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大讲堂丨于一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重新发现中国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副秘书长、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时代周刊》,1979年第1期,年度风云人物
《时代周刊》1979年第一期,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
四十年风云变幻,对有着足够历史纵深的中国而言,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这四十年是奋进的四十年、是崛起的四十年、是复兴的四十年。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处于并将一直处于进行时,未来依然存在诸多未知的困难与挑战,但中国正是一位不断从困境中寻求变革的巨人,她的新时代已经来到!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到1992年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1994年的财政、银行、外汇体制改革,再到1997年的所有制结构改革,中国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于2001年成功加入WTO,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使中国获得长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但是,看似完美的市场经济体制依然带有命令式计划经济体制的沉疴。无论是体制还是与之相配套的法治都存在缺陷,中国经济总体一片大好的背后是为之付出的高昂代价!贫富差距、腐败泛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文化道德缺失。
在21世纪初期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向何处去?是强化国有经济的掌控地位,向国家资本主义倒退,最后陷入权贵资本主义的深渊;还是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法治完善,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更全面的推动改革开放?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强音对“中国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做了明确响亮的回答!2017年,中共十九大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时代命题,进一步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此背景下,2018年,方塘大讲堂将用一年的时间,系列对话置身变革中国的不少于40位嘉宾,探寻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中国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一起重新发现中国,一起重新认知世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
坚定不移推进现代经济体系改革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全球无法忽略的大国,但认为中国很快将取代美国成为未来世界的新霸主绝对是一种幻觉,其背后充斥着一种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已经被数据和现实表征的事实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自2012年起开始降速,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追求提质增效,归根结底,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就要求必须坚定不移的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和趋势是,2017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6.9%,总量破12万亿美元,人均GDP已突破8800美元,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在将来,中国确实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也需要锐意进取,持续推动改革开放。
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时刻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于中国而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既非必然,但也不是绝无可能。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连续走低,社会矛盾不断激发、人口红利持续减弱,都是促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导火因素。在此背景下,透过表象看本质,还是体制机制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这些都已经被明确地纳入到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当中。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
2
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城市体系改革
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8.52%,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提升了40个百分点。城镇化长期以来扮演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头号马车角色,城镇化率上升的背后,是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和消费升级的飞速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立下汗马功劳。及至今天,中国城镇化率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但这个空间在哪里呢?又该如何去开拓这个空间呢?
诚然,城镇化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在这背后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中国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患有城市病,可以说越大的城市其“病情”越严重,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公共服务配套不均衡等。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已然不适合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那么又该如何维持城镇化率的持续增长?
很显然,中国新型城镇化下一步的主战场之一在中小城市、在县域、在乡村,这里产业落后、城镇化率偏低,且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中小城市是中国现代城市体系的重要拼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是着墨颇多,所以,应重点考虑的是统筹好城市群里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城乡之间的关系,这需要继续推进完善体制改革和机制设计,将改革进行到底。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也已经在路上。在这些领域的变革成效,对中国而言,不仅牵涉到巨大的存量变革,还牵涉到巨大的增量变革,共同构成了中国走向未来的巨大变量。
3
坚定不移推进政经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使得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相比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一直处于改革滞后的位置,经济发展的主导依然是政府。再加上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现代法治基础和法治精神尚未健全,“大政府、小市场”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大量出现政府角色越位、出位、错位现象,政府依然控制了太多的要素和资源。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失衡,法治建设迟缓,导致了政府压过市场主导经济。在主流的中国改革虚实中,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现象亟待改变,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不配套,会导致权利没有关进笼子里,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贪腐继续泛滥,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老子有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想要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要求政府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尤其是公共服务职能,尊重效率与公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就在不久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该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政府部门与职能得到进一步精简,权利边界的划分进一步清晰,这是又一极具历史性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
4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发展驱动滞后的困境。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都以要素驱动为主,不可否认,要素驱动在过去几十年间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当下,要素驱动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再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因为从长远来看,根据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生产率下降必然伴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所以,发展驱动一定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性,也可以看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现阶段经济下行趋势下,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唯有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在国际社会中获得地位,这关乎到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大国博弈。
在此背景下,以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正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而新经济的主体——企业必将要进行更多的技术研发投入,且要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深刻洞察技术与新消费和新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性方案推动技术的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所以无论是新经济自身如何成长发展,还是新经济如何服务总体经济、如何与传统经济相结合相配套,都需要制度改革的设计与配合。
新经济正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
5
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建设
文化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标志之一。文化繁荣可以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明需求并不完全匹配。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道德缺失遵循、对法律缺少敬畏,社会的诚信体系和人道主义关怀也没有建立起来。归根结底,是因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缺失和断档,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虽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还未竟全功。
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部分,在十九大报告中也被重点提到。
所以,无论是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推动与发展,都需要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基础。无论是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要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都要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此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在地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都是植根于所在地那片山水,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来自于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民。遗憾的是,这些在地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在新时期的弘扬,而且,有些正面临传承断绝的危机。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探索有效机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以预期的是,针对非遗的保护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下,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这将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
在地的就是世界的
变革已至,未来已来。很显然,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档口,我们不仅需要从改革开放前四十年和下一个四十年的改革周期来看,还有必要立足中国更长历史发展周期来看,所谓“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者不一而足。于此以来,作为一家智库机构,我们越发强烈的意识到,需要尝试的工作之一就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档口,寻找到发现和讲述、认知和表达中国的一系列最佳关键词,在东方本位、中国本位、人民本位、历史本位等多重维度下,实现对历史中国、现实中国和未来中国的重新发现,并在对一个大国变革的历史性探讨中,沉淀出一些面向历史和未来的治理智慧,唯此方能去拥抱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历史时刻。
相关阅读