师和于可爱一直陪伴我走出阴霾。在这个过程中,那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灵感的闪现和面对失败不去难过迅速去寻找下一个出口的瞬间是让我成长最快的,也是这次项目给予我的财富。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因为看见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之后看见希望。


这一切过后,回头一看,你会发现,其实事情本身不难,难就难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消磨自己意志力,打垮自己内心希望的东西。此次项目还未开始,我就已经收获了这么多。

Part two 身在尼泊尔

2018年9月19日,终于抵达项目实践地——尼泊尔。

因为我们这次来尼泊尔就是为了秉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入当地进行采访和调研,然后结合当地知名大学和国际机构的老师专家的指导,分小组就其发展现状分别提出方案,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一些青年的想法,所以我们为了从不同方面了解尼泊尔。这九天,我们辗转居住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加德满都、喜马拉雅山脚,杜巴广场寺庙。

在这一过程中,我在每分每秒所接收到的新信息、新思想都努力地去深刻于心,我收获了很多。


通过这次项目,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因后果,让我学习到了很有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去表达自己的正确心态,也为我学习语言找到了新状态,以及给到我以前没有的思路。


夕阳下的加德满都


我们第一天来到King’s Colledge(当地最著名的私立大学),进行调查前的学习。我们互相认识之后,随着holder的引导开始破冰行动,就是我们分别根据问答匹配找到自己的partner。我的伙伴是一位帅气的男孩Sujan,我们互相画彼此的画像并讲述他所向往的中国北京,并且多获得了一位对桌的伙伴Ravi。他们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语言能力,他们最少精通两国语言,其中Ravi会五国语言,他年仅18岁!他们告诉我,在他们国家,从很小就学习英语,上课自始至终都是全英文授课,课本也是英文的。在尼泊尔,英文普及程度远高于中国。

Sujan画的我(本人已哭晕在厕所)


随后教授给我们教授了社会事业课程,先把我们分为四人小组,然后指导我们通过五个“Why”来探寻问题的根源并一步一步有逻辑性地画出自己的Mind Map。由此让我们学会在面对一个problem时,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并训练我们的社会企业思维,通过商业方法运作,所的成果贡献于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由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小组抽到的议题是“How might we promate healthy sexual behaviour?”我们按照教授一步步的指导完成了最终的Mind Map并展示。这次课堂实践过程中,每一步,教授都会规定时间并计时,一但到了规定的时间,立刻停止,绝不会再拖延几秒。每位同学都非常积极,各自完全的打开自己,积极互动和讨论,这正是我所向往的课堂和学习状态——思想火花竞相迸发。但在我这十几年的课堂生涯中,鲜有这般盛景(大家都懂,便不详细解释)。


离开加德满都,驱车前往喜马拉雅山区杜利凯尔(Dhulikhel)社区。这是一片全然不同于“尘都”(满是粉尘的首都)加德满都的圣地,这是我第一次感觉首都不如山区(笑哭)。在这里,人们与大自然和谐与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雄山沟壑,漫山灯火,仙雾缭绕...真真是一派桃花源景象

清晨到傍晚的杜利凯尔(☞ 向右滑动)


次日,茶足饭饱我们来到半山坡,采访了妇女合作社(Bhattedanda Women Cooperative)的秘书Ms Fulmaya Tamang,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尼泊尔女性。她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自力更生的坎坷史。2007年,一位英国女性来到这里,拿出几十万卢币,购买20头水牛分给当地的20位女性,教授她们如何饲养水牛来获取钱财以解决生存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这20位女性团结一致建立起合作社。但刚开始社区的男性极力反对合作社,认为女性不务正业(相夫教子),在外抛头露面异于传统。更甚者,去恐吓自己的妻子和殴打逼退Fulmaya女士。Fulmaya女士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非但不放弃,且更加努力地去给每家每户做工作,促使妇女合作社日益壮大。社区从20头水牛发展到后来的40头甚至更多,从20位创始人到现在的400余人,且每家每户都在鼓励年轻人加入合作社。现在,合作社还增加了金融服务,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农村信用社,近期,她们正在筹建自己的办公楼。正因为Fulmaya女士的坚持和努力,使许多适龄儿童获得教育,使当地女性受到尊敬,使低收入家庭摆脱困境。她们抱团取暖,求生存,求发展的事迹令我这个异国人憾然。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消除饥饿”“性别平等”的有利实践。其实,最令我为之撼动的是Fulmaya女士在取得如此成就和地位突破后的平淡,依旧是那个淳朴善良的尼泊尔女人,毫无贪欲和自负的表露。


前往山下Fulmaya女士的家中

采访后合影(第一排中间是Fulmaya女士)


随后,我们参观完水牛饲养舍之后,起身去她们孩子所在的学校(Himaljyoti Community School),这是一所由一对英国夫妇(Mr&Mrs Clarke)赞助成立的。我们走的路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布满泥泞,丛林交错,道路狭小,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爬才能完成,我们一行人跌跌撞撞,互相帮扶着才抵达学校所在的平地,适逢低龄(3~5岁)儿童放学,他们回家只能走我们刚来的路,他们那么娇小柔弱,该如何回家?出乎意料,他们虽然速度慢,但很灵活,大的帮小的,有说有笑。即便贫穷但却能更加贴近自然,更容易捕获最真诚的快乐与童年。


小朋友们放学途中

半山腰上的学校(视野真好)


这所学校我们先后访问了两次。第一次去,恰好这些孩子在上音乐课。“Namaste(你好!)”双手合十,互相问好,我们席地而坐,静静聆听孩子们为我们演奏的民谣。第二次去,先于校长办公室采访校长,之后随校长来到一间没有课桌的教室,又是那批为我们演奏的孩子,席地而坐,静候我们的到来。“Namaste!”双手合十,依旧问好。我们中的伙伴教他们数学,武术等。我们问起他们的梦想时,有的说singer,有的说doctor,有的说driver,有的说painter、艺术家...记得傍晚在门前路边谈笑时,半山腰上的一块平地上,几个孩子在踢足球,场地就是一块原生态的土地,球也是破败不堪,但并不因此阻挡他们的赤子心。不论是音乐还是足球,我分明看到,每位孩子清澈的眼眸里闪着希望的光芒,闪现着对他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们是这里的未来,而我们是这里的过客。

更多照片☞ 向右滑动


结束访问回到住所,我们围坐在天台,促膝长谈,对今日所搜集到的信息,就当地面临的发展挑战,各抒己见,这样的探讨,我们那些日子进行了N次。全英文的每一天,全英文的学术表达与思考极大提高了我的英文思维和表达水平,感谢!


徒步调查中的邂逅

面对群山沟壑,天台上的思想火花

Part three 杜利凯尔

来到杜利凯尔的第三天,我们早早出发,开启了十多小时的徒步探访之旅——全程山路,布满塌方地段,去探访精神圣地南无布达创古寺(释迦摩尼生前舍身饲虎的地方)和沿途村落。这一路,我们发现他们的农作物真是少之又少,品种更是少得可怜,农业不发达是先天地理条件决定的,却又恰恰促成了旅游业的发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长途跋涉之后,极其疲惫和燥热,不论多么不适,当进入古寺大堂的那一刻,一切烟消云散。金碧辉煌的大堂,威严又和蔼的大佛,内心清凉一色,顿感舒适平静。我走上前,面对佛陀,虔诚的闭上双眼,双手合十,第一次匍匐长磕,洗去一身罪孽。这里是信仰的圣地,是世间一切纯净的聚集地。


南无布达创古寺中的小型佛塔

成员合影


最后几天,我们回到了加德满都,住在帕坦(Patan)杜巴广场附近的Temple House——最接近尼泊尔精神领地和最具传统风格的地方(16世纪至19世纪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有50多座寺庙和宫殿)。我们开始整理所有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完成最终的presentation。这里的建筑很有意思,街道迂回繁琐令人着迷,房间低矮,楼梯狭小,窗户很大,全是木质材料,更有趣的是一个院子通着另一个院子。每天清晨,我很早醒来,穿过曲折狭小的楼梯,顺着巷子里布满早上祷告留下的黄色花,走向刚醒来的杜巴广场。乱飞的鸽子,闲坐的尼泊尔人,动听的佛钟,清爽的高原气息,满眼异国神秘又传统的建筑。在这里,我感觉自己轻了不少,不是体重,而是内心的负担和满身的累赘,这里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度?它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人瞬间回到刚来这个世界时最初的自己。你若内心困顿,不如来一趟尼泊尔吧。

加德满都街景,更多照片☞ 向右滑动


终于迎来2018年第三届国际社会经济挑战赛会议,在尼泊尔原皇宫举行,最终我们一行人做了一场令人满意的presentation,在异国的舞台上,展示出了来自中国青年应有的风采。此次会议现场,我们接触到了尼泊尔高官部长的心愿表达,接收到了联合国相关代表的内心独白,见证了更多有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盛宴,了解到皇宫内部留下来的皇室生活遗迹和珍贵照片。忘不掉准备阶段的紧迫奋斗,忘不掉会议现场的慷慨激昂,忘不掉上台领奖时现场来自不同国别人士的热情欢呼,忘不掉晚间候车时在皇宫门前与Yasna的Freestyle,忘不掉结束这一切后在世界现存最大的佛塔下(博达哈大佛塔)的告别宴....


世界最大佛塔下的告别宴


最后两天恰逢当地盛大的节日,神牛节(Gai Jatra)和克利须那降生节(Krishna Janmashtami,印度教徒的盛大节日)。离开那天,我和几个同行的姐姐早早起来参与了节日的盛景,并前往膜拜了库玛丽活女神(The Kumari Living Goddess).

践行前,依次拥抱一直陪伴我们的来自King’s College的Anupam、Rojol、Yasna,再次感谢教授Nanda、Akash、Laxmi。


神牛节上收集礼物的孩子们


尼泊尔,这是一片精神的净土(除了某都的空气),让我即使回了国仍是念念不忘,甚至当我回忆起来时会伤心的落泪。一个只待了九天的国度,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竟让我生了乡愁一般,我至今还在寻找答案。我暗自承诺,两年后,我定再回去一趟,去寻找这个国度的神奇,去寻找前世的乡愁。不是矫情,也不是毫无见识,或许只因它的精神世界太干净了,与我所向往的精神净土相感应,这是一个逃离现实的地方——It is often said while you first come to Nepal for the mountains, you return for the people.(不为山来,只为卿返)

Part four 给我的五点冲击

这次在尼泊尔,给到我冲击的有五点:


第一,尼泊尔学生老师时间观念特别强,计时做事,该停止时必须停止,不管你有没有完成,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第二,尼泊尔人,他们特别的热爱自己的文化,就算再贫穷也不会放弃他们的文化,他们爱好音乐舞蹈足球,每个村落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特色,他们相互交流与传承。

第三,贫穷的山区,他们面临政府的冷漠和生活的困苦,一群女人带领着各个村落建立起合作社,自强不息,守护家园。

第四,在山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别强。记得当时我们和当地人交谈时提出发展他们山区旅游的想法,当地人是拒绝的,拒绝的理由就是:“外来人他们会带来很多的垃圾。”

第五,尼泊尔人性情温和善良,顺应自然,欲望少,极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才更容易得到快乐和幸福。


久违了,我的“爱人”们


其实,此次项目让我得到更多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这一群一同入选的优秀小伙伴的闪光点和在Nepal的神奇邂逅。他们让我在他们的经历和思想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给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多样性的指导思想,也为我下一步的目标打开了更多的窗口。时间原因,我不再一一列举小伙伴们的闪光点,但我都已经一笔一划的记在了笔记本上!

抑制不住思念的一群人:Taecgi、Heihei、Olivia、Fan、Anny、Jocelyn、Jill、Allen、Robin、Viktor、Candy、Vicent。


这一次的相遇,让我焕然一新,这一次的历练,让我浴火重生,这次回校,我会重整旗鼓,拿起我的断桨,继续远航 !

感谢这次项目主办方!

感恩家人,感恩朋友!

感恩老师,感恩学校!

感恩祖国,感恩自己! 

如何报名及答疑

获得报名方式请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2019亚太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admission@youthink.org.cn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获得申请链接请回复关键字:2019亚太


世青News

世青News 专注分享青年成长的故事,报道有趣斜杠好青年。

从而鼓励青年看到自己的榜样,成就更好的自己,并且去努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投稿与合作:media@youthink.org.cn


往期项目成员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